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随笔]史书中《射雕》《神雕》人物(之一) -- 云横居士

共:💬10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历史随笔]史书中《射雕》《神雕》人物(之一)

有郭靖者,高桥土豪巡检也。吴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杨震仲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曦尽驱惊移之民使还,皆不肯行。靖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告其弟端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而死。

     ————《宋史-杨震仲传附郭靖》

    (黄)裳字冕仲,南平人。元丰五年进士第一。累官礼部尚书。《宋史》列传别有一黄裳,普城人。乾道五年进士。光宗时官至显谟阁待制。名姓偶同,非一人也。裳,《宋史》无传,其行事不甚可考。《福建通志》称“政和、宣和间三舍法行。裳上书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要亦伉直有守之士。故其诗文俱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同时庄念祖《述方外志》乃谓“裳为紫薇天官九真人之一。因误校籍,堕人间”云云。说殊诞妄。盖以裳素喜道家玄秘之书,又自称紫元翁,往往爱作尘外语。故从而附会之耳。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

    重阳祖师自终南来,化宜甫洎仙姑入道,构全真庵以居之。夫妇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一载己丑夏四月,郡人周伯通舍宅为金莲堂,邀祖师、丹阳等住持。重五日,仙姑抛弃三子,屏绝万缘,诣堂以期开度。是旦祖师逐丹阳出堂,姑至,令烧誓状于道前,赐名不二,号清静散人,仍赠以诗云:分梨十化是前缘,天与佳期本自然。因甚当时不出离,元来只待结金莲。祖师导之上街乞化,令别作庵以居,继传道要。时仙姑年五十一矣。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後集》 卷六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家园 第一段的郭靖自非金刀驸马 第三段不是说丹阳清净 说的是

老顽童

家园 【文摘】《三迤随笔》一则《和誉中兴事》

《三迤随笔》是明朝初年随沐英征云南的军官李浩写的一部笔记,记叙有关云南的稗官野史、传奇故事。1999年由李浩后人李莼献出,现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编入《大理古佚书钞》出版。

书中专有一则《和誉中兴事》,记载大理宣宗段正严(字和誉)为君时的史事。从记叙中看,段正严是大理国历史上一位勤政爱民、宽厚仁爱的明君。

现将《和誉中兴事》抄录于下,括号内文字为评注者所加。

后大理国(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让位于圣德帝高升泰,高升泰死后又还位于段正淳,故段正淳改国号为“后大理”)二世皇帝段和誉(《天龙八部》第二章《玉璧月华明》:……段誉心想:“我若再说谎话,倒似是有甚亏心事一般。”昂然道:“我刚才没跟钟夫人说实话,其实不该隐瞒。我名叫段誉,字和誉,大理人氏。我爹爹的名讳上正下淳。”……),幼喜刀戈(就是喜欢练武,六脉神剑之类的),七岁入学,就学于龙苑六铉大师(大理国王室子弟多从无为寺高僧学武)。师天台高僧,游方入滇,遇逍遥大师,论佛哲,一见如故。六铉学识渊博,文韬武略,与中原周侗(就是《说岳全传》中岳飞的师父)齐名。六铉长侗二十四,妻亡出家,慕大理龙山苍屏而留居无为寺。为大理国王室治学,治学之严,有蒙诏郑回(唐时南诏国清平官,汉族)遗风。六铉喜誉慧根超群,与妙澄大师共授技于和誉。妙澄入白崖水目寺,誉从之。澄受(疑为“授”)誉六门妙法,皆异术奇门(高深武功)。大观二年,因大理疫疾整年,六铉以无为寺香杉叶、龙苑泉水煎服,皆愈。慧现疫起,国人皆有更王之心。时和誉年二十六,当立之年。妙澄、泰明、祥明入见正淳,淳有传位避隐之心(避位为僧)。淳曰:“己为君无能,灾星现而疫起,玉龙(丽江玉龙雪山)雪崩山流。今和誉长大,储立为君。况年事已高,今与宋通,国中多事,为君不能统军驰骋沙场,何以治国?(可见大理国重武)今意定。”拜国师无为寺主坐大法师为戒师,择日出家无为寺,并禅位立长子和誉(不是段正淳死后段和誉继位)。誉立,二十二国、三十七部诸夷酋首,皆入大理朝贺于暮春三月。大宋亦金书册封(大理皇帝向由宋朝册封),派使臣入贺。时方外诸技、八方歌舞,日夜笙歌于五华楼,盛况一方。

