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30年来我家的几次盖房说起(共有7段) -- 大懒虫1号

共:💬17 🌺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从30年来我家的几次盖房说起(共有7段)

有几年关注过系列的制造业方面的内容,到一些现场亲眼目睹,造钢铁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的场面还是很震撼人心的。至于高楼的建造,那就叫熟视无睹了,目睹附近的楼房眨眼间被推翻,然后转眼就起了新高楼,跟一些搞高楼建设的一聊,深感这个时代技术之飞跃。个人很是不喜欢城市的高楼,人在高楼间,感觉像住在大山的山沟沟里,总想爬到高层去透气开阔视野,否则感觉很压抑。这大概跟儿时的经历有关系,习惯上接受两三层楼的房子(从小到读大学前,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里,以两三层为主,最高4层楼,这个倒有点像拉萨)。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作为小孩子的我,从小就习惯家里敲敲打打,造房子是主旋律。背景:整个20世纪的80年代,我们小城的房子基本上完成了更新换代的过程,从老式改为新式,而在此之前的老房子,大致是几十年上百年或几百年的,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变化最明显的、也是最无创意的、损坏率很高的、过段时间就得修补的是现代的水泥路,取代了过去那种几百年来大街小巷清一色的结实古老的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老路。印象中,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工程师参与其中,几乎所有的民宅,基本上都是很传统地由木匠+泥瓦匠+帮手来完成。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家园 【原创】(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材料匮乏的时代。

在80年代那个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中,在房子的更新方面,我家属于引领“时尚”先锋,原因主要是房子不够住,另外还有就是有我爷爷的英明领导。我家从1979年开始盖新式楼房了。对那次盖楼房的印象,我只有1点:捡小石子。那次应该是动员了当时所有的力量去完成的,连当时只有三四岁的我和两岁的妹妹都被指派了任务,可想而知了。当时我们是负责到路上把小石头都捡起来放到簸箕里运送到工地去,已有多年走龄的我(10个月就会走了)跟刚会走路不久的妹妹一起运送小石子,其实没捡几块,记得那簸箕几乎是空的,我跟妹妹一人拉一边,妹妹老是跟我保持不了平衡,一路上经常摔跤,起来接着走。

现在问我父母当时盖那楼房时候的感受,我妈说就是材料不够,有钱也没地方买去。那时候跟现在不同,现在缺的是人手,那时候缺的是材料,什么都没有卖的,什么都得自己想办法去找来,所以,盖了许久才盖完。说当时最难找的是沙子,每次都得等下过雨以后到山坡里去找,记得那次爷爷在浇楼梯的时候沙子不够用,让我爸去找,我爸说实在都找遍了,还得等下场大雨,爷爷一听,非常生气,把楼梯胡乱划了几下,把工具狠狠一扔,罢工了。唯一能够买到的是钢筋水泥板、砖头和水泥,但是那也是由于爷爷在我们那小地方很是吃得开,通过关系买到的,而且算是开了先例,因为那时候的钢筋水泥板和砖头都是卖给公家的,之前并没有卖给私人盖房。这就是那个年代最困难的,建筑材料匮乏。盖在边上的厨房的一半是用石头盖的,另一半用的是老房子拆掉后的那种青砖,围墙全是大块的石头。石头从哪里来?是岩石。那时候盖房子是不批地基的,也不能到别处自己开发占用公家的,只能是把原来的用来储藏杂物的小破房拆除后腾出空地来用,楼的地基紧靠着山脚(山极矮,海拔不也就10米),为了取石头,爷爷用自制火药(那时候对猎枪火药什么的还没有开始管制,我爷爷自制好几把猎枪什么的,印象中早年猎过野猪)爆破了一下,搞点石头下来用。所以现在我家的后院就是一幅立体的岩石壁画,我妈早年抛了一点仙人掌上去,防止有人从山上下来进入我家,那些仙人掌一只长得很好,挂在岩石上,每年春天开很好看的大朵大朵的黄色的花儿。再加上当时还在岩石下炸了一个坑(挖石头来用),爷爷在周围铺了大石条,形成一个水池子,以前养过金鱼什么的,不过养点荷花什么的应该更不错。

扯回来说房子本身。先说地基,当时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地基很结实,底下全是连在一起的大岩石块。所以导致后期造新式厕所浴室的时候成了难题,后院下水道根本挖不了,又不能像过去一样用火药(也没有了),所以最终还是在前院费了很大的劲搞了一个(从风水角度来说,浴室卫生间放在前院不是很合适,但是也没办法 )。

