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说杭州的餐馆】望屠门而大嚼系列之一 -- 公鲨

共:💬74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说杭州的餐馆】望屠门而大嚼系列之一

最早的记忆是1966年在杭州火车站前的一家小店,虾仁面,味道妙不可言,而且不要粮票。如今40多年过去了,好像还能回想起那一幕。

杭州酒家即便在文革期间(70年代初)也照样有蜜汁火方的大照片挂在楼梯口,但等公鲨有机会亲口品尝已是破败不堪了。

楼外楼的服务好像从来没好过。以前带父亲和小鲨鱼还去过灵隐门口的天外天(?)和玉泉附近的山外山,都属于口气比本事大。

奎元馆去过几次,服务和环境都一般。张生计和红泥按都是

红火几年就差下去了
,原因无外乎价格合理口味好的菜没利润。外婆家只去过卖鱼桥附近的那家,味道好、价格合理但装修过于现代派了,冷色调,和姥姥家不匹配。皇饭儿的菜肴、价格(07年上半年)都合理,但环境一般。

杭州的酒店最要命的不仅是餐巾纸要钱,是如果想定包房估计要提前一个世纪,大厅环境又极其嘈杂。杭州人喉咙太大。

知味观等店家的服务也是一般,特别是对待上海游客。

杭州是个土气的城市。公鲨的父亲说,他第一次吃到洋蛋糕是37年逃难离开杭州到了庐山后。

70年代的海丰(?),21世纪的香格里拉西点都不好,尽管香格里拉也是晚上半价,但口味和质量都和北京香格里拉没法儿比,和青岛香格里拉的差不多。

杭州的茶室还是不错的,和成都有相比各有千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杭州人对上海人啊

服务也是一般,特别是对待上海游客。

杭州有一班公交车,7路,是从城站火车站到灵隐的。当年还是要按路程买票的时代,售票员对上海口音的就特别照顾,如果上海口音的说不是从火车站上车的,就得拿出旅馆的住宿凭证,或者报出借宿的亲戚朋友家的大致地址,否则一律按从火车站上车计价。每每查票,也是对上海人最严格,非一个个数人头不行。

其间缘由,上海人里颇有一些喜欢占小便宜的,当年收入是死的,想赚一点额外的钱,只有这样了。

还有就是买吃的。那时候黄浦江黑臭黑臭的,弄得上海自己产的老酒也不好,于是来杭州的上海人常常会带加仑桶,买几斤老酒带回去。杭州那时候还怪,买年糕可以不要粮票,再加上价格也比上海便宜大概3-5分钱一斤,于是也有很多上海人排队买年糕带回去,一旦发现粮站在卖这种年糕,很多是玩都不去,专门来排队买的。弄得杭州本地人很不舒服,常常引起争吵,以至后来一度要凭粮食本来买,不过很快粮票也没了,也就没这些事了。

家园 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恭喜:

家园 说起来九溪那地方还有个溪中溪来的,

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送花。

家园 【除了土气之外】杭州原本还是个餐饮价格公道的城市

1973年:2人楼外楼,糖醋小排、走油肉、炸响铃、加饭酒,大约2-3元钱;82年,2人灵隐寺素菜馆4菜一汤20元左右(?不准了);1993年:4人楼外楼,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炒鳝丝(虾爆鳝?)、东坡肉、莼菜汤不过100元不到;但同一个时期差不多的菜,天外天价格居然是楼外楼的一倍还多。而07年清明左右,皇饭儿7个人一桌菜也不过200元人民左右。反倒是90年代中后期的杭州酒家等国营餐馆,有时价格离谱。

杭州是个旅游城市,在对待来自上海的游客方面心态还不够开放。不过现在大概好多了。

杭州土话:刨黄瓜儿 相当于上海话:斩冲头,北方话:抓大脑袋。不过这些词汇如今都有被

钓凯子
取代的趋势,尽管意义不太一样。

家园 【九溪是个好去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那里有吴山油饼

如今到处可见了,也没了想吃的心境了。

正所谓

过去有牙没花生 现如今花生有了可牙没了

谢花

家园 老人家还是很有眼光的啊

灵隐寺素菜馆

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但东西确实很不错。个人觉得应该是杭州最值得一去的了。

家园 还在的,价格公道
家园 在杭州吃饭,不要去大店

,到那些鸡毛小店去才能吃到那些正宗的口味,比如杭州火车站附近的,这个火车站是指城站,杭州有两个火车客站,一个叫杭州东站,一个叫杭州站,就是公鲨前辈到过的车站,打车问路的时候要说城站,别人才知道。城站附近有地方叫梅花碑的地方,就是以前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的驻地,有家叫老头儿油爆虾的饭店,此处地道的杭州口味,不过这是一家据称很拽的店。去那边吃晚饭要4点开饭,5点以后菜就没有了,不预定连进门都不让。当家菜是油爆虾、干煎带鱼、目鱼卷和卤鸭,量足且味浓。一般2-3个人,落座不用说话,老板娘过来点单:“两个小伙子,油爆虾,带鱼,卤鸭,再加个素菜够了”。然后管自己走了,想加个菜都不让,老板娘说两个人吃吃尽够了,不要浪费。且没有菜单,一切老板娘给你定好。

家园 【那家店我去过】尽管并不喜欢油爆虾 排队占位莫名奇妙地火

过去杨坝头附近有家面馆,名字不知道了。虾仁过桥一直难以忘怀。

家园 鲨兄记性真好,还记得延安路上的海丰西餐
家园 那个叫得月楼

是个很平民的面馆,我以前到羊坝头附近,不管什么时间都要吃碗片儿川再走,国营的饭店,里面的服务态度让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官家开的店,先买票后吃饭,筷子自取,卫生筷另付钱,那里的面还真的不错,料多实在。可惜的是在01还是02年的时候拆了。

家园 【和杭州有关的吃的记忆】望屠门而大嚼系列之二

西湖醋鱼是用草鱼做的。从前饲养的草鱼喂的是粪便,近十几年来可能用饲料了。所以淡水鱼的卫生问题从来都挺严重。

49年以前天下名山僧占尽,杭州也不例外,因此提到杭州的餐饮不能忘记了和尚们。寺庙里的素菜席面都有独到之处。当年(54或55年)毛泽东到杭州,在起草宪法之余,来到虎跑品茗并吃了一碗面。那时虎跑还有和尚(或居士),看见今上,便很动了些心思,一碗面收费9块9毛9分;毛的反应是:面不错、价格高了些。当然这也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那时的接待工作还不似眼下那样无缝隙连接也是肯定的。

杭州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天目山笋干、小胡桃、香榧子等零食系列。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如今即便人在远方也能适时品尝这些过去外地很少见到的东西了。

生活真美好!(境界不高啊,哈哈)

家园 【谢谢】胡椒粉用纸包 另收费?
家园 【关于西溪的记忆】贺岁片《非诚勿扰》里场面杭州部分

杭州有了片新景区:西溪。文革期间,那里是捉田鸡和蛇,改善生活的好去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