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农业发展,现在是到了讲科学的时候了 -- 瓦斯

共:💬68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农业发展,现在是到了讲科学的时候了

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农业方针政策,以及与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比较,争论了很多。在西西河这种争论已经重复过多次了。

邓小平搞的家庭承包,无疑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小农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

农业,或其他国民经济的发展,终究不是光靠积极性就可以了,最终决定胜负的是科学。解决瓶颈问题,也要靠科学。

全国人民积极性最高的极端例子是大跃进和大炼钢,但是缺乏科学的指导,结果失败了。

我觉得我们的讨论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找历史上的谁的错误,光在那里骂毛或埋怨邓都有点小家子气,我们是应该回归到科学层面上,也就是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经营农业,以及工业等其他行业。

历史上一些事情,如大生产的好处,毛泽东早就看到了,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如缺乏农业机械)做不到,他太超前了。小平来个分田承包,用积极性弥补了机械不足的劣势。

现在条件好了,如果还看不到大生产的好处,那就只能一直在小农经济里面转圈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话。

小平他是明白人,他不会说承包调动农民积极性是第一生产力。

很多争论的问题,都会归结到如何科学地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国防。。。等方面)。

农业到底要不要走大生产、大机械化、集约经营的路子?以及如何走,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内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讲科学的载体是以户为单位,还是以社为单位?

话说每个县都有个农科所,一直就有,但额猜他们现在找不到服务对象

家园 包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多样性

农户可以自主选择种植高价作物或养殖高价畜产,如果能保证基本农产品产量,这个优点是应该保留的。

但是中间的商业渠道把农户的利益盘剥了大半,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到农户收益上。

比如今年肉涨价了,可是四川、广东养猪都下降,就是因为猪肉价虽然涨了,但屠宰、运输、仔猪都借势涨,一圈下来,生猪收购价居然有跌的趋势,很荒谬吧。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小农散户在价格机制中的弱势。

家园 首先要把农村水利搞上去

这些年的农村水利建设确实在很多地方处于停顿状态,当然一些示范项目确实做的不错,但是全面的农村水利建设热潮没有,而且在取消农业税后,很多地方农村水利连维护都无法保证了。至少我家乡的情况就是如此

家园 水利搞不上去是很可怕的事情

不光是水利,还有水污染治理。农业上,水污染都是滥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有机污染,而且是面源污染,很难控制,太湖蓝藻和滇池臭水都有关系。

家园 讲科学的载体肯定不能是以家庭为单位

家庭为单位的最主要的好处是家庭成员能齐心合力,积极性高。但是家庭为单位的讲科学,往往缺乏均匀性,很容易出现贫富差距。况且家庭单位之间,容易产生竞争性矛盾,如水源、产品销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竞争,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内耗。

从总体范围来计算,个体比较均匀的团体,其综合实力要强于实力参差不齐的团队,即便这个团队里面有个别超强的个体。

如果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都追求本身的最大价值,其结果往往是整个团队最后加起来的总价值反而不高。

这就像体育比赛或军事行动一样,步调一致听指挥是战斗和比赛胜利的首要保证。

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个别突击队或掩护部队要做出必要的牺牲。这些突击队或掩护部队不能追求自己小单位的最高利益,他们要服从全局的利益。

在农业发展上,如果从大的面积上考虑,需要发展水利/公路的时候,有些地块必须做出牺牲,才能保证大面积的丰收。

大生产合作化之后,小面积的牺牲不会影响到某个家庭,每个家庭都会从大面积的丰收中获得利益。

大生产合作化之后,最聪明的家庭中最聪明的点子不仅仅用在一个家庭单位上,而是用到更大的多的面积上,其总体效果也会更好。

我认为县农科所本质上应该称为县农业科技推广站。

在县一级不必搞科研,他们只要把中央和省级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农民中去就行了。(少量县里的科研天才已经发现就该提省级或中央及科研单位去)

家园 时移世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0年代初分田分地后,由于生产工具的缺乏,推行互助组有利于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提高生产水平

如果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究竟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工具的增加会解散成为家庭式生产单位,

还是继续向公社方向发展,

不好说,如果能引导得当的话,后者不是不可能的.

70年底的时候,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无疑是正确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单纯从技术角度上来讲,走大生产、大机械化、集约经营显然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但是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等等一系列社会难题才是更难解决的

我不认为在书桌旁坐而论道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还是需要实践,我相信有不少地方都在进行不同的实践,是否能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其中适合当地情况的办法,考验着当政者的实力和思想。

由于当今农业已经不是当政者最优先关注的方面了,这么做估计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家园 现在就是这样的

县、乡都只搞推广。但是农业推广成本偏高,下乡推广没人听,农户关心的许多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

家园 首先要把农民人数减下去,否则无法谈大农业,

对农业的补贴也补不胜补。只有规模大了,才用得起高素质人才。只有规模大了,才搞得了机械化。只有规模大了,才便于科学技术的普及。

家园 滥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是个严重的问题,主席也早看到这个问题

毛泽东又说:“搞化肥我不反对,但还要养猪、养羊,搞绿肥。猪还要发展,一头猪等于一个化肥厂嘛。”

看看今天许多地方没有化肥,地里不长粮食,毛泽东的绿肥与化肥都要搞的思想是很深远的。

家园 关于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我们知道,为了发家致富,搞多种经营,很多县乡都办起了小造纸厂、五金加工厂,甚至电器厂。

这些县办乡办甚至村办的小企业,的确也解决了一部分生育劳动力。但是他们的缺陷也很明显:技术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不过硬、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没有环境污染的控制能力。。。

比如说,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小造纸厂。造纸厂要用强化学药品来分解木材获得造纸的纤维。造纸厂的污水排放量是很大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整条河水上面全是泡沫。

年产几千吨万把吨纸浆的小造纸厂,是没有多余的钱和技术来处理污水的。

只有国家级的大型造纸厂,才有能力和技术专门建造污水处理厂。

如果各自为政,就会星罗棋布的小造纸厂,不断地污染我们的江河水,最终反过来损害我们的健康。

只有把小造纸厂队关闭了,把原料和人力都集中到国家级大型造纸厂去,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大生产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出路。

但具体实施起来,就会遇到非常多的阻力,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够讨论的范围。

家园 大农业的思路是对的

不过考虑到人民的就业,我们要是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左右,其余的人如何就业是个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总是说发展第三产业,如果没有强大的第一第二产业,那就成遍地小商小贩了。

家园 the problem is

you have to gather as many farmlands as possible, which might not be politically right.

家园 得宝通报,随便说一句:科技应用许多时候比科学研究更加困难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理论上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保底收益+红利的模式应该不错

相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通过保底收益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

通过红利来避免经营者独自享受暴利

不过这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1 经营者由谁监督?是否分红有经营者决定,他自然有降低实际收益,少给农民分红,多留给自己支配的天然欲望。而单个农民要想完全监督一个公司的运作实在是太困难了

2 农民由于难以组织的天性,看到经营者有了收益就难以遏制自己单独经营,盈利自己全拿的欲望,忘记了风险

这种模式对经营者素质(能办事业+不剥削农民)、农民素质(风险意识+合同意识)的要求都比较高,

这两方面要加以完善,政府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但当前政府的公信力及其在农村做事的欲望都十分缺乏(我感觉),没人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风险大(政治)收益小的辛苦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