接着说结实程度。非常结实。每年台风来的时候,后面的山上树林的呼叫声极其恐怖(习惯了一点也没觉得了),但人在屋子里,感觉很安全,房子纹丝不动。90年代有一年台风把有的人家的屋顶都掀掉了,我家没事。

由于是第一次盖新楼房,而且是钢筋水泥砖瓦结构的,并且造得比较大,每个房间的使用面积约30平米(一般人家20平米,后来我家每个房间都隔成两个房间了,看着也不小),1楼内部高度在3米3,2楼更高。所以,爷爷特别重视结构的稳固性。我家楼房的承重的柱子,应该是小城里最结实的,非常粗壮,我一人是合抱不了的,估计周长至少1米8,小时候别人一进我家看到那么结实的柱子,都说一看就觉得安全,呵呵~~去年我爹试图把它减肥一下,最终放弃了。因为,柱子的核心成分是大石条,然后在大石条的周围再围筑一圈实心砖头。我观察到我家的房子使用了不少大石条、大石板。这大概跟家族里有石匠传统有关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石头这个材料,在我自己的感觉中,石头代表着结实和稳固,还有久远。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古代废墟遗址上,最后稳立不倒的不就是几根石头柱子么。

尽管如此,在一楼,感觉是不安全的,因为头顶都是钢筋水泥板,这跟以前的木地板截然不同,每次我总担心有一天塌下来会被压成肉饼。估计大人也是同样的担心吧,所以,许多年间,我们不在楼下住人的,后来起了很多新楼后,大家也一般都不住楼下,不过这20多年倒是没听说过谁家的楼板塌了的。在楼上就安全多了,首先屋顶上没有钢筋水泥板了,是木条和瓦片构成的,还有木头栋梁,我以前看我家的栋梁很瘦小,可是为什么那么结实呢,后来才知道那是杉树(小时候一直听成山树,山里的树),据说那是最结实的,后来有段楼梯用了杉树板,薄薄的不到一厘米的厚度,踩在上面都不变形,的确结实。过些年后又用薄板在内部封了顶,看不到那些梁了,以挡尘土。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家园 【原创】(二)80年代中末期,繁荣。

大概在88年还是87年的时候,我妈很有先见之明地排队批了第一块地基,那也是我们那里第一次批地基给私人,地基都是在小城外的少量有限的空地上。不过后来有户人家缠着我爹私下交换了,把热闹地换到了一个偏僻地。虽然地方偏,但我爹觉得自己换之有理,一是新换的地基朝向正南(原来的稍微偏东),二是新换的地基不在房子堆里,而是靠近大路(晕~实在太偏了,后面就是田野了)。三是没换之前的未来新邻居有偷东西的癖好(不过后来换过的那家人品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盖好后最终也没搬过去。)

这次盖房子那是大大地不同10年前了。是新盖民居的第一次高峰,之前都是盖公家新楼的高峰。无论在材料上和做工上,都比较规范化。而注意安全是第一考虑因素。我记得我家的地基,跟那个时候其他的新房子的地基一样,都作腰股和地股,地基地下都铺钢筋的,还有大块的从相关采石山中来买来的石头。其他材料都是砖头钢筋水泥板木头等,都是现成购买的。新盖的房子,没有了石条,而且大石条作为建筑材料基本上属于古代的东西了,那时候石匠基本不参与盖楼房,也不用石臼石磨那种古老的工具了,而主要是盖坟墓做墓碑的干活了。我家的房子是由我爹(总工,大杂匠)+我姨夫(泥水匠)+我堂哥1(木匠)简单构成(虽然都是亲戚自己人,但是都是要支付工钱的,而且都是市场价),没多久就造成了。但是没等造2楼,新邻居说了闲话说你家都是女儿,干吗盖那么多房子。咣叽,我爹受打击了,彻底罢工了。后来那新房子给我家的鸡们住了一段时间。真是可惜。

在此之前的连续几年,我爷爷亲自主持了我大姑家盖新楼,我4叔结婚房子的修建(把爷爷家老房子拆除翻新),还有我小姑的未婚夫家结婚用的新楼修建,其间还有我一些表叔表姨家盖新楼。印象当中那时候经常四处去吃上梁酒。我爷爷那时候简直就是总设计师,都找他出谋划策、因地制宜,甚至处于与邻居的纠纷问题。那时候老看到爷爷有空就在家里摆弄那些钢筋,甚至后来专门配置了给钢筋做各种造型的工具工作台,后来算遗产由我爹继承了。那时候造房子,感觉就是速度快,都是亲戚参与,材料式样相似。另外还是比较结实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记得前些年有次发大水,我小姑家(早已搬到市里住了)的没人居住的80年代盖的楼房的一楼淹了一半多,水退了后房子也没事儿。

