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震中杂记(序) -- 老老狐狸

共:💬25 🌺1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促填坑!
家园 【听来的故事】不好意思,这两天有点忙,出了趟差

端午小长假都在赶作业,抽空下下河,忙着看帖、送花。

加上也在关注震后的一些房地产市场动向和政策,比如今天新华网上新华视点的《汶川地震 改变我们生活的六个启示》,和狐狸的很多想法一致,这样,动作就慢了!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11/content_8346653.htm[/url]

讲两个小段子吧,是狐狸出差时酒桌子上听来的,狐狸个人认为传递链条短,可信度不错,但不负责核实:

狐狸这次出差,是去成都东面一个小城市,负责接待的是当地银行的办公室主任和信贷部主任,熟悉基层银行的都知道,跑信贷的,那是纵横江湖、黑白通吃,桌子上,丫大谈其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光荣,狐狸不习惯这种话题,就问:“5.12时,你们这里咋样?”来转换话题。

他们说这地方虽没垮房,震感也相当厉害,全城人都跑出房子,当晚没几个人敢回家睡觉。

狐狸问:你在干嘛?丫回答:当时正在一化工厂和老板谈信贷的事,站在办公楼前看到分离塔剧烈晃动,心胆欲裂,本打算撒丫子就跑(据他说,一旦产品严重泄漏,爆炸的可能性超过50%),侧脸看见老板和老板娘一动不动,脸色铁青,于是他也作沉痛伫立状,心说,只要塔一倒,立即往厂外跑,能跑多远跑多远!

当天晚上,全城多数人在外l露宿,他因为老婆非要在家睡觉,于是把小孩放到父母那里,在家陪老婆,老婆说:你娃在关键时候还算是靠得住。狐狸顺势表扬了他,丫无耻地谦虚道:主要是家里面睡起舒服些!

当地平时下午上班时间是三点到六点半,地震时办公室主任在家睡午觉,他冲出楼外,待第一阵晃动过后,先带着保安到金库看过,然后回宿舍楼,逐户敲门,确认48家均已全部撤出。

听了太多CCTV式的煽情,人们也许会产生逆反心理。在狐狸看来,当地震来临之时,那些军人、警察、医生、教师以及官员们,他们行为的源泉除了人心底本性的善,就是“职责”二字,信贷部主任不跑,看重的是信贷员的责任(优质客户掉了咋办?),回家睡觉看重的是丈夫的责任;办公室主任也是同理。

再冷酷地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看重“职责”二字,那是他们对他们所在的体系有信心。

家园 【听来的故事2】也是听来的

第一个故事,也是出差时酒桌子上听来的,当地张莽娃给一个老板开车,老板在黑水县有个工程,每月上旬去工地视察一次并发工资,这个月有事耽搁了一下,十二号才出发,中午在都江堰吃完饭才施施然沿都汶公路经旋口、映秀、汶川往黑水进发。

地震时他们正好在震中附近。当时,一阵阵地动山摇,没等张莽娃把车停稳,老板拉开车门就沿着公路往上跑。莽娃毕竟是打工的,反应是莫得当老板的快,停车靠边,摸一下装了3万块钱的包包(10万块钱由老板和张莽娃分别携带),关门逃生。

然后,然后,就是张莽娃看到100多米开外的老板被滑坡的泥石流淹没!!

第二个故事,是狐狸老挑摆的。狐狸老挑是茂县人,在成都做九黄线的旅游,他老妈、姐姐、妹妹在茂县、大哥在川主寺,二嬢一家在都江堰,四嬢一家在映秀,他们的故事以后再说。

狐狸老挑他们每天都有团队进九寨沟,地震后,得知震中在汶川,他马上和这几天发的几个团联系,确认其安全情况,当时电话打不通。后来好不容易联系上,全都平安。十二号发的散客团的导游惊魂未定,地震时她们正在震中,他们刚开过,就看见后面一个35座的大金龙被滑坡的泥石流全部埋掉,没有一个人逃出来。官方公布的最早一个旅游团遇难信息就是他们目击的这个。

第三个故事,是个老故事。狐狸家LD的爷爷是抗战时跑滇缅公路的,爷爷奶奶从武汉随部队一路撤到长沙、衡阳、昆明、下关、泸州、重庆,建国后才来到成都。在下关时,日本飞机来轰炸,大家都跑出城去躲,有一次,警报拉响,大家都往外跑,堵住了,没能跑出城,结果这次炸的是城门外,城内的人反而没事儿!