和誉勤政爱民,国中渐富。历三年,至辛卯夏晦,地热水浑,六畜不安(地震前兆),地大震,月余始止,毁房万间。海东十六寺全倾废,死三千余。民房多毁于火。时水旱相连,高氏课重(高氏让位于段氏后仍掌握实权)。三十七蛮多变而拒课,高氏率兵平之。誉令高氏以重兵守鄯阐(今昆明)诸隘口要地,国渐宁。泰明(高升泰之子)故,八子皆封地。一夕,智昌(高泰明之子)与帝宴于弄栋。智昌醉失言:“段家为帝了不起,若无我高家保主,主子将作崖下鬼。如今皇帝本属我,是我父听阿爷言而让位段正淳。你段和誉当上皇帝,我就不服。”(权臣嘴脸)段和誉后以忤逆罪,遣智昌拓南城(重罪轻罚),半载,瘴疾而故。誉悔,抚其眷,于次年七月,以法事度之。其属将谋弑誉于地藏寺,伏于门后,为侍卫擒获,供不讳,誉赦之。二士弑王不成自尽,誉建义士冢葬之(仁爱之君)。政和六年(公元1117年)誉遣使爽贲李紫琮。以三百匹良马,百二十众入贡,并以乐工四十八演幻戏南曲。徽宗亲临观之,乐奏《五华爨弄》,《南诏朝天乐》,厚赐乐师段皓德。皓德,叶榆人,幼好五音,后随素兴(大理皇帝段素兴,后因荒淫被废)入拓东,官爽陀司乐大夫。兴废,回叶榆,作《五华爨弄》、《三塔弄》,而名振南中。徽宗册封和誉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己亥春,彗星再现,诸部蛮再叛,攻鄯阐,杀高明清于东堤、事平,擢量成为相。后靖康事发,宋朝渐弱。誉年事已高,渐与宋疏。誉因国中王室纷争(后妃子嗣太多,以致发生继统之争),力不从而禅位正兴(和誉子),削发出家与荡山,计在位三十九年。

余洪武十七年游荡山寺,与无极长老游于荡山坪段氏法王寺废墟。见殿侧有广弘大师碑,始知和誉出家,法号广弘。终年九十四(出家三十年),为段氏诸帝王第一高寿。和誉善书荷(书生本色),喜琴,著有《玉荷诗笺》四卷,存段居士兰室书斋。《琴谱》一卷,遗曲三首。余观其曲,杂乱无章,曲非所能(看来阿碧是对牛弹琴)。段氏内史有和誉文抄五十余段,皆往来文稿。天生关有段和誉少年游园诗:“虎啸天生关,水泻银华翻。梅开彩虹桥,龙吟碧水潭。”(比段氏其他帝王的诗都要好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金书里很多角色历史上都确有其人,真真假假敷衍成篇,颇得罗灌水真传,呵呵。

家园 居士可曾见过这本《三迤随笔》?放狗搜后,令人神往

明初云南大理天威径镇抚使李浩的著作《三迤随笔》,久藏秘阁,未显于世。其传抄本经第十九代孙李莼先生于1999年献给国家,于2002年公开出版。这位镇抚使李大人在书中自述,他不仅是沈万三的好朋友,还见过张三丰,还给张三丰盖了一座道观!偶卖糕的...

《三迤随笔》中,有一篇叫“沈万三秀戍德胜驿”,是了解沈万三在云南的重要史料。沈万三原是充军到辽阳的。因沐英与沈万三有旧。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召沐英入京问云南事,侃及沈万三事,朱元璋对沈万三的怒气已消。沐英说:“万三通理财,求帝拨万三父子入滇,为西路理财。” 朱元璋准奏。入滇后,居沐府三月。万三嫌省城烦乱,愿住大理,隶天威径囚籍,天威径镇抚使李浩得万三父子,安其子于合江铺哨,并为其脱囚籍。

永乐初至昆明经商。沈万三崇道,通守门,曾拜张三丰为师,洪武二十六年,张云游至滇,会沈万三于德胜驿馆驿。万三年已迟暮,愿随师静修。李浩久慕张三丰之名,出银80两,建灵鹫观于茅草哨西,点苍马耳峰后山麓。万三随三丰主持灵鹫观。

家园 我现在都开始怀疑这本书的假托的 哈哈
家园 《三迤随笔》、《叶榆稗史》和《淮城夜语》全不靠谱吗?