更可惜的是,我家80年代末盖的房子,几年后趁我妈不在,被一户从山里搬下来的人家苦苦哀求,左一句大哥右一句大哥的,我爹心一软,以那人出的我家盖房子时候的材料和批地基的价格卖给了他(根本不认识,买了我家房子后再也没搭理过我们)。(我妈知道后接近于气疯状,现在也不能跟她提,一提她就心痛,因为卖掉房子一年后光是地基的价格就是我爹卖掉房子总价的3倍,关键是已经没有地基批了,前几年我们那里的房屋不能买卖土地所有权了,只能买卖使用权,损失比较大,不过我爹经常干这种事)。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家园 【原创】(三)90年代中后期,矛盾。

世上的事物相辅相成,有我那样的爹,就得有我那样的娘。大概是97年的春天,我妈在一个月之内又盖了一个楼房。关于这次盖楼,由于我没有亲眼目睹,所以,记忆的重点不是盖房子本身,而是跟盖房子有关系的家庭问题。

首先是兄弟间的矛盾。

地基用的是前两年抽签抽来的我爷爷原来放木料的房子,之所以要抽签,是因为大家都想要那小破房子,最激烈地是我家和3叔家争夺,最后却被4叔抽到了,由于4叔早就住在市里不想打理这房子,而3叔不想出钱,4叔就转卖给愿意出钱的我妈了。我爷爷当时一定有点后悔,以前大大方方地把旁边的房子送给了侄子,而现在自己的儿子们却要争夺。我妈之所以要跟3叔家争夺,是因为1979年盖的楼房主要的钱都是我妈掏的(数目不菲,至少800元,我们那里物价向来就高,比如现在猪肉19元一斤),说好了房子都是我家的,而盖好后被3叔一分不出地拿走了一大半(那边院子大不说,厨房也有40平米,楼梯比这边宽一半),而3叔家占用那个木料间好几年了,由于地处交通要道,人来人往,他开了小商店。其他人再不争夺一下,就没有机会了。对这些,我爹是无所谓,反正是自己的兄弟,但是我妈总是难以下咽。

其次是家庭的问题。

我妈的确是很强悍的。那次春节回家我妈还跟我叹穷,说没有钱了。看她可怜的样子,我很配合地说那我自己勤工俭学好了,所以那次回学校我只拿了300元路费,找了两份兼职来维持我每个月的生活(很辛苦!之前我是不做兼职的,家里认为念书的时候去挣钱是不务正业,对那时候大学生做家教,他们更认为是给人当保姆,比较低级,唉,总不能让我去开公司做老板吧!所以我当时帮留学生写博士论文,这样听起来有点牛了,虽然也是整理、编写资料的粗活儿)。对我妈的财富,我一直有个概念,就是总以为她没钱,虽然我小时候一年总有几次会帮她去银行存钱(都是存成定期的,一年或半年,一般都是3千元,但是记得小学6年级有一次帮她存了1万元。80年代末期他地方流传的“万元户”在我们那里根本不算什么了,我爷爷这类开工厂的应该是有很多钱的,因为连我妈这种在一个乡镇企业里上班的普通工人靠每天加班加点加工+勤俭节约都能有那么多钱。不过,当时我应该是极少数替大人存钱的孩子吧,反正银行的出纳总是很奇怪地看我,现在不说这事也忘记了),可是我这人有的时候是没有脑子的,我妈跟我说这要花钱那要花钱开销很大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她很可怜,钱不够花,我家真穷,至于那些银行的钱,我觉得那不是她的,大概是替别人保管的,或者早就用完了。呵呵!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90年代中期是我父母挣钱最多的几年。知道那次盖房子,还是我当时读初中的3叔的女儿写信跟我说的,在信的最后她写道:姐姐恭喜你家盖了新楼!家里不是没钱吗?当时我就打电话跟我妈咨询。结果她说的确是盖了新楼。我问她那妹妹即将高考,她读大学的钱你留了?我妈说留了。联想到我繁忙的打工又上那么多课的“凄惨”的新生活,顿时就头晕了。放下电话后我自己找到了原因,事出有因,在春节的时候谈到未来,我妈的意思是以后她要跟我一起住帮我看孩子什么,我当时很烦也很冷酷地打断她:以我跟你的关系,这个问题你想也别想,也不用你替我规划我的生活,结婚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还难说呢!狠吧,估计当时我娘就痛下决心断了我的经济命脉。所以才给了我300元去自谋活路了。谁比谁更狠呢。

