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关于美国家庭收入 -- 老老狐狸

共:💬48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助】关于美国家庭收入

最近忙事儿,拜GG大神搜了一篇文章:

大学毕业收入低?晒晒美国不同阶层家庭收入

美国的一家金融机构权威报道,他们根据“美国联邦贮备银行”(Federal Reserve)全美人口收入数据为基础,对全美国做了一次收入的分析。这家机构没有用全美平均收入这个很不标准的方式,而是用了收入分类,计算美国大众不同阶层的中间收入。由于数据是前几年的,不过至少那时收入可以作为一个参照。以下就是美国人在次贷危机之前的收入情况。美国的收入一般是按照家庭收入来计算。家庭的定义,一般是指夫妻双方加两个孩子。

收入线的人口%范围 家庭收入中线(美元) 等值人民币(6.8)

第六层(90%到100%) 170,000 1,156,000

第五层(80%到89.9%) 99,000 673,200

第四层(60%到79.9%) 65,000 442,000

第三层(40%到59.9%) 40,000 272,000

第二层(20%到39.9%) 24,000 163,200

第一层(低于20%) 10,000 68,000

根据该调查机构的报道,如果一家庭年收入在四万美元的话,那么他们的收入线正好处于美国家庭收入线的50%,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比一半的美国家庭要高。也就是说,美国人家庭(一家四口,不是指个人)收入的中线,不过是区区4万美元(27万人民币)而已。

另外再做一个有趣的比较,美国的中线家庭收入(4万美元),美国房产的中线价格约为19万美元,也就是说,美国的房价与家庭收入比率低于5倍。国人可以自己算算,周围普通房价和自己全家年收入的比率是多少,看看和收入相比,美国的房产价格和中国房产价格,那个更加合理,更能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子。

假设一个美国中学老师和一个警察组成家庭后,他们一家收入大约在7万5千美元范围,属于美国前25%的家庭收入,也就是说,他们全家收入比美国其他75%的收入都要高。按照文章开头那个中国大学生的说法,毕业五年后收入达到50万人民币,也就是差不多7万5到8万美元的水平,那么这个中国大学生一个人的收入,要比美国75%的家庭收入都要高。

在美国超过十万美元的家庭收入,在经济学家眼中,就算是美国的“有钱人”(Rich)。等值就是70万人民币的收入。

再看看美国人的家庭净资产。净资产很简单,就是一家人所有的资产,房子、汽车、现金存款、投资、手势等等总和,减去所有的家庭负债如按揭、车贷、信用卡挂账等债务。以下是美国家庭的净资产水平。

人口%范围 家庭净资产中线(美元) 等值人民币(6.8)

第六层(90%到100%) 833,600 5,668,000

第五层(80%到89.9%) 262,100 1,782,000

第四层(60%到79.9%) 141,500 962,000

第三层(40%到59.9%) 62,500 425,000

第二层(20%到39.9%) 37,200 253,000

第一层(低于20%) 7,900 54,000

根据这份报道,美国百分之一的人口、总数约三百万人口的资产,约等于全美一亿人口的资产综合。

看了这篇文章,有些疑问,特向打入阿米利奸多年的河友求助:

1、文中数据靠不靠谱?

2、数据靠谱的话,大概是哪一年的数据?

3、文中家庭收入的内涵是啥:全部收入or工资性收入?税前收入or税后可支配余额?

先道谢了!

——————————————————————————————————————————

最近有点忙,没工夫填坑了,经验值倒攒了不少,可以大把送花!

家园 【美国家庭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比例要高出中国家庭许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谢谢!美国家庭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比例要高出中国家庭许多

那是很正常的,毕竟两者生产率差距那么大!

关键是家庭收入的内涵是什么?搞不清内涵,没法比较哇!

老兄贴太短,谢花在公鲨:【也说杭州的餐馆】望屠门而大嚼系列之一

家园 这种比较很容易误导

美国数据的准确性我不知道,我也没有加拿大的数据。但原文的用意显然是要导向中国人的收入和房价的比例。这是在把美国的全国数字和中国的大城市数字在比较,要是把所有老少边穷的地区都放进去,再比较,会如何呢?

