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光辉岁月:欧洲中世纪黑暗中的共和曙光 -- AleaJactaEst

共:💬105 🌺3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 奇怪欧洲人打仗为啥没耐性,要敢是天朝想分裂

哪怕打上三百年的仗也要统一.

家园 【原创】四: 威廉颂 7 :生前事,身后名(荷兰系列完)

当威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请Philipp Melanchthon给他算过命。

Philipp Melanchthon是个哲学家、神学家、人文主义者、诗人……

他后来被称为“Praeceptor Germaniae“(德国的老师),是和马丁·路德齐名的宗教改革家。

点看全图

他为小威廉看了星像,预言他将来会有超过常人的实力,波澜壮阔的人生,还有,一个壮烈的结局。

[MP=320,240]/audio/0810/3389_03110242.mp3[/MP]

威廉会说五种语言,才华横溢。

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当查理就错综复杂的尼德兰问题,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他总是会提出明智的方案。

当他成为荷兰执政后,在不停争吵的议会和勾心斗角的外国势力当中,游刃有余。

他第一次单独率军,才二十出头,就在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法国的科利尼元帅眼皮底下,加固了查理蒙城的城防。

在尼德兰独立战争期间,他面对的,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西班牙军队;指挥敌军的,个个都是名留军事史上的名将。而威廉所率领的,是见钱眼开的雇佣军,和缺乏训练又不愿意出远门打仗的市民。

但是,他成功地保卫了荷兰。

在布雷达和谈上,西班牙人说:只要你放弃领导抵抗,你的财产我们保证偿还。以后,西班牙人还多次派出密使,寻求与威廉的私下和解——但是,西班牙人不肯保障尼德兰的自治,威廉坚决地拒绝了一切提议。

在尼德兰形势不可收拾之后,菲利普二世还曾自说自话地任命威廉为荷兰和Seeland的总督(在这之前,威廉仅仅是议会任命的)——这除了给威廉带来更大的声望之外,没有其它的效果。

威廉一共遭到过五次西班牙人所策划的暗杀。

他有三个弟弟,牺牲在战场上;他的长子,被西班牙人带走后,父子再也没有见过面。

他中等身材,从小就不太爱说话。

1582年,他遇刺重伤,从而又失去了妻子之后,他脸上更有了一种沉重的忧郁。他总是穿着一件宽大的披风,前额被毡帽的影子遮住。

——但是,他脸上始终带着一丝沉思的微笑。

点看全图

整个民族的苦难压在他的身上,他却带着微笑挑起了这个重担!

这是历史对他的评价。

他为人正直善良,当他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开后,尼德兰的孩子们因为失去了“威廉爸爸“,痛哭失声。

他是一个真正的骑士,他用自己的人生告诉了我们,到底什么叫做Noble。

他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威廉颂>>里面,他自称是"天主永远的仆人"。

但是,他对当时遍布欧洲的教派仇杀十分反感。

当时荷兰的形势是:10%的加尔文信徒,他们反对西班牙最坚决;10%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们是西班牙国王的死忠;还有80%,和威廉自己一样,是无可无不可的天主教徒。

加尔文宗,是独立战争的主力。威廉必须站在他所依靠的力量这边。

他改宗加尔文派,下令荷兰的教会全部加尔文化。

荷兰加尔文宗教徒移民美国后,建立的Rutgers University,现在树立着他的塑像。罗格斯大学是新泽西州最大的高等学府。

点看全图

但是,威廉三令五申:保护天主教徒和其它教派(包括犹太人)的信仰自由和生命财产安全。从那时候起,直到今天,荷兰都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家。

他把建立尼德兰共和国看成是上帝给他的使命。他一生,都在努力地建立“上帝所愿的国度“,为此,他献出了生命——他是一个殉道者。

他也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

威廉生于德国,平常讲法语,却被荷兰人视为国父。

他做到了“不负平生”。

点看全图

威廉的传记,就是荷兰独立的序章;

荷兰独立的序章,就是威廉的传记。

威廉逝世后,他的儿子和战友们,继续谱写荷兰独立其余光荣的篇章。

1585年,安特卫普陷落。加尔文教徒被驱逐。荷兰的海上乞丐则随后长期封锁安特卫普的出海口。安特卫普在双重打击下陷入萧条,从此,就失去了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

尼德兰的起义,是从布拉邦和佛兰德尔开始的,这两省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却最终没有迎来解放。而且由于以后他们和北方处于敌对阵营,甚至兵戎相见,荷兰和比利时的仇恨,就此结下。

