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咱国家高速公路使用的一个小插曲】 -- 公鲨

共:💬15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咱国家高速公路使用的一个小插曲】

这本是给萨苏的素材,后来一想没准儿人家早就知道,为此在这儿再发一遍,赚点子银两,诸位看官如果觉得不爽就使劲地拍砖。

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的高速公路刚刚投入使用不久,有关方面认为路2旁有很多设施需要保密,如果外国人乘、驾车在路上驶过,可能泄密。因此大陆最初的高速公路是禁止外国人走的。

没成想,对这条规定最先不感冒的不是外国人,而是大陆驻美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外交是讲究对等的,中国不允许在华美国人走高速公路,美国也就相应地禁止在美中国人使用它的高速公路。可是当时大陆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不过一、二条,不走并不碍大事,对日常生活也没影响;而美国则到处都是高速公路,离开它简直是寸步难行。以前国内没有高速公路时,老美对谁走他的高速公路并无特别限制,现在国内的规定有了,美国也开始学习咱的先进经验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哥几个开始是骂翻译,美国都是highway,freeway,根本没有high speed way,你要是翻译成“高路、免费路”不就齐了?就是咱限制他走咱的高速公路他也不能限制咱走他的高路和免费路啊!打电报问国内,国内回答:当初把highway,freeway都翻译成高速公路是70年代初周总理亲自过问的,现在不可能修改了。再把事情上报给中央保密委,保密委说:制定规定时压根儿就没想着在美国还有那么些个离了高速公路没法活的革命同志。得,修改规定吧。

据说这是少有的,由于咱们在国外的同志首先受不了而取消的对驻华外国人的限制条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hehe
家园 您这个牛大了

美国就是想学习咱的先进经验,他也没有这个执行能力啊.

家园 【他的执行方法与大陆不太一样】

他只要通知大陆驻美使领馆就行了。毕竟你不能天天违背禁令吧,而在美生活又离不开highway和freeway。其实这中选择性执法更折磨人。

家园 老大爷,牛皮过头就不好了

就算美国政府下文能传达到中国驻美使领馆,中国驻美使领馆也听他的?

难道美国警察看见个华人面孔,看见辆使馆汽车就跟上去截停? 美国警察全忙这个了,市政府创收的任务咋完成?

截停完了咋办,罚款?使领馆撞死人都白撞,罚款,谁理你啊.

真要对等,几十年前老外还不能去小地方乱跑呢,难道那时候美国警察还能拦着你不能去上州?

家园 晕,两只鲨鱼
家园 外交牌照一看就知道是哪国的

老的那种红蓝色车牌上,都是一个字母的类别码加两个字母的国家码,再加3位数字。中国的国家码为CY。

当然这种故事我也根本不信。不光说美国会这样限制中国人员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就单单这个“大陆最初的高速公路是禁止外国人走的”恐怕就不对,--兄弟当初就领着不少外国人在沪嘉高速上走过。

家园 看来你还是没在阶级斗争环境下生活过

目前的情况不清楚,当时每次使领馆出差都是要照会对方的。

地方警察当然不管这事,也不归他们管。

家园 让我来给你们补补课

因为时过境迁了,所以这种事情就成了笑料,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些设计规章制度人的愚昧和笨拙。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最先开工的是沈大,最先完工的是沪嘉,因为短。

XX高速公路中的一段修建了公路跑道,需要时可起降飞机,这就是当时不允许外国人走高速公路的缘由,其实在当时国内媒体就公开报道了公路跑道的事;国外的公路跑道更是早在二战后期就有了。

美国对敌对国家使领馆人员的关照也绝非楼下的主儿能想象的。

家园 真难为你还能记得那么久远的事了

不过时间过得久了,可靠性也就差太多了,再加上国内很多文人添乱,复原历史是相当困难的。

您说这事的前半部分还真记得,后半部分也有印象,不知道能不能跟您共同核实一下。

大陆高速路收费确实有过一次争论,但这种争论在90年代公众是很少能见到的。这种争论一看就知道是赵时代的。

再仔细查一下具体时间,看到沪嘉高速公路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看到这个时间段,再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形,在不保证绝对准确的前提下,我相信这是发生在1987年的事情,持续时间大约半年。当然不排除即使在有结论的情况下,有些人在真正实施收费之前,还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这就不影响大局了。

争论的出发点,是当初中国公共设施收费普遍有对内对外两套标准,对外国人高收费。

引发争论的确实是外国人,记不得是外企还是外国外交人员了,很可能两者都有。但争论的过程绝对没有他们参与,都是中国人在争,当然有在国外的中国人参与。

争论的胜利者当然是公平原则,即既然在美中国人不用另外交费,在中国的美国人也没有理由另外交费。这个理由是当时进行的逻辑推演,不是发生了任何的实际性的事件。

您说这个“highway,freeway”翻译成高速路的事,就更早了。应该是在大陆第一条高速路设计阶段,推理下来应该是在1985-1986左右,很可能是前者。

总之,这个问题跟保密没有丝毫的关系。否则的话,收费就不用保密了?

相信您看的是中国文人的事后编排。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他们实在是无话可说。

家园 【谢谢关注 不全是一回事】
家园 是啊,这个太有趣了,哈哈
家园 这个xx是沈大吧

当年《航空知识》上有专门报道的,记得是1990年第八期吧。

当时的图片上面是两架歼六的起降。

家园 谢谢

文革前的航空知识上也有国外公路跑道的介绍

家园 东湖当猎手习惯了,什么都论只

鲨鱼的量词可是:条啊。等着你填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