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记账】“爱家”协会:“那些叫人守贞的人” -- 陈郢客

共:💬127 🌺1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记账】“爱家”协会:“那些叫人守贞的人”

voice1:南方周末那些叫人守贞的人

“你们想要成为一个强国吗?那就要向强国学习。”“爱家”进入中国时用这句话开路,进入中国后却又相当谨慎。所有的讲座中,宗教内容都被淡化。除了那些很难避免的惯用词汇———诸如“喜乐”、“分享”、“兄弟姊妹”———听众不会知道他们的信仰。

(一见此类话语,难免心生警惕。我读《圣经》读了十多年,可是对于“基督教”于意识混乱时代刻意圈地,很持保留态度。)

这回同性恋组织可比我们寻常人敏感:“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浙大的同性恋组织。信账号“同志哥”便首先向“爱家”发难:美国右翼基督教保守分子,统统给我滚出这个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国度!”

也难怪他们。(voice2:新语丝)“婚前守贞”:浙江大学为什么放任宗教右翼组织在公立学校进行宣传?

尽管这些报道指出了这一“培训课程”的实施者是“美国爱家协会”,各方的报道和评论都严重忽略了一个问题:所谓的“美国爱家协会”并不是一个像它的名称听上去那么美好的组织,这是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关注家庭”组织(Focus on the Family)的附属机构,在实践中,这个组织推行的是受到科学界批评的唯禁欲教育,而且歧视同性恋、贬低女性。

这个“爱家协会”宣传的就是“关注家庭”组织所鼓吹的唯禁欲教育。这种唯禁欲教育不仅仅是基于保守的宗教意识形态,而且也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批评。美国各大医学团体均表示,只有全面的性教育——而不是单纯强调让人禁欲——才能起到促进性安全的作用。去年,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在回顾了超过1.5万人参加的多个试验的结果之后,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专门鼓励禁欲的项目看来并不能有效地影响高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感染风险(BMJ 2007;335:248 (4 August), doi:10.1136/bmj.39245.446586.BE)。

新语丝桔梗提出的问题是:

“首先,浙江大学是一所公立学校,让宗教组织在其校园内进行宗教意识形态的宣传活动(其实质就是传教),这违反了政教分离的普世原则。”

“其次,“爱家协会”罔顾科学事实,从其陈旧的宗教价值观(他们称之为“正确的价值观”)出发,宣传唯禁欲教育。这无法起到有效降低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风险的效果。”

“第三、“爱家协会”对浙江大学的学生及公众隐藏了其宣传的“正确的价值观”背后的宗教意识形态,极大地误导了公众。需要注意的是,“爱家协会”的掌控者“关注家庭”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不宽容、歧视同性恋、反对男女平等、反对堕胎的基督教右翼组织。这样一个组织故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进行迷惑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宣传,这尤其无法让人接受。”

(voice3 《南方周末》)万延海:四季豆不进油盐?——美国的守贞教育有用吗

婚前唯禁欲教育不是基于科学的教育项目,而是基于某些宗教教义的教育项目,支持这种项目的美国组织多是些教会组织。

尽管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明这类项目的有效性,从1981年里根执政以来,联邦政府就不断地向婚前禁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996年以来,这类并未得到论证的项目所得到的资金直线上升。在1996年至2005年联邦财政年度之间,国会通过联邦和州政府向婚前禁欲项目注入的资金超过了15亿美元。2007年,联邦政府通过三个不同的资金渠道向婚前禁欲项目拨付了1.76亿美元。2003年1月,布什宣布了《总统救助艾滋病紧急计划》(PEPFAR),承诺为15 个非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和越南提供150亿美元援助,其中1 /3基金用于艾滋病预防工作,并规定预防基金的1/5用于唯禁欲教育。

早在2004年,美国国会议员Henry A.Waxman就曾发布一个报告,指出联邦政府资助的许多唯禁欲教育项目包含错误的信息。这些错误包括:夸大避孕措施的失败率;贬低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的有效性;刻板化性别角色等。

万延海的态度是:“传统道德不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或反对一些教育项目的理由,多种形式的教育尝试应该得到尊重,但是应该防止提供错误的知识和传播歧视性的态度。

