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母亲的知青岁月 -- 成奎花

共:💬64 🌺3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的母亲说的非常的对啊,其实

生在了那个年代和这个国家,注定了,都要一起承受属于这个民族的苦难。

感谢他们,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笑容,是在他们的坚强和坚持之下。

家园 写伤痕文学的只能代表知青中的极少部分。

  在我们知青的聚会中,不管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下乡的,多数人谈起当年的吃苦是作为一个自豪的经历来说的。在接触到的其他省市知青也差不多,只要知道了对方同是知青身份,多数就要兴致勃勃谈起当年的下乡生活。

  要想真正了解知青的生活,不能去看那些小说,要看各地知青集体出的文集。

家园 我很同意你的说法

所以我不评价知青,

我无法评述这个然后,那么多知青,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作为,各有各的选择。

只评伤痕文学作者

可是再然后,伤痕文学出现了,我只看见作者们的眼光轻飘飘从老乡们头顶掠过,永远的停留到自己身上。

家园 谢谢suisui

我在单位的电脑上无法送花,等我回家给你一一送花涨经验

家园 伤痕文学境界是不高

我倒觉得不是作者只看到自身的苦难而忽视了农民世世代代的艰辛。如果说

强奸女知青的畜生,没有女知青他们就不做恶了吗?不,他们强奸农民家的女孩。知青因为缺医少药难产、病逝,没有知青悲剧就不发生了吗?不,照样年复一年发生在老乡们身上。如果没有上山下乡,这些老乡会和他们祖祖辈辈一样默默吃苦,不会因为自己吃苦就要求城市里的人也吃一样的苦。

将所有苦难加总我相信那些年的“苦”还是相对较多(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毕竟除了自然条件的艰辛更多的苦难来自人们之间,而人们当时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这些特色大多是负面的。

与其说伤痕文学的浅薄来自“天生的高人一等”,不如归结于作者不能真正深入到时代的苦难中去,眼光局限于自己,停留在表面,与真正的历史疏离。

家园 哈哈

现在可还有地方卖傣族筒裙的没有?这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喜欢民族/民俗服装的mm应该不少的,我觉得。

家园 说得

与其说伤痕文学的浅薄来自“天生的高人一等”,不如归结于作者不能真正深入到时代的苦难中去,眼光局限于自己,停留在表面,与真正的历史疏离。

好!可惜没有经验值送花了。

家园 这个

我母亲是土司小姐,我不是,我父亲家可是几代贫农。

似乎可以蒸个包子?

家园 忽然想到的

王二写的那些东西算不算伤痕文学?

家园 花这句

作者不能真正深入到时代的苦难中去,眼光局限于自己,停留在表面,与真正的历史疏离。

为什么会这样确实是不能用简单的一句高人一等来解释。很多时候,人情世故,确实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至少我自己没有言传的笔力。

回家补花

家园 应该不算吧

首先王二没有哭哭啼啼,二来王二写那些经历已经不是止于诉苦,而是想从哲学的角度来诠释一种人生。并不是说只要只描写自己的苦难而不写老乡的苦难就是伤痕文学的。

家园 奎花啊,你还有个系列没写完呢吧?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这个
家园 9494
嘿嘿
家园 在哪里呢?有pp 么?
家园 伤痕文学究竟是指什么啊?迷惑中......

谢谢楼主长帖,你妈妈真是个好人。

看完以后,发现自己“伤痕文学”的概念有点问题---知青文学和伤痕文学是个什么关系?俺开始糊涂了。(可能因为我对现代小说没兴趣,长篇的很少能看完)

偶最早听到伤痕文学这个词,是看“枫”的时候听父母说的,但那篇讲的是武斗,和上山下乡没啥关系。

后来看刘心武的“班主任”,不是太喜欢(觉得手法比较粗糙,人物也流于脸谱化),注释里说是伤痕文学,但印象里说的也不是插队。

古华主要讲小镇生活的“芙蓉镇”不知道算不算?电影出来的时候有评论说是伤痕文学云云----里面几个人物印象颇深(比如刘晓庆),有知青吗?时间太长记不清楚了。

梁晓声写了不少知青的事,改成电视剧的都有---不过我看他的态度满正面的,没怎么看出“不过想证明,吃苦受罪也分三六九等,上等人不该吃下等人的苦,城里人不该受乡下人的罪。”---也许他不算伤痕文学?

要说对党和政府态度不好,倒是觉得90年代初地摊上有些打着“知青纪实”一类的“黑书”描写插队比较黑暗,有时候还带18+,比梁晓声严重多了。

突然想到,若干年前在国内看过一本现代文学史,里面说80年左右伤痕文学刚出来的时候其实有很大的异议----有人认为属于过去批评过的“暴露文学”,“写阴暗面”,大方向不对,应该批评;“伤痕文学”这个词最初也是带有贬义的称谓,这个好像比较能对应上你的意思和邓小平同志的评语。

偶最近看到说知青的事就是以前河里“冰冷雨天”那篇“屋场”了,你可能早就看过,貌似里面没什么好话,也许可以算你这里说的“伤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