材料和工钱都贵了不少,97年盖房子花了不少,加上后来我妹妹高考及后来念书,基本上把我妈的大部分积蓄都用掉了。97年中期我写信跟妹妹吹嘘兼职养活自己的彪悍经历,说有次最穷的时候只有2毛钱连电话都打不起了、但好在第二天有800元入账了,妹妹估计怀着同情心转述给我妈的时候强调了我最穷的时候只有2毛钱这一点,顿时我妈就哭了,对让我陷入这种境地自责不已,第二天就借了高利贷让我妹妹给我汇了款(当初为什么要借高利贷,至今不明白,大概是银行的定期存款还没到期)。也是,有那么多钱盖那可盖可不盖的新楼,却为了惩罚我不给我基本的几千元一年的生活费,说不过去。反正我落魄到只有2毛钱的短暂体验一度在亲戚中广为流传,又片面地强化了我娘虐待我及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积极分子形象。这件事我罪有应得不说,事实上也并没有那么惨,期间我收到过爷爷托大姑父给我的高额汇款单不说,大学生国家也有点小补助,同学中一个月只花100元的也大有人在,我大学时候平均每个月生活费六七百已经算很奢侈很款婆了,即使现在,不算住房娱乐费用的话,也差不多这个数字(不过,当时我妹妹读高中的消费,比我要高,再加上后来读书的钱更是多,困难时期还多次借了高利贷的,所以我妈一直觉得我读大学几乎没花钱)。至于大学里那些次数不多的兼职经历,对我来说,弊大于利,挺耽误时间的。

从个人体验上来说,从长远看,97年那次盖房子属于相当失误之举,不应该在经济困难来临之前盖可以不盖的房子的(我家由于两个孩子都不住家,住得很宽松不说,那次盖房的材料费用都相当高,拖后两年盖都能省不少,98年开始经济情况很难过了,挣钱很不容易了)。不过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爷爷对那新楼很满意,他没想到一小破房还能整得如此像模像样。同时,那个时期,有钱人纷纷建造别墅,一般一个别墅花费20-40万元,稍微有点钱的人家都盖别墅,附近有个村,一度是家家都是别墅,没有创意,样式材料都差不多,看上去跟一个房地产商开发出来似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村最有钱的那家花400万建了个别墅,还外带游泳池,结果地基不牢固加上施工队偷工减料,才盖好楼房就开始下陷了,据说承包商贪污了一半款项,最后只好打官司去了。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家园 【原创】(四)21世纪,2004年后,整修,补建。

前两年,应时代需求,应我和妹妹的需求,由我俩出钱,整修那1979年的房子,主要是整修外围,把厨房拆了,挨着旧楼重新起了个楼,顺便把围墙院子大门一并整修更新,加强防盗效果(被偷走了不少东西)。还有就是把院子前面30来平米的属于我家的堆杂物的空地给盖了一个房子,当储物间用。类似这样的内外部整修,在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早已如此了。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村里过去的那些门户已经极其地不安全,家家都从以前任何人随意可以推开的大门(大多数人家大门是虚掩的),换了多保险的防盗门防盗窗,还有把围墙整得巨高。我家那1979年盖的房子的已经多次被盗了。

我爹说,这次盖楼,是多次盖楼以来最辛苦的。

第1个辛苦是原材料运进来和废弃物运出去的艰难,因为路太窄了车根本开不进来,所以,那么多砖头板材都是用3轮车运进来的,还有那么多废弃物都是用3轮车运出去的。大部分运输工作是我娘做的。现代的砖头也不好买了,而且挺贵的,造型不再是过去那种扁扁的实心长方体,比过去的体积大一倍以上,中间有蜂窝状的孔,据说这样的砖头比过去的更结实。

第2个辛苦是人手太少了。现在不比当年,过去劳动力多,现在劳动力奇缺。过去年轻人都留在本地的,现在年轻人都在市区工作,附近的村里基本都是一个情况:老弱病残+少部分年轻人守护,另外加一些外省人口(之所以标注外省人口,因为这种外来人口成批举家常住的情况是千百年来没有过的,本地居民都是少说也住了几百年了。这几年社区的变化给我的感觉的震撼不亚于生态学中的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治安的恶化,尤其是对一个有悠久传统的成熟老社区而不是一个崭新的移民地区来说,特别不好。本人认为这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的。鄙视!)。亲戚什么的基本请不动了,好不容易花钱请来的工人,吃力的危险的都不干,一天都出不了活儿,所以,包括拆除和盖起,主要工作都是我爹一个人做的,我妈负责运送材料,其间请到做泥水匠的亲戚做过10工。一楼的屋顶不是以前的预先做好的一块块的钢筋水泥板,而是当代流行的现浇方式,直接在屋顶上浇注而成,一整块的,据说这样的牢固安全,这一技能,我爹自学成材。

