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梦幻泡影之三十 中国经济前瞻 -- 井底望天

共:💬20 🌺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梦幻泡影之三十 中国经济前瞻

五十九

那个时代有一点和今天相像,就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比较合理。在当前西方银行体系货币再生系统暂时失灵的情况下,尽管各国政府在大力注资,由于对经济前景的黯淡,和实体经济的资金缺位,都会是通货紧缩成为这两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由于外汇储备的庞大,在国际市场上一枝独秀,而其他国家又没有资格跟进,就会导致原材料和能源的买方市场。中国如果抓住机会,用长期合同的方法为那些资源国家提供救命稻草,就会为自己的积极财政政策创造条件。

而且中国近年来的通胀压力,和上游产品的大幅涨价很有关系。在这样一个低价的有利环境里,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才可以施行。不然的话,等到西方的银行系统恢复机能,各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如此宽松,下一轮的恶性通货膨胀,会不会爆发,都令人难以预料(因为最终还是在于消费者肯不肯贷款消费)。

以美国历史作为一个借鉴,总共发生过5次高通胀,分别发生在独立战争后,1812战争后,美国内战后,二战后的1947年,和1965年。前几次容易理解,战争支持,除了林肯直接印5亿白条之外,其他都是发国债解决。因为战争大家过得很苦,而且前几次的独立战争,对英国作战,和南北战争,都把美国打得稀巴烂,所以一和平,重建当然不能再加税,自然短期内会有通胀。1947年那次,美国没有受到太大损害,但军工转民用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转轨时通胀了一下。

另一个情况就是通胀后基本上会有一个萧条。所以二战后,大家因为1929年的大萧条吓怕了,政府不敢不实行积极政策。加上和苏联军备竞赛,所以是战争准备机器并没有慢下来,大炮黄油一起上。虽然政府每年投入的财政刺激总额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美国生产潜力可以消化的原因,GDP的增长很快,从1945年的2万亿美元,涨到1960的5万亿美元。虽然在1945年,国债是119%,但当经济发展比国债发展快了之后,1960年回到了58%,1969年到了40%, 1974年是35%。这之后是里根经济学的国债无所谓论,在1984年,回升到了45%,然后就是今天这个接近100%的局面(没有救市大概是65%左右)。

从这个角度讲,用财政的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就像你把政府看作是一个大对冲基金,不管你是用国债去支持战争去抢(比如说英国帝国在全球扩张时,和现在小布什在伊拉克动武),刺激经济发展,你最后的结果还是要从你的GDP增长里,拿回来。如果你的GDP跑得比你的国债发行增长率要快,你的总额在增加,但是占GDP的百分比却降低了,说明你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成功的,做到了以小杆大。反之,你的GDP百分比越来越高,说明你的国债效应越低,说明你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失败的,是在以大杆小。当然如果用国债去打仗,抢不到更有价值的战争财回来,就像小布什的所为,这个买卖当然是赔钱的。而如果你发了国债,不光是GDP增长不够,你平衡帐目都不够,就是通过各种税收吸回来的收入,不够你支付国债的利息,你就是玩负增长了。

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个关系不是想的很清楚,而是一听到财政赤字和债务,就开始担忧通货膨胀了。尤其是那些彻底崇拜金本位的金龟子们(Goldbugs),认为只有具有一定的黄金作为后盾,才可以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

这种看法是很荒谬的。比如说,突然俺们在中南海的后花园里找到了一张藏宝图,结果就是到藏有宝藏的鹿鼎山,把大清王朝祖宗留下的几千万两黄金给搬回来了。是不是按照金本位的说法,俺们就可以立马发行和这些黄金市价等值的几万亿货币呢?

六十

这个不是同样会引起通货膨胀吗?就如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抢了大量黄金回来,因为没有制造业可以消化,同样造成通货膨胀。当然如果俺们只是一点一点的发行多些货币,来保证发展的生产能力可以和其匹配,自然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恶果。那么只要一个政府可以负责任的保证不要破坏这个适可而止的规矩,后面有没有黄金支撑或者限制并不重要。而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你的国债占GDP的比率是不是过高,而且其趋势是不是在降低。只有做到了这两点,积极财政政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

当然以这个标准来判别美国和日本的财政政策,都是属于失败的例子。美国是国债占GDP比重不断增高,而且绝对比例太高。而日本不光是绝对比例太高,其经济几乎就是零增长,想降低比例,简直就是门都没有。

那么是不是中国也要采取高比例的财政赤字政策呢?不是,笔者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相信到了35%的水平,就应该自我收敛了,而到了40%就应该碰到警戒线了。如果中国政府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财政扩张的指南,那么中国政府就可以在经济环境差的时候,靠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回到收支平衡而且略有盈余,中国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了。

而且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不光是中部和西部的基础设施差强人意,而且各地农村的民生建设,比如天然气供气,热水,电力,医疗设施,图书馆等等,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设施,都还是比较落后和缺乏。效法美国1950-1960年的政策,开展一个中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大建设,不光是中国政府摆脱经济困境的手段,还应该成为建立均富社会的施政目标。

中国的13亿人口,可以说是负担,也可以说是财富,更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潜力最大的市场。这13亿的智力,发明创造力,在解决了教育问题之后,都是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增长动力的资源。而当中国人如何考虑应付自己的生存挑战时,正是这个资源为世界文明带来了4大发明。

最近俺看到了一则消息,是关于浙江绍兴农民在房顶上种粮食的故事。而笔者曾经在这方面有过探讨,即在如何解决现在的土地和人口的不均衡问题,可以考虑用现代的大型停车场的方式,开展多层种植的专业化农业问题。这些方面的技术革新,正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样,是俺们最需要花钱研究的。