不过这件事可不是政府推广,而是爱家协会利用私人人脉成功进入了大学校园(浙大)。——这是我们得留心的。

voice1《南方周末》的报道却为我们展示了妇联内某人士的看法。“陈新欣曾看到一份报告称,如今中国70%多的女性到结婚时已不是处女,而有婚前性行为者婚后发生婚外情的比率更高。“但即使这样,也比我当初的时代好。”她支持女性拥有自己的性权利,“如果无论男人是不是不懂前戏、阳痿、早泄、不孕症,女人都要忠于他,那这一辈子也太惨了。”

可惜这位妇联女士实在太善良了,“不过,陈新欣从不愿拒绝‘爱家’,‘人家能图你什么呢?’她觉得,婚姻家庭研究是造福的事儿,无论对错,都不妨一听。‘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做事严谨、守时,遇到问题总会用伤害最小的方式去解决。只是他们的思想和现实落差太大了,让人觉得有些迂腐。’不过这些想法她并没有对“爱家”说,“爱家”也从未问过她。”妇联人士的见解居然并不迂腐,真让我眼睛一亮。不过中国人对于一些组织还是敏感一些好:“人家能图你什么呢?”

“爱家”想用的无非是先借“妇联”的东风,再借更多的助力。“至少通过浙大一场讲座,他已经赢得了张联的共识。张联来自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这是教育部等十个部委联合成立的组织。”看着“爱家”这么扩宽人脉,——我还是心有凛然的。基督教近来来扩展强大,“人家能图你什么呢?”——亦是其打动不少人心的奥秘。毛公信仰崩塌之后,我们希望进入“和而不同”的社会,对于不宽容者的“壮大”甚至“独大”,必须保持警惕。

voice1结尾:“若不能驾驭法拉利,最好还是去开拖拉机。”——张联如此逻辑显见是极端的,扭曲的。

今年我恰好看了一部据说是“针对男人的恐怖片”——《阴齿》。作为一个女性,看见这片子,亦有些惊惧,这么恫吓人,实在不是好路数。我想这导演大约对于“守贞教育”是有所讽刺的,于是女主角最后以强大的“阴齿”,见魔杀魔;可是若是一个猥琐男,便要受死,也着实太残酷了。而且女主角最后,先引诱再捕杀,这哪里是“女性解放”的正途?何况,“阴齿”还是想象中的力量。yy完了,还是得回到生活里去的。

对这一组织极为敏感的是“同性恋”组织及学界人士:“守贞课”泉城遭“踢场” 两性问题专家方刚博士:这样的宣讲存在“虚伪性”(《济南时报》)

关于美国“守贞教育”的普及资料:

守贞教育还是综合教育: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一)

守贞教育还是综合教育: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二)

守贞教育还是综合教育: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三)

守贞教育还是综合教育: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四)

如果审视一下这两年中国热点,便会发现:如今中国,各种力量出于利益均有所博弈;——这是好的趋势。参与博弈者越多,普通人更具博弈能力和博弈意识,——这其实就是民主实践的真谛和方向。路是人走出来的。人不能放弃自己的独立大脑。

倘若在美的河友对“守贞教育”其实践有所了解的,还望共享一二。多谢。

家园 记账送花

可称花账否? :-)

家园 性自由的国家还有这样传统的组织也难能可贵,只要把宗教部分去掉即可

性自由和同性恋者有自己的权利,宣传传统家庭伦理的组织,也有自己的权利。

两者可以同时存在,自由论战,只要把宗教的东西去掉即可。

家园 起个好听的名字有什么用

原来是Dobson的组织。一帮原教旨主义者一厢情愿的YY,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是有的,非洲有些国家因为堕胎,就被砍了防治艾滋病的援助。

家园 你往左想,他往右想,没什么奇怪

小布什虽然笨,倒是真的很保守。

家园 禁欲教育?都

禁欲了,还能爱家么。

家园 家实际是coded message

family value的意思,当然family planning不在此列:-(。就象老共的一些术语一样,专门把自己摆在不败之地用来打人的。Family Research Council给Obama打零分,尽管他有一个看起来美满的家庭。

家园 小布什年轻时可不保守

他年轻时可是花花公子,什么事都干过,后来他思想变了,就要求人家也保守.我最看不起这样的人了,而对那些一生坚持保守的人我倒有些敬意.

