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庖丁解字之 外篇 挽歌为谁而唱 -- 丁坎

共:💬5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庖丁解字之 外篇 挽歌为谁而唱

童话故事的结尾常常是,如果他们到今天还活着,他们还那样幸福快乐地生活。

而这个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如果他到今天还活着,他还在那里等待。在满身油垢,满嘴酒气,

满地烟头中等待,在自己的咕哝声中等待:

我等着,我等着,他会来的,他会来的。

葛丽特利·莫赛尔死了。她是梅根村的小姑娘,小学三年级学生,红裙子,黄辫子,大家都喜欢她。

她的父亲说:不会有这样的恶人的。

不,这样的恶人是有的,探长马泰依对他说。

葛丽特利·莫赛尔被杀害了---性犯罪------现场惨不忍睹,

以致于马泰依要对自己的下属命令:一个警官是不能扭开头去的。

谁干的?

我正要找出他来

这是你的诺言?

是我的诺言

以你灵魂得救的名义吗?

......

以我灵魂得救的名义

世上的每一桩罪恶都得有人承担。而有时候,有些人甚至要比犯下罪行的罪犯承担得

更多。葛丽特利·莫赛尔的母亲就这样把承担加在了马泰依的身上。

马泰依是瑞士苏黎市州警察局的干员。没有幽默感,不通人情世故,但在犯罪学这个行当

里,他是天才,他比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大侦探更厉害。这是局长的评价。然而由于人事关系的

阻挠,局长想让他继位也难以如愿。所幸的是,约旦王国请求瑞士派一个专家前去安曼协助整顿那里的警务。这个差使落到了马泰依头上。每个人都松了口气,这是最好的结局。梅根村案发时,正是在马泰依前往安曼的两天前。

报案者是个有前科的小贩--他曾强奸过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马泰依的下属负责此案,在超过二十小时的疲劳审判之后,小贩供认了,并在随后自杀。结案。

马泰依对此有隐约的怀疑,葛丽特利·莫赛尔的案子并不是个案,这种针对小女孩的案例以前也发生过几例,都没有破获。

而且,葛丽特利·莫赛尔最好的朋友说,她生前曾说起,她遇到一个巨人,巨人有很多刺猬。

但人们都认为这是小孩子的胡话,再说,马泰依还要到约旦赴认,美好前程在等待他。所以,他也没有再多话。

启程那天,马泰依在去机场的路上绕道去了梅根村参加葛丽特利·莫赛尔的葬礼。

孩子的母亲亲口对他说:你履行了许下的诺言。

在飞机的舷梯上,在空中小姐伸出手来要接机票的最后时刻,马泰依转过身去。

因为那天,刚好有个学校组织儿童来参观机场,男孩女孩身着鲜艳的夏季服装,挥舞小旗,他们激动得叫喊连连,他们的欢欣写满脸庞。

马泰依没有登机。

如果真凶没有落网,就会有更多的罪行发生。

马泰依失业了,他的工作关系因为约旦的任命已经转走,如果苏黎市州警察局重新给他工作,就等于赞同他的行为-----没有根据擅自留下来,已经引起约旦方面的抗议,升级为外交事件。

他的生活因为这一次的决定而完全改变。

他开始抽烟,酗酒,为人们嫌弃。甚至闯进葛丽特利·莫赛尔的小学,取走了她死前几天画的

一幅画。当地的村长抱怨到局长那里,说是再见到马泰依在他们村晃悠,就要放狗赶人。

还有人说,常见到他在动物园里出现。

瑞士格劳宾登州一个因为生意不好差点儿关闭的加油站突然门庭若市起来。

各种各样的车辆奔去加油,那里简直成了整个东瑞士黑社会的朝圣地---享受自己曾经畏惧的人的服务,那感觉很美妙。

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个小女孩和那里的管理员在一起。他给她讲各种各样的童话,

全套格林童话,全套安徒生童话,还有《一千零一夜》。

她爱他,喜欢跟他在一起。这样的景像让人由衷赞美天伦之乐。可是,这不是天伦----

她不是他的女儿。她的妈妈曾经是个妓女,管理员招她妈妈来给自己打理家务,对她象爸爸一样好。

就象童话成真一样。

有一天,这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魔法师。他对她很好,送给她很好吃的巧克力。但不让她告诉别人。