如果这次的内需刺激计划,可以带来在新材料应用,循环再生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上,有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就一帆风顺了。

除了俺一直鼓吹的新能源(再生清洁能源),新交通(高速铁路连接所有中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土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取消城乡二元化),和经济转型外(外贸导向,到内需和外贸平衡),建立一个全民医疗系统(放弃美国式的私人健保系统,吸收学习英国和加拿大式的政府主导系统),发展中国特有的中医药优势,形成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体系。争取能做到以防治为主的方法,以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的方法,合理分配资源,以降低医疗保健成本,而导致一个可以负担的全民医保计划。在医疗系统和医院的分布上,以俺倡导的3小时城市中心为主轴,建立起地区性分工的专业医院分布体系,让任何边远乡村的农民,都可以做到1.5小时的问诊距离。而交通更远的地方,则争取做到互联网支持的远距离诊断,是特别边远地区的人民,可以享受一流大城市的医疗服务。当看病难和治病贵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中国普通人民才可以放心花钱,增加消费。

点看全图

图一 农民的创造能力体现

点看全图

图二 中国农民令人不敢小看

元宝推荐:宁子,
家园 鲜花再看
家园 花,我也看到在屋顶种水稻的图片,太有才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来,只要经济发展,国力提高,人口、粮食、耕地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解的!

工业化、机械化的多层立体种植离实用化推行看来还很遥远,但用来制种、育秧应该还是很有前景的!

家园 不赞成连天然气都要拉到偏远农村去,效率太低了,

有代替,沼气,与平等无关,农民可以进城。

家园 拉到偏远农村?

从土库曼进来过北疆,从俄罗斯中部进来的过阿尔泰,从轮台来的过东疆,甘肃,陕西。从俄罗斯远东来的从黑龙江。从缅甸来的进云南。这些都是边远地区。

现在从轮台反送南疆,因为巴基斯坦那条进不来。但如果维族农民没有天然气取暖,他们就砍胡杨树,岂不更糟。

家园 种菜可能最合适

收获量大,价值高,还减少了从外地运输菜的各种费用。

家园 新疆的没想到,想的是内地,当然是要具体算账的,

觉得应该逐步让尽可能多的人住进城里去,否则搞不起。当然新疆又是完全相反的情况。谢谢指教,送花。

家园 正途

认同新材料、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还要提倡勤俭之风,毕竟人越来越多。

家园 我看了下

照你的计划,看起来很好。

但是,就是这个万恶的但是,这样搞需要多长时间?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而且当前的形势下,TG只会想到保GDP增长率的!

而且,不要忘了地方政府,这些地方政府往往也是最让人厌恶的。今年好几次的群体性事件就是明证!

家园 屋顶夏天隔热效果大佳,省空调,绿色节能环保全有了
家园 给自然村建一些太阳能综合利用设施怎么样?

模块化。开始作为电网补充。

提供电力。尤其新疆这样光照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再使用一些成熟的大棚栽培技术。

总得有人试验一下开个头吧。老烧天然气烧木头总不是办法。

家园 农业发达的地方用沼气更合算也更环保
家园 这楼顶的混凝土浇得真不错~
家园 看到

国内新闻有报道,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都有在一些乡村推行太阳能供热,当然规模还是相当小,看样子是属于样板工程,当地政府是把其作为扶贫项目的一部分而推行的。希望慢慢地能从中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规模推行。

(国内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已经有进入世界前5的厂家了。目前,相对于通常的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的关键问题是价格太高。)

新疆那边一直在致力风电,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厂家就是新疆的金风。有报道说,西北地区的宁夏、内蒙等都在探址、准备或者正在在建风电厂。

最近看国内的一些新闻,觉得tg在农村建设方面有些做法还是蛮有建树/特色的,-也可能是自己从前没太注意过这方面的信息-,譬如,海南推行的建设一村一特色的生态旅游村政策: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村里出人出力开展铺路、改建厕所、清扫卫生以改进村里的环境卫生、改变农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吸引城里游客、增加村民收入。有的地方政府机关通过“认领”方式来帮助当地农村发展。

甘肃有的的地方政府的做法是,帮助当地农民侧重某几类适合当地的农产品(水果、大棚蔬菜、或其它经济作物)和特色手艺/手工,然后帮助他们和商家(譬如,超市)建立供销关系,保证有产有销。看起来,搞得蛮有声有色的。

看到
家园 太阳能和沼气,我老家那有一定的普及了

我老家在湖北南部农村,算是农村中的中等吧,村里有些人家安了沼气和热水器。安装的时候有优惠政策,沼气似乎只要挖沼气池的人工和修沼气池的水泥的钱,大概是1500左右,具体多少我忘记了。沼气的话只要没气了往沼气池里加点粪就行了,用完了的粪再给庄稼施肥。以前没沼气的话很多人家是烧柴火,这损失就大了,搭配着是烧煤和液化气。在农忙的时候,人累的半死,还要回家生火做饭,现在回家直接用沼气就行了。很多人家连挖沼气池的钱都省了,自己动手挖,其实也不难,再说挖坑农民兄弟大伯们都有工具,也是行家。

太阳能我老家装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夏天的话水温能达到97度以上。都成开水了,呵呵,杀鸡拔毛不用烧热水,直接用热水器里的水就行了。装太阳能好象要2000左右,保修三年似乎。哦,太阳能好象都是海尔的牌子。

光上面两项就相当不错了,切实能提高不小的农民生活质量。不过有些人家还是没装,自来水我们那都安装了,水泥路似乎也都修通了,我没自己实地的到处转。国家如果能大力补贴扶持这样的项目就相当好。

主要是适合丘陵地带的农机没有,现在在农村都是老人小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