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慢驼骡 简介: -- 石璧

共:💬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慢驼骡 简介:

文学青年,3维专家。

性别:公主

伊人数年来横行祖国荒蛮大地,勇闯江湖深险之处。芳踪所向,群狼倾倒;坚毅恬静,羞杀娇娃!闲日不吹则以,一吹则小儿不敢夜啼。

写有大量游记,每每深刻之处,令偶如堕五里迷雾,三日不得出。

其组织能力出众,穿针引线,往往使当地妇联活跃非常,夜夜蚁聚于麦当劳分坨,所谈绝密。从此城中公不知婆,父不知女。

善厨善柔,追求者众。

家园 【跟贴汇总】(原创)慢驼骡 简介:

――――――――

2排 Re:(原创)慢驼骡 简介:--慢驼骡 发表: 第2

我是上来找几天前看的“当你发现你的父母老了”的那篇文章,发现了这“慢驼骡简介”。羞愧。更正: 1)我不懂3D,全是二维软件 2)我不知道“曼陀罗又名天使之号角”是什么意思。能告诉我吗? 3)我在公司里有一个卓号:文盲(老板给起的) 很高兴你们愿意看越南的那个网页,还有一个网页是甘南的(被石壁批评过的)网页: http://rocktouch.com/original/article/yy-gn/yy-gn.htm 能告诉我“当你发现你的父母老了”那篇文章在哪吗?

――――――――

3排 想找文章,可用网站查找功能。在上面的--石璧 发表: 第3

键:查询,输入父母(帖子名称),便有相关文章

――――――――

4排 上去了,找不到。具体名称是什么--慢驼骡 发表: 第4

――――――――

5排 你只查关键字父母就行了。试一次就知道了。那篇文章在:--石璧 发表: 第5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0;ID=18041 是这个么?Or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0;ID=3713 ???

――――――――

3排 至于那个甘南批评事件,是我所后悔的一千零一件事之一--石璧 发表: 第6

――――――――

3排 Re:(原创)慢驼骡 简介:--马鹿 发表: 第7

下面引用由慢驼骡发表的内容: 我不知道“曼陀罗又名天使之号角”是什么意思。能告诉我吗? 1?..
亦舒有部小说<曼陀罗>. 曼陀罗别名天使之号角

――――――――

4排 我所理解的“曼陀罗”--慢驼骡 发表: 第8

”曼陀罗“,梵音mandala的音译,是一种来源于古印度的宇宙观,也叫”坛场“。本义为“获得本质的地方”,后被佛教所发展。称以之为“悟境”。

――――――――

2排 偶补充一句, 曼陀罗又名天使之号角--马鹿 发表: 第9

"那两盆花高三米左右,叶子如丝绒般滑腻,花朵大而洁白,像只漏斗,花瓣展开如美丽的衬裙。"----亦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2排 up--柴禾儿妞 发表: 第10

