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唐诗应该怎么解读!(4) -- 龙战

共:💬1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唐诗应该怎么解读!(4)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这些死在肉搏战中的学兵,都是北平各大学,中学的学生,多是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来投笔从戎的(学兵团的主官,也是原黄埔军校北平分校的学生)。当时中国有多少大学生,有多少中学生呢?宋哲元舍不得让他们当兵,所谓的学兵团,是想将他们培养成二十九军未来的地方干部。他们的驻地在南苑兵营的南部,也是日军攻击可能性最小的地方(佟赵匆忙的布防主要是向北,防止日军切断其与北平联络。)当日军扑向南苑的时候,学生们领到枪才刚刚几个小时!

他们年轻,所以他们不懂国士的风度和深谋远虑,所以他们尽管很多人连枪响要卧倒都不知道,却以十条命换一条命的代价和日军拼了刺刀。

十条中国大学生中学生的性命换一条日本兵的性命。

他们换了。

学兵团的白刃战详情已经不可考,只有两点值得记住 – 第一,他们虽然伤亡惨重,却没有后退,曾经赶鸭子一样赶着少帅几十万大军从关外跑关内的日本兵,在他们的阵地上,没能打开缺口;第二,他们的牺牲只不过使这道阵地在中国军队手中多保留了几个小时而已。

几个小时,几百条年轻的生命,十比一的代价,值得么?

可是他们死在了南苑这块土地上,如同轻烟消逝,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学兵团一千七百人中,活着回到北平的,不过区区六百人而已,战死的学生,没有多少留下姓名。(摘至《血斗南苑 – 北平陷落前二十九军的最后一拼》萨苏著)

可惜,击落日机的具体人员和当时情形,相对于日军的记载显得颇为单薄。疑惑中我看到了该连随后的战斗 – 该连继续坚守奶奶顶,“依托有利地形抗击五六百名日军的进攻,接连打退日军几次冲击。”终因寡不敌众,奶奶顶最后失守,该连战士有重伤后和日军用手榴弹同归于尽的记载。我推测因为该部此后战斗中损失较大,很可能击落日机的当事人已经牺牲,因此,对这一精彩的战例才缺少了详细的记载吧。

也许,这就是谜底?

也许解开这个谜并不重要,只要后代记得,有一支简陋到只有黑豆作食物的军队,曾经为了他们的国家拼死的战斗过,让侵略者的飞机,焚毁在神仙山下。[/COLOR[COLOR=red]](摘至《被八路军击落的日军侦察机之谜》萨苏著)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1938年1月,蔡智明到达重庆。在朝天门码头,他给家里寄了一个包裹,随即乘船前往武汉,并被补充进黔军第102师(师长柏辉章)。38年10月,102师(属欧震的第4军)参加了“万家岭战役”。这是一场歼敌万余人的大捷,但第304团的上尉代理营长蔡智明却在强攻狮子岩的战斗中阵亡,享年二十三岁。41年5月,贵州的省会贵阳市修建了一座“102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追悼包括蔡智明在内的102师的一万二千位英灵。52年,该建筑被拆除,只在贵阳市南明区留下了一个让许多年青人莫名其妙的地名——纪念塔。

在日记的最后,蔡智明这样写道:曾铁衷队长问:跟随班禅大师两年有余,可曾领悟到佛的真谛?我照实回答:我不信佛,所以感觉不到佛的意义。队长笑说:错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佛。否则,你何以要冒死参战。——或许真是这样的。不信佛,是因为心里已有了佛。平常只以为听到了良知的召唤,却不明白良知即是佛音、早已驻藏在自己的灵魂里了。 (摘至《班禅大师的仪仗兵》王外马甲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