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国气象渐生 -- karman

共:💬45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大国气象渐生

尽管批判大陆的许多现象时我比谁都狠,但看到大陆上些微的进步我比谁都喜。 无他,爱之深恨之切也。以前为赋新诗强说愁,喜欢谈大道理,只怕不深不广。 现在只喜欢看小事看细节。 据唐德刚回忆,胡适晚年不再多谈杜威主义,而说“民主是种生活方式”。 确实,历史研究也好,哲学研究也好,经济研究也罢,研究到底,还是生活,人类的自然活动。 

正所谓,大道自然。

昨天和家里的老人通电话,知道二位老人这个星期去逛了豫园和南翔古漪园。老人么,最富裕的是时间,如果再不用花钱的话,去哪里他们都愿意。 上海七十以上的老人非高峰时间乘公共汽车不用花钱,去公园不用花钱。 这两样,让老人的生活大为改善。

公共汽车,拉十个人和拉一百个人区别不是太大,市府就不去计较那几个小子儿了。 让老年人免费又何妨?非高峰时间空跑也是跑,一样烧天然气(现在上海公车烧天然气啦)。 老年人上车有“老幼残孕”专座,他们自然乐意享受这个免费服务,出去了就要消费,那怕喝瓶汽水吃碗面条,也是带动消费嘛。 公园呢,自然要增加管理费用,毕竟使用的人增加了嘛。但是老人常去公园散心锻炼,身体健康了,也许政府能从医疗支出上省点儿回来呢。 况且,万事不能都只算经济账,中国毕竟有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嘛。

相比之下,我这里本地政府想推广公共交通,财政上捉襟见肘,每个子儿都要扣着算捏着用,老年人象废车堆在垃圾场一样呆在养老院里等死。 叹。

家园 你在哪里?
家园 花!

上海这些年真是越看越爱

家园 上海那帮人明显不如杭州

7月份的时候,高调宣传要发控盐勺,新闻播了好几天。等了几天都没到,结果如我这般好奇的人不少,就有人去问,然后报纸上登出来了,居然要到10月底才能彻底发完。

这效率也太低了,一个小塑料勺,不就跟报纸一起配送的嘛。这么早开始宣传,到了10月,很多人大概都忘了这个东西了。

杭州就好很多,早就发了,还是一套的,有好几样东西。还有其他的社会福利措施。我外婆住杭州,但户口不在那边,不然福利更加多。

家园 好啊,越多的城市比上海好才好啊,那定是大国气象弥漫了

不但城市,而且农村也要搞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就是先圣们的理想嘛!!! 能做到这点,那中国还不是天下第一大国了嘛!

花!
家园 文化很重要。 要养育一个良好的文化很不易。

江浙两省地区,长江三角洲要在人文环境上下功夫。

家园 恕不奉告。 你想蹭饭地干活?
家园 这件事本身只能说官员的能力太差又太浮夸。

上海已经算好的了。

当然,浙江的官员相对可能更好一点。

家园 生呼?
家园 上海还有个福利,是外地的老人来上海照顾子女的有奖励
家园 上海不仅免费发放盐勺,今天

居委会有每家发一个油壶

家园 广州65岁以上交通公园都不花钱,不分时段

60-64岁的半价。凭退休证和低保卡,还有别的什么卡的(退伍军人证?不太记得了),不分年龄,公园月票4元-10元。不过广州好多公园都已经没门票了。

都实行好多年了,我都记不清多少年了,至少5年,因为我出国前就这样了。

不过这样也有弊端——有些公交车的司机不耐烦等老人家上车。因为司机除了工资外还有提成的,而老人不付车费行动又比较缓慢,有些无良公交车司机就不愿意等。我亲眼见过好几次,老人家离车门才只有几米的情况下,司机关门走人的。还有一次清晨很早的时候坐车,除了我之外车上都是老人,司机居然小声咒骂了一句“拉了一车棺材趸”。当时气得我呀!不过还没等我骂,司机就被老先生老太太的口水给淹没了。

家园 杭州早发了,有一套东西呢。勺就有大小两把。
家园 具体一点,什么优惠啊
家园 俺们这里也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