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印度12亿人口只得了一块金牌? -- 子玉

共:💬39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为什么印度12亿人口只得了一块金牌?

[原创 2008-08-24 19:13:05]

闲聊,看到很多反省金牌的文字,都很不着边际,其中关于印度的,更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聊一聊吧。实际上印度人怎么玩,关我们屁事。不过很有些不着四六的人,老拿印度说事,就陪他们浪费些许时间吧。

印度这次在北京奥运会拿到有史以来第一枚个人金牌。于是中国人(我们特别关注金牌数,听到印度是第一次拿到金牌)很惊讶,这么大一个人口大国,有史以来第一枚?为什么那么多人口,那么多年,只拿到第一枚金牌?说明什么?为什么?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中国人都在问的。只是奥运会期间大家忙于看比赛,看中国金牌数跟美国金牌数的比较,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但是这个问题,早晚要被所有中国人问一遍,大家都会思考,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说说我的思考:

1。中国13亿人口金牌51枚占据第一,印度12亿人口只得历史第一枚金牌,差距太过悬殊,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

2。两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50年前基本持平,竞技体育发展的差距,说明体制上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也是极大的障碍。

3。竞技体育的训练是很苦的,淘汰率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一些家境相对困难的孩子从事训练,富裕的家庭较少。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制度把低种姓的人视为贱民,使得这些人无缘竞技体育的训练,所以印度的庞大人口实际上无法提供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4。印度的第一块射击金牌得主来自很富裕的家庭,自己拥有射击训练场。个人的投资,长期的训练,无后顾之忧,失败权当自己消遣,没有这样的条件,个人训练到奥运金牌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印度这样的巨大人口基数,无法转换成有效的竞技体育优势。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人口基数与一国的发展并不成正比。要把人口基数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社会制度的保证。

实际上印度在工业化上,人口基数也未必能够保证产生人口优势,这点是可以预见的。印度的IT外包业据说只能容纳150万就业人口,这样的体制要想在经济上形成有效的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任重道远,而且不做彻底的变革,恐怕杯水车薪。

家园 最近难得看到你发帖,花一下!
家园 有错呢

印度12亿人口只得历史第一枚金牌

个人金牌是历史上第一枚,团体(曲棍球)有好几枚了

家园 有空闲的时候,印度人民都在研究

经文啥的

要么就是操心下顿饭到哪里去找

没空玩儿什么体育

家园 是个人第一金
家园 不是曲棍球,是板球
家园 奥运会有板球项目吗?

1928年到1954年间,印度曲棍球队曾在奥运会上取得5连冠,而印度在奥运会上所得的8枚金牌更是全部由印度男子曲棍球队贡献。

家园 印度吧圣雄粉们会说,印度只是把精力放在了切实提高

民众生活质量上不搞形象工程,不搞万恶的举国体制,虽然不拿金牌,依然是牛B的体育大国。

家园 是曲棍球没错

板球只是印度人最醉心的项目,但是夺金的还是曲棍球

家园 是很奇怪呢。

即使只算1%的婆罗门人口, 也有一千多万了。 台湾,香港那么一点人, 也有拿金牌。

家园 人精神境界高嘛。

要不怎么说是文明古国呢,人家觉着文明古国就得有文明古国的样.能闹得跟中国似的,折腾一身臭皮囊,成天想这赚钱盖房子修马路?丢不起那人啦。。。。

啥叫文明古国,文明古国就是没事就冥想,就修行,就思考,就是探讨人生宇宙的终极意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不知道吧,呵呵,simple living ,high thinking,咱印度人民一般还不告诉他。

家园 同理可得,不造基建也是为了避免举国体制,让民间自主发电
家园 群众基础不好也有原因吧

南美非洲也是一大帮子穷人成天玩足球,玩出了多少球星。就算贱民不能参与代表国家的竞技体育,参与这种职业化的项目自己挣钱出名也是可以的吧。

只是很奇怪,印度学英国玩板球怎么没学人家踢足球?板球是我见过最最无聊的比赛之一,甚至超过了棒球,据我的英国同事说,最长的比赛有4,5天的,我就无语了

家园 所以板球看来是进不了奥运会了...

一场球打个四五天,好嘛,等到决赛,都到下一届开幕式了。

家园 打多久不是问题,

哪有打球打到一半准时去喝下午茶的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