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镭射关于内需替代战略不可行的假说 -- 子玉

共:💬13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镭射关于内需替代战略不可行的假说

[原创 2008-10-23 10:17:41]

镭射网友最近在西西河发表了一篇文章《略论“以启动内需对冲外部需求的萎缩”》[1],提出一个命题:“靠启动内需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可能吗?我的看法是:不可能。”[1]

关于这个问题,多数人不赞同镭射的假说。笔者从数量关系,把这个问题重新换一个表述方法,如下:

我们讨论的是内需是否可能替代出口。背景是目前世界经济面临萧条,出口面临大幅下滑(一种假设性的预测),那么启动内需,加大内需,成为替代出口的一个策略。镭射认为这个策略不可实现。他的分析是一种数量上的分析。

我们把中国的生产和内需消费看成一个黑箱。

那么中国每年进口的物资就是这个黑箱的投入,而出口就是黑箱的产出。中国近年来一直是顺差,今年一年的顺差大约在5000亿美元。我们谨以5000亿来估值吧。

也就是说,黑箱的投入产出为净余额5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汇率下3万5千亿人民币,我们2008年的GDP大约为25万亿人民币。

我理解镭射的观点是说,如果要用内需替代出口的话,黑箱的投入就应该假定不减少,否则黑箱内的生产力就剩余;而黑箱的产出就要减少,因为内需吸收了。就是黑箱内吸收了部分产出。

镭射认为,在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的情况下,要保持黑箱内生产力水平,产出因为世界经济衰退而减少,那么必然会遭遇一个问题,就是拿什么来进口?产出少了,顺差减少,最后黑箱遇到产出的瓶颈。

笔者提出了一个数量的瓶颈:就是顺差为零,也就是5000亿美元是内需替代的一个上限。在镭射的框架内,进口不改变,黑箱内生产力水平不下降,所有出口顺差全部转化为内需。可以消化5000亿美元。这个是上限之一。

当然可以在逆差的情况下,继续这个黑箱过程。就是吃进以往的储备,那么有2万亿美元的储备,可以吃掉一部分。

这个黑箱模式不涉及黑箱内部的生产力转型什么的,因此是一个简化的数量讨论。仅此为镭射的模型作一个注解。

家园 GDP增长类似于资源流入

把国家经济看成黑箱,5000亿$是流入黑箱的外部资源,这个资源以货币的方式表达。

这里存在一个黑箱的界定问题:是否国家的全部资源都已经纳入经济体的统计。做个假设:如果新疆某沙漠突然变成了石油油田,开发该油田并投入经济体的循环,这当然形成了CDP的增长。

GDP增长(经济统计)意义上的国家和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并不重叠。对于韩国这种缺乏资源的国家来说,“内需替代战略不可行”,是因为韩国内部资源已经完全消耗了,无法增加资源投入,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只能与外部进行交换,出口导向几乎是唯一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存在尚未开发的资源,当这些未开发的资源投入到经济体时,GDP可以实现增长。

目前宅基地的流传实际上是把宅基地纳入GDP的统计,从数字上看,中国的GDP还会持续增长,当然老百姓是否能改善生活,是另外一码事。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增加GDP统计项目的过程(比如住房的商品),这是中国增长30年,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有限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按照可比的统计口径,中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国家公布的数字高。

家园 你的黑箱定义不一样...

我们在讨论从外汇或者人民币可兑换性的瓶颈问题,所以黑箱还是用我的定义比较合适。

您提出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我的那个黑箱内部模式改变的问题了。的确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但是正因为镭射的黑箱模型有瓶颈,才有镭射黑箱内部生产力模式要改变这个命题。这个命题我们可以另外讨论。

家园 能否再说明你的黑箱

在我的理解中,您的黑箱“中国的生产和内需消费”指的是GDP名下的全部资源消耗,外汇储备是黑箱外部的,贸易顺差创造需求,属于外部拉动,缺乏贸易顺差,无法创造新的需要,所以“内需”无法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里存在一个对“内需”的定义问题,上述的“内需”如果是GDP项目下的内需,不存在任何争议;如果从国家的意义上说,中国存在一块没有纳入GDP统计的经济资源,如宅基地等,当这些新的资源进入流通领域,并被纳入GDP统计之后,会形成新的需求,其效用与贸易顺差类似。

货币在本质上是资源的尺度单位,人民币与美圆挂钩之后,可以从全球换取资源,无非是多出一些换算手续,贸易顺差,究其本质,意味着资源的流入。没有贸易顺差,对韩国来说,属于需求的萎缩;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关键是是否存在新的可以纳入GDP统计的资源,如果有,这部分就可以替代贸易顺差成为GDP增长的动力——所谓的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

家园 是的,您的理解基本上是跟我一致的...

