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梦幻泡影之三十一 地区发展博弈 -- 井底望天

共:💬19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梦幻泡影之三十一 地区发展博弈

第七篇

地区发展博弈

果落案兮花正谢,冬飞雪兮夏送凉。

煮新茗兮寒衣成,饪佳肴兮小碟香。

六十一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家整天谈论的就是如何将中国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并讨论如何在沿海地区,将产业升级换代,从简单的代工(OEM),走进设计加工(ODM),并进一步走进品牌加工(OBM),变成高附加值的品牌生产。

而所有为这方面所作的努力,都不是成效太大。西部和中部的省份,派出了各种招工团,希望将自己输出的劳工里的家乡父老,尤其是做了技术领工,和从事比较高技术的人才挖回来时,这些人才又因为前一阵的劳工缺位,到处成为香饽饽,而不肯回乡。而沿海地区,虽然大谈特谈腾笼换鸟,大家在认知上一致,可是在具体处理方法上,估计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来了新凤凰,才想着怎么踢走老母鸡。

现在好了,金融危机带来了严峻的国外市场环境,中小企业或者经营不善的企业开始倒闭了。大量的农民工开始凤回巢了,整个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大家希望发生的转型,现在被强制的经济规律,逼上了台面,看来不改就是一个死字。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如何做到成功转型,重新整合外贸加工业,并在国际市场上抢夺品牌,就需要一个国家级的机构来进行运作。

在20年前,当中国兴起了从广东沿海地区,进行三来一补,以国际贸易为目的外向型经济时,笔者就很鲜明的提出了要注意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然笔者当时是赞成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是相信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不是外贸经济可以解决的,而且只有把外贸经济当成一个过渡时期的工具,才可以保证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治统一。

而中国改革到了今天,自然取得了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也创造出了一个依赖于继续维持这个经济发展模式的强大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的主要诉求就是以维持这个发展模式,继续在不利于中国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满足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中的现有利益。如果中国继续被这些利益集团挟持,中国走下去的道路,就是拉美化。

这个集团在政治上,要打的旗号就是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搬出来,修修补补,作为己用。光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不谈之后在邓小平理想中的“共同富裕”和“小康社会”。其主要要求是继续外贸企业的出口换汇,利用中国的低廉劳工,满足于在世界体系中垂直分工的低端地位。在这种思考方式下,自然就是反对新劳动法对工人工资的提高,赞成国家出口退税,贷款优惠的倾斜政策。

在舆论上就是夸大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难度,用不准确的流言和报道,来干扰中央政府的决策,以大规模企业倒闭,经济发展跳水而不是周期变化的俯卧撑,来吓唬政府和人民。而一些对真实情况比较了解的报告,只可以在网上流传,而无法上该上的媒体,终于惹恼了俺们的广东汪洋大佬,出来大声说,广东的情况基本面良好,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倒闭企业,就是要让他们倒,不要救。

其实汪洋大佬的底气足,是有原因的。因为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出口企业转型,使中国产品中的机器设备和运输产品大幅增加,而低附加值的玩具和鞋类占中国总出口量低于5%。不是因为中国这几年,增加自己的技术研发投资,和有意识对产业扶持,这种局面是不可能做到了。在现在这个大好的大浪淘沙的情况下,对外贸企业的退税和扶持,要区别对待和适可而止,不要又救了一些需要被淘汰的不良企业。

六十二

在中国开放的政策中,一定要明白,开放的目的是要对中国有利,而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尤其是对中国未来在世界的定位问题上,不要被一些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其实就是上面讲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枪手,继续号召以“市场换技术”,把各种国家的重要和利润丰厚的行业向外资开放,并以所谓国际接轨和国际市场分工的口号,扼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的生存空间,而迫使中国的工业只能停留在技术的最底层,成为国际工业分工的廉价人力,土地和环境资源。

在中国改革的政策上,则以新土地改革为幌子,希望中国放弃以保护农民权益为基本考虑的农业集体化和农民协会这些在欧洲,日本,南韩和台湾都有一定成效的做法,号召土地私有化,和以美国式的农业生产化道路,希望为靠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利益集团主控的城市资本,到农村圈地,企图为农村的大规模土地兼并,而迫使农民流浪进城市,而为他们的外贸型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工。

在这些利益集团的眼里,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应该让中西部人民和农村的农民多穷几十年,这样才可以对中国的整体发展更有利。不信的话,你可以查一查那些反对新劳动法的经济学家们的“宏论”,看看俺有没有说错。

