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存亡两妇人--谈谈孝庄和慈禧 -- 温相

共:💬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存亡两妇人--谈谈孝庄和慈禧

韩信的淮阴庙前,有个对联,叫做: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下联我看用在清代的兴衰的身上很是贴切。孝庄太后虽然也是女流,但是,她是一个很懂得利益两个字的人,而且,不光是她和顺治的利益,也包括大清朝的利益,顺治死前,准备把皇位传给他的堂兄安亲王岳乐(后来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帅),孝庄不同意,这样就等于断送了太宗一系

。在和多尔衮周旋的过程中,孝庄也是很有分寸的,太后下嫁的事情现在据我看,应该是有的。我在这里不准备多谈,只是说为了保住顺治和自己的地位,孝庄这点子头脑还是有的,何况,这个风俗在满人、蒙古人来看并不足奇。

顺治11年和顺治13年,孝庄两次用宫内的内帑70000两银子赈灾

,其影响相当深远,雍正在位的时候多次向子孙和大臣提及此事

而发动内帑赈灾也就此成为有清一代的成法。

顺治十八年,安徽秀才周南上书请太后垂帘听政,被孝庄拒绝。

康熙说过:“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无今日朕之成立”。礼亲王

昭??在著名的《啸亭杂录》里记载:康熙14年,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孝庄推荐图海去剿灭。结果,一举平定。

孝庄死前,不愿意和太宗合葬,这也是史家认为她自觉下嫁一事

有愧于太宗的地方。但是,康熙、雍正这两代君王对她却是高度

评价,特别是康熙,生前多次提到他的祖母,称她于宗室“厥功甚伟”。

反观慈禧,她也是身历三朝,扶立两个幼帝(同治不是她立的)

,可是,这和孝庄扶立康熙是为了保住统绪的动机完全不同,慈禧立光绪和宣统完全是为了揽权,出于一己之私。她动用北洋的

军费给自己修造颐和园,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不但是清朝毁在她手上,就是中国都差点让她给灭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康乾如在慈禧的位置或许会变成君主立宪 国势如此 只能顺应
家园 1、稍有自信的帝皇是不会主动交出权力的,正如大家不会轻易把钱存在别人名下。2、他肯他的家族也

不肯,没有一个帝皇敢背叛整个家族和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枪杆子里出政权,康有为注定是无为的,当然他们的牺牲换醒了民众。

3、若康乾在其位,中国的黑暗将更漫长。

4、乾隆是个老王八,他之所以能屡战屡胜,为所欲为是因为他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大清的家底

家园 石壁对乾隆的评价真是幽默中透着深刻
家园 越是精明能干的君王越是不愿意交出权力

就好像钻进瓶子里的老鼠一样 只会向前不会后退

家园 我觉得说康有为是革命政治家还不如说是个成功的宣传家

枪杆子里出政权,当然他们的牺牲换醒了民众注定是无为的,当然他们的牺牲换醒了民众。

这个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按当时的情况,对于所谓维新变法在朝政上的争议其实并不明显,李鸿章的部属两广总督张树声在他去世前给朝廷的奏章就提出了具体的维新变法思路。而中国在甲午战争后的时期里维新变法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思潮,在这个时期的康梁主要也只是一些宣传活动而已,还没成为一只政治力量。说到底,康有为和光绪也不过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光绪利用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打造自己的班底力图控制朝政,而康有为也依靠光绪来达到自己成为一个学术道德政治的全面领袖(索然他好像没这个能力,当时就很多人有过质疑,可惜都当作反动派什么的看没人去注意)。而在光绪亲政期间,慈溪并没有直接干预过朝政的具体事宜,反而是光绪听从康有为的意见使得当时朝廷纷争不断(你找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做CEO就知道了,貌似小潭同学还提了个拍卖新疆的主意,虽然不是说他卖国,但缺乏政治经验和智慧是免不的了)让慈溪不得不来插手,作后康有为甚至提出要袁世凯去保驾反后党的荒唐事,这个直接造成了后来慈溪的血腥政变形象了中国近代维新变法的整个历史趋势。说他们的牺牲换醒了民众,这个可能只能算是一种革命激情了吧,毕竟后面孙中山黄花岗起义都要到义和团事情以后中央政权威信全无才有人同情。(不是说革命先烈的鲜血白流,只是当时中国民众和知识分子整个社会的情况就是这样)

家园 所以东陵大盗盗墓盗的乾隆和慈禧是很有道理的

乾隆的确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家园 他好大喜功,文字狱在他那朝其实最盛
家园 乾隆说~~~

钱是王八蛋,花了再去赚

至于"稍有自信的帝皇是不会主动交出权力的,正如大家不会轻易把钱存在别人名下"只能说是人性的弱点了。

所以说“不可持续发展”是人治的必然结果。只有死人才不会再犯错误。什么时候中国人民能够不寄希望于中兴明主,就是选个Bxxx这样的傻x上台,国家还能照样运作发展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