那个象爸爸的人发现了也没怪她,还说,那个魔法师是个很好的魔法师,让她明天再去跟她玩。第二天她又去了,等了很久,没有等来魔法师,最后很多警察跳出来,逼问她在等谁,还说她等的人是个坏人,专门对小女孩做可怕的事。她大哭跑开:你们在骗人,骗人。

后来,再没有类似的针对小女孩的性犯罪案子出现。

人们都认为,根本没有什么逍遥法外的真凶,这样想的人是疯子。于是,他真的疯了。

后来,她的妈妈重操旧业。她也堕落,十六岁的年纪,已经让人估计有三十岁。

那幅画,葛丽特利·莫赛尔画的那幅画是这样的:

这是一张彩色铅笔画,画的是一个

男人。他很高,比周围的杉树还要高,那些杉树画得像一种稀奇古怪的草。

这张画完全是儿童的笔法——点、点、撇、捺、圆圈,那张脸就算画好了。

这人戴了一顶黑帽子,穿的是黑衣服,他伸出了右手,右手就是一个圆盘形

的圆圈,上面有五根线,从手上落下来一些小圆圈,上面画了许多像是星星

的光芒似的茸毛。小圆圈向一个矮小的女孩身上落下去,这个女孩比杉树还

要小得多。画的顶端,在应该是天空的地方,停靠着一辆黑色的汽车,旁边

是一只长着古怪犄角的奇异的动物。

几年后,局长接到紧急电话,赶去医院,听取了一个老太婆的临终忏悔。

她的丈夫干下一系列伤天害理的罪行,最后一次跑出去时车祸身亡。

而她之所以一直隐瞒,是因为她与丈夫的婚事早被自己的姐姐反对。她不愿沦为姐姐的笑柄。

十一

加油站的管理员已经听不懂局长告诉他的整个经过。

他的余生,除了给人加油,

就是在满身油垢,满嘴酒气,

满地烟头中等待,在自己的咕哝声中等待:

我等着,我等着,他会来的,他会来的。

十二

格劳宾登州的州徽是野山羊,如下图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汽车的车牌上可以看见

动物园的孩子会碰到有人让他们画野山羊,他们画出来的,同葛丽特利·莫赛尔笔下的一样。

有一种圆球似的巧克力,上面有很多凸起,在小孩眼里跟刺猬一样。

十三

故事讲完了。

挽歌声起,这是为谁唱的挽歌呢?

对我而言,

马泰依的前途,葛丽特利·莫赛尔的生命,加油站小女孩的梦想,前妓女的重生(在加油站那段时间里,她自食其力,不理睬任何男人的勾搭。)

这一切被摧毁的美好,都值得献上挽歌。

对于那母女俩,更为惨痛,她们被摧毁的,是对美好

的信任,从此,舍堕落别无他途。

原作者说,这是献给侦探小说的挽歌。

还有人说,这是理性的挽歌。

选择,是诸君自己的事情。

家园 是真的还是故事?
家园 附记:

因为文字学的思考,突然回忆起自己曾经读过的一篇小说有可资佐证的内容。匆忙搜来,读罢的悲凉掩过

初衷。所以分享给大家看看,也许该说分担。

这是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作品,名叫诺言。

此篇和贵妇还乡,法官和他的刽子手都曾在中国有巨大影响。

最初让我想到的,就是那幅儿童画中汽车的画法。

野山羊不是汽车旁的,而是车牌上的,但儿童就那样画。古人造字往往类似于此。

家园 应该指短篇小说《诺言》吧。也已经改编成电影了。

作者迪伦马特可是瑞士文学的巨匠。要说侦探小说,他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侦探小说之一,至少不逊于爱伦坡的诸作。我很喜欢这个作家。

主题总结得很准确。迪伦马特所有小说都有现代主义色彩,有先锋探索性在里面。可以说他的短篇侦探小说是高峰也是终结。从思想上来说,你可以说它反应了对理性的不信任,从侦探小说传统上来说,你可以说,它反应了作者对这个文体的反叛。

家园 这个导演很有意思

他写的最有特色的我觉得是《罗慕洛大帝》和《物理学家》,都比较的另类。还有《天使来到巴比伦》也很有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