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的哥冤,黑车更冤,拼车的冤上加冤 -- mopfish

共:💬70 🌺1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海被严打的拼车

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双跳灯”事件啊。

家园 我山西人

我连襟的外甥在出租公司,国庆一起喝酒的时候,人家跟我说,本地能干出租公司的基本都是原来本地的地痞恶霸!

家园 黑社会也需要漂白啊

这不稀奇……出租车公司,也许是他们比较熟悉的漂白途径?

家园 这样的罢工还会有的。
家园 情况并非如此

可是今天,老百姓使用自己血汗钱购置的车辆,付出自己的血汗劳动去挣钱养家,居然变成了鬼鬼祟祟的黑车、黑摊、黑户,而坐地收取保护费的老板反倒变成了堂而皇之的白道!

我不知道您这段具体指的是出租车还是黑车,因为您文中指代并不清楚。如果是出租车的话,情况并非你所说如此,就北京而言,一般的司机车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公司的,所以他每天要交车份钱(北京是每天140~160,和车型有关系)。司机与公司之间有协议是一般多少年后车归他,平时油和维修费用是司机的,手续、年检等是公司的。所以这笔钱中包括管理费用和车辆折旧费用,而不是你所说的“保护费”。此事我是打车时候专门向不同出租汽车公司司机问过的。

至于黑车,在北京也很多,往往在打车不方便的地方。他们是不用去交什么“保护费”的。不过这些黑车有一个问题就在于安全性不好保证,也确实是报道过黑车抢劫、强奸、杀害乘客的案件。

所以先别忙着激动,我认为把事情搞清楚再发议论比较好。

家园 据我所知,印尼的雅加达就是这样

http://auto.people.com.cn/GB/6252606.html

大家都谁见过你搭他的车,他还给你钱的稀奇事吗?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八成人家会说你神经病,可是我在印度尼西亚却真的见到了。

  那是前年3月,我去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的时候。刚出绿色通道,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伙子对我微笑,见我过来他赶紧迎过来,“先生,您好,我叫汤尼,是您在雅加达工作时期的翻译和向导,请跟我来。”我点点头,回想着小伙子的微笑,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印尼人民的热情。

  走出飞机场,我就看到让我惊奇的一幕,远远的只见一名妇女带着孩子走出一辆高级轿车,妇女刚下车,司机就拿出一沓钱给了妇女,接着说了一堆我听不太懂的马来语,妇女拿着钱很开心地走了。

  我很好奇,上车后就请汤尼翻译给我听,汤尼笑着说:“刚才是司机拿钱感谢坐他车的妇女,并留下联系方式以后经常保持联系。”我听了,脑子先是一蒙:“什么,妇女坐他的车,司机还得很开心的给她钱,这真是不可思议。”见我一本正经的神情,汤尼显得很吃惊:“这有什么奇怪的吗?”慢慢的,在我的追问下,汤尼告诉了我原因。原来由于近些年随着印尼经济的持续发展,印尼的私家车数量不断攀升,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以及空气污染。于是,政府出台了决定,要求进入市区的私家车的乘客不得少于三位,否则要交巨额的罚款。为了不被罚款,那些乘客不够的车就必须找一些乘客。于是职业“乘客”出现了,她们大多是失业的妇女和孩子。说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个司机给了妇女钱,还要对她说谢谢。

  看我解除了疑惑,汤尼笑着对我说:“这下明白了吧,我们车的乘客也不够,一会儿快进城了,我们要赶紧找一个。”正说着,远远的一个妇女示意要我们停车。汤尼停车,接着下车给她开门。然后她静静地坐到后排,和汤尼用马来语聊着天,大意就是感谢你坐我们的车,真是太麻烦您了。那个妇女也不住地说谢谢。直到过了收费站,那个妇女拿着钱就下车了。临走的时候还不住地对我说谢谢。

  车慢慢地开着,我回想着印尼人民的微笑安详地睡觉了。

  后来有几个从国内来的朋友,也发现了这稀奇事,问我为什么,我笑笑说,这是习俗,你们就入乡随俗吧。

家园 说明理性人在利益面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家园 不是一回事吧

雅加达当地的交通法规是:在高峰时段私家车须至少搭载3名乘客方可进入雅加达几条最繁华的街道

和“不让上路”不是一回事吧

家园 这个事是有的!

有的城市高峰期单人驾车不能进某些区域。

也有的城市是单人驾车只能走某些车道,多人的可以随便。

所以有的人急了就免费搭人,至于倒贴钱还没听说,不过真的急了也难说。

家园 你要是到过北美,不会不知道“Car Pool”这个标志吧

还有新加坡,那是真的有专职拼车人的。

至于说“不让上路”,高峰时段(尤其下班)出门就是管制道路,不带足人还真的就不行,万一抓到损失不小的。

家园 美国没有整条路都是car pool的吧。

一般都是高速最左边隔一条lane出来,还有就是个别出入口是car pool only的。我还没见过整条路都是car pool only的呢。

家园 不要把必要的限定词去掉

北京0,5尾号的车周末限制上路,我就不能说成“国内现在私家车都不让上路了”, 是吧

家园 原来张宏良是黑车的代言人
家园 出租车司机是辛苦,但也没想象和渲染的那么苦

我前几天晚上打车的时候,和一个大众公司(本地最著名的出租车公司之一)的司机聊,40多岁的年纪,做一天,休一天,每个月大概能赚5000多。 也不是开玩命车的(我指的是那种没日没夜连轴转),一般晚上九点多就开始往家的方向开,有人就拉一路顺风车,没人就空车放回去,十点多就到家睡觉了。休息天晚上九点多睡觉,第二天早上五点出门交接班,又是一个循环。

要说苦,是真辛苦,但也绝没有苦到那种不堪的地步。从作息规律上来讲,甚至比很多白领还要规律。

本单位还有一个司机,后来出去自己开车,开BX牌照车(不是黑车,指私人运营的出租车,但一般口碑不好),一个月可以赚的也不少,比公司里的司机多,但公司里的司机有交四金,保障更好。

家园 你说的是特殊情况吧

我在北京也遇到过你说的那样的,不过那个师傅说他的车顶子是自己买的,开出租也就给自己找点事儿干罢了。但是我遇到的绝大多数的司机是两个人轮换开的,一个开白天一个开晚上,要经常熬夜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