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方射日之时事辞典---民主 -- 东方射日

共:💬5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东方射日之时事辞典---民主

民主:

名词,通常做褒义词使用。源于中国戏曲《七品芝麻官》中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故民主基本等同与红薯。由于红薯可以免煮生吃,所以民主有时我们又称之为免煮。民主源于“为民作主”,从句法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状语和宾语所合成的缩略语。完整的句子应该是谁(主语)为哪里的(状语定语)民做什么样的(宾语定语)主。打个比方,中国民主可以理解成中国人民为中国人民做有利于中国的主,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民为中国人民做不利于中国的主,当然理解为中国人民为美国人民做有利于中国的主也是一个选项。

Lunch break结束了,下回预告"西方民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Obama赢定了
家园 【原创】东方射日之时事辞典---西方民主

西方民主:

名词,通常做褒义词使用。根据我们上回对民主的分析,我们知道西方民主是在民主上加了限定词“西方”,虽然说根据民主一文中的解释,这个复合词可以有多种理解,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如下权威解释:西方人民为XX人民做有利于西方人民的主。其中XX可以是任何国家或地区。例如在伊拉克推行西方民主就是用伊拉克替换上述XX。

继续深入解释西方民主我们要解释一下该复合词中的“西方”和“主”。

西方二字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有不同和内涵。

定义一是最狭义的内涵,仅指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例如伊拉克的西方民主就是一例,只要是美国人民做的主就是西方民主。

定义二是稍广义点的内涵,是指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包括美、英、澳、新、加及其他一些仰慕盎格鲁-萨克逊的人。这里伊拉克的西方民主也可以做一个例子,虽然说是美国人做的主,但是后来推行过程中我们显然将西方的内涵有定义一扩大到了定义二

定义三是指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及西欧诸国人民,包括内涵二外加法德意西等国,不过随欧洲一体化的加速,最近原来不包括在本西方概念中的原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乌克兰等国家陆续加入本定义的西方。例如格鲁吉亚的西方民主。不过对于本定义仍旧有不少不同意见。例如格鲁吉亚的西方民主完整的解释是"西方人民为格鲁吉亚人民做有利于西方人民的主"。很多人认为这其中第一个“西方人民”中西方人民是定义三,第二个西方人民却是定义二。甚至有更激进的观点认为第二个西方人民仅仅应该适用定义一。在这里请大家自行选择适用的定义。

定义四是指所有欧洲人及其后裔。例如《文明的冲突》中提到的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中,西方就是这个定义。

最后再向大家解释一下“主”的含义。这个主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具体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在完整的解释“西方人民为XX人民做有利于西方人民的主”中,这个 “主”的定义主要是服从于其限定词“有利于西方人民”。例如,在二战前,我们一般将主解释为"主人"。所以,西方人民为XX人民做的事就是要做主人。既然是主人,西方人民就必须亲力恭为,为他们制定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一切政策。

二战后,随着非“西方民主”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集团的崛起,我们认识到有必要改变“主”的定义,所以我们引入的第二个解释“主意”。所以这段时间西方人民推行西方民主主要要做的事是为推行西方民主的地方的人民出谋划策,让他们做有利于西方人民的事。这个时候,执行权交给当地人民,但是西方人民应当保留领导权。

随着苏联的崩溃,原来打算逐步将“主”的定义再逐步变更为"主人",但是不幸随着另一个非西方民主国家中国的崛起,我们不得不保留“主意”这个定义。更糟糕的是中国在完全非西方民主的情况下崛起,使在推行西方民主的时候阻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正考虑引入第三个解释“主流”。即使西方民主无法保留领导权,那也一定要占据道德至高点,占据舆论阵地,使西方民主成为世界主流,让世界各地人民坚信只有推行西方民主才能更好融入世界主流社会。也就是说,西方人民即使失去了执行权和领导权,也一定要保留指导权。

明天再解释一下“自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原创】东方射日之时事辞典---自由

自由:

动词,通常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复合词,由“自”和“由”组成。(废话)

“自”应该就不用多解释了,就是“自己的”意思。

“由”出自鲁迅的《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意思说现在不象以前了,管不了那么多了。花开还是花落就随他去吧。所以”由“解释为”随他去吧“

”自由“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拿走自己(喜欢/需要)的,余下的就随他去吧。“

大家特别注意他的主动用法和被动用法是不同的。自由**在主动用法时意思是”**拿走自己(喜欢/需要)的,余下的就随他去吧。”

而被动用法时自由**的主体**是自由的受体,意思是“**被第三者拿走对方(喜欢/需要)的,余下的就随自己去了。”

引申为名词和形容词时,大家要注意这点区别。

例句:自由美国带给伊拉克人民自由。

分析:这是学术上常使用的经典例子,第一个自由是主动用法,第二个自由是被动用法,如果大家分不清,那么如果只用主动用法这句话可以写成“自由的美国将被自由带给伊拉克人民”,这样就比较清晰了。本句完整的解释是美国从伊拉克拿走自己喜欢的,其余的就随伊拉克去吧。在这里我们可以讲到自由另外的通假写法,正如“由”出自鲁迅的诗一样,自由的一个通假写法也出自鲁迅的一篇著名小说《阿Q正传》,写为“柿油”。不过学术界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是“石油”。因为随生产力的发展,能源问题是越来越严重,石油也越来越宝贵,也越来越成为大家喜欢/需要的东西。

例句:自由不是免费的。(或说: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分析:这个例子也是解释自由的经典例子。我们知道自由是有主动用法和被动用法两种,这句话经典就在于他同时可以使用主动和被动态。

做主动态使用时,意思是”我一定要拿走我喜欢/需要的,剩下的才能随你去“,也就是说没有不可能没获得,就提供。大家在看电影《木乃伊三》中应该有这个体会,要给那些木乃伊以自由,是一定要索取代价的。影片的结局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主人公西方人获得宝石和美女,余下的就随他随风而逝吧。

做被动态使用时,意思是”要想第三者随你去吧,你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这点我们可以拿另一讴歌自由的电影《勇敢的心》来解释。英雄威廉华莱士最后在临死前绝望地喊出了”自由“,就在与他真正认识到了被动态用法的”自由不是无代价的。“是啊,要想让英格兰国王随你去吧,又睡了人家的女人,还不想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发现只好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正应了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要想让别人随你去吧,那么你就要交出你的女人和生命,(当然如果有石油也是要交出来的)。

吃饭去了,下回再聊”选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