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元末日理论:全球重新定价的过程 -- 子玉

共:💬28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美元末日理论:全球重新定价的过程

[原创 2008-05-07 10:55:59]

最近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事件是全球性粮食涨价。笔者此前早就指出过粮食涨价的即将到来《美元末日理论:粮食还将继续涨价》[1]。从美元末日理论的推衍,粮食涨价是必然事件,因为美元全球性泛滥最后一定要传导到粮食,还将传导到所有商品。这个就是本文的主题:正在进行中的全球商品重新定价的过程。

本文要对所谓重新定价过程做一个定义。还要指出重新定价过程的必然性和漫长性。

重新定价过程

全球商品以美元计价,以单一的方向,即价格上涨的方向,渐进地振荡地逼近一个较高的价格水平并且长期保持这个水平。这个过程,定义为全球商品重新定价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要点,就是单一的方向性,就是价格上涨,是重新定价的特征。

同时,尽管大方向是单一的,但是过程中有振荡,并且是渐进的,不是直线上升或者阶越式的。

最后一个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价格将逼近一个较高水平,并且长期保持这个水平。

这个是美元末日理论的推论。我们要阐述这个推论的要点。

美元计价一时不会被放弃

尽管美元贬值速度很快,欧元上升势头强劲。但是欧元还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成为新的定价货币。美元的定价还将维持至少两年时间。

黄金虽然天然是货币,但是黄金不是法币,不可能无限量发行,对于世界的经济规模的发展,黄金无法充当与规模匹配的通用货币。黄金会越来越作为一种储备货币扮演一种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外币的中间币种的角色。而黄金充当所有商品的计价角色是不可能的。

美元还将滥发下去

因为美国处在经济萎缩的阶段,因此美联储不可能很快转入加息模式,减息过程还没完,即便减息最后停下来,美国还要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利息冻结。此外美国的金融危机并没有过去,美联储和各国央行都在使用TAF进行注资,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个阶段还要延续一些时日,直到金融危机解除,也就是银行和各金融机构恢复信誉和互相信任。即便到那时候,可能还会因为需要拉动银行金融机构的盈利而继续采取某种松动的货币政策。

所以滥发美元的趋势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何谓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这个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很多经济学家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大谈特谈,完全是牛头马嘴。只要稍稍理解美元末日理论的基本观点,稍稍把注意力撒开,就应该知道,实际上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商品贬值。

换句话说,美元的泛滥导致美元处于对所有商品的贬值过程,其他商品包括其他货币都处在相对美元的升值过程。如果一个货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幅度低于其他货币的升值速度幅度,那么这种货币就表现出对美元升值而对其他货币减值。

人民币就属于这种升值较慢的货币。人民币相对于欧元日元,不存在快速升值的现象,谈不上对外升值这种笼统的说法。

对内贬值的不光是人民币,几乎所有的法币对内都是贬值,就是各国物价都呈上涨趋势。

全球性通胀就是商品重新定价的表现

这点将为各国的通胀数据证实。全球通胀还刚刚开始。石油攀越120美元/桶。根据通胀传导假说,笔者曾经解释过,国际泛滥的美元通过期货市场抬高各种原料的价格。这个阶段已经大体完成。目前进入了二级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就是说原料商品的涨价是一定会传导到这些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的。石油涨价传导到汽油柴油。然后进入商品价格互相激荡涨价的阶段。再进入工资普遍上涨的阶段。目前世界各国开始慢慢进入这个工资上涨的阶段。

这个阶段之后,还有相当长的相互激荡的时期。这样,重新定价的过程才能慢慢达到新的平衡点而完成。

这个就是重新定价过程的必然性的论述。

与供需理论的关键差异

通胀的形成有所谓供需理论的解释。供需理论机制的通胀是因为供不应求造成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造成扩大生产的动力,于是供应增加。供应增加将扭转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价格回复。

美元末日理论假定全球美元过剩是通胀的根本原因,而货币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因此只有当商品价格上涨使得增发的货币不再过剩,价格上涨才会停止。而价格将刚性地处于高位,不会回复。

价格回复还是不回复,是两种理论的差异要点。

重新定价过程的长期性

由于农产品的周期将长往往一年为一个再定价的周期,工资的再定价周期也较长,所以市场在重新定价过程中反复试错的过程要以这种长周期的商品为标杆。笔者认为这个过程是以年为单位的。

这个过程的收敛应该是货币政策收紧作为导引。目前主要国家都还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这个收敛过程还远远没有开始。因此笔者预期重新定价过程至少要到2010年之后才能平衡下来。

[1] 美元末日理论:粮食还将继续涨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美元末日理论看了看多,谁是替代品?

