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长尾理论·中国女性生育的可能性·中华文明安全的底线 -- 陈郢客

共:💬162 🌺2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无穷等比数列

我喜欢孩子,也喜欢喜欢孩子的男孩子和女孩子...

我喜欢孩子,也喜欢喜欢孩子的人,也喜欢喜欢喜欢孩子的人的人,也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孩子的人的人的人...这就叫革命的人道主义啊!

家园 高素质、高学历、高收入人员应该生更多

现在人即使想通了反计划生育的道理,也只敢生两个。用反计人士的话说,这叫“跳蚤效应”(革命群众召唤东东山)。其实世代更替生育率是2.1至2.3。而且与其担心低素质人口超生导致人口素质逆向淘汰,不如高素质、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口自己多生,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啊!

家园 只写数据是有缘故的。

不过绝对不应该从这里推出中国人口应该减少的结论。

这个不是我的结论。

市场均衡会把价格推到更高的水平,发达国家自然会减少消费。这是完全符合发达国家鼓吹的市场原理的

我也不喜欢,因为结果是导致战争。

但是怎样才是对的,我很茫然。

只是无论怎样的方法,都还是在这样的客观世界腾挪转身。

家园 混居对强势民族总有好处

单纯的民族恐怕并不好,民粹运动一起来就会伤自己,美国人就不搞单一民族,这样贫民阶层就不愁没人做了。中国其实也一样,汉人太多,划分阶层不容易,总不能象印度一样搞贱民制度吧?这里面水太深,并不是脑袋想想就能出结果的。

家园 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承认现实是另一回事——

杨贵妃时代,不贵生男重生女。女性无非亦是商品、流通品、馈赠品的价值;于自家门第大有好处的。

男权社会上千年,女性一直是流通品的价值。

现在好多了,部分是“流通品”的存在。希望将来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

有人问我,“生男生女在当下中国到底有什么区别”?

想了想,若上流世界,女不如男,玻璃天花板在那里摆着呢,只有少数中的少数能突围而已;

中产小康呢,男女几乎持平,毕竟这世界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教育普及和一个孩子的政策,男女各有所得,几乎算持平吧。

底层却是男不如女的,为什么?正因为女性作为“流通品”比男性更容易向上流通。最穷的山村姑娘们是嫁得出去的,光棍们只能干晾着了。最后承受男女性别差的也必然是底层的男性。这些人要是分散着,就得承受糟糕的命运;若是有所集中,不用于外战,就得指望社会化解矛盾的能力了。

中国太大,同代却宛如穿越,现实很残酷,没办法。

通宝推:none空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和平万岁!

我也不喜欢,因为结果是导致战争。

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去年在回答记者的有关提问时表示,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具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

外链出处

家园 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把别人逼过头了,人家也就没有选择。

强硬和妥协都是必要的手段,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早就超出我的才能之外,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我现在感兴趣不是我们需要做什么,而是事实本身。

只有知道了事实,才能做判断。

很抱歉,这个是我的弱项,刚刚开始自我训练而已,所以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相当不熟练。

家园 草根的女人们活的特别悲惨,这就是中国!
家园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我现在感兴趣不是我们需要做什么,而是事实本身。只有知道了事实,才能做判断。

你说得很对,对很多重大选择,人们最需要的首先是对事实的了解,“知难行易”。为此,特别欢迎来看看我的以澄清事实为出发点的帖子《经济学读书心得》(这标题是不是起得忒质朴了点,以至于让人想不到其中有多少炸药了……):链接出处

家园 你没仔细看她的帖子,她说的是“底层却是男不如女的”
家园 我们说的正是当代社会,如果是“流通品”,

那么本身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可是现代社会,更多的是女的选择条件比较好的男的,或者其他国家的男的。她们中的多数还是自己选择,而不是被“送”,或者被“卖”的吧?

我同意你对“生男生女在当下中国到底有什么区别”的回答。从你的分析来看,在当今中国,做女人似乎是比做男人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呢?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小康和底层的人们来说,女人不比男人差,有些情况下更有优势。至于上流世界吗,那个世界我没去过。不过我想如果你能投胎上流世界,是男是女都差不了。上流世界的女人更不用担心成为流通品了。

家园 花!
家园 导致战争的因素从来没有减少过

二战的巨大破坏与重建(财富发展)与核和平是我们仍然在和平年代的最大原因。如果没有核和平,按照现代社会财富积累的速度,我们早就该又打过两次世界大战了。 战争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资源与财富重新分配需求时最简便的手段。没有战争的社会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把战争维持在低烈度,小范围,反而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来达到同样目的。人类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时期,在同样的文明发展阶段,地区,类似的现象也以小很多的数量级大量存在过。或者说,当代的和平方式本质上与人类社会历史上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战争能力下所采取的分配资源与财富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下一个临界值才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次世界级大战肯定是以核战为手段,大规模破坏为结果的方式,但是与历史上同样的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科技仍然会进一步发展,人口或各种族人口的数量会得到“合理”的重新控制。 而唯一可能推迟这样的争战的条件只能是达到同样目的的其他自然方式,如致命疫病,大型自然灾害,如小行星撞地球等。 人们这些年对小行星撞地球的过渡关心,不能说心理上不是有着这种忧虑的,不是对天文学,而是对下一次造成世界范围人口,资源等再分配以何种方式到来的深度忧虑。

家园 我觉得你把养孩子的愿望想象的太高了。

就普通的城市工薪阶层来说,要养第二个孩子,大多要掂量一下的,这个掂量一下,还是那些有生育意愿的人才会考虑的。

2个人要上班,养孩子不光是金钱方面的问题,时间、精力都成问题。而且女方生育期间要损失工作待遇,遭受部门、公司的冷眼(公务员除外),你想有多少人想生第二个孩子?

10年之内,我想国内该大面积的发放生育补贴,一方面是人道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鼓励生育。

家园 有道理,但我们基础上有分歧。

反而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来达到同样目的。

这是建立在没有能力反抗,或者合作的收益远远大于反抗的成本之上的。

这是用经济手段取代战争手段进行资源分配的前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