家园 口径非常重要,同口径的收入比同口径的房价才合理,

最好是细分不同类地区的收入与同地的房价。例如纽约的收入与房价比上海的收入与房价。

家园 超过70%的中国人是农村户口,住房是宅基地自己解决

如果按中国的收入中线和房价中线比,你会发觉你讨论的是中国农村的建房成本

大城市里面买新房的,在近十四亿人口里面是最富裕的一小部分

而买车的,那是最富裕的5%了

所以别看网上抱怨的人多,抱怨的这些都是中国的富人阶层……

要说大城市的住房压力,我知道的是台北市现在的房价是十年家庭总收入。总体来说,东亚大城市的房价/家庭收入比要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家园 数字不可靠
家园 貌似问题不大

wiki上面有详细的版本:

外链出处

家园 买车算最富裕的5%?

现在国内买车的人很多了,车也不贵,10万以下的车很多。在沿海地区,中等偏上家庭都有车了。

我寒假回去,在市面上都看不太到自行车了。满街的汽车、摩托车。

家园 记得国内私人小汽车拥有量才2000多万辆

按三口之家算,也就7000万人

和近14亿人口一比…………

只不过真正的穷人和普通的大众的声音,根本无法发出来而已

家园 这两个图似乎更直观、精确一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家庭收入以万为单元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家庭收入(以图示之上)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五万美元以上收入的,占 45% 啊!

家园 和我感觉差不多

1、文中数据靠不靠谱?

这个数据应该是有出处的。和我在其他地方看的差不多。不过我感觉这个中位数要比平均数低不少。

2、数据靠谱的话,大概是哪一年的数据?

即使不是最新的也应该没什么变化。美国人的收入号称二十多年没变了。经济发展不普惠人民。

3、文中家庭收入的内涵是啥:全部收入or工资性收入?税前收入or税后可支配余额?

我认为是全部税前收入。除非特别说明,都是税前收入。税后收入随税率变化,所以不好比较。

拿中国大城市有得体工作的人来和美国普通人比,生活上肯定好得多。

家园 普通大众才是网络论坛的主力

真正的有钱人才不会上网灌水呢。难道你觉得西西河的河友都是有钱人?

而且,你把城市里拥有私有住房的人都称为富裕阶层,也是不对的。在中国,30岁以下不算,3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基本拥有私有住房。

家园 2007年末,中国城市人口比重是44.9%

总人口13亿2129万。

外链出处

家园 挺靠谱的,不过直接比较收入的绝对值有误导性

数据和我在美国生活7年的感觉是吻合的。

数据应该是近3年的。

收入按我的感觉是全部收入(绝大部分人除工资之外的收入很少,因此理解成工资收入也差别不大),税前。

有两个问题想提醒你注意:

1)美国家庭的主要日常支出是住房(按揭或租金)。但这一项的地区差异极大。比如我以前在俄亥俄州每月花600可以租住很好地段,很好设施的公寓。现在在波士顿花1100每月只能在很一般的地段设施一般的公寓,面积差不多。 其他的日常支出也有类似的地区差异,但没有这么大。 因此一个全国性的收入水平指标有一定的误导性。 如果你拿40000/年的收入,住在俄亥俄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低端中产阶级的生活,在东西两岸的大城市就是彻头彻尾的穷人一个。

2)很多人有统计之外的隐性收入。比如做小生意的,很多只收现金,这样他们是可以瞒报收入以逃税的。这类人的存在会给统计数据带来不小的噪声。

最后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觉得比较中美家庭收入的绝对值(通过汇率计算的)意义不大,因为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不同。我的实际感受是一般生活开销,用于购买服务的,1块人民币和1块美金的购买力相当。比方理发,美国是10 - 30 块理个普通男发。国内应该差不多。 如果是购买本地生产的产品,购买力也差不多。

但如果是购买全球化生产的产品,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关系(汇率、关税、分工等),人民币和美金的购买力就差多了。比方电器,美金700块就可以买一台三星530系列1080P,40寸液晶大彩电。同样的产品中国买到1万多(亲戚提供的经验数据,未经本人核实)。 再比如汽车, 美金2万块就可以买当年最新的入门级日本轿车一辆,国内价格好像不大可能在10万以下(烦请查证)。

所以,拿着相同绝对值的收入,你在中美过的不是同一物质水平的生活。直接比较收入具有误导性。

元宝推荐:爱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