既然是末日理论,那么必然还伴随旭日理论。有吗?

家园 目前来看最可能的是欧元...

但是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细想。

家园 送朵花
家园 说起来,美元上台也没多长时间

从1972年算起,到现在也不过36年,但这近十年来,美国人似乎对于操纵美元也更加得心应手,不说呼风换雨吧,也至少是兴风作浪。

家园 替代品是个关键问题

其实美元滥发和贬值是很早就可以看到的,因为其巨额双赤字已经持续了多年。但为什么世界储备货币还是以美元为主呢?就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

欧元似乎是个选择,但实际上欧元区经济的潜力远不如美国,经济还是会跟随美国变化,只不过滞后一段时间,而且由于内部国家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效果。这一轮美国加息最高到5.25%,欧元区到4%就停住了。

家园 金本位!
家园 黄金的量太少了

如果不通过信用放大(就像过去的银票),无法承担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需求。但如果信用放大,就又会回到通胀的老路上去。

家园 现在我们是在一个绝对的不平等的体制下的贸易,

其实财富是什么?财富是真实的东西,实在物资,实际的生产力!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建立在信用上的一种没有价值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开除信用者的实际拥有和支付能力!

贸易的作用是货物的流通,这是互通有无的互利,但现代经济是什么?它是通过贸易来获取现金的手段.这重获得的意义在于少支付自己的先进或者财富来获得更多价值的其它人的物资或财富.

所以,现在的国际贸易并不是会交流物资而建立的,他是建立在财富掠夺下的一种强权信用经济.

这个信用是单方面和没有财富或者现金保证的.那就是美圆主义.

其实马克思讲得很清楚,货币的信用只有实物抵押才是据有财富意义的信用.而货币离开了现金,那它就不具备财富性质.

我们为什么死抱一种没有财富意义的外国货币?因为那个货币发行国有强权.它可以掠夺一切.这也是单方面的.

为什么美国每一个时期都要强制等割裂一些美圆联系汇率国的货币联系?

八十年代是日本,九十年代是南美,现在是中国.为什么?因为这些联系汇率国在她的美圆基数不足成为资本的时候,联系汇率国就只有向其它国家提供物资去交换美圆.一但你的基数已经成为资本国的时候你就不再是物资的提供者.那他只有把你变成一个没有美圆信用的国家,那就是割裂你对他的联系汇率.

其实,货币的基础进是现金.中国最早发行外汇圈的时候想美国提供了六百吨黄金来保证才发行.

但今天我们得到了什么保证?

所以的经济,中国的观念和外国的差别巨大在于中国人讲的是实在的生产力和财富.但外国讲的是通过经济去掠夺财富.

其实回到金本位.才是合理的.要是死抱外汇主义,只有永远无条件地为人家提供你的一切.

最后,也只有金本位下的货币才是有价值的货币.只有具有现金意义的交易才是正确的贸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认为金本位不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所以。。。
家园 不是这样的,

象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就是用银本位,那个时候中国几乎垄断了贸易.因为中国有大量的物资可供出口,和现在一样.只要我们一抛弃美圆.中国马上就可以获得贸易的垄断地位.

当然,这些对很多人不利,很多人一看到美圆崩溃就不舒服的人就不行了!

还有一样就是伊朗就是个最好的的样本,它现在不用美圆,所以它现在的石油就马上少输出了.其实社会的物质建设靠的还是物质.一张废纸搬的钞票有什么用?

家园 金本位已经不适合现在

1.量不够

2.偏向生产金的国家

实际上一种理论就是鸦片战争前全世界白银流向中国,欧洲因为美洲的白银而崛起。

家园 别看《货币战争》

金本位下的货币才是有价值的货币

ORZ,是在说《货币战争》么?

看一下这里

家园 《货币战争》有什么问题么???能否说明白些???谢谢!!!
家园 那本书当作侦探小说来读就可以了

且不从学术角度说,它的阴谋论的味道已经让将很多事实扭曲了。从第一章的那个什么家族开始...我就看了第一章就看不下去了,跳到后面看了一下金本位,没有看完不好评说,只能说我对此书不太感冒,当然因人而异了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