威廉是在布拉邦的布鲁塞尔长大的,长期担任佛兰德尔的安特卫普城的"太守"。在他心中,可能更认同自己是这两省人的一员。

解放这两省,一直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1586年,威廉的老朋友和忠实的助手Johan van Oldenbarnevelt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签订同盟,英国给荷兰提供武力和财政资助。两国联手,和西班牙有一战之力了。

点看全图

英国人消灭了无敌舰队,荷兰人也不甘落后。公元1607年,荷兰海军在直布罗陀,西班牙的主场,大败西班牙海军。

点看全图

痛打敌军的荷兰海军官兵,很多人的父辈,甚至自己,都曾经是威廉麾下”海上乞丐”的一员。

从此,西班牙海军瘫痪,从南美来的商船成为荷兰人轻易俘获的猎物。菲利普二世去世后,无力再战的西班牙人不得不和荷兰人签订了停战协议。

十二年后,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爆发。西班牙再次进攻荷兰。荷兰人再次捍卫自己的独立。

伦布朗的油画《夜巡》,反应的就是这段历史。这幅画在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因为,画上每个人都是”活”的——胸中有激情,人怎么会不是活的?

点看全图

经过一次次的苦战,西班牙人征服不了荷兰,荷兰人也解放不了南部尼德兰各省。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中,各国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消息传到阿姆斯特丹,全城狂喜。

点看全图

这离1568年,威廉的弟弟阿道夫殉国的,荷兰人的第一次胜利Heiligerlee战役,已经有八十年了。

所以,荷兰独立战争又称为”八十年战争”。

"我们经过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国内历史书上说:荷兰独立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不知道他们在胡说些什么。

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喜欢给一些人带这样的帽子,给其他人带那样的帽子的人,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吧?

威廉自己和海上乞丐中大多数领袖,都是地地道道的封建贵族。

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荷兰独立战争的意义。

荷兰的独立,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斗争,是统一思想和信仰自由的斗争。

假设,当时荷兰人屈服了,他们的钱袋子支持了西班牙人的枪杆子,那么,当时本身陷于内战的法国人还是否能抵挡得了两面的夹攻?英国人还是否能招架得住无敌舰队,从而迎来伊丽莎白的黄金年代?而后来的三十年战争里面,西班牙人能否腾出手来,帮助自己的奥地利哈布斯堡表兄弟,统一德国?

如果,当时荷兰人屈服了,他们的钱袋子支持了西班牙人的枪杆子,欧洲会不会出现一个大一统的哈布斯堡帝国?

要是没有这些不是革命者的革命者,用事实证明了:人并不需要王;

要是没有这些不是共和国的共和国,用事实证明了:没有王的国度同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还会不会有着以后真正的革命,真正的共和?

荷兰独立战争,也是君主专制和议会制度的斗争。

和两百年后的华盛顿一样,威廉仅仅是国家最高军事指挥官,国家其它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只要世界上还有战争,军队的指挥是永远不可能民主的。但是,在其它问题上,国家为什么要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呢?

威廉的塑像,长期矗立在荷兰议会门前,他是议会的保卫者。

点看全图

当年飘扬在奥兰治军团上方的亲王旗,是后来荷兰国旗的前身(原来的色泽太淡,挂在海船上看不清,所以加深了颜色)。

点看全图

这是世界上第一面三色国旗。

以后的岁月里,世界上一面面三色旗升起,领导人们为自由而战。

但是,第一面就是第一面。

日后法国人也选择了红白蓝三色来代表自己的国家,可是,他们也得把旗子竖起来,以免人们把它当成荷兰人的旗帜!

而歌颂荷兰国父的《威廉颂》,当初在Brielle,在Alkmaar,在莱顿,在安特卫普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奏响。

尽管它后来曾被拿破仑和希特勒禁止,却一直为荷兰人所珍爱。

它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星条旗永不落》以及波兰的《冬布罗夫斯基之歌》一样,都是产生于战火中的国歌,也都是世界上最美的国歌。

只要荷兰这个国家还存在于世上,《威廉颂》就将被荷兰人一直传唱在这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人间天堂里。

My shield and reliance

are you, o God my Lord.

It is you on whom I want to rely,

never leave me again.