――――――――

2排 石壁兄,慢驼骡是MY TYPE呀,什么时候一起出去溜溜?--chong 发表: 第11

――――――――

3排 看到伊去越南的网站了,专业呀。如果一起去玩,俺就不用操心游记了。--chong 发表: 第12

――――――――

4排 伊去越南的网站在哪儿?我最喜欢看游记了--流水 发表: 第13

――――――――

5排 慢驼骡's info., enjoy it. pretty sensational.--chong 发表: 第14

――――――――

6排 谢谢哦--流水 发表: 第15

――――――――

2排 请教3D在这里的含义--齐若散 发表: 第16

俺只知道3D有个含义是3维(three-dimensional)。 但看这个帖子中说是文学青年,感觉是个喜爱游历并写游记的像三毛的人。

――――――――

3排 送给---齐若散--慢驼骡 发表: 第17

你砸到我的“阴影”处。所以给你这篇文章:《谁那么吵?自大狂又在嚷嚷了!》两年多前写的:还有配图,呆会贴上去。 我工作范畴里是不用写字的,所以对我来说写字并不显得(像我们公司的文案们觉得的)那么厌恶。所以我就能利用写字去娱乐或安慰或讨好自己。去年写甘南的一本集子只为排泄消化不良的心情,至今仍未给它取上一个满意的名字。不急,"无题"也可以凑合着吧,等上三五七年都不打紧。反正它在家里书堆中自顾自的搁着也不碍地方。不过吧,若是要热心起来,非要把它呈现于天日的话,那就有点亏,因为一般情况下,很少见到有叫"无题"作品拿过什么奖的,不论是绘画或插花(但漫画例外)。今年春天又一口气写了几篇"流水帐",这趟把它们合起来后却给它找了一个我颇满意的名子,天气预报里常听到的四个字--"阴间多云"。喜欢把自己的文章挨家挨户的呈送――326创作室、320文案室……还跨洋过海的塞到各友好的E-mail信箱里。宣传队里的高音喇叭似的--只是不停宣传自己。这是什么道理?可能是天生的吧。记得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住在街巷里的一栋三层私房里。我家占两个小房,其他六个房间是住另外三户人家。楼上楼下计算在内,就只我姐和我是小孩子,其他的都是大人。可能是我姐能歌善舞的原因吧,邻居们都爱夸我姐。于是我为了使他们明白我有多好,每当妈妈为我添了新衣服或者我(用胶粒积木)为自己编好了漂亮皇冠、头饰、项链耳环之类的东西,都会马上穿戴在身上,还穿上小皮鞋,整整齐齐的噔噔噔上下楼去找胡大姐、四伯、章哥、张伯他们评赏,好让他们夸奖我一下。但他们总会说:"条裤晤够家姐着住果条靓。"于是我又下楼去再换一条裤子,他们就继续说"仲系晤够家姐靓"于是我继续……从小培养起这种真诚相信批评和爱讨别人夸奖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三岁定八十,都老一二十年了,我还在不停卖弄这些"花衣裳"。乐观估计,直到今天,同僚们应该对我写作的"高产"暂时保持着克制的"不厌其烦",但我偶尔也会担心这群仅小可开发的读者对我的"原始文风""简陋文法"的新鲜感会消退;对我的错字连篇再不原谅;对我到处张扬他们的夸奖而讨人嫌。不过我还是依旧努力在他们面前舞文弄墨,潇潇洒洒。――他们会不会摇头轻叹:"唉!这个自大狂给自己画个大花脸,就以为可以上台唱大戏了!""讨个啥啊?" 乐呗!既然现在没有幸福小女人的戏份,那还不找些"小玩意"乐自己一下,谁来陪你去哪里什么天真的"吹吹风"?甚至在我读完自己的《小王子的故事》后,真的为这"给自己的情书"差点感动得流泪。我总是爱向"读者"们提一个很无聊又很占便宜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篇?"他们总是很认真且不艰难的回答出某一篇或某两三篇,然后我会问"为什么选它?"他们就畅快的说一些总让我沾沾自喜的话。其实他们喜欢哪一篇我都高兴。(哪个娘不喜欢别人赞她家的娃啊)我就是这样周周折折的给自己骗取快乐。(别担心他们会不由衷,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会辨认他们眼睛的瞳孔放大缩小的情况、声调的高低、颤抖的程度……说谎或应付式的情态我是可以识别的,且他们都不是千篇一律来认可你。就有那么一两个家伙说:"挑不出来"或"记不起来"的话。我会特别在乎那些否定者的份量,心理学里有一条原理:若A先被B否定,经实践后,又被B重新肯定的话,B在A心目中份量会增加。于是我为小雄给《取暖》打75分而感激他,因为之前他批评甘南集子为"四不像"游记。对他再后来给《小王子的故事》评语我就更飘飘然。有时侯我也会疑惑。他们在激励我要保持自我的同时,又不时说"要润饰一下"的话。但这样会不会洗掉我与生俱来的某些硬闪闪的东西?那天夏蚂蚁读完《取暖》后,说:"卡门,你开始卫慧啦!别那样啊,那不好!"我可从来都未曾读过卫慧的东西,只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她的"艺术照"和一些大大标题拉扯在一起。感觉上她很上海,又有一点张爱玲,但又不完全是,确切的说――像是超市促销中的张爱玲产品。这可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偏见,但在夏蚂蚁的语气里,我接收到一个隐约的信息:她是不好的,别学她!