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抵制塑料购物袋的荒唐(续) -- 晨枫

共:💬44 🌺8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抵制塑料购物袋的荒唐(续)

旅游途中,和人闲聊,都要自报家门。说到我是做化工的,话题很快就引到限塑令上,美加很多地方也在考虑这个事情。但路上所见,限塑令真是限错了地方,现在最大的塑料污染不是来自于购物袋,而是瓶装水的水瓶。更大的问题是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限塑令只限超市购物袋,对服装店购物袋、食品包装袋不限,也没法限。现在有些高级服装店用无纺布做袋子,既高级相,也避开了限塑令的问题。但无纺布是用什么做的呢?嘿嘿,也是聚乙烯。

塑料污染是塑料的“美德”成为罪孽的结果。塑料污染是因为塑料便宜,塑料便宜是因为塑料消耗最小的能源、原材料和人工。但塑料太便宜的结果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为“一次性”消费文化大开绿灯。

塑料节约能源、原材料、人工永远是优点,人为提高能源、原材料、人工的消耗是愚蠢的,但随手一丢形成的浪费和污染也是可恶的。这里就是政府引导的时候了。还记得铝质饮料易拉罐吗?也曾经便宜的鼓励人们随手乱丢。现在强制性受回收费,鼓励人们回收,易拉罐乱丢的现象少多了,至少在欧美,乱丢易拉罐是要被人白眼的。如果塑料制品也是一样,塑料污染的问题就会大大缓解。

塑料是最容易回收的,也是最不容易回收的。单一品种的塑料回收那是小菜一碟,再简单不过的了。问题在于废品堆里各种塑料混杂,大锅煮回收可能会在各种不同塑料之间造成不相容的问题,大大增加回收的难度。塑料价格低,回收塑料价格更低,回收成本的上涨是不可接受的。

解决办法有几个:

1、塑料分类回收

2、政府强制实行回收费政策,鼓励废品回收

3、新型回收方法,比如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料

这些措施都不是很难,难的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和习惯。要是人们改变把用过的塑料制品随手一丢的习惯,一切都好说。否则,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还会出现。

晨枫:【原创】抵制塑料购物袋的荒唐

关键词(Tags): #班门弄斧
家园 抢沙发这事,天下英雄谁敌手!
家园 坐在总统头上!
家园 国内塑料瓶,易拉罐都可以卖钱的,有人扔就有人捡

应该大部分都回收了,这个问题不大。

家园 基本上是无效,原本大超市的购物袋就比小贩的厚

现在,大超市的又加厚了,可是小贩的不变。你买1斤散花生,6两红小豆用什么带回家?至于那些小食品饼干之类的包装根本就没变。所以,除了扰民,这次成果其实不大

家园 国内拾垃圾的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空塑料瓶的

马路上的每一个垃圾箱都划分了势力范围,我还见过两个人为争夺一个垃圾箱打架,一个把另一个给撵到北京三环的主路上去了。这个激烈程度,简直就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翻版啊。

家园 国外乱丢塑料瓶的问题还很大

但乱丢塑料袋的已经少很多了。

家园 国内基本上相反

乱丢塑料瓶的基本没有,即使有人丢了,很快就被人拾走了

乱丢塑料袋的倒是比较多,因为没有人来捡

家园 觉得国内废旧物资回收的运营体制比较有效,而且起步不晚

对于小时候家里卖废品,把玻璃瓶给店家回收的情景记忆犹新。相对于我所知的美国现状,感觉至少国内的运营体制能调动起相当多的人积极参与。

家园 塑料分类回收恐怕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教训普通人群分清楚塑料的种类是很难的,除非从产品上就直接区分。而这种垃圾分类到这么细致,具体实施上也会有困难。

像我们这些看见什么东西都喜欢气化的,就不用很关心塑料的分类问题。反正含碳的东西拿给我们就要裂解,气化,多长的碳链也被分解成单个原子,种类就无所谓了。

家园 国内的饮料瓶没等空出来就有人等着收了

在车站,景点等热闹场所,已经无数次看见有捡垃圾的老人直接要求年轻人快点喝完手里的饮料,交出瓶子。

家园 最新动向,是收报纸的

北京地铁里面有免费发报纸的,于是在各大地铁站出口也会站着一两位回收报纸的。这多好啊,进地铁的时候领一份,出地铁正好看完,交给回收的,整个是个一条龙。谁说中国人民不重视环保产业的。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所以塑料回收在中国还算可行,

可是在日本和西欧就是成本太高,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就只有翻白眼了。

认识广东一些搞塑料回收的,全世界收破烂,做成回收料再卖到全世界。

每次上卡拉OK,第一首歌一定是《酒干倘卖无》

因为塑料的品种实在太多,回收时出现严重的混料就会亏钱。受益于中国的普及教育,大部分打工仔都学过一点化学,因此可以教清楚如何区分聚烯烃、聚酯、ABS、PC、亚克力、PVC、PS。。。。。。仔细想来实在是了不得的事。

有一个老兄这几天去了西非,加纳、尼日利亚。。。。当地根本没有处理塑料回收的能力,全都乱七八糟堆在那里。

说到气化,要是里面混进PVC,或者ABS什么的就麻烦了,要是混进点PTFE,你就等着重建一套装置吧。

家园 你大概不太了解国内塑料污染的情况。

  先给你补充一点,限塑令不是限超市购物袋,是限超市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还有禁止制造厚度在0.n毫米以下的塑料袋。

  国内因为有众多的拾荒者(穷人还是比较多的),大部分塑料都被回收。分类也不是大问题,高价值的废塑料在废品回收站就被分类了(比如说饮料瓶等,人工费用还是比较低),一些低值、分类困难的废塑料就索兴不分类,用于制造更你价值的制品,比如建筑工程上用的小桶、农村用的粪勺等。

  回收最困难的是薄塑料袋,越薄越困难,主要困难还不在回收,而是回收后的清洗等处理。这些薄塑料袋回收站不愿收(当然成批的、干净的还是要的),拾荒者也就不拾,曾经有些地方可看见超薄塑料袋象大雪一样漫天飞舞的现象。

  现在国内在超市购物占相当大的比例,超市一样还提供塑料购物袋,但要另外掏钱,每只两角钱。虽然“免费”的成本还一样在你的购物款里,但另外掏钱哪怕是一分钱给人的感觉也还是不同的。现在你在国内超市可以看到,大部分人购物宁愿买几元一只的多次使用的购物袋,用塑料袋装物品回家的已经很少见,这说明限塑令起了相当大的效果。

  私人小店现在还是在提供免费塑料袋,但对这些私人小店本来就是很难禁、限的,我觉得这也体现这次限塑令的聪明之处,没法限的就不去限。

  不管怎么说,限塑令实行后,塑料袋的使用量明显少了。人们心理上觉得塑料袋是要掏钱的,乱扔塑料袋的也少了。

  至于你说的铝质饮料易拉罐,在国内你就是扔在外面也不会保留超过半个小时,甚至在你喝的时候就有人盯着了,就是扔在垃圾筒里也会很快被人拣走。

  你说的无纺布做的袋子,在国内是没几个人会随手扔掉的。国内买中档以上的服装多数是用纸提袋,这些袋子多数也会被多次使用,不会扔掉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