[Grant] that I may remain brave,

your servant for always,

and [may] defeat the tyranny,

which pierces my heart

[FLASH]http://www.youtube.com/v/nTXxFhWllm0&feature=related[/FLASH]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彻底被感动了,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感动中。
家园 一部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投降派。

南部尼德兰当时收回自治,不用打仗,可是命运捏在外国人手里,后来哈布斯堡家族和别国谈判,总喜欢拿它们当筹码,割地也先割它们。

经济上落后于北方都不说了。

家园 伦勃朗就是因为这幅画才死的

伦布朗的油画《夜巡》,反应的就是这段历史。这幅画在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因为,画上每个人都是”活”的——胸中有激情,人怎么会不是活的?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16855

由于伦勃朗在这幅画中突破了通常的制作群像的原则,将其中的两个人放在了前面的突出位置,而其他的人则隐藏在阴影当中。而巡逻队的人认为,在付出同样的报酬的情况下,每个人没有得到均衡展示而拒绝支付报酬。

由于巡逻队拒绝为这幅画支付报酬,之前顺风顺水的伦勃朗就此陷入了经济危机和声誉危机,基本上再也没有缓过气来。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可以说是被这幅画间接的害死了吧。

家园 据我所知,这不过是一个流言。
家园 呵呵,不好意思,房龙写的伦勃朗传里面是这样说的。

第十章里面,房龙描述的大概如此。

这幅画里面的人物,被当时的平民们嘲笑,被他们的亲戚们嘲笑,被他们的情人们嘲笑。这帮家伙付出了一百到两百盾,就是为了露出个后背和后脑勺吗?

于是,这些人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恼羞成怒,拒绝付款。同时,伦勃朗的那些画家同行,也开始加入对这个“名利双收的同行”的责难。

于是乎,伦勃朗风光的前半生结束了,命运多舛的下半生就此开始,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复过之前的荣耀。

如果说这幅画的遭遇,不是导致伦勃朗贫病交加的后半生的直接因素,至少也是一个醒目的转折点了。

呵呵,这些都是房龙说的啊,其他资料我没有,哈哈

家园 现在不用像马导那样去大英图书馆了,坐在家里查资料

维基上是这么说的

Painting's commission

The painting is said to have been commissioned by the Captain and 17 members of his Kloveniers (civic militia guards), and although 18 names appear on a shield in the centre right background, the drummer was hired, and so was allowed in the painting for free. A total of 34 characters appear in the painting. Rembrandt was paid 1,600 guilders for the painting (each person paid one hundred), a large sum at the time. This was one of a series of seven similar paintings of the militiamen commissioned during that time under various artists.

荷兰史这么说的

The "Night Watch" was painted in 1642 and many of the archer's guild who gave Rembrandt the commission would not pay their share because their faces were not plainly seen. This picture which alone was enough to make him immortal, was the very last commission that any of the guilds were willing to give the artist, because he would not make their portraits beautiful or fine looking to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whole picture. This work hangs in the Rijks Museum in Amsterdam.

反正最起码不是只有两个人肯掏腰包。

最早的谣言源头,可能是他的学生Samuel van Hoogstraten的批评,说画得太暗了。——七传八传成了画得不好,别人不给钱,于是老头破产。

家园 完鸟,都是e文,咋办呢~~~

不过如果这是个这么革命性的群像画法的话,那些配角就是给钱估计也不痛快,而且我想即使不是只有露脸的两个给钱,也不会全给了,呵呵,房龙说的我觉得逻辑上比较通啊,现在叫我给200块钱,结果我就露个后脑勺,我也郁闷呢,哈哈。

其实伦勃朗自己画之前就该招投标~~我这画里面就俩露脸的啊~~~谁要啊,价高者得啊~~~

这不就名利双收了么~~~

还是荷兰人呢~~~应该会做生意的啊??

家园 伦勃朗的绘画风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暗处

伦勃朗的绘画一直都是以中心明亮,其余都处于暗处而著名的。尤其是他在描绘暗处的那种分明的层次感和细节上的描写,让人十分的震撼。他在早期还有一副给一个医学工会所做的群像——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中是一个明亮的解剖的人体,周围的暗处环绕着观看的医生们。这幅画,恐怕是比夜巡要暗的多了,但是依然被工会接受了,也没有受到当时的批评。可见画面的暗,并不是他们拒绝的原因。

而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是1632年,而夜巡的创作时间则是1642年,这种时间上差别也更加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家园 忽然想起一个说法

说《夜巡》本来不是“夜巡”,而是白天的巡逻。只不过是没有保存好,所以旁边都黑了……

家园 Oldenbarnevelt死的比较惨

最后被自己拥立的莫里斯干掉了,有宗教原因但更重要还是政治原因

家园 这是事实。给熏黑的。
家园 花!

写的真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