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个人主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冲突----欧美制造业的悲剧 -- 思想的行者

共:💬7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主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冲突----欧美制造业的悲剧

为什么欧美战后在制造业方面一直的衰退,而亚洲则持续的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很简单,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亚洲文化是儒家的集体主义的文化(强调对集体的忠诚,以及为了集体利益个体之间的和谐(和为贵,忍为高)以及为了集体的勇于付出(勇)),而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文化,强调的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当生产走上大社会化以后,生产之间的协作---表现为企业内外的协作已经越来越重要,生产的效率的提升越来越来源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的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这样的协同做不好的话,那么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就要困难很多

我们来看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厂,这些年来陷入了困境,为什么会陷入困境,有的人说是工会暴政,有的人说是管理层贪婪---不管怎么说,工会也好,管理层也好,都是首先从自己方面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长远的整个公司的利益出发----这是什么,这就是个人主义

如果深入到企业经营的内部,三大为什么在生产效率长期难以匹敌日本汽车厂,不是因为投资不如日本汽车厂,而是因为企业内部的协调----比如当你的生产线出现了某些位置空闲,其他地方忙碌的情况,你可以怎么办?----如果是企业内部拥有很好的协调精神,那么就可以通过把空闲位置的工人调度到紧张的位置上,从而保证整条生产线的节奏和效率,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企业内部协作不好,工人就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拒绝调动

比方说:

管理人员因为生产进度的原因要求A工段的人到B工段去工作(首先就涉及到你能否胜任其他工段的工作,这决定于你企业培训的广度和深度),B 工段的人如果从个人主义出发就不乐意了,我原来这几个人是可以把这份工作的工时工资全部拿下来的,现在你一来,我们没有这么多钱了,我们干嘛要让你干,哪怕我们人少,但是钱都是我们的,A 工段的人也索性不去了,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是工人的个人主义立场导致的企业整体利益的损害,直接了导致了企业生产进度的缓慢导致的生产效率的下降,甚至交货不及时造成的违约损失,信誉损失

实际上,企业内部的工序的不断优化是没有极限的,只有企业内部拥有非常良好的协作精神,才能不断的克服新技术所带来的整个生产体系的均衡状态---比如说机器人的出现,就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企业原先生产的不均衡状态,一个缺乏协作精神的企业可能把因为机器人的出现而导致的某些位置的冗余的工人给开除解雇,而拥有协作精神的企业则是通过企业的内部培训,给冗余的员工安排一个新的岗位,从而实现双赢---这其实就是日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制造厂的一个本质的区别

笔者曾在造船厂工作过多年,造船行业的情况与汽车行业的情况是类似的,战后日本造船长期遥遥领先,直到完全COPY日本经验的韩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而赶上,全世界包括中国造船界都以日本为学习目标,造船行业东亚三强遥遥领先不是坊间传言的是因为欧美技术水平高,不屑于干,结构转移了,不是,是因为在生产协作方面他们因为固有的文化而难以真正踩到节拍

欧美在认真的追赶,比如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就在认真的学习日本经验,以麻省理工为代表的美国大学也在认真的研究日本经验----但是欧美要真正的可以在制造方面与东亚匹敌,集体主义文化的输入是无法避免的

正如当年中国挣扎于现代化的进程而步履蹒跚,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到来才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一样,欧美要真正在制造业方面翻身(制造业是基础,没有基础的经济是空中楼阁,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厚实的制造业基础的支撑,导致金融业虚胖而崩溃)至少必须在一定的程度上接受集体主义的文化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的否定个人主义的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往往伴随着个人的独立性,个人的独立性至少在过去的科技发展历史上熠熠闪耀---所谓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个人的独立性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创新,这也是欧美的科技创新依然可以保持在相对的前沿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欧美由于个人主义文化所导致的制造业的虚空,导致的经济的虚空,从而导致科技的虚空(科学研究是要钱的,现在不少小型的美国学院已经破产了),将使得欧美更多的从外界来吸取经济血液,这也就是美国的私募基金越来越繁荣昌盛的原因了,欧美在制造业越来越空虚化的情况下,主要依托金融寄生来掠夺,特别是掠夺东亚的经济血液,表现为日本1990 的经济泡沫,1997年的东亚东南亚金融风暴,更表现为2007至今的几千亿美元热钱源源涌入中国,一边通过权重股做空,一边悄悄买入,企图通过压低指数,驱赶中国普通投资者的办法最大限度的最低成本的吸取中国几十年经济成长的经济血液---这是什么,这是金融战,从更大的意义上来看,这是文明冲突

儒家文明的冲突和基督教文明的冲突早就暗流汹涌,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需要直面这一事实

当欧美因为制造业的虚空表现为金融掠夺的越来越疯狂的时候,东亚特别是中国该怎么办?

可以预见的是,中美之间必然有一场大的冲突,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或者说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一场决战

至少目前为止,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和东亚在制造业上赢了(优势面太大),在金融业方面败了,在直接的文化竞争中,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文化军团赢了,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经济学奖委员会,文学奖委员会为代表的西方势力赢了

中国的强大不仅需要制造业的强大(中国制造业要真正认清方向,要找到自己真正学习的对象,而不是盲目的崇拜迷信早就开始破落的西方制造业)更需要金融的强大,文化的强大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强大的武装(实际上美国金融的强大一是来源于美国金融的历史惯性力,另一方面也与美国军事的强大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家园 教主你又乱下结论了

“工人就会拒绝调动”,你如何证明这个是个人主义的结果而不是缺乏工厂对工人的控制力?

家园 短期的调动比较困难

因为生产的不均衡需要对工人做短期调动,这与永久性的调动不同,永久性的调动是容易做到的

短期调动容易遭到工时计算的困难,不同工段之间的工资分配的困难,比方说,当管理人员因为生产进度的原因要求A工段的人到B工段去工作(首先就涉及到你能否胜任其他工段的工作,这决定于你企业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人家B 工段的人不乐意了,我原来这几个人是可以把这份工作的工时工资全部拿下来的,现在你一来,我们没有这么多钱了,我们干嘛要让你干,哪怕我们人少,但是钱都是我们的,A 工段的人也索性不去了,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至少在我原来的工厂,经常性的出现某些工段空闲,其余工段紧张的情况,比方说放样车间,在船舶开始建造的时候是最紧张的,而在船舶下水以后则一点事情都没有,而船舶下水以后往往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还有大量的要装船

家园 与其说是个人主义,不如说是懒惰

工会对工人的保护助长了这种懒惰,而企业对此没有办法

家园 主要是来源于抵触心理

没有人是天生懒惰的,日韩企业还提供铁饭碗的更完备的保障,但是端着铁饭碗的工人还不是拼命的干

我们企业在铁饭碗的时候,拼命干的工人是很多的,后来不是没有,而是很多原来拼命干的变成老油条了

家园 人怎么可能天生不懒惰。。。

象中国这种勤劳的,都是被社会环境逼出来的。

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人基本都是懒惰的,远有巴西,近有俄罗斯

家园 俄罗斯人的懒惰主要是因为制度问题

苏联时期还是很勤快的吧,后来寡头垄断了,为寡头卖命当然不肯干了

印度人可能是天生懒惰的,大概热带的人因为要勤劳的话就要出汗,不喜欢勤劳,温带寒带的人要勤劳,才能产生更多的热量来抵御寒冷,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解释

从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最终需求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就需要奋斗,因此本质上每个人都是渴望勤奋的工作以达成自我的实现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