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化与改朝换代 -- 时光行走

共:💬9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化与改朝换代

在天涯上看到过一篇有些搞笑的文章,大意是中国历代大多是北方落后的民族不断的侵扰南方先进的民族,而且屡屡得逞。下面摘录其中一段:

“历史上无数次南征北伐,南征胜于北伐要多得多。并非南方经济落后,并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南北战争时的情况不一样。美国的确北方比南方发达,重工业、商业都在北方,南方只种种棉花花生。中国是农业社会,地理、气候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较之北方发达和富庶。如战国时代的楚国,经济实力一度远远领先其他诸强,而有问鼎中原之说。不料反遭强秦欺凌、吞没。三国时孙吴也富甲一方,占尽地利,终不敌晋军长驱直入。南北朝时,南朝比北朝繁荣,结果统一于北周。宋代,南边的宋国经济超过北边的辽,辽超过更北的金,金超过最北的蒙古。结果是金灭辽,继而灭北宋;蒙古灭金,进而灭南宋。整个一个不讲道理。

  明末时满人崛起于东北,与南边的大明帝国对峙。南边经济文化之发达,岂是天寒地茫的关外游牧、渔猎经营方式可比。武器也先进,当时有一种领先世界的红夷大炮",相当于海湾战争时的爱国者导弹,一炮轰过去,就把那边的开国元首努尔哈赤打死了。但大明帝国最终为满清所征服。国共内战,国民党盘踞着富足的南方,则割据着北方的乡村,南边有飞机、坦克、军舰,却也都挡不住南下的共军。国民党的失着,就在于没有把红军消灭在南方,而让他们七冲八闯突了围,长途跋涉到了陕北,渐渐发展成北方的强敌,无可收拾。”

其实我们细想,有些所谓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文化’实际也是一种‘败家’的文化。比如,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介绍我国送给英女王的鼻烟壶,极其精美,是一个大师花了很多时间雕刻出来的。当然,估计英女王不会嗜好鼻烟,这个鼻烟壶是用来承载、体现中国古老、博大、精深的文化的。

鼻烟是干什么的?没见过。据说时提神的,凑近鼻子,一吸,打一个喷嚏。现在好像没听说过那里还在用鼻烟。如果仅仅从一吸,打一个喷嚏这个形象来看,我怎么觉得和电影里吸白面的近似。

不管它是提神还是吸白面,总之,鼻烟是用来吸的。鼻烟壶仅仅是个容器,原本用不着精雕细刻,弄什么‘内画’、‘微雕’之类的‘画蛇添足’。但是,一个东西如果成为‘文化’,那就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了。

可我总想起那个‘傻瓜买首饰却看上首饰盒’的笑话来。

事实上,有相当多所谓的文化是有闲、有钱的人搞出来的东西。记得有个著名的作家叫陆文夫,他有个代表性的小说--‘美食家’,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致内容是:解放前有个有钱、有闲的人,说白了吧,那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文明人。唯一的爱好就是享受,尤其是吃。不光是锦衣玉食,主要是他食不厌精,太喜欢吃了,还研究它、琢磨它,慢慢的就有了点名气。旧社会它行啊,你家有钱你吃去呗,爱怎么造你就造去吧。解放了就不行了,你得自食其力啊。问题是他就会享受,别的不会。这回可遭罪了!到了文化大革命更苦了,好不容易熬过来。嘿!乾坤倒置,地覆天翻。人们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了,可着劲的出主意、想办法享受。问题来了,享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会享受吗?就像现在的‘你小资了吗’?‘你罗曼蒂克了吗’?培养个贵族容易吗?你以为天天猪肉炖粉条就是享受?那是‘土包子开花’!想找个会享受的还真不容易,从解放到如今,运动就没停,你享受?你TMD个资产阶级让你活着都多余!除了逃到海外、港澳台的,剩下的能活到今天的估计也没几个了。怎么办?想辙呀!一下子就想起不还有这么一个游手好闲的文明人还闲居着呢吗?他懂吃啊,他那个嘴值钱啊,就和现在的高级品酒师相似。不光这个,光吃不行,还得知道怎么个吃法。光会吃那是猪。就像喝茶,不光解渴,还得喝出个茶文化。赶快挖掘出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公论可以高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以私论可以满足口腹之需何乐而不为。总之把他请了出来。游手好闲的文明人做梦也没想到,黄土都快埋到脖颈了,自己这点‘败家’的本事居然成为了高级饭票。从此,他一步登天,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反正是精神、物质双文明。

文化在创造、培植、发展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们多数是无意之为。‘美食家’绝对想不到在他游手好闲、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同时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但是这个发扬光大是有条件的,有闲、有钱。试想,如果你连今天的买米钱都没搞到,你能有心情去文化吗?对红楼梦中贾府的焦大来说,林妹妹的忧伤是标准的欠抽。TMD,不用多,饿你三天,保证你什么忧伤都没有了,只有一样,找饭辙!