因此在新土地改革的看法上,与俺这类希望确实保护农民利益,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土地升值而快速致富的人不一样,这些人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向拉美化的方向前进。比如说菲律宾农村改革的例子,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一样,就是创造出庞大的城市贫民窟,来保证源源不断的低价劳工。而中国政府的城市发展的底线,就是不允许创造出这样一批的城市流民。而中国居然就有所谓的学者,跳出来要求中国建立城市贫民窟。

好在中国有很多为了农民利益而思考的学者,不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如陈锡文,李昌平,温铁军,曹锦清等人,都会令中国土地改革,不会被利益集团分子绑架。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递的快捷,也为农民们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城市土地资本集团侵袭,增加了一定的保护力。这些学者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算是直追前辈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大师,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政策选择空间。

而利益集团在金融上的主张,就是当时对美国金融危机救市的鼓吹。因为美国人实在没有钱了,中国就必须借钱给美国,买美国国债,这样美国人又可以大手花钱,然后这些外贸工业的得益者,有可以继续玩下去了。那么中国自己那些穷人,是不是应该借给他们呢?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看法是,可以。但这些穷的中国人,必须先搬到美国,才可以借到这些钱。

不过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现在是美国人民给吓怕了。你把钱借给他们,他们也不敢借了。美国联储局的目标利率是1%,但实际交易的利率,大概是0.25%。美国人前几年的乱花钱,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通货膨胀不太高的时候,几乎是各种实物在家里堆得如山,时不时要捐给救世军去帮穷人。所以美国人民是只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算是被你赶出住房,已经有人民开始在户外的公共土地上,开始建设临时帐篷城市了。这样的话,两年都节衣缩食,看你中国的那些外贸商人们,还可不可以靠血汗工厂吸血。而就算中国政府里有人想走拉美道路,这下都没有机会可以走了,真是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大好事情。

而在这个被逼出来的经济转型,就需要沿海和内地省市的配合,来把这个关系中国人民的未来福祉的大事情做好,下面俺就会为这个转变的几个步骤,提出一些看法。

元宝推荐:宁子,
家园 sofa-1st 花
家园 以中国现有的城市化(城镇化)程度和经济不平衡

现阶段,农民依靠土地快速致富的希望基本没有(如果不说肯定没戏的话)

家园 也要看地方差异而已

现阶段,农民依靠土地快速致富,不仅仅是希望,在一些地方恰恰已经是事实。

我们就不说珠三角一些地方已经很头痛了几年的“二世祖”问题,还就拿外国佬最喜欢拿来证明中国黑暗面大大的所谓城市拆迁问题好了。现在基本规律也是,越是富裕的地区,越是地价房价高得离谱的大城市,为圈地而给农民的补偿越丰厚。比如说上海,近郊农民家庭改制圈地后,除了自家居住外,靠着两三套房子出租生息,小日子过得比原来滋润几倍的案例一抓一大把。

为了等圈地时多弄房子,现在郊区太多新房子造得象炮楼了,院子是早没了,居然还有六楼上再加个顶的,真是败了……

家园 请教望天兄

在投资领域,我比较佩服JIM,ROGERS,他对大势的观察感觉无人能及,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他很早就预测到了,并作出了反应(连家都搬到了亚洲)。在所有人都赞赏膜拜格林斯潘的时候,他反而发出了对格的强烈批评(也许是所有批评当中最强烈的)。但是他好像在美国商界,政界都不是太得势,没有相当的人脉资源,否则我认为凭他的能力,是拯救这次美国危机的最合适人选之一。特别是他评估一个国家的方式,和我的观察点比较吻合(自夸一下)。

不过他的一个结论,“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的农民最富有”,我还是非常疑惑。请教望天兄,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家园 主要是土地价值的重估

Rogers对美国联储局是评价很低,他对中国和欧盟央行评价比较高。

他看欧元的问题,其实和我一样,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政策,难以解决区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些不平衡是无法用货币政策解决的。

如果中国的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护,他们将来的日子会很红火。当然土地不要尽快卖出去是一个重点。

家园 是啊,现在上海结婚对象,本地人也是一大目标啊

本地人房子多啊,又多是独身子女,结婚后就是好几套房子啊!我一远方亲戚居然就入赘本地人,真是晕死我了。

家园 你这个是发达地区

你这个是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特点就是本地人受益,外地人相对受欺负。

放到全国范围来看,农民仍然是弱势或者容易受到波动冲击的。

家园 不过ROGERS并不看好欧元,因为他认为欧洲目前看起来无

法真正统一,这样是不会有一个足够强势的欧元

家园 说句不怎么政治正确的话,不(相对)发达还有什么可说的

你现在就是再怎么公平公正公开,所有操办中间费用全部政府自己负担,把全部土地出让金一分不扣的付给农民当补偿费,请问,就中国那点人均田地,放眼全国范围整体,能值多少钱?