第3个辛苦是邻里关系的恶化。当盖前面那个储物间的时候,还没动工,前面的跟我们没来往的邻居(我家的空地跟他们家隔着起码10米宽的号称是他们家的没有任何围墙的废弃空地)不动声色地喊来了区里专门管这类事的公务员,控告我家占用他家的地基和路。结果公务员一来察看现场就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因为我家的原始地基比他们家的空地明显高出70厘米,而且,我家不仅没占用公家的路,事实上还让出了一小部分。另外有点历史重演,对于那间我父母辛苦盖起来的储物间,我3叔家在盖好后很无理地要走了一半,其过程伤透了我父母的心,略过不提。

这次辛苦地盖房子,客观原因加父母的主观因素,没怎么请工人,省了不少钱,我们农村的工钱在这几年算是比较贵了,建筑装修方面的技术师傅,一工150元左右(城市里我开装潢公司的堂哥说大概90-100元),非技术师傅的帮工工钱每工60-80-100元不等,比如我家请人定做的一张木床,但是光木工钱,就是2000元,另外还有油漆匠的工钱,而且这些师傅都很缺乏,需要提前预约。

我爹通过盖这次的房子,展示了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建筑才能。他负责盖的楼房继承了我爷爷结实厚重的特点。我爹新盖的楼房受到各路亲戚朋友的参观并啧啧称道。同时“名声远扬”,后来村里有厂家请他过去负责盖厂房,据说盖得不错。在建筑和装修方面我爹比较强悍的一点是,看一眼专业的人怎么做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比如我家电的线路的现代改装都是他弄的,其中比较彪悍的一点是,我家可以在楼下把楼上的灯打开,有个别开关还是串联两个灯,一摁开关两个都亮!不过比较郁闷的是,楼上的电源插座通电的只有一个,有可能接错线了。另外90年代家家改建那导致后来地下水污染、井水不能用的是建设新时代的冲水马桶,在农村我所有近亲家的冲水马桶都是我爹给安装的,而且似乎发生在一夜之间。比如那段时间我去奶奶家的时候,奶奶说你爹给安了冲水马桶,回头去了伯父家,甚至弄堂里的阿婆家,均是:你爹给安的。甚至远处的大姑家的店里的也是我爹给安的。

(五)关于盖楼的总结

估计家里以后不会再盖楼了,前两年陆续对老房子房间内部进行的装修工作做得也不错,以后最多的是细节完善,父母住的97年盖的房子也需要装修了,对家里的房子,最大的兴趣就是以后选择最好的季节,带一群朋友,去度假的时候住。还有就是老了的时候回去住,我们家空气好。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家园 【原创】(六)从我家的盖楼历史看所在的社会经济环境

我没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修养,所以,这里说的全部是纯粹个人感受。

大致介绍:我家所在的村是我们区现有的400多个行政村之一,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实力,根据我的感受和比较,应该毋庸置疑地排在300名以外,尽管它号称是什么廉政村(是25个之一,结合事实,令我震惊不已!)小康村文明村等若干称号。尤其是自从90年代初期拆乡并镇后把镇政府挪到他处开始,我们这个在本地区历史算是悠久的小城,日渐变成村落而衰落至今了。而我所在的区,全部人口70多万(我这样的早就被排除在外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化高的都在汇集在上海北京杭州这样的地方去了),其经济综合实力,根据近年来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字,在全国的排名十分靠前,前面得令人无法信以为真。具体不说了,不过站在10名外(那也太强了是不是!)。但是也不能说这是爆发户,毕竟从远古时代以来,本区域的经济水平向来就高,归功于本地百姓千万年以来的勤劳和智慧,还有无与伦比的吃苦耐劳无论发生什么都勤恳干活的精神和行动。

