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6)邓公新话之六--上 -- 史文恭

共:💬212 🌺1164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卓越没有。呵呵
家园 前几年有人传老农民稀罕解放前

说日子还不如解放前,现在开始有人说北洋比解放前还好。其实你算算老赵那时候的老农民要是放到北洋时代能有几岁?袁大头流行都成为佐证了。太油墨了,嘿--还有四朵花儿

家园 先请教一下,中直什么机关可以看老赵的调查报告

这年头闲人多,引来不明真相群众围观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家园 貌似易那本书是“辩论”的缩写本吧?

好像丫在前言还是后记里说了,是他看了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的,尹宣翻译的麦迪逊写的“辩论:制宪会议记录”(630页)后简写的通俗版。

觉得文笔挺好,当“简史”“简明教材”“入门读物”都不错的说。

对了,冷战中国网上推荐的有些英文书不错,我去年看了一本里面提到的“盲目的先知:从凯南到基辛格(美国知识分子与战争)”-----如果史兄对国家决策过程中“秀才”的作用有兴趣的话颇可一看----这个属于看你庐山系列后的猜测,准不准的就难说啦。

家园 海天兄真是可人,一语勘破啊。。。

俺的确比较喜欢美国建国初期的尔虞我诈和理想主义并存的政治局面,----当然,这是因为这个局面对于俺们中国人而言,记忆犹新啊。。

因此,俺喜欢的是这个过程。

而易中天老,更在乎美国宪法这个结果。----并,非常关键的是,他老人家和他的那一代,永远有一种思维定式,即在政治制度上,有一个理想的,完美的制度或者理论,----就算他们原先的那个理论GONE了,但对于他们而言,那个理论的崩塌是因为理论错了,而不是因为,世上本没有完美的理论。而只有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利益集团互相之间的争斗妥协的结果。

所以,坦白地说,俺觉得易中天老的那篇文章,过于激情,过于赞美啊。。。

家园 真有这种事.整风教育太有必要了.
家园 有个新美剧叫《约翰亚当斯》,推荐给史老师看看

讲的是美国开国前后的事情,囊括了所有重要历史事件

家园 已经观看完了,谢谢您的推荐。。

俺是HBO的big fun.

家园 关键是怎么从8K跳到450K呢?

为什么到10K时就拦一下呢?

家园 嗯。。这个问题很好。。。

不过答案说起来就话长了。。一言以蔽之。。扩大化了。。。

家园 民主自由的个人主义者

只看才女的回忆录,会认为章伯钧是完人。

家园 楼主关于反右问题的责任还是比较客观的

至少并没有去否认。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邓作为主持者,是扩大化的主要责任者,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有责任可以带过的。

俺总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要追究反右扩大化,要追究三年灾害饿死人,要追究大跃进这些历史错误的责任,板子都要打在谁的屁股上,必须要和对改革开放错误的追究持的态度一样,这就是板子既要打在一线直接领导人的屁股上,也要打在后台二线垂帘听政的人身上。

比如说,要批判老毛在反右大跃进上的错误,胡同志和希贤,甚至总理也难辞其咎;意识到改开以来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误,也不能只打耀邦同志的屁股,希贤绝对要负主要责任。在这些事上,有没有把板子同时抡圆了打,打的力度是不是一样,才看得出是不是可观的说事。

上有好者,下必效焉。一线领导的错误离不开二线老板的鼓励默许。只要求老毛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说不过去的。

通宝推:宁静致远,
家园 邓这个反右急先锋的责任当然是跑不了的

但把反右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归结在邓身上,也还得商量。我觉得史文恭先生的说法更有道理一些。

双百时期,下面知识分子和我党干部之间冲突已经很剧烈。所谓“外行领导内行”“小知识分子领导大知识分子”之类的怨言也是由来已久,这类怨言和诉求不可能不与土共大多数基层干部产生矛盾和冲突。

土共的革命导致天翻地覆,一个主要由农民和部分小知识分子构成的政党掌握了政权。这样一个革命政党与旧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刻矛盾应该是57年风波的背景。

与其说土共大多数基层干部只是被动的、被迫的完成中央的指标,毋宁说这些数量庞大的基层干部的对事情的反应和态度最终决定了中央的反应和态度。

另外,看到前面有同志说,章罗诸人的言论与民主无关,只是代表着旧的士大夫集团的利益与愿望。这个相当在点,中国旧政治的传统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就是章罗们的愿望和诉求。哪一个帝王不是这样做的呢?共产党毛主席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做呢?

他们后来说毛主席是封建帝王,其实当初他们热切希望的正是毛主席能做刘邦做朱元璋呢。

通宝推:caoban,
家园 那就要看这个急先锋了

有的急先锋只是充当打手,主子指到那才打倒那,主子不发话他也不动手 - 那这个先锋不能算主要责任者;

要是不等主子指到那,急先锋就迫不及待的抽出小片刀,刷刷3刀横扫千军如卷席,收刀请功,拿如果杀错了,这个急先锋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家园 这个当然没什么问题

从一开始,毛主席和刘邓对发动民主人士为党整风就有分歧,后面邓之所以表现如此积极,应该也是有这个原因在里边。邓的工作作风是常以粗暴迅猛为“魄力”,也是原因之一。

但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刘少奇、邓小平。都是中央一级的领导,他们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包括对情况的估计,一是都要受到下面层层反馈上来的信息的影响,二是都要考虑党的大多数党政军基层干部的反应和想法。

所以我认为这个因素对反右扩大化的决定性要大一些。

我无法想象57年下面大多数党的干部和那些后来的右派处得很好、很和谐、没什么矛盾、甚至到转向之后还都是要保护右派的,而刘邓就非要搞个扩大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