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小孩的心理问题 -- 沫水若水

共:💬5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小孩的心理问题

我家的宝贝从小就不善于和人交往,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总是表现地很胆小,不让别人抱,也不让人逗,否则就会哭。当初刚上幼儿园亲子班的时候,一到幼儿园就和姥姥寸步不离,什么都不敢干,连语言能力都骤然下降,适应了很久才缓过来。但熟悉以后,孩子倒还是算是活泼,尤其喜欢说话,叽叽呱呱的。

上周二,我在家休年假,孩子不肯上幼儿园,就和我一起呆在家里。她突然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家里变得一言不发。整整一天,一个字都没有说。我有多着急可想而知,有机会就哄她,或者拿东西诱惑她说话,甚至逼她,不说话就不给吃的,结果她软硬不吃,楞是一天没有说话。上网查了一下,这似乎叫“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语言障碍。这类患儿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都无器质性损害,智力发育也无异常。

从白天的经验看,逼毫无用处,晚上,我只好先放松自己的心情,不再提“说话”两个字。另外想办法和她沟通,跟她玩游戏,给她念故事书,玩了一阵以后,她终于磕磕巴巴开始说话了,经过几天,在家里说话基本恢复了正常,据幼儿园老师反映也恢复了50%吧。但显然还是有些问题,一是空前地粘我,二是一些技能有退化迹象,尿了好几次裤子(本来不尿裤子了的)。

出现这个问题,很大程度要归因于遗传。我小时候也有过一段,毫无缘由的,5岁多开始,长达两年的时间,基本上一言不发,后来突然就好了。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似乎就是觉得没有说话的必要。

现在我只希望孩子能尽快摆脱心理问题,交几个好朋友,能够正常地和人交往。

家园 孩子不肯上幼儿园,说一个我儿子的例子

说一个我儿子的例子:

上个月有一天我去接琪琪,然后我和他在幼儿园院子里玩,他可高兴了,他们班里一个比他大半岁的一个小朋友,也跟琪琪一起玩儿,然后,因为一个小事儿(孩子的事儿,放在大人那里都是小事儿),那个小朋友生气了,说:我生气了,我不跟你玩儿了。琪琪一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很失落的走到一旁,很无助地看着我,我赶紧过去抱起来,他才哭出来,我也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只能说:没事儿了,没事儿了...

重要的是第二天,早晨,琪琪睁开眼,喝完奶,就大哭,边哭边说,不去幼儿园。我们刚开始都不知道怎么了,怎么哄都不好。过了会儿,我想起来昨天的一幕,跟琪琪妈妈说了,琪琪妈妈就跟他说,没关系,就教他,小朋友再这么跟他说,他怎么回答。

教完了他,明显心理的负担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去了幼儿园。

我的感觉是,孩子突然间,不高兴了,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不知道怎么处理,也说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家长要介入,特别是了解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当然直接问肯定问不出来,可还是得想办法呀,要不然孩子多委屈。

家园 有理!

这个对我的儿子也有用。

在幼儿园里玩,肯定有推推搡搡抢抢玩具什么的事。被抢的肯定不高兴,但是不知道怎样应对。儿子就不高兴了。

于是我们就教他的应对招数:

1.大声严肃的说:我很不高兴,不要这样干!

2. 不见效,就重复以上的,并对他尖声大叫。

3. 盯住他,要他道歉。直到老师出现,得到道歉。

一般第一招就行了,很少到第二招。第三招还没有用上过。于是他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了。虽然他是班里比较小的,没有人敢欺负他了。因为他没有打人咬人等过激反应,其他小同学和我儿子吵过以后也不会记仇。以后还可以一起玩。

基本上文斗比武斗有效。

家园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孩子的爸爸很少带孩子,父亲以及男性亲属在孩子的心理发育当中是不可缺少的,这个道理我不是从专业书籍里学来的,是从我自己的经历中体会的。

我的故事几句话也说不清,我也不善表达,就略过吧。也有同事(男性)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离开孩子(两三岁),也说起儿子胆子小之类的话,可见这不是空穴来风。

小小孩没有太多的心理问题,多数是生理问题,中医对这方面的身心联系有较多的认识,如果碰上有真功夫的医生,可以去看看。祝好!

家园 不是的

爸爸带的还是不少。但是方式可能比妈妈要不经心一点,经常是让孩子自己玩,他在一边看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