面对这种大灾难,狐狸有宿命的感觉,聪明、健壮、反应、战略、战术等什么的都莫啥用处,只能拼RP了!

家园 【听来的故事3】老挑的家人

先解释一下,老挑是四川土话,学名:连襟,大白话:狐狸家LD的姐姐的老公!

狐狸老挑是个伪羌族,身上可能有1/8的藏族血统或者羌族血统,当然也完全可能是汉纯,由于阿坝州是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了享受党和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伊毅然决然成了身份证上的羌族,当然,狐狸的小侄女也由此成了“民族同胞”。

若以出生和成长之地而论,老挑应当算是松潘人,若以生活最久的地方而言,说他是成都人可能还要合适些。自16岁被阿坝州旅游局挑选进了“童子军”,来到成都,先宾馆,后旅行社,一直在成都旅游业这个行当里厮混,专做九黄线的旅游。除有一年多常驻川主寺九黄机场外,平常大概就一年回一次阿坝州。今年春天,在结婚10余年之后,伊再次毅然决然,将户口由茂县迁至成都,投靠老婆和女儿(当时还被小P孩勒索,不给贿赂不许投靠!),没想到地震后重灾区按户籍发放救灾粮款,狐狸一边给他倒酒一边洗他脑壳,帮他捶捶心口顿顿脚。

老挑父亲去世后,母亲也就回了茂县老家,姐姐、妹妹内退后也回茂县和母亲在一起。地震后茂县通信中断,大家都非常着急。帮他在电台播发寻亲信息,同时尽量不向他表示关心,免得他紧张。没想到他老兄信心十足,反过来安慰我们:“只要是后面的山没垮,就莫得事”,原来他们家的房子虽是新建,却是穿斗木结构(近年阿坝州内木材外运困难,州内还是买得到),“76年松潘大地震,房子斜呈30度都没倒,现在还在用!”

大概在20号左右吧,他哥哥从川主寺传来消息:人唻,全家平安;房子唻,有点斜;瓦唻,抖松了,烂了些,有点漏雨。等地震停了,要正一哈,补补瓦、捡捡漏。

老挑的二嬢一家在都江堰,都江堰的平安消息是最早传回来。地震时,二嬢在楼下茶馆里打麻将,家虽然成了危房,但没垮。全家从容撤出都江堰,转进至成都。对于他们随身携带的救灾饼干,狐狸也品尝了一下,味道还可以。PS一下自己先!

四嬢一家的故事最是传奇,四嬢一家在映秀,四个大人两个娃娃:四嬢在家带表弟的女儿,表弟两口子在家做小生意、表妹在映秀小学教书、表妹的儿子上幼儿园。表妹夫在马尔康,好像是州团委书记。地震时四嬢和表弟两口子拖着表弟的女儿安全跑了出来,表妹在学校也没受伤,但幼儿园垮了,小侄儿被埋到废墟里,当舅舅的冲到幼儿园,在废墟上发了疯一样用手挖,刨出一个娃娃,没气了,刨出第二个,还是死的,越刨心头越发麻,刨到第五个,才把小侄儿刨出来,前面四个都遇难了,这傻小子居然连油皮都没破。表妹是班主任,一直把自己的学生守到,撤离映秀时一家人兵分两路:表妹带着20多个没被家人接走的学生随学校大部队为一路,四嬢和表弟两口子带两个娃娃为一路。走水路乘船经紫坪铺、都江堰,转进到了成都,借住在狐狸老丈人那里。二嬢一家和四嬢一家在成都汇合了。

