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解读】一封有意思的信 -- 陈郢客

共:💬134 🌺488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口口声声就是员工,还指望你能理解鞍钢宪法

口口声声就是员工,还指望你能理解鞍钢宪法

在你的这里,员工就是等你安排管理而已,还谈什么鞍钢宪法呢。

家园 有主动性的员工其实是很少见的

不太理解你的意思。姑且按我的理解说几句

可能你的意思是要员工翻身作主人,在企业当家做主

但是其实除了领钱和分权外,大多数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在有句流行语叫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其实就是大多数员工的写照。多少钱干多少活,这是现在社会的运行规律。

如果真的有员工能做完自己份内事外,还能为企业操心,那可是大大的人才。

说不好听点,鞍钢宪法还是一个政治炒作。两参一改三结合说破了就是一个权字(那时候钱还没有差别那么大,不然肯定还要加上干部工人同酬)。如果真的有这么些个工人,这么有主动性,可以阿,周六周日来加班。

在中国,一般规律是做的人不说,说的人不做。当时这么高调的鞍钢宪法,最后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最后没有实际效果。而当时低调的袁隆平,却搞出成绩来了,人家提过什么三结合吗?

真有本事的人,不要什么三结合五结合,照样有东西拿出来。没有本事的人,只会吹口号,天天搞新花样,新口号。不要说十结合,一百结合也没有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鞍钢宪法这么好,大家可以去推广阿。先从自己的单位做起好了。看看有没有效果。

话再说回来,只要为企业着想,任何老板都是欢迎的。但是天天想着我来做领导,钱我要拿,目标不定责任不背。那哪个企业敢要这种人。要实实在在做事,不要天天想着夺权。这就是我对鞍钢宪法的看法。

家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么傻的口号还在用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么傻的口号还在用呢。

物极必反,懂吗?当初为了搞倒人华国锋,萝卜快了不洗泥,

连“唯一”都用上了,那就错定了。

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替人当家作主吗。

为什么呢?因为人懒得当家作主?是这个意思吧。

所以你这样口口声声“员工”的人,不过是拿那些职工当作

劳力者而已,上智下愚吗。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替人当家作主呢?人拿的多吗,是这意思吧。

问题是人既然是冲这钱去的,干嘛要替别人操心呢?

这不是扯吗?看不出一些人干嘛突然就比另外一些人高尚了。

兄弟参加工作的时候,老工人还有一些,认真态度就不说了,

更令人钦佩的就是操心,敢说,看见不顺眼的,就跟领导讲,

这就是前朝余韵了,太祖遗风,这个在你看来,是无法想像的,

“那可是大大的人才”了,那我真是有幸,见过一堆大大的人才。

在太祖年间,主人翁意识的教育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替企业

操心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情。

当然对于你们这些人来讲,简直天上人间。

鞍钢宪法自然也就是炒作了,不可想象吗。

主动性不等于非要来加班,这个理解片面的可笑,我都不知道你贵庚啊。

这么强的句子也让你写出来了。

袁隆平是靠谁,华国锋啊,不是文革那个环境,袁隆平就是一打工仔,

哪有他说话的地方啊。

长这么大,你应该知道,不是光本事就能出活的,有本事的人多了,

满街都是,没机会,累死白搭,乱世出英雄,什么意思?懂吗?

你对历史知道的太少,逻辑狗屁不通,常识基本没有,

还偏偏要写这么多,不难受吗?

家园 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你用什么来找出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呢?

让我们把事情简单化一点

你身边认识的人,可能你可以马上说出,哪个老工人经常提建议。但是整个厂里面,你知道几个这样的老工人呢?

你这样的方法,可能可以管理10个人。到了管100个人的时候,你就发觉要费很大劲去找出那些偷懒的人。到了管1000个人的时候,你可能就根本无能为力了。因为可能大部分员工你都不认识。

你现在可能觉得,领导高高在上,下面什么事情也不知道。鞍钢宪法就先要让领导深入基层参加劳动。但是等你去管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发觉,连记住他们的名字都很困难。

你现在很多看法,其实是因为你站在工人的角度。等你做了领导,看法自然而然的就转变了。我不信到时候你会去推行鞍钢宪法,因为那时候你这个领导会做的非常辛苦。

接下来有点不好听。

我看见过很多同事,总是抱怨领导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公司这个僵化那个死板。或许还有点天妒英才的意思。但是等他们做了领导之后,才发现,原来做领导要处理那么多事务,平衡那么多关系。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既然你有这么多看法,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把这些想法和你的公司领导提过。他们是什么回应。如果你这么为公司着想,那可以多找你的领导谈谈心提提意见之类的。至少不会全盘否定吧。

