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陈毅鲜为人知的故事[转帖] -- uibeacct

共:💬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陈毅鲜为人知的故事[转帖]

揭开“黄花塘事件”真相

  1942年,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是年,根据党中央统一

安排,军部进行了整风运动。时任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认为排挤陈毅的机会

到来,于是借整风之机私下以军部名义打电报到延安,罗列出陈毅反对党中央、

毛泽东的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这次事件由于毛泽东的干预没有公开

化,但它却像一个噩梦一直缠绕着陈毅。直到全国解放以后,“高饶反党集团”

事发,陈毅才讨回清白,如释重负。

  当年,毛泽东调陈毅离开新四军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会议,以调解陈

饶之间矛盾。毛泽东曾秘诫陈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

必须练习忍耐。”1949年以后,身为上海市长的陈毅面临着工商业改造的困境,

而身为华东局书记的饶漱石却迟迟不肯表态予以支持。关键时刻,陈毅豁出去了,

向党中央连发六封经济电报,赢得了毛泽东的赞扬。而毛泽东也深谙陈毅的这块

心病,早在揭批“高饶反党集团”之前便召见了陈毅,听取了陈毅对这一事件的

处理意见,从而也就诞生了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手莫伸》。

  首辟“围棋外交”

  现任外交部长唐家璇这样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认为‘乒

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围棋外交’。”这是从未见诸报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

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外交风云。

  自二战结束后,中日两国间便陷于冷战状态,政府间交往中断,只保持了一

部分民间交流,而建国后的中日外交则面临着新的考验。50年代刚刚出任外交部

长的陈毅正在寻找打开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这位闻名

政坛的围棋迷抓住这一机会,亲自前往设在北京饭店的赛场与日本棋手对弈,并

在宴会上提出,中日两国围棋界今后可以进行交流。从此,也就拉开了中日两国

间“围棋外交”的序幕。唐家璇部长介绍说,陈毅正是抓住了围棋在日本的影响

(日本有800万人下围棋),把围棋与外交联系起来。在陈老总的热心推动下,日本

棋界名人联合发表了呼吁书,要求日本政府改变对华政策,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尘封的“四老帅务虚会”

  在有关中美两国建交的厚厚案卷里,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话题。

  1969年珍宝岛一声枪响,将中苏关系推向更为恶化的深渊。同时,也使得中

美苏三国之间的战略关系更为复杂化。此时,毛泽东极需像当年打江山那样,身

边有忠臣良将出谋划策,他向周恩来密授机宜,请已经下放劳动改造的四位健在

的老帅即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立即回京,用周恩来的话讲:“你们四

位都是元帅,毛主席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就是希望以战略的眼光分析国际形势,

提出战略性看法,供毛主席决策参考。”这也就是多年来人们猜测纷传的所谓“

四老帅务虚会”。

  这年3月至10月,由陈毅牵头主持,四位老帅在中南海武成殿共开了24次会,

向党中央呈递了三份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报告。陈毅曾说过:“这是关系国家安危

的大事,回答必须明确,不能含糊其词。”后来,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松将于次

年访华时,欣然道:“也许我看不到两国正式建交,但我们的建议起了作用,这

就好嘛。

  历史证明,四老帅务虚会为毛泽东下决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关系起到了关

键性推动作用。当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手握到一起时,尼克松曾语重心长地这样说:

“今天,我在这里握手时不能忘记另一个人,他在几个月前去世,他就是陈毅…

…”

  西哈努克亲王的回忆

  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是陈毅生前挚友。我见到他是在北京

他的私人官邸。在鸟语花香、石砌玉雕的花园内,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向我们透露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西哈努克回忆说,当年他的父亲去世时,恰逢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

柬埔寨,当时两位中国领导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装参加了国丧活动,表示出对柬民

族的尊重与友好,令他终生难忘。后来,当他闻讯陈老总不幸逝世的噩耗时,提

出前往八宝山参加追悼会,但这样一个起码的要求竟被当时“四人帮”一伙所拒

绝,他悲恸欲绝。所幸的是,后来毛泽东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他才被通知允许

前往。追悼会过程中,他始终搀扶着病弱的毛泽东,并听到了这位伟人对陈毅一

生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对张茜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

所作的贡献,是已经下了结论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