另:撤离时,当兵的见四嬢年龄大,又拖着娃娃,要四嬢带娃娃坐直升机出来,四嬢说:“我又没受伤。”

又:地震后,官员们分派到各县乡,表妹夫没能分到映秀,只好托到映秀的同事打听和关照,当同事通知他全家平安的时候,他居然以为同事是在安慰他,看到彩信上的照片才相信。

通宝推:青青的蓝,
家园 平安就好

家园 花责任!
家园 关键是在震中映秀,一个不伤,小概率事件呐!
家园 我听到的地震快报

距成都XX公里

=========

距成都温江西北55公里,心里“咯噔”一下,马上疯狂的向家里打电话

最晕的是:手机通话不行,短信不行,上网倒是畅通无阻,

家园 同感!

当时说震中在温江西北多少多少,东经多少多少,北纬多少多少,在温江西北多少多少,孙静恐怕地理不及格,广播连线得知温江没事之后,根本没想到都江堰彭州这么惨!

当时都在室外,没法上网,手机不通,固定电话好点呢,家中又没人!孙静是个好姑娘!

家园 【原创】震中杂记(四) 建筑与规划(下)

直到2000年左右,成都市区的住宅仍以多层砖混建筑为主,楼高一般不超过24M,土地的利用强度也不高,地面建筑容积率一般在1.5~2之间,临街建筑的底楼一般作商用,结构形式多采取底框砖混。

(狐狸在都江堰看到相当多楼房是底楼粉碎性坍塌,整栋楼下坐一到两层,楼上还基本完整,一些危房也是一楼损坏最严重,楼上相对较轻,由此看来更结实的底框结构应对抗震有利,但前一阵网上看文章,说根据台湾9.21经验,底框结构对抗震不利,这里请教一下结构达人,究竟怎么回事?)

成都有规定,八层以上的楼房必须配置电梯,一装电梯,公摊面积和建安成本就上去了,所以成都的多层砖混住宅一般都修七层,狐狸曾见过一个最牛的开发商,居然修了八层:一层为半地下室,无阳台,天花板比地面只高出一米,贴地面布置了一排窗户,楼层编号为-1,上面再修七层。

随着地价的攀升,成都市区的高层电梯公寓日渐增多,土地的利用强度也逐渐提高,04、05年间,二环路内新建项目的地面建筑容积率一般都达到了3、4左右。06年,成都调整城市规划,走“高密发展”的道路,由此,新建项目基本上是高层电梯公寓一统天下,稀缺的多层低密度项目开盘时一改低价位住宅的村姑旧颜,摇身一变成了贵族家的的大小姐了!07年底到地震前,成都市区的新项目土地利用强度空前提高,地面建筑容积率普遍在6以上,甚至仅作航空限高要求,不限容积率或要求容积率不低于多少多少!

“高密发展”疏解城市扩大带来的“食、住”争地的矛盾,保护了成都平原这块中国西部白菜心,缓解了地价暴涨给房价带来的压力。

媒体曾经对成都市民做过调查,成都人首选的是多层建筑,其理由主要是多层的公摊面积不到相同建筑面积的高层电梯公寓的一半,而且在地价较低的时候,多层砖混在建安成本上的优势很明显。

对于高层电梯公寓,成都人则喜欢相对高的楼层,一方面视野开阔,另一方面噪音、灰尘都相对少一些,等苍蝇、蚊子飞拢顶楼,可能会因翅膀抽筋掉下去摔死。所以,多层住宅最贵的是3、4层,而高层是越高越贵,楼层加价由最初的20、30元每层到现在50、60元每层。

经过5.12地震,成都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得到了检验,但对人的居住心理冲击巨大。狐狸小侄女在操场躲地震时,看见国际花园的顶端剧烈摆动,摆动幅度感觉有好几米。从结构上说,这体现了建筑的柔韧性,是好事,但对于房主来讲,这是噩梦。

