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談佛論禪的人真多,發一個看看有沒有人識貨。 -- 瀛洲海客

共:💬29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开悟只是进大学门而已,离博士毕业还早着呢。你真以为一悟就成佛啊?
家园 禪宗所謂的悟有大小之分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禪宗語錄裡的悟,從明白一點道理到大徹大悟都用一個悟字。用清朝以後流行的三關說法,也至少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悟。但是無論哪個種程度的悟都已經步入修行之途,都可以在瑜伽師地論中找到相應的指導。至於無心修道的普通人,也可以從前兩地裡面找到對於自己身心透徹明白分析,更好地瞭解自己,把握人生。

我不想和任何人做口舌之爭,不過看大家那麼熱衷於佛啊禪啊,但是好象沒有真正摸到門道,所以來做一點介紹。當然也用了一點網絡式的誇張語氣,如果因此冒犯您或者其他人的話,在此道歉。希望有志於此的人真的花一點時間好好研修一下佛法。當然對於佛禪之類只是抱著玩玩心理的朋友可以不必當真。

家园 禅兄似乎落入文字中,未一语见性也
家园 是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佛学的唯识,即使学佛的人都认为不易。

如果老兄觉得有方便的学法,不妨给大家讲讲。

在这里肯定是曲高和寡。

家园 但禅师们之间的机锋好像并不是用的唯识的名相

禪宗悟不悟,大悟小悟,用唯識這個工具來衡量檢驗最好。

最好,师兄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

家园 簡單說一下

自性、自性境以及现量境,三者是相通的。意思是,由自性而生起自性境,以及我们能够感知的现量境

——性境、帶質境、獨影境為三種境,現量、比量、非量為三種量,善惡無記為三性

眼识、耳识和身识三识,对三根。这八识本与八根对应,所处两地也不难理解;

——有情分九地,眼耳身三識止於二地。

这“偏想行识别境善十一”,是不是遍想行识的十一个阶段啊?这个我可真是搞忘完了。(或者,是不是止观里的十阶段,加一个最后?这个是我最先搞忘滴)

——遍行、別境,善都是唯識心所法中的名詞,詳細參看《百法明門論》及相關注釋。

中二指的是耳识,八大指的是第八识,贪嗔痴要想减轻一点,必须到8去一躺。

中二大八是指中隨煩惱有兩個,大隨煩惱有八个。另外有三個根本烦恼,即之貪瞋癡。

这里面几乎都是唯识宗里的名相。

楼主应该更喜欢道家吧,长养圣胎肯定合楼主口味。

——道家我也學一點,無論甚麼家,總是這個身心,所用的術語可以不同,但是描寫的境界次第都是一樣的。

家园 機鋒並非是嬉皮的搞怪

禪宗西天諸祖師何嘗有那麼多機鋒?六祖以下的祖師才因時代和根基的變化採用這種手段教導學生,看他們似乎奇特百出,其實他們無不同經典默契。仰山禪師曾說過: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允同魔說。這話就是對真正有道的禪師們奇特言行的最好注解。當年達摩吩咐二祖以唯識的重要經典《楞伽經》來印證修行,後世很多號稱禪宗的人都忘了這一公案,憑著自己的一知半解胡亂模仿解說公案,貽害之大,便造成今日禪宗的名存實亡。

家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對於一點唯識的知識甚至佛法的基礎都沒有的人,甚麼方便都沒有用。有心人可以先看看《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看懂了才好談別的。

家园 不错!不错!

有空多交流!

家园 是这个理,所以难啊。

若无金刚智,犹如水逐波

家园 花!禅宗自有流弊,惭愧啊!
家园 【求助】关于修行的次第

现在想起来一点点。

我过去接触的是禅那还是禅定(概念忘记了)的十个次第。但是,学习的时候几乎把这十个阶段当成测试自己的指标。过一段时间,对照点评一下自己,进步了很高兴。又过段时间不进又退,如此往复,就在最多不超过前四个阶段里来回打旋。反正,进就高兴,退则失望,交替着来。兄对此问题有无良方或者对治之手段?

后来才晓得,思维本身有自我暗示的作用。刻舟求剑,舟已行亦剑何处寻啊。所以,就来个干脆直接忘记,当然是选择性的。兄出此文,知道你在说唯识而已。其他就搞不清楚了。

我本师从禅门,对唯识仅有初学的水平。还请兄多赐教。谢谢先!

家园 一看就外行了~找本十地经或者入中论看看~
家园 我看師兄還沒有搞清楚甚麼是定,如何修定。

你用甚麼法門修定?身心方面的變化到甚麼程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