家园 守贞和禁欲 不是一回事呀

守贞 和禁欲 不是一回事呀

守贞 只是反对婚姻外的性行为 就这一点上 没什么不对 我觉得应该宣扬提倡

西方鼓吹性自由 女性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 实践了几十年 发现问题多多 现在开始往回纠正 是正确的 也是必然的

中国刚解放自由了20几年 还没过热乎劲呢 所谓的专家以自由开放的姿态出来跳脚 也是必然的

家园 送花

美国的教会在守贞问题上面什么做法都有。一般华人教会偏保守,不提倡婚前性行为,甚至会要求为此忏悔~~~真是,无语了。但是我有次跟我们实验室的美国MM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小姑娘瞪大了眼睛:”如果有人这么跟我说,我会揍他的,这是私人的事情么!”这个mm出身非常根正苗红,外祖父,父亲都是牧师,父亲好像去年还升了类似主教的一个职位。她随身带圣经,很多章节都可以背下来,可以肯定是虔诚的基督徒。

基督教教义就是一个筐,高兴往里面装什么就装什么,有守贞的,还有吃素的呢。在耶稣基督的名义下面,干什么的都有。他们各个流派之间还互相看不起,那个恨哦,比对偶们无神论者要强烈多了。教会内部也是一样,只不过俺们掐架的时候说:你RP不好;他们说:你不虔诚。

看过一个统计,说有宗教信仰的人普遍比无信者幸福感强。对于留学生来说,宗教组织就跟居委会似的,会提供很多社区的服务,给你归属感,给你朋友,并在生老病死的时候,给你以关爱。所以很多人都信教了。倒是也看不出来信教有什么坏处。不过肯定的是,什么时候都最好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就算信了教的,信的那也是神,又不是牧师。

宗教不可怕,可怕的是盲信者。

咦。。。不好意思好像跑题了。

家园 在耶鲁

小树丛可是号称派对王子的,那不是一般的花花

送花
家园 谢谢易水mm回复。上花。

我赞成一个人和一本书的交流,对于教会行径,—— 便有些不感冒。直接说“居委会”,多亲民啊;但非要站在制高点,党同伐异,——这绝不是民主啊!

家园 鼓吹"性自由"的人跟鼓吹"禁欲"的人一样讨人厌.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

难道就不能学会包容对方的观点?

这俩就是一对儿苍蝇,就该一块儿拍死.

家园 我完全支持同性恋组织的立场

右派基督教势力能滚多远滚多远,我们已经有好多本几千年前的书要对付了,不需要再多一本两千年前的SM幻想小说,谢谢。

每个人对于性的态度纯属个人选择(在对自己和性伙伴负责的前提下),我不反对某些人守贞,我反对把"守贞"等同于"道德"

让我们看看"爱家"是些什么货色:

随后,培训者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是从美国拍摄来的,近十位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女站出来,讲述自己的后悔,后悔理由包括:怀孕、感染性病、受到性虐待、酒后乱性、人生理想幻灭、因为不是处女所以结婚时只能穿蓝色婚纱等。他们警告观众:“犯错一次,将终身承受结果”、“安全性行为是误导”、“结婚时是处女真好,因为你丈夫会觉得这是我的女人”等。

这是赤裸裸的欺骗和恐吓,甚至包括严重的性别歧视(红字部分),当然这并不稀罕,基督教跳大神的向来就是这么连拉带骗加恐吓招人入教的,除了这个还有处于教友人群中的虚假幸福感和同侪压力让人放弃思考,放弃原则,放弃自由

我不说这些人就是带着恶意来中国的,我只说这个组织,这个观点就是发端自Richard Dawkins所言的Root of All Evil - Religion

A Perfect Example of Typical Evangelical Douche - Ted Haggard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显然神棍的势力更大

危害也大。坚决反对神棍,不管他们用什么花言巧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