看来,这三本奇书很可能是这位献书人假托的。奇人,奇书,书现世的奇,人去世的奇。书的内容与历史丝丝入扣,扣得太准了,完美的象现代高仿文物一样。

新发现的三部明代书稿复原古大理绝代风华

王宁

云南日报20041112第1版

“怪人”献“奇书”,囊括了南诏、大理国和白族历史文化方方面面的《大理古佚书钞》。弥补了大理史料的缺失

在大理,李莼曾被视作“怪人”,穿着不伦不类,说话颠三倒四。但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却在1998年将家中珍藏了430多年、历经19代人而保留至今的珍贵书稿手抄本,无偿捐赠给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

回忆此事的经过,大理州文化局原局长尹明举仍然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早年学过音乐作曲理论和声乐的李莼,因为被错划为“右派”而命运多舛,做过木匠、干过建筑业,退休后因酷爱洞经音乐而在下关文化馆搞文艺,也因此和尹明举成为朋友。他常从家中拿出一些家传的明代工尺谱给朋友鉴赏,所以当1998年的一天,李莼把一摞小笔记本放到尹明举的面前时,尹对这些用钢笔行楷抄录的文字并没有感到惊奇,可是等细细地翻阅了全文以后,尹明举震惊了,这些文字抄录的是3部随笔式佚书,为明代永乐至嘉靖(公元1403年一1566年)年间李浩著的《三迤随笔》、张继白著的《叶榆稗史》和玉笛山人著的《淮城夜话》,3部书中所述内容几乎囊括了南诏、大理国和白族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历史事件、南诏、大理国宫廷内幕、民族源流、宗教信仰、天文地理、自然灾害、冶炼技术、医药卫生、文化教育、音乐美术,乃至民歌民谣,无所不包,而且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新史料。熟悉大理的历史与文化并深研多年的尹明举很清楚,白族没有文字,对于大理的历史,汉文典籍中本来就记载有限,而为数不多的史料又在明洪武初年被攻克大理的明军将领付之一炬,所以明清以来记载大理古代历史文化的专著屈指可数。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大批中原的学者来到大理,才开创了对大理古代历史文化进行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多次对大理的历史文化进行普查、研究、考古发掘和文物修缮,但是文献资料仍旧不足,《宋史》中,《大理国传》只有560几个字,而且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找不到足够的史料写出一部内容充实的《大理国史》。在这样的前提下,这3部书稿的出现,立刻就得到了大理州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拨出专款交由大理州文联负责整理出版,还把此书的校注出版工作当作大事来抓,组成了由尹明举以及多年从事大理历史文化研究的施立卓、张乃光以及李莼参加的编著小组,2002年1月,名为《大理古佚书钞》的3部书稿终于正式出版发行了。

曾经被精心放置在30几个紫檀木和红椿木大箱中的书卷,历经400多年的沧桑巨变,令人痛心地散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三迤随笔》的作者李浩,就是李莼的先租,他出生于金陵文人世家,7岁就和后被封为太子的朱元璋长子朱标以及被封为沐国公的沐英结为兄弟。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调遣沐英等讨伐云南,李浩随同前往,云南平定后,李浩受封为天威径镇抚使,镇守大理下关,沐英把从大理总管府所得的全部史料交给李浩保管,这是李家历经19代的藏书的开始。李浩在自己的住宅“碧荷馆”中建了藏书楼,一边流连于此一边著书立说,《三迤随笔》就是他读这些大理国史书的心得;《叶榆稗史》的作者张继白是李浩的姻亲,为大理当时著名的南中七隐之一(南中七隐还有感通寺无极法师、《孔雀胆》女主人公大理国总管之女段宝姬等);自号玉笛山人的《淮城夜话》作者李以恒,是李氏到云南后的第6代,他自幼喜爱音乐词赋,曾和当时大理的名士赵汝谦和李元阳一起亲自到永昌(保山),迎接被贬云南的新都状元杨升庵,后来3人共议成立了下关“三元社”、大理“叶榆社”两大洞经社,首开云南洞经音乐之先河。