狐狸个人估计,房地产行业可能是成都受损最重的行业。一方面,人们可能对一次性租赁70年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房产的“不动性”和投资价值产生怀疑,在租售比过高的现实下,理智地选择租赁而不一定是购房来解决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在购房或租房时优先选择低密度、低高度、低楼层、框架结构的住宅。即,地震后,把以前相对不太关注的住宅安全放到首位。地震后,狐狸和哥们儿开玩笑,觉得高层建筑定价方式应当改变,越高越便宜,顶楼价格只卖一楼的一半。

根据2004年的建筑抗震规范,体量大于一定规模的高层建筑列为乙类,其抗震设防烈度应高于当地标准。狐狸觉得,开发商可能会打这张牌,毕竟对普通高层建筑来说,因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增加的建造成本相对于目前的房价并不算高。

地震后的经验可能会导致城市规划修改和调整。考虑城市扩大和保护耕地的矛盾,“高密发展”的总思路变动的可能性不大,但06年以来以来,越高越好,土地利用强度越大越好的想法可以休矣,如果成都的抗震设防烈度整体调整至8度的话,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增加的成本相当可观,而市场的接受度可能并不高。

建筑高度应当适度,建筑密度更要控制。地震时,市中心大多数人躲到马路中间,其他人则是公园、校园、河边以及三环路以外,狐狸所在小区的住户,则躲到一个刚平整完土地楼盘工地。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太大,缺少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是规划当局应当反省之处。

狐狸估计,以后老城区的零星老旧建筑拆除后的畸零地块可能不会像现在一样见缝插针,也许会留出来,平时绿化,应急避难。

对于房产市场来说,校园地产和公园地产可能比现在还火。

地震后,学校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2004年的建筑抗震规范,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学楼,列为乙类。地震后,教育部和四川省发布的学校重建规划都明确要求学校建筑抗震标准应高于当地设防烈度,应成为当地的应急避难场所,这些都是对民间舆论的快速回应。相对民用建筑,学校数量少了许多,现在与90年代初比较,政府财力宽裕,当年做起来困难的事,现在做就轻松多了,加上400多亿的捐款中相当数量是指定用到灾区学校重建的。所以,狐狸觉得,学校问题相对好解决。

相对学校,农民自建房才是大问题!在国内,建筑的规划、施工、设计等都只对城市规划区,农村是一片空白。农民自建房既无规划和地质调查,也没什么设计,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都不好,甚至使用城市旧房拆下的旧预制板、旧砖等建筑材料,建筑质量可想而知。在老广、科大兄等的帖子中说过,农民自建房是漏掉的GDP,看来还是规范后计入GDP,各方监督到位比较好!

农民本来就挣钱辛苦,可以说全部家当都在这房子上了,地震一来,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北京出了个地方标准:《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后,新建农村民居统一按8度设防,市政府为鼓励京郊农民按照新标准建房已出台相应奖励机制。今后,凡按抗震标准和节能标准建房的京郊农民,都将得到一定的补贴。

http://info.winfang.com/news51687.html

对于成都市这种平原上的大城市来说,地震前就在搞全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从前两天的新闻看到,都江堰的虹口乡(重灾区)新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抗住了5.12。对于大城市来说,利用级差地租解决农民村住房质量问题是一条路。

对于汶川等山区来说,当地政府缺乏财力,级差地租也无法支撑庞大的农村住房需求,恐怕就得想另外出路了!当地山高路远,水泥等建材运输不便,且振捣、焊接等施工条件不完备,平原大城市以更结实来抗震的思路行不通。狐狸想:可以在现有活动板房基础上专门为地震带上的边远山区开发一种模块拼装式的轻型材料房,当然寿命和功能要比现有板房有质的提高,满足当地农民需求;另一种办法是利用当地林木资源,改用新技术,充分利用速生小径材,建木结构房。

草本薄荷兄所著的木结构住宅初探详细介绍了地震多发的日本木结构住宅建筑过程,很有启发:

【原创】木结构住宅初探(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