最后,当我有你这种看法的时候,我总是先问自己,且慢,我做了什么?这也是我的经理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希望你能参考一下。在这个社会,不要老是别人不好,适当的自省一下是有帮助的。有一句话叫,机遇只亲徕有准备的人。当你都准备好了,机遇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家园 争下去貌似无意义

因为发觉是人生观的区别

我也不知道是否能有资格批评你,因为你的有些看法我也会有。

性格决定命运。最难的事情是战胜自己。这是我念念不忘的两句话,同你分享一下。

家园 等着领导分给咱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呗。

等着领导分给咱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呗。

你说了半天,还是等领导来吗。

职工自己干嘛的?他就不知道举个手啊。

他认识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又认识一百个人呢,一个几千人的厂,谁什么德性大家都知道,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领导告诉他的是吧。

你对大工厂根本就没概念,还打比方,还津津乐道呢。

你归根结底就是上智下愚,还员工员工,那叫职工,放尊重点。

现在的领导当然希望你自己埋怨自己了,他就省心了,你还觉得特津津有味了,这就叫洗脑。

家园 是世界观好不好。你这就是被洗脑的典型。

是世界观好不好。你这就是被洗脑的典型。

领导当然喜欢这样的了,我错了,再好没有了,还显得自己多上进。

家园 你对大工厂毫无概念另外。

你对大工厂毫无概念另外。

“但是等你去管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发觉,连记住他们的名字都很困难。”

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你的客观错误就是你对工厂根本不了解。

家园 其实你自己就很缺乏主人翁精神

在我们这里叫teamwork,团队精神

我觉得你可能把主人翁精神理解为我是老大,我是厂里的主人,我想怎么就怎么。

其实恰恰相反,主人翁精神是要你讲付出的,不是让你讲索取的。

你在家里扫地洗碗会谈钱么?因为这是你家所以你可以付出很多劳动不计较回报。但是在企业你会这样做么?

所以一口一个主人翁精神,这个精神是很危险的。我都是唯恐避之不及,逃之夭夭。

在任何企业里,你这样的员工都是不讨人喜欢的。因为你从头到底都在讲我应该得到什么,从来没说过我付出过什么。我真得很怀疑,你是否有站在企业角度考虑过问题。这就是关键。

现在有些事情你不理解,反驳我,都没关系。我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了。不过我认为,再过几年,当你磨炼过了,成熟之后,很多想法都会改变的。如果一直不改变的话,那职业生涯会有点问题。

我之所以浪费时间给你打了这么多字,因为我觉得这些话对你会很有帮助。我个人觉得你还是很年轻,还可以改变。如果你到三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这样。那再怎么说也是白搭了。

另外,如果你真得这么讨厌这份工作,这个单位,不妨换份工作。现在是雇佣关系。雇佣关系也最简单,最实在。而天天讲以什么为家的一些人,对员工则是年轻的时候拼命榨取,老了一脚踢开。呵呵,这是社会呀。

家园 而且你也不懂管理

就算你能记住1000个人的名字(我觉得已经是过目不忘的神童+工作狂级别)

那怎么样呢?你给这1000个人打分?请问凭什么打分?

归根到底,你这“主人翁”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你怎么让下面的人服气?

1000个人每月给你提1个意见,一天你就要处理32.8条意见。一人每年找你一次,你每天要接待2.7个人。呵呵,你每天还能干什么事情。一条意见算你半小时处理完,接待算你1小时处理完。光以上2件事情你就要一年无休一天工作19个小时。乖乖,不出1年我看你就要去住院了。

所以呀,你都没意识到你在说什么。

所以管理要讲制度,不讲人的作用,明白了么

家园 这是他的一个大毛病

在邓选中这样的文章有不少,前后不一,互相打脸的

家园 最后一句最好!
家园 说你对大工厂没概念你还不服气

大工厂里面,谁什么德行大家伙一清二楚。还要打分?

你压根就没见过大工厂什么样,还非要纠缠不休,自取其辱罢了。

感情你以为领导1000个人就是直接面对1000个人?

你这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啊。

家园 你完全想当然的拿自己那点小猥琐来理解老工人。

”我觉得你可能把主人翁精神理解为我是老大,我是厂里的主人,我想怎么就怎么。

其实恰恰相反,主人翁精神是要你讲付出的,不是让你讲索取的。

你在家里扫地洗碗会谈钱么?因为这是你家所以你可以付出很多劳动不计较回报。但是在企业你会这样做么?“

这是你的理解!

主人翁精神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以厂为家,精打细算,拼搏奉献。不是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更不是为自己索取什么。

你前面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你对老工人提意见

那段完全不能理解,人老工人提意见又不是给自己谋取什么利益,都是生产上的事情,哪里会去索取什么?

你完全想当然的拿自己那点小猥琐来理解老工人。

再说一次,你对大工厂毫无概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