80年代处于经济复苏期,政策逐步放开,先富裕起来一部分人,那时候很多乡镇企业产生,有一些是政府起建的集体企业,也有一些是胆子大的人们建的私人企业但是跟地方政府部分都有紧密联系,技术含量都不高,简单加工,主要是供应给本地或者附近省市的需求。比如我爷爷80年或81年开始办起了食品加工性质的炒货厂,当时属于很有创新精神的,效益相当好,到80年代末,很多同类厂家效仿产生,包括我的一些亲戚在我爷爷的默许下另设厂家。还有很多跟建筑材料有关的厂也雨后春笋地纷纷成立。还有其他各种跟人民生活内容相关联的厂家。那时候,我们的父母都很忙,每天都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工作,根本没有休息日。同时还兼顾农田,家家都有几亩地,一年两季的水稻是必须要种植的,而且是最原始的收种方式 ,稻谷的3种功能,一是交税收,二是自己吃,三是卖掉一些。勤快的还种点蔬菜,那时候还每家都有几分山地,用于种植花生土豆之类的作物,以自家吃为主。同时一般家里都还养点猪啊鸡啊鸭啊鹅啊的,那时候那些家畜都能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没有圈养要求,90年代中期后不可散养了。在我们村,年轻力壮的我们的父母们,都既是农民,也是工人。辛苦勤奋地创造了很多财富。大家也都盖了新楼房。我读过的小学和初中,新楼都是在那个时候建立。小学初中最早的校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爷爷他们负责建筑的,一直很牢固,有个小礼堂现在还没拆除。新楼是当时我们村在香港发达了的本家回报家乡投的资,当时第一笔投资就是30万,感觉好大的数字,在80年代中期。后来又投了一笔又盖了一个新楼。

整个80年代,感觉是很富足的。

然后到了90年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我第一次离开我们村及其周围10公里内的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小环境,来到了汇集我们全区各地的高中。有了比较。适应来自各地的不同口音的环境后,我第一个感觉是,我的同学们太富裕了,每到周末,校门外都停满了来接送的私家豪华轿车(92-95年间)。虽然根本不缺基本用度,但跟他们相比,我好像来自贫困地区,有一次学校的20元贫困补助竟然发给了我,每学期给每个班发一个名额,每个名额20元,当时我羞得立即把钱给班主任当班费了,毕竟,20元也太少了(当时学校期末考试成绩年级第一名奖金2000元),当时我花费的饭钱是每个月100元,零用钱另算。那时候,通货膨胀得厉害,有段时间饭票一个星期涨2次,有先见之明的同学就一口气买个100斤。我们有的同学的村村干部用金子发年终奖金,真正是奖金了,不过那个村在我们区是名列前茅地富裕了。接着这个情况到了大学才得到了感觉平衡,我这个在高中算穷人的人,到了大学,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农村的同学们一比,竟然算富婆了(当时在大学里生活费如果300元一月,过得很小康了。我这翻倍的,富婆。2001年我一表妹去本省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上大学,当时家里给她全部现代化装备手机什么都有,这在本地没什么稀奇,但她的大学同学当时就问:你家是不是暴发户?我表妹当场就晕了,都这么新时代了竟然还有暴发户的说法?)记得当时使劲跟人说我是农村来的,我家在本地算是贫穷的了,可谁都不信。当时大学里流行的说大学生打扮一年土二年洋的,对我倒不适用,我似乎一直如此,向来不土不洋的,再说我们家乡服装业也发达,穿什么都不显得土。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出门,不知天地有多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多比显从容,多比较归纳就算长见识了。

90年代,外贸外销类的企业增多,同时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转型,或存或亡,集团化是那时候的热潮之一,拆乡并镇都是在那时候发生的,我的初中最后彻底倒闭跟拆乡并镇有直接关系。后来高中政治经济学课堂上,我们的老师提到了国有资产流失,说学校附近的那些工厂本来都是集体的,这两年都变成私人的了。80年代创造的国有资产以惊人的速度转移到少数私人手中,比如我妈所在的企业,突然之间以600万卖给了厂长,但是,实际上,那些固定设备、厂房的价格,在当时,2000万都不止,还不包括土地。这个影响的恶劣在当初并不明显,由于厂里发生了转型,我妈他们很多老职工只是略微发表了一点牢骚,都不去上班了,改做其他行业。如果那时候知道后来得新政策,我想,在当地算是很大得乡镇企业中那几百工人,估计会选择抗议,尽管不一定有效。可惜这影响在事发之后差不多快10年后出台的新政策中才完全体现出来,按本地新政策,若我妈所在的企业当年没私人化,或者以集体企业的方式倒闭了,那么,她即使后来没在那里上班了,到年龄后仍然可以每个月从那里领取为数不少的退休金,在本地生活衣食无忧了(用我妈的话说每天可以笃笃定定地搓小麻将玩儿了)。而由于变成了私人企业,她一分钱也拿不到,尽管她在那里平均每天超过12个小时地做了20年!我妈甚至很羡慕我隔壁阿婆,阿婆当年仅仅在村里的一个业已倒闭许多年我连听都没听说过的某集体企业做了几个月的临时工,到现在,按新政策,阿婆每年还拿到几百元补助。在我们村里当过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干部的,只要活着,现在都能按月拿到退休金。晕啊是不是钱太多了?!

