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位军人的第一仗 -- 公鲨

共:💬34 🌺2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一位军人的第一仗

公鲨年幼时生活在一个大院里,编号103。院里的许多大人都是从队伍里下来的。1958年现役军人人数之低大概至今,经过N 轮裁军,也未达到。当时负责计划制订和执行的就是时任副总参谋长,后来敢于微词(可否作动词? )邓大人裁军100万的张爱萍(参看《从战争中走来》)。从中可见彭在军中的权威。

一则是当年大人们太忙,二则年纪太小,反正那时公鲨好像并没有听过太多的战斗故事。下面要说的这件事也是由于这位老人(现在可以称之为老人了)的孩子是公鲨的小学同学,公鲨常去他家,一次在闲聊时并非当作战斗故事说起的。

他是1945年8.15前不太久在豫西老家参加八路军的,当时好像还不到15岁。由于上过学,有文化,一到队伍上他就被分配在首长身边,具体工作公鲨不清楚,估计不是警卫员(太小了),也不是参谋(还没有经历过任何战斗),但的确在机关,因为故事里的另一位是科长,下级战斗单位里好像没有这个职务。要说的就是发生在参军后不久,他的第一仗。

那一天他跟在队伍里中行进,突然前面响起机枪声,敌人(日军?)的机枪封锁了前方的道路。

首长迅速判断战场局势命令:穿过旁边的这块开阔地,那面的山坡集合。说完自己率先冲了过去,敌人看见有人跑,也调转了枪口朝着这面射击,封锁了这片开阔地。命令就是命令,其他人拉开距离,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向对面的山坡拼命跑。老人,那时其实是孩子,跑上开阔地后就觉得脚下的地怎么这么暄,踩下去后无论如何也拔不出腿来,一下子扑倒在地上,子弹不停地打在他周围。公鲨不是金近迈,无法写出这位战士此时的内心,只是听他讲子弹打在土里的声音是扑哧扑哧的。就在这时,一只手抓住了他的后腰,把他一把拎起来往前跑,冲过了开阔地。到了安全地带后,他才回头发现是L 科长(老人说过这位科长的姓,公鲨忘了)。事后(这是公鲨估计的,因为战斗中间没工夫说)这位科长把他狠狠地训了一顿:那种情况怎么能趴在那儿不动?那不是让敌人打死靶子吗?

战斗结束后发现,这片开阔地是刚刚翻过的农田,就是走在上面都困难。

这件事距今已经60多年了,就是距公鲨第一次听老人说起也有30(?)多年了。公鲨也算是对战史感兴趣的业余军事爱好者,平日闲暇时涉猎过从垓下之战到阿富汗反恐等大大小小的战争回忆和再现,但不知为何独独一直被这件事打动。每次见到这位老人,公鲨都会在脑海中还原当时的场面:开阔的农田、一位小战士、喷火的机枪、打在土里的子弹和枪林弹雨中的一只大手。

经过了这场第一仗,老人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勇敢的军人,这从他19岁便当上了营级指挥员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之后老人还亲身参加了中原突围(他所在的部队是5师序列里除皮旅外唯一成建制突围成功的旅级部队) 、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鄂西剿匪等战斗。

本来还应该多写些关于这位老人的传奇经历(都是从平日里的只言片语从听来的),但因为老人现在自己在写回忆录,而公鲨手里的都是这种“二手货”,一定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怕老人看了不满意。好在眼下相距不远,如河友愿意看,公鲨可以常去请教(其实是趸货)。

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好:)
家园 向英雄致敬!

兄弟正在申请认证,请拉兄弟一把投一票!

家园 How?
家园 哈哈,我也认识这位老同志

他刚入午时不到15岁,因为有点文化,安排当测绘员,每天给首长背地图,那个首长好像是出自出100个将军故乡的闵学胜司令员……

家园 花之。公鲨当然应当多去请教。
家园 好文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兄弟费费心...这样的资源以后越来越少了。
家园 首长是谁和其它

有热心河友考证这位小战士当时跟随的首长是闵学胜少将,谢谢。根据公鲨了解闵司令的队伍当时应该在湖北黄安、京山一代活动,没有出现在豫西。据此推算,当时这位小战士跟随的首长有可能是著名战将刘昌毅。此人也是湖北黄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据说1979年还被许世友招至广州担任前线指挥。如有河友知道这个时期的情况,可以写出来,一定受欢迎。刘、闵二人都是性格鲜明的军人,刘以好战闻名,闵以智谋著称。特别是闵,由于在中原突围中的优异表现还受到中共中央的嘉奖。这也是他能仅以少将军衔就任 前武汉军区顾问组组长的缘故。无论哪个顾问组可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再次感谢河友们的关注。

家园 好文笔,好思想,花之。
家园 回公鲨:关于首长的身份及以把小战士从地上“抓”起来的人

当时的豫西支队分大豫西和小豫西,你说的刘昌毅确实是在大豫西,好像管辖了很多区域,而闵司令则正是在这个小豫西,小战士确实是给闵当测绘员。。

小战士所称这一仗,叫襄樊双沟战役。把小战士从松软的土地上抓起来,“提溜”到安全地带的人,不姓刘,是当时他们部队的特派员(相当于科长级吧),后来成为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沈因洛同志。

家园 感谢解惑 送花
家园 一位军人的第一仗里的人物

感谢河友的帮助和关注。公鲨知道了大手的主人是沈因洛后,放狗搜了一下他的生平,当过一二九师团政治处技术书记。技术书记是个啥东东?河里有朋友能解答吗?要知道那可是在机枪下面“提溜”啊,不是公鲨这种文字能还原的。