比如宅基地这样的资源,起到启动扩大内需的效果,就是我说的黑箱内部要素和模式的变化。

从外汇储备角度看,黑箱有一个数量的上限,这个是镭射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在上限存在的情况下,改变黑箱的属性,可以启动内需,而不必要非得把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个就是您的观点,或者您的观点属于那一类。

我之所以把黑箱用来讨论,就是把焦点先划定。否则大家就不在一本帐上辩论。

至于说宅基地这样的要素能不能启动内需,这个又是另一个论题了。我们可以另外讨论。

家园 我来说明一下

如果从国家的意义上说,中国存在一块没有纳入GDP统计的经济资源,如宅基地等,当这些新的资源进入流通领域,并被纳入GDP统计之后,会形成新的需求,其效用与贸易顺差类似。

我说的资源,特指消耗性物资,也就是石油、矿石、粮食等等。它们是维持经济运转所不可缺少的。至于你说的宅基地等,除非你将其投入国际市场以换取这些资源,否则将其投入流通除了制造经济泡沫之外,不会有任何用处。

家园 土地也是维持经济运转所不可缺少的

个人觉得土地也是维持经济运转所不可缺少的,很简单,如果日本的土地象加拿大一样多,同时环境良好,就不会出现产业转移了,因为土地涉及到经济体系的成本,成本是竞争的重要环节。

用宅基地主要是说明起来简单,我说的资源流入包括维持经济运转所不可缺少的所有资源。

关于房子问题,其实美国就是用房子来换取外部资源的,上海向国外人卖了很多房子,也可以算是房子进入了国际循环了。

房地产业不单纯是泡沫,美国在传统上有利用泡沫进行国家建设的传统,《伟大的博弈》列举了美国修运河、建铁路等很多例子,最近的例子是网络泡沫,从美国本轮的房地产泡沫看,说美国失败还早,很简单,美国人利用全世界的财富修建了大量的住宅,如果未来美国开放移民,美国已经为新移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新移民将会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增长,美国仍然将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很复杂,很麻烦,不多说了

家园 我认为激光的意思是

中国发展所需的资源,是靠美元等硬通货从外部购买的,如果外贸萎缩,外汇收入减少,就无法保持资源的流入了。

思路没错,但是问题在于,购买外部资源的外汇实际上是已经花掉的外汇,是不体现在外汇储备里面的。所以问题就不是能否维持顺差,而是能否维持外汇收支平衡。进口的资源能否增长,取决于是否能维持出口增长,两者是同步的。即使短期不能维持出口增长,中国积累的储备也足以支持过去,世界经济不会永远萧条的,大萧条+二战也就是二十年时间。

家园 你忽略了几个问题

1、目前投入流转的土地,不是未开发土地。也就是说,它已经是经济运转的一部分了。因此土地流转对国民经济的意义,更多是分配方式的改变,而非新资源的投入。

2、美国可以利用泡沫进行国家建设,是因为两个原因:(1)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国内资源进行的,因此以美元形式存在的国内需求是有效需求;(2)20世纪中叶以后,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因此以美元形式存在的国内需求仍然是有效需求。

但中国不同。这两个条件对现代中国都不存在:(1)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源;(2)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因此企图“利用泡沫进行国家建设”是非常危险的思路。

家园 你的想法我能否理解为吃外汇储备?
家园 可以

随着中国相对竞争力的提高,制造顺差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强,瓶颈在于需求方面。短期内外部需求的缩减会造成贸易顺差的减小,但是这不会是永久性的,只要目前的外汇储备能支持到外部需求再度扩张就可以了。

可以
家园 那么外汇储备能吃多久呢?

能否支持到支持到外部需求再度扩张的时候?

最好能有数据,这就好讨论了。

家园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因为外部市场萎缩的时候,中国国内建设的速度也会放慢。这样问题就会变得极端复杂。

不过为了简化,可以简化一下假定:中国进口资源的年均增长的数量不变,价格不变,每年需要支付的外汇增量也不变——之所以只考虑增量,是因为在原来的基础数量时,外贸仍然是顺差,所以对储备的消耗只是由于增量部分造成的——假设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增加4000万桶,按70美元计算,就要增加外汇支出28亿美元。假设石油进口增量占所有进口增量的10%,那每年资源进口增量就需要消耗300亿美元不到。

以上纯属一个理论的推想,暗含的某些假定(中国顺差归零之类)出现的可能非常小,近乎于零。

即时按这种最不可能的不利假设出发,支持10年也没有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