90年代中后期的短短5年,当地经济发生着巨大的变化,95,96,97,经济高度繁荣,也许是高度泡沫,我当时开服装店的大姑说,那时候,随便一件进价10元的衣服,都能卖到100多甚至200元,买的人还价都懒得还,似乎钱都是地上捡来的。但是98年后,特别是99年2000年开始,就明显不行了,可以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她那时候一天到晚耗在店里喉咙长期沙哑所换得的利润,能抵得过房租就谢天谢地了。开店10年,最终在开一天赔一天的情况下,不得不以关门黯然收场,转行。90年代最后两年,我跟妹妹同时读大学,感觉那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但是还不至于不读书,一直以来总以为那是自己家里的问题。后来才感觉这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的影响。而且后来听说彼时我中学某同学因家里破产+变故(其父是病了还是自杀了没记清楚),竟然从大学悄悄退学去打工了,太可惜了,那可是一个名牌大学。上学的时候感觉他读书很聪明也很骄傲,家里也富裕。只是没想到会退学。要紧关头这么地退一步可不是海阔天空了,听说至今发展得不好。

整个90年代,给我强烈而感性的认识是:贫富差距大得极其惊人。

至于2000年到2002年之间,仅有的几次回家,感觉村民的钱很难赚了,我妈形容那几年的钱,是以一分一厘为单位赚出来的,最不容易的是做生意的。劳动力比70年代末还廉价。非常辛苦地干了一个月,可能就那么几百元,而生活的支出还是没大的变化,煤气费依然张狂地上涨中。挣钱速度和数量跟几年前的来之容易,根本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即便那样,我的乡亲们还是一分一厘地辛苦地起早摸黑地挣着。这是当时在大城市里靠脑力轻松拿工资的我所体验不到的,当时我花一两个小时写的小小作文所得,就抵得上我妈每天工作10个小时连续工作1个月的所得。不过尽管如此,我由于到处瞎折腾、经常是入不敷出,工作前5年(也恰恰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不仅几乎没给家里钱不说,同时还债台高筑,有几次还得让我妈辛苦挣来的钱资助我度过难关,唉羞愧啊。(现在想起来我的确是该抽,第1个工作到第10个月的时候,一个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由于岗位职责差异,每个月还比我少拿那么一两百元,她竟然能攒下1万元,那时我们都白住条件优良的单人宿舍白吃单位食堂一天3顿,我却等着发下月工资,穷得连超市都去不起了,靠变卖给她一只新买不久的音响效果不错的录音机度过难关。而她在第12个月的时候攒了2万,我在第10个月结束后辞职的时候跟领导借了1000,路费就是那卖录音机的钱,我走后那突然发的1万,自然没我的份了。那就是8年9年前的我。)

好在这2003年以来的最近5年,随着大背景的总体形势走好,我们村的情况也好转了不少。直到现如今其他地方都不太妙的情况下,我们那里的工厂依然有做不完的活儿,只要肯做,就有钱赚,而且是当时付款,工厂老板娘亲自把活儿送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里,一般都是简单加工的流水作业中某道程序,比如剪掉衣服上的线头之类的,干完后统一来收取,并同时支付费用。怎么说呢,七老八十的老太婆每个月还能挣个几百元(我曾经帮几个老阿婆核对她们自己记得账本上的工钱准确与否),再加上村里镇里区里的这个补助那个补助的,老太婆们都能存不少钱。所以有坏人就动老太婆们的念头,进行非法集资,前几年有个人卷走了上千万,说是去投资赚钱,结果至今下落不明,是我们隔壁村的,但是所涉及的老太婆可不止一两个村的了,隔壁村我那80多岁了现在住在敬老院的老姑婆,这个孤老太婆据说也有一二十万被吃进在内。唉!