家园 俺这里有一位老赵,真人真事。

本来想单独写一个的,可惜没时间,就坐您的顺风车吧。

主人公没什么名气,不认得几个字,是个老八路,俺下乡当电工时候的工区主任,姓赵。

没事的时候,喜欢跟俺们这些小青年们聊聊天。俺们当时虽然喜欢乱闹,但都愿意听他讲点什么。

老赵是河南人,准确地说,是河南的叫花子,抗战末期参加的八路。

按他的说法,家乡闹灾,整个村子都出门逃荒要饭,他家也不例外。他爹和兄弟几个都饿死病死在逃荒路上,就剩他跟着老娘,“也快了”。

后来遇见了八路,老娘执意要把儿子送给八路。倒不是为了抗日打鬼子这么崇高的信仰,而是不忍心儿子跟着自己饿死,断了赵家的香火。

老赵就是这么说的,实实在在。

可是,人家八路不收啊。

“嫌俺小”,老赵苦笑。“俺那时候都十六了,长得比桌子腿高不了多少,看上去也就十来岁,都是饿坏了。”

可是,老娘不让儿子饿死的决心是无法阻挡的,老赵最后也就成了八路,一个小八路。

因为个头太小,老赵不穿全套军装,只要一件上衣,中间拴根皮带,连“裙子”都有了。

干什么呢,还没有枪高。

“给你一根机枪通条吧。打仗的时候机枪到哪里,你就到哪里。”

话说那时候土八路太穷,边区翻造的子弹尽卡壳。一旦卡壳,就得拿通条朝外把哑火的子弹捅出去才可土鳖扛铁牛。

瘦小的老赵就此成了一个兵,负责扛着根二尺长的机枪通条,有饭吃了,饿不死了,上战场了。

“头天夜里行军要去打县城,俺们部队一队,旁边民工支前一队。他们抬着口白皮棺材,俺们看着都叫好。当八路打死了还有棺材睡,值了。”

须知,河南闹灾,饿殍遍地,都是睡不起棺材的。

“天还没亮,开打了。机枪架在坟头上,俺就趴在坟堆下面。满天的枪子儿都好像是冲着俺来了。吓死俺了,吓得俺头皮发炸,没命地朝地底下钻。”

“没一会儿,机枪手往前去了。弹药手揪着俺的耳朵朝前跑。刚到,机枪手就大喊“通条,通条!”

俺才懵懂过来,“俺是被揪着耳朵带来的,俺忘了揪着通条的耳朵一起来啊!”

“快找回来,要不俺杀你的头!”机枪手的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老赵又急又怕,急过了头也就忘记了怕。猛回头碰上好运气,捡了通条一口气跑回来,“还算没误事。”老赵有点自我安慰。

“谁知道呢”,到了这个时候,俺们这些小青年一起起哄。

“后来呢?”俺们问。

“过了第一次,就不知道怕了。”

老赵最悬的一次,就是“千里跃进”那次。

“夜行军,和个老乡边走边说悄悄话。”老赵说。

“他说,打完仗还是回家伺候那三母二分地”。

俺心里想,俺家里连个地猫儿都没有,老娘都不知道在不在了,俺上哪里去呢?”

“猛地,面对面,突突突就是一顿机关枪。俺一头扑倒在地上,他哼都没有哼一声就瘫倒在俺身上了。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见,就听见连长大吼冲锋。全连不要命地端着刺刀猛冲上去,对面很快就跑了。”老赵说。

“连长怎么知道敌人就一定比自己人少呢?”俺们问。

“他哪里知道,谁也不知道。这时节不能跑,打死也的拼命冲,一跑就完了。”老赵很认真地介绍战斗经验。

俺们总结的是:还是冲锋划得来,顶多拼完了拉倒,跑是肯定不行的。

老赵的趣事一箩筐。

1976年秋天天没亮,北大荒野外施工的帐篷已经很冷了。老赵狂喜地冲进帐篷,掀开大家的被子拖着大家往外跑,大叫说“听啊,听啊,洪湖水,浪打浪”。一时传为笑谈。

老赵也有掉泪的时候,那是说到他老娘过世。解放后老赵还留在部队并且找到还在要饭的老娘,可是老娘的眼睛已经瞎了。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点了老赵的名。老赵要带她的老娘一起去,“老娘倒是很开通,问她离乡背土闯关东愿不愿意,她说:何处黄土不埋人啊。就跟着俺来了。”

老赵是个孝子,到了老娘最后的时候,日夜守候在老娘床前。

“她迷迷糊糊醒过来,哼哼着,要吃个‘横’。”老赵说。

“‘横是什么呢'大家猜啊”,

“俺忽然想起来了,在老家讨饭的时候,俺娘最馋杏。改不是临死了想吃个杏吧?”

然后,老赵的眼神忽然黯淡下来。

“这北大荒冰天雪地的,哪里找个杏来啊?”

绝望中,有人给老赵送来了半截腌黄瓜,想是垂死之人也许分辨不出来。

“可她唆了一下,无力地说‘不是横’,就断气了。”

老赵已是满眼的泪水,俺们谁也不吱声了。

每次在冬天里逛超市,看到满眼的新鲜瓜果,就妄想着,要是俺能够。。。。

唉。

通宝推:公鲨,
家园 很感人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