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母亲的知青岁月 -- 成奎花

共:💬64 🌺3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想这么说来着,可惜文采不好
家园 献花

您有位生就高洁美丽的妈妈。

家园 花这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看待历史的角度各有不同,只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才能看清历史的真实面目

家园 最早写文革阴暗面的是短篇小说《伤痕》

发表在文汇报上(好像是78年?),作者卢新华当时是复旦中文系77级的学生。这篇小说现在看来没什么稀奇,但那时作品一般都歌功颂德,几乎没有写阴暗面的,所以发表后很轰动。据来这类作品被统称伤痕文学,其中有相当大部分写知青生活的。

家园 鲜花,加给大家送宝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为了达成100的目标,我这个月是狂送花,挣下好Rp无数

家园 谢谢噢!

俺也得了一枚

家园 最后一句说的好。

呵呵,送花

家园 del
家园 多谢,送花一朵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顶
家园 也来说说态度问题

看到这个帖子又被顶起,再来说几句吧。

你说:

强奸女知青的畜生,没有女知青他们就不做恶了吗?不,他们强奸农民家的女孩。知青因为缺医少药难产、病逝,没有知青悲剧就不发生了吗?不,照样年复一年发 生在老乡们身上。

你说得对,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不同。那就是,知青们没有他们的亲人和家庭在他们的身边,唯一能依靠是一起的知青兄弟姐妹。当然,许多知青受到了善良的农民大叔,大婶的照顾,但是那毕竟不能等同于自己的亲人。那些畜生在犯罪之前,不能不考虑到为人父母护犊的坚强决心。而对知青,他们就没有这样的顾忌。实际上,很多女知青出事都在她们脱离了知青集体的时候。

说到病痛,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有那么两三年的时间,每到天暖的时候,我每月都会在一定的几天里打摆子。和我同住的俩兄弟也都有这样的问题。三个壮小伙(嗨,想当年...)都病得连床都起不来。有幸而又有趣的是,我们病的时间正好错开。往往是一个躺下,另一个侍候,第三个就得准备了。要不然,真的就连烧水烧饭的人都没有了。

金陵陈全发疟疾病,自己写了一首打油诗描写病况,十分惹人发笑:

冷来时冷得在冰凌上卧,热来时热得在蒸笼里坐,疼时节疼得天灵破,颤时节颤得牙关挫,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真个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你还说:

其实我母亲并不是不愿意触及那些过去的苦难,......她觉得自己吃的苦都是该吃的。

承认苦难的存在和面对苦难的态度是一个事情的两面。

梅花香自苦寒来吗,没有艰辛,何来磨砺。我从来都把我的下乡经历看作是我的人生的一个宝贵财富。如果没有那一段经历,光凭那些歌德文学,我会一直认为农村是一片莺歌燕舞,是无忧无虑世外桃源。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去过度熏染或刻意抹去过去的苦难都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一般来说,当地知青比外地的知青更容易适应下乡的生活,毕竟还是相对熟悉的环境。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说挑稻子吧,对你的母亲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那位有着严重关节炎的福建同学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折磨了。那么,听她的回忆也许就得到了不同的印象了。我姐姐有风湿性心脏病,但还是被动员下乡插队了。后来在乡下心脏病发作,差点死掉。在家卧床半年,才勉强下地。

有知青在农村当任民办教师的职位,他们的生活又稍微轻松了一点。至于那些当广播员,宣传队的,我们都开玩笑说他们是沾在贫下中农身上的蚂蝗。

扯远了,如果言语当中有得罪之处,就当大叔我年老痴呆,酒后胡言了吧。说到底,也许我们的分歧只是对伤痕文学的定义不同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哪里来的得罪

知青不容易。

说到底,也许我们的分歧只是对伤痕文学的定义不同罢了。

给大叔送花

家园 最看不起现在所谓大师

一曰:牛棚,那可是农民的住房

也就是说给他们生产粮食就是牛 马

好像农民应该供他们驱动

二月:参加劳动就是迫害

现在不参加劳动

尽是出卖国家利益

家园 最后一句话说的特别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