这最近几年,感觉政府还是给老百姓很多实惠。在养老制度,退休金,医疗,房屋保险等各方面,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的。去年我家对门电线老化老房子着火后,1个月内原地就起了新楼房了,钱基本上是几级保险及政府慰问所给(村里一年代交10元还是20元的保险费吧),并且火烧当天就送来了救灾物资。对残疾人的政策也是蛮令人诧异的,比如我一个堂哥,小时候有点小儿麻痹症,影响不大,除了走路略微有点瘸,其他跟正常人差不多,看上去也是帅哥一个,自己有专门的谋生技术不说,小家庭也比较美满幸福。但是,他每年可以从不同级别的行政机构领取到残疾人补助金,从村里,镇里,区里,市里等,加起来数目不少,前几年听他说的时候,光是两个级别的加起来,就有好几千,另外还有其他优惠。所以,残疾人也令人羡慕,有的人甚至冒充残疾人去领取残疾证,其中也闹出不少笑话。另外常规的退休金就是村里给发的,女55岁男60岁开始都能拿到每个月百八十元的补助,男的比女多那么20元,说是给抽烟的钱,70岁以后多那么20元。这些费用能抵挡得住日常的水电煤气电话有线电视垃圾清理等费用了。还有就是医疗保险,每个人每年村里给出10元还是20元,享受本区内所有医院医疗打折扣的优惠。这是作为农民的村民们以前所没有想过的。其他还有我所不知道的诸如此类的本土、本村政策。我想,这些可能是在省外很多地区所看不到的现象。

当然这些同时伴随着的是村干部私自作主变卖了很多公家的东西,甚至比如土地这种稀缺资源。还有山啊河啊的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私人承包,去河里钓鱼都成了禁止行为,把好好的自然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山林不怀好意地砍伐掉原有树木,让某几个人承包种植什么花木之类的经济作物。还有其他很多极其恶劣的难以启齿的行径,而这样的村,居然还是廉政村,昏倒!不过这不是单独显现,自小而上,普遍如此。但是我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对此发表评论,我们这一批批被号称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还不是离开后不复返了,现在留在村里连高中毕业的都找不出来更别说读过大学的了,读过大学要当官的都在市里区里最差也是镇里的干活,任由那些连小学学历的并且品行有问题的人在那里当村官治理家乡弱肉强食。记得以前每年都到城隍老爷那里去许愿,说有一天自己会回来报效家乡的,看上去老爷对我的表决狠满意,每次都给我上上签,现在说不定他在鄙视我呢。以后还是得想想办法跟我的同学们商量商量去补救一下的。

不知道即将来临的几年中,经济情况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除了祈祷别太猛烈外,不管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我觉得老一辈的勤劳的善吃苦耐劳的乡亲们还是会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的,因为毕竟我们那个小环境还是相对不错的,有山有水有海有田还有自古以来的各种挑战,父老乡亲们经历过各种不断变换的局面,经历过各种险恶的环境,从而能调出对应的频道,有苦吃苦,有甜吃甜,总是坚信勤劳致富、坚持吃饭靠双手劳动的信念,把持吃饭就得干活、有口饭吃就行了的底线,去适应随时都可能到来的困境。反而是我们年轻的一辈,没吃过什么苦头,生活在基本富足的环境中,以为一切都很美好,可能会承受不起剧烈的变化,或者面对剧烈的变化惶然失措,但是,无论发生什么,现在该承担的是我们这一辈了,这是无法否认的。

(七)后记

思维比较混乱,写本文的动机是想写房屋建筑,写家里盖楼房的过程中对稳固性能的重视。这个选材肯定是大脑受最近的大事件的刺激了。

但是写到后来,再回头看看,我发觉这个现象似乎比较有意思,跟经济的发展的几个阶段非常吻合。于是就写了(六)。可能是年纪大了,成熟了,开始关心全局关心我身处的大背景了,尝试着去归纳些什么理清点什么出来。现阶段我能做到的也就是把个人的经历记录清楚,大概有理论修养的对此类问题关注的人会从中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吧。

谢谢同学们的耐心阅读。(微软输入法老把我的得地弄错,其实这3个字的用法我从小就不会搞错,方言对这3字的发音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在科经板块发文,请多关照!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五呢?

大学里一个月用6,7百元,奢侈啊

家园 好文章!
家园 花,很有价值,收藏了
家园 写的真好

现在回想一下我家,有很多情况也是跟大的经济形式想符合的。

家园 六就是五?

感觉内容可以衔接得上。

不过这样就违背了作者开头说的“总共七段”。

家园 所以才追问一句嘛,怕漏了一段

这么好的文章,漏一段是大损失

家园 双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本来只砸花懒的回复的,感觉搜狗输入法不错,可以试试看
家园 花送,MM。:)

你是宁波的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