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汪书记讲起(序) -- 三儿

共:💬5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从汪书记讲起(序)

现在河里为了个汪书记,吵了个不可开交。汪大人年过半百,也没有多少姿色,咋整的粉丝这么多?河里的小气候也和国内的大气候相关,这代表了两派意见,关乎劳动密集型的血汗工厂的前途,以及如何调整产业布局的问题。首先,双方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都对。有人可能会问,你算那根葱,跑在这里装好人。先别着急拍砖,容我慢慢道来。

文武之道,有所不同。马甲笔下的老王和老邓,在朝鲜战场上出生入死,对“要牺牲”的任务从来没有说过半个不字。可是在和平时期,却为了7块钱的半级工资打架。尤其是那个老邓,偷公家的油漆和农民换鸡,再把鸡卖给同事。前后的反差太大了,以至于年轻的马甲很难把他和战斗英雄联系到一起。其实,老邓还是那个老邓,不能说在战场上是英雄,在生活中就是狗熊。马甲说的好,认认真真生活的人就是真正的英雄。

军队是机器,是国之柱石,所以军人讲究忠诚,服从,坚强,忍耐,吃别人所不能吃之苦。军队内部讲究等级,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一句顶一万句。军人做事情雷厉风行,不留死角。军人讲团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经济是利益,是斤斤计较,是毫厘之争,生意场上无父子。资本逐利润而居,商人择良枝而栖。这根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不能混淆。对于经济活动,政策要规范,引导,扶持,而不要根据主观意愿去随意命令,打压,或拔苗助长。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欲速则不达。

老毛后期的失败就是没有搞明白这二者的不同。我看现在的人包括高层也没有全明白过来。看到地方政策和中央有抵触,就说是不顾全大局。问题是中央自己也未必都对呀。摸着石头过河,中央可以摸,地方就不能摸吗。地方都是小九九,中央难道就没有大九九吗?宏观调控要有个度。什么归中央,什么归地方。权力,责任,义务,风险,收益要有关联,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厘清,最后只能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乱。

家园 【原创】从汪书记讲起(1)

首先要确认的一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是否还有前途,或者说中国是否能够上下通吃。我的观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年之内仍然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这关系到中国上亿人的就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其中9亿户籍在农村。根据百度上查到的数据,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已经超过2亿人。那么即使把那些已经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合同工和不稳定就业的临时工都算进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估计也最多是对半开。而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5%。毫无疑问,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刚起步。我不知道这2亿进城人口中,多少是被沿海外向型经济吸收的。随便估计一下,算一半吧,就是说假设中国现在有1亿人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中工作。那么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很明显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农民眼里,能够有机会被别人剥削还是比在老家种地强,哪怕是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不为别的,想想盖房,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还是得出去。并且,死守土地,这辈子就这么的了。去城里闯闯,开开眼界,说不定还能弄成个包工头或小老板。谁都要出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人一样也不例外。记得当初江西曾经因为安全事故,省上要求关停烟花爆竹产业。结果最不乐意的是农民。他们打着标语游行,上面写着:宁愿炸死,不愿饿死。民以食为天。没有饭吃,说什么也白扯。

中国人骨子里都要强,都要出人头地。这是好事,哪怕笑贫不笑娼,总比好吃懒做强。当然了,不能小富即安,仓廪实然后要知礼节。中国人讲平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并且,不迷信,不信鬼,不怕邪。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传统,要发扬光大。

那光靠着把傻力气,能不能致富呢?

家园 我觉得你看得还是过于简单与静态了

二十年是多久,几乎就是一代人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25% ,这一数字本身就已经十分可观。如果只对东部省份举例,这一数字几乎可以达到 50% -60% 。仅从本省角度出发的话,做出像广东省那样的决策是很正常的。因为本省的劳动力结构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当务之急是解决本省的新增就业人口,而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无法消化掉这部分人员的。

这样看,提出要产业升级那就是很正常的事。按现有的人口比例和发展高等教育的速度计算,新增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 50 % 的时代也不过是十年。真到那时才搞产业升级那就真的完蛋了。

家园 【原创】从汪书记讲起(2)

文革过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大干快上之风。那时候时兴跳级。我姐和我说,三儿,好好学习,只要语文数学平均分上95,就可以跳级。小学五年,快的三年就读完了。终于,一年纪结束了,我的语文数学考了双百。听说跳级要家长同意,班主任要家访征求意见。在家激动地等了一个暑假,老师也没有来过。后来才知道,跳级的政策从我上学那年起取消了,因为以前的跳级生表现不理想,许多由好变差,甚至是蹲班复读补课。到后来就没再听说过跳级了。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喜欢港台商人的市侩习气。但是,没办法,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普通人,在做老板之前,给人打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急也没有用,拔苗助不了长。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在单位的阅览室看到时任广东省委领导的黄华华在新华文摘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的发展思路。文中提到,在他任职广东团委期间到北部山区扶贫。当时,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输血不如造血,关键是要让贫苦地区有赢利的项目。团委的干部经过调研,认为一次性餐具如快餐饭盒,筷子,杯子等有销路,于是帮当地农民贷款购买生产设备,培训农民如何操作机器,还联系销售渠道。到最后工厂还是赔了个一塌糊涂。没办法,请了个香港商人承包。厂还是那个厂,工人还是那些工人,香港商人一经营就赚大发了。黄华华在文章中说,社会的发展总要有个过程,落后地区不可能一下子就赶超先进,开始难免要给人打工。关键是学到手艺,掌握门道,为日后自己的发达打基础。

广东,甚至是整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一个给西方资本家的打工史。打工打了30年,还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家园 哎,汪书记。。。

烧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需待七年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