我保护式的把自己与卫慧划清界线,一再声明:我从来没有读过卫慧的东西。她绝对不是我写作风格的传染源。但若是有类似李昂、黄永玉之流,我到愿意拉一下关系。说归说,我真不愿意那么高调,因为有一个不太愿意交代的、很想藏起来的"秘密"――那个作家――不知她是我阳光还是阴影,就像天罗地网般包围着我,不管我乔装逃串到哪里――都会有人把我揭发出来――"你写的东西很像三毛"――刚开始时还会高兴这样攀付一下,但听着听着就听出另一种滋味来,慢慢觉得跟"你长得像刘德华"之类的话没什么两样。世界上已经有一个三毛了,也只能有一个三毛(张乐平笔下那个不算),为什么要人们去喜欢些"像三毛"的仿制品?为什么要人们不去读原汁原味的《夏日烟愁》而来读你的像是似模似样的"春秋冬夜烟愁"?我承认我这生人所读的头十本书里有五本是三毛的,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喜欢三毛,并爱她的"啊"字的大胆用法。但这也不至于要把我捆绑在这高大的栅栏上。我就是我。"三毛,别抓我不放!"我正在努力逃跑。我很坏,我现在从不提及三毛,尽量不让别人知道我读过她的书,即使是人家先提到,我也尽量收敛本来的那股热情,低调处理,减少别人从这个角度联想的机会。我要摆出一个骄傲的姿势:孙悟空哪里来的?不是谁生的,是自己从石头里爆出来的。(人就是这么奇怪,出于自我保护,总会收藏一些本来众所周知的又自以为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些认为别人无法正确衡量的东西。它们可能就是你的源泉,或是阴影:比如三毛,比如凡高,比如丹尼,比如西藏――我从不愿意轻易道来。)越扯越远了,还是回到我的文章和我的自我夸耀的话题上吧。现在仍在共事的当然就只能继续忍耐着我的写作热情。已离开公司的旧同事我也不放过。上星期,小段Call我,我马上就想到见他时须带上我的"作品"。小段可是很重要的哟!!!我喜欢他的撰文既隽秀又霸道――有一种青年毛泽东的风味。我边耐心的等小段读我的文章,心里边琢磨着他会如何评价。我复习着之前一些较高频率的评语"很有特点,保持你的朴实"、"你不如做文案算了"、"错别字多得受不了"…… 我所有认识小段的朋友们,你猜他读完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他说:"卡门,你可以把这些文章送给我吗?" 噢!我真的真的真的开心死了。说真的,别以为你不是文案、记者、作家就不能写字,既然小时候学拼音、笔划、组词、造句、作文那么苦,为什么现在不享受一下会写字的乐趣?不用再害怕写了不讨老师喜欢的字,没有谁会来给你不及格,没有谁再规定你要写400字还是800字,哪怕有再多的错别字(如我)。你说人生大江东去逝者如斯乎。谁说只是白流的水。它也是像写字一样有章有节的。从山谷流入高处平湖,又变瀑布飞落低处平湖,或者湖是水库,库上有个坝,水又可以从坝上再往下流,不时又分成小溪,又合起来,成淌淌河水,汇入大江,奔向海里,又升天,又掉下来,回到山涧里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你说:风景有什么好写?那么你又为何花钱到处去看不同的风景?你说:这是旅游,跟写字有什么关系?我也不能帮它们拉扯上什么必然的关系,只是……只是我个人觉得:写字可以让人――让在很多不自由中生活着的人――可以找到自由" "风景"没有什么吸引力,"自由"该有了吧!废话说完了,我要睡觉了,晚安! 2001/03/18/凌晨4:49 《续:你还在吗?》前些天收你们的信,让我突然明白到自己所发送的文字,其实都在向你们发问:"你还在吗?"――是一些委婉的SOS求救信号,又或是一笺用了文章作掩饰的的书信,信里有泪,信里有你们才懂的符号,更像是我们以前合写的故事的续篇。反复读着你们的信,再拿出自己的文章,惊觉我的文章就因为你们的回信而变得更加完全,不只是一分滋润,一阵春风,更多的是一张大手,把我从泥潭里拉上来;一张大手,抚我的微笑泪脸。别人是通过读我的故事去了解我,而你们是通过我去读这些故事。我们以前是一起长大的,即使以后要分别的老去。都不要紧,即使现在我们天各一方的谱写着自己的故事,以后也可以同放在《尘缘》的目录里。 《继续: "近邻"》同事们,不要以为不是一起成长就不能"相知相融",更是因为日夜共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让我们建立起什么坚什么摧的阶级兄弟"相爱相惜"之情,才让我真正悟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可贵与实惠。更何况是有文化的"近邻"哟!

――――――――

4排 谢谢。--齐若散 发表: 第18

我原来不在网上阅读帖子,只是喜欢嘻嘻哈哈一下,所以,还没拜读过你的作品。谢谢你送了我一篇旧作,看来我比你的老朋友小段幸运,因为他还要索取才能拥有,而我在我们第一次打交道就拥有了一篇。我就将它当作认识你的入门篇,来好好认识新交的朋友。 我不善文辞,还请多指教:D

――――――――

2排 曼佗罗?--擎箭天使 发表: 第19

都哪跟哪呀~~~~不懂的说www。cchere。com @西西河 中文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