前几天,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摘录一段话:‘希腊文明是在奴隶制度中兴起的,原因是有了奴隶,可以让自由人充分开展精神活动。’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了文化尤其是一些所谓‘奢侈文化’发展的条件。

南方自然条件好,容易得到丰衣足食。于是,自由人可以充分开展精神活动。李白、杜甫、竹林七贤等大大的光大了诗词文化。以前咱没钱,只能从游牧的居无定所发展成农耕的茅庐,只能从裸体发展成兽皮、草编遮体。今天咱有钱了,日子好过了,咱想住高大宽敞、冬暖夏凉的房子,于是,出现了‘鲁班’,发展了建筑文化;咱想穿得光鲜华丽、飘逸飞扬,于是,出现了‘黄道婆’,发展了纺织、丝绸文化;咱没事闲的慌,咱想听曲、咱想看戏,于是发展了各种词牌、戏曲及其门派。温饱思淫欲,咱晚上还想干点别的,于是又出来了青楼文化。

是!‘决没有什么败家的文化,只有败家的人’。问题是‘奢侈的文化’将造就败家的人,难道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清军入关,八旗哪一个不是刀尖舔血、马背搏命的铮铮汉子。几代人不到,八旗子弟在发展了‘鸟笼文化’‘鼻烟壶文化’‘烟枪文化’‘茶馆文化’等等的同时,也一同葬送了自己先辈的‘开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李后主都知道吗?那要放现在,怎么也得算个名艺术家、名文学家吧?放在别人身上行,是艺术家、文学家。放在他身上,只能是‘玩物丧国’。

借用一句俗话的句式。没有文化是不行地,文化到极致是万万不行地,那是相当有负作用地!

‘美食家’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快快乐乐的继承、发展‘饮食文化’的。这是文化纵向的、深入的发展,还有一种发展是横向的、传播、扩散性的发展,比如昭君出塞。但是这种横向的、传播、扩散性的发展常常是非和平、被动的进行的,比如历史上无数次南征北伐。

北方鞑子在向南方蛮子侵扰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吸收蛮子的先进文化。其实这也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北方也有值得南方学习的地方,比如短打的胡服。

你可以想象,在广漠的草原上天当被、地做床,风餐露宿习以为常的金、辽、蒙、西夏等各个北方部族侵入南方,初次见到南方的文明、文化时的惊诧。额的个神呐!遍地是金银、满眼尽美人,天下竟然有如此美妙的所在。于是,一头扎进温柔乡中。什么金戈铁马、什么大漠孤烟、什么先辈铁血、什么祖宗遗训,我还是先来口大烟吧,祖宗的梦想都在那里头呢。

统治集团也是喜欢消磨百姓斗志的‘奢侈文化’的,利于社会稳定啊。打天下的时候却又是巴不得离‘文化’远一点。

文化大革命时极左,你可以问问那时什么张爱玲、张恨水,什么鸳鸯蝴蝶派等等是什么形象。那时所谓的文化战线的纷争是鲁迅为代表的一派和‘四条汉子’为代表的一派,听来听去那‘四条汉子’也比鸳鸯蝴蝶派强。你想啊,鸳鸯蝴蝶、卿卿我我,这不纯粹革命意志销蚀剂吗!

今天你看,我们要大力发展‘中产阶级’。经济上把我们现在的三角形收入阶层构成尽快改造成发达国家的橄榄型构成,文化上铺天盖地的是‘金粉世家’‘长恨歌’,理论上是‘XX代 表’,建立包括有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文化人’大部分不就是‘中产阶级’吗,只有他们才有条件充分开展精神活动,只有他们才有闲心对酒当歌、泼墨挥毫。

说来说去,‘文化’是一个双刃剑,成也是它,亡也是它。没有文化是不行地,文化到极致那是万万不行地!

家园 中国是南北差异

原来北方政治军事发达,南方经济文化发达。现在快速的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使得北方不再特别具有政治的优势。

从全球来看,现在政治军事的发达和经济的发达有很强的正相关。

家园 谢谢!

本想悄悄献朵花就走的,不料沾光得宝,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北方军事力量与生活方式相关

胡服骑射的民族天性就野,天生能骑马射箭,从小就是战士预备队.

在冷兵器时代,被文明同化得越深的民族越不能打仗.

恺撒的<高卢战记>写到他最开始与日耳曼的战争,

深感这些当时与文明绝缘的人的勇力不可小视.

家园 马可波罗说的也类似

蒙古人的力量比欧洲人大很多。可现在呢。。。

家园 楼主论据多有不实之处

楚国和秦国都是偏远地区,最初经济不可能领先中原。

家园 是啊,洋枪火炮出现以后,勇猛就没那么有价值了.

壮汉看到黑洞洞的枪口面前也只能是心惊肉跳;

没谁敢说大战三百回合?

家园 朱元璋从哪儿打到哪

谢谢

家园 南方经济真正超过北方好像是在唐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持续了两千年的,现在,移到了广东,嘎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