我觉得有时大家是不是忘了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到今年为止人均GDP才两千多刀,离全球平均水平都还差着一大半多,想着现在就和人家已经积了几百年底子的发达国家一样舒坦,哪有那种好事啊

PS:讨论的是如今中国的农民有没有依靠土地快速致富的希望,一般外地人在这里插一脚且不说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如果真有这种事,恐怕会义愤不止的人更多吧

家园 转载一下,呵呵

我的意思是讨论的农民不太一样,看地区

转井底老师的文章:

  当然不是所有靠外来劳力来支持经济生产的地方都可以避免官民冲突,但是至少由于缺乏本地民众的介入,这些冲突的规模要小很多。比如发生在广东惠州的湖南民工对地方政府的冲击,颇类似当年广东人在上海的小刀会对当地政府的挑战,这些行为基本上和地方利益纠纷无关。甚至更可能是当地政府为当地人利益,与外地人口在其生活和生存空间上的博弈。其中恶劣的行为,如山西的黑砖窑事件,绑架外地的童工为奴隶,但这种“生意”就得到了几乎所有当地人的默许和支持。和本地人相比,外来人口总是要吃亏和受气,这似乎是个普世真理。即使今天的美国,常常被当地人欺压和盘剥又投诉无门的,通常是来自墨西哥和其他中美国家的非法移民劳工。

中国发展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中西部。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道路不同的是,在贵州和云南这些地方,当地的人民没有办法去寻找什么其他地方的外来人口来供自己剥削,所以只能退居于最后被人吃完肉,喝完汤后舔舔盘子的地位。而当地的地方政府也与广东各级地方政府不同。广东各级政府维护商家利益时,也一般就维护了本地人利益,只是会损害外地劳工利益;而这些地方政府在维护外来商家利益时,就损害了本地人的利益。经手这些工作的官员,由于没有替罪羊可以拉出来宰,只能下求尽快满足自己私人、亲属和朋友的利益,牺牲广大对他们无关紧要的百姓,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和他们的群众基础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民主选举是毫无意义,因为无论你选出什么样的官员,如果他所面对的是同一张大饼,无法照顾普遍利益的话,最后的结局还是要抢先分他和他的支持者的利益的,这对管治水平的提高,是换汤不换药,不能得到实际的变化。更为危险的是,在民主选举制度下,中西部的官员们可能不得不通过非经济的身份来寻求政策的支持者,由于他们不少人来自外地,所以不能像广东一些地区那样用语言和文化,来区分“我们”(说广东话的香港商人和本地官民)和“他们”(韶关以北的北方佬),那么,像“城里人”和“乡下人”,或者更恶劣的汉人和“蛮族“(少数民族)之分,就有可能冒出丑陋的头出来。在实行了民主选举的印度各邦及以下级别的地方政府折腾出来的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残杀,就是前车之鉴。

家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家园 两点商磋

1.为什么要腾笼换鸟,难道我们的地方不够大?完全可以再建鸟笼吗.(我指得是把鸟赶出中国)

2.为什么要大浪淘沙,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市场全部占了?

为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出口企业转型,使中国产品中的机器设备和运输产品大幅增加,而低附加值的玩具和鞋类占中国总出口量低于5%。不是因为中国这几年,增加自己的技术研发投资,和有意识对产业扶持,这种局面是不可能做到了。在现在这个大好的大浪淘沙的情况下,对外贸企业的退税和扶持,要区别对待和适可而止,不要又救了一些需要被淘汰的不良企业。

要知到世界的市场就那末大,我们不是人力不够.另外我们还得考虑我们是否有一天会象当年的四小龙和意大利被人家扫出市场.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量的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资金,材料资源和国土来支持下这种运行模式.要知道我们的人力资源既有高层次的,也有小学还没毕业的,如果底层次的人没有饭碗,我们的社会就会动荡不安.这种情况其实在西方国家就在上演.君没看到那些打家劫舍都是没什么工作的人?

家园 俺说的就是这个

欧元的软肋就在这里。

家园 所谓不良企业

指的是管理不良,没有生产效率,靠的是污染环境(没有环保投资),政府退税,和极度廉价工资。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即使外部市场有需求,他们都不可能存活。

这类企业的唯一作用,就是造成过度供给,从而把大家整个行业的价格拉下来。现在需要的是利用这个萧条,把这些企业淘汰出来,让运行好的企业可以保住市场。将来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话,也是由这些好的企业,来增加。

将来中国竞争的优势在于整条产业链,而不是极低廉价劳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