李浩接管了大理国的藏书后,要子孙后代遵守所有藏书不许外借、不许带火种入书楼等家训,这些藏书都被精心放置在紫檀木和红椿木大箱中,当时共有30几箱,很多史料都是用千字文抄录在细薄的纸上,经过多次装裱,且有数十人阅读后的印章和卷尾的跋文,哟防书老化,每部书都被放在扁柏香木匣中。李氏一族在随后的几百年中都严守家训,精心收藏着这批珍贵的古书,成为明清以来滇西珍藏古书第一家。但是400多年的沧桑巨变,使这些书卷令人痛心地散失在历史的烟尘中。据李莼回忆,抗日战争时期,途经下关的国民党士兵驻在李家,从万本藏书中抽出不少书籍来当柴烧火煮饭,幸存的5000多册在文革期间,被无力保存的李莼自己烧了整整两天,剩余的被当作“四旧”拉了7手推车成为造纸原料。《三迤随笔》、《叶榆稗史》和《准城夜话》这3部书之所以能够幸存并得以面世,几乎就是一个传奇故事——因为这3部书都是李莼的先祖所作,所以他格外珍视,既使是被打成“右派”到农场劳动,也随身带着。在农场,他的老朋友杨彪对书中的资料很是着迷,但李氏祖训又不允许李莼将这些书稿外借,于是李莼只好答应了杨彪的要求,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一摞包装水泥的牛皮纸上抄写了40万字左右的3部书稿。1964年杨彪病逝,书稿就一直放在李莼所在建筑工地的马凳里。文革中,原书成了造纸原料后,这些牛皮纸上的文字就成了孤本了。1970年,李莼突然梦见杨彪,想念朋友的他决定把书稿烧了“送”给杨彪,李莼的妻子说,烧之前还是再抄一份吧,将来留给孩子们,于是李莼就又花了1年多的时间把3部书重新抄在一摞小笔记本上。

抱着审慎和严谨态度校注的《大理古佚书钞》,复原了明代大理的绝代风华,引起专家学者关注

尹明举、施立卓、张乃光3人在校注《大理古佚书钞》的过程中,始终是抱着审慎和严谨的态度的,他们也和有些人一样,首先对这3部书稿的真伪提出质疑,因为原书已失,仅有李莼的手抄本存在,对书的真伪只能从内容上考证。经过仔细的阅读查证,他们认为这部书不可能是后人编造的,书中系统地反映了大理以及云南的历史,对很多历史事件在不同的篇章中都有不同侧面的记述,包括庄跻开滇、白国渊源、武侯南征、天宝战争、苍山会盟、元灭大理、建文隐滇、洪武西征等,许多书中所述内容和考古研究不谋而合。例如1996年,云南省文物考古所和大理州文管所在今下关发掘了古代的砖瓦窑,初步断定是南诏至元明时期的砖瓦窑址,而《淮城夜话》中就对此有所记载;又如南诏城镇建筑,尤其是王都建筑早已毁圮,史料上只有简略的记载,而这3部古佚书中对此论述详实,是后人无法编造的。在确信了古书的真实后,他们在编注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史书加以查证,常常3人为了断句和考证等问题争论不休,有时一句话不通顺,就反复研究反复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李莼因为经常抄写佛经,所以训练得抄写时很少出错,是在忠实地抄录原书。

这3部书都是随笔式的小品,不是史书,自由随意的写作方式使书中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得以复原明代前和明代洱海地区的社会生活画卷,其生动和鲜活是许多正史所不及的,而其中的很多内容,也弥补了史料的不足,比如庄跻开滇是否真有其人其事?诸葛亮南征时是否到过大理?建文皇帝隐滇的真实性如何?还有三塔的建设时间、天宝战争的地域问题等等,这些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这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大理古佚书钞》出版不久,李莼就去世了,而发行4000册的《大理古佚书钞》也很快销售一空,并引起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书中真正地感受到了大理各民族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美丽。

家园 这三本都可能是伪书

http://houchong66.blog.163.com/blog/static/34027232005823620160/

家园 假托古人写古书,真是雅人妙事,哈哈

忽悠倒一批专家教授,添了无数掌故趣闻,好玩!

家园 我看着怀疑 您说后查了下 发现有人已经说了

从他说的几点看,似乎真是假的。

我的感觉比较直观武断:就像某些回忆录,其中出现过多的历史名人,当事人在各种关键场合出现,往往是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