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微软携手曙光 圆中国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梦想 -- 草纹

共:💬43 🌺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微软携手曙光 圆中国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梦想

迟了一个多月看到这个好消息。算是科研水平升级的亮点吧。不过曙光这个名字还是我第一次听到。除中国外,前十位的其他美国机都搭载的Linux,日本的日立造的超级计算机列在第27位。叹一句,中国到底是用Windows的大国啊。

另外,仔细看看,用的AMD的核,搭的OS是Windows HPC,构架是自己的。哪位大侠说说,这该怎么算呢?

-------

近日,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排行榜中,安装了微软Windows HPC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曙光5000A以每秒233.47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系统理论峰值和每秒180.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实测 Linpack 峰值,成功跻身该排行榜第十名。微软和曙光的此次成功合作,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能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外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外链出处

家园 是不是也是山寨版的某某啊,呵呵··
家园 曙光应该听说啊,以前还有银河
家园 我还只知道银河。

离国太久,常识会少一些。

不过仔细看看,用的AMD的核,搭的Windows HPC,构架是自己的。这该怎么算呢?

家园 正等大侠们品论呢。
家园 曙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将使用龙芯处理器

龙芯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010年问世

国产首台采用“龙芯2F”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迈向产业化

家园 从1号到4000:曙光高性能计算发展历史

从1号到4000:曙光高性能计算发展历史

家园 “曙光”可不是什么山寨

是标准的中央军,“曙光”另外一个名称就叫“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说起来,“曙光”的产生有点受命于危难的意思。当时国内的计算机工业面临转型,几乎所有原来的计算机中央军都向个人PC甚至贸工技发展——这里的中央军包括长城、浪潮等,但不包括联想。国家原有的计算机开发思路在市场化这一环节到了无人继承的地步,于是当时由国家出资支持的项目研发群体只好自己动手,一部分人员干脆退出公共市场,在军方的支持下,以国防科大为基地,只研发不推广,成就了“银河”;另一部分则在中科院支持下走市场化道路,自己研发自己推广,于是就有了“曙光”。

内地的传统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发思路总结起来就是“为工业及科研服务,兼顾民用”。这其实是延续内地从电子管计算机研发起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走的是全国一盘棋,把计算机研究大致划分为“计算机运用终端”、“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计算机零部件”及“计算机运用软件”四个领域,全国参与其中的科研院校机构及工厂各自分管一部分研发任务,然后由国家科委总牵头协调。成就了国内最早的一批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当时“计算机大型机”领域的领头企业是“浪潮”。后来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竹幕”(姑且借用一下这个西方名词)消融,尤其是“巴统”的逐步解体,加之计算机民用化潮流的推广,西方先进的IT理念及其相关设备进入中国,与国内因为市场化而产生的“贸工技”群体充分结合,可以说把原有的国内计算机工业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没办法,内地原有的计算机工业说白了是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服务的,脱离了个人市场;而自身的产品在性能上也比不了国外的产品,科研院校有国家养,在当时也被冲击得摇摇欲坠,何况面向市场的企业?为了生存,各自突围,国家统筹的“全国一盘棋”体系就解体了。

工厂企业不听指挥了,国家要求的研发任务还要完成,没办法,只好另起炉灶,于是就有了“曙光”和“银河”这样的企业和研发群体。

其实当时内地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究已经出了不少成果,例如“计算机运用终端”里出了长城微机,“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里出了浪潮中小型机银河大型机;“计算机零部件”领域里已经开发出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存储器的初步工业化生产工艺,但中央处理器的生产工艺没能成熟;“计算机运用软件”中的中文数据库管理系统编程设计,甚至那时已经初步研发出了一套基于UX内核的中文计算机操作系统,但是都没有时间去完善了。

有时间我会另外开一帖,详细讲讲这其中我所知道的细节。

家园 期待MM的文字。

还记得MM写的汽车行业那篇。

家园 另外关于服务器的“架构”

其实可以简单的联想成“并联电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个人单机性能再强大也有限度,跑文字处理可以很畅快的PC,跑图形处理就不一定了。要提高机器性能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不断提高单机处理器CPU的性能,英特尔的“摩尔定律”就是具体的路线图;另一个就是将两台或者更多的机器连接起来,共同来完成一个程序的运转,这就是服务器的工作原理;而把诸多单机中央处理器并联控制起来的方法就叫服务器架构,这就是考验各个服务器生产厂家科研能力的时候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确保稳定的情况下更加高速的运转。它包括了服务器电路设计,线路设置,终端软件操作等等方面。

一般的中小型服务器,已经有了通用的架构,例如英特尔在出售其服务器芯片的同时还会附带一套服务器架构体系,下游厂商照做就行,当然,实力强的企业还可以从软件和硬件方面优化,其实在这方面还有一个更加约定俗成的名词叫“系统集成”。但大型机不行,很多时候,大型机是必须量身定制,客户要求是什么性能就要达到什么性能,所以没有太多固定的架构。何况一台大型机动辄千万,日后的服务费用另计,是IBM、SUN、HP这样的巨头真正吃饭的东东,都是相互封锁的,所以对研发企业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要求。

我个人理解曙光机的原创架构是这样的:主机的CPU来自AMD,但主机板是自己研发的,接线方式也是自己研发的,Windows HPC Server其实是个怪物,它更像是一套操作模块的组合,不开放源代码,但具有一定灵活性,自行优化的空间很大,曙光用这套OS,套进自己的硬件,然后调试成最优控制状态(关键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调试)。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曙光造了一匹马,骨骼是自己的,心脏是别人的(CPU),大脑也是别人的(OS),然后把它联系在一起调教成了一匹赛马,把它组合起来的方法就叫原创性架构技术。

说白了,这就是高级别的系统集成技术的产物。

家园 谢谢,姐姐还记得?

坑还在那里,俺惭愧

家园 小山mm了解“COSIX”吗?

要是了解的话,有空时能否给大家讲讲?

家园 我也是觉得这种系统集成出乎意料,

让人称奇,算是中国式的智慧。不过Windows HPC Server应该对曙光还是开放源代码的吧,不然不敢用。

日本人也在拍大腿惊叹,因为居前位的超级计算机机器和OS:Linux搭配这种大家头脑中的固定模式愣是被打破了。前面9位都用的Linux.这是中国,也是微软第一次进入前十位。现在日本超级计算机也开始计划用Windows HPC。

另外,超级计算机的能力是军事实力的另一种体现。

还是听MM细细说来。

家园 嗯,

那个坑好深啊。

家园 天,真的还有人记得COSIX!!!

那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已经初步研发出了一套基于UX内核的中文计算机操作系统”:

[SIZE=3]COSIX[/SIZE]

这是中国首个国产操作系统,从1989年开始研制,到1997年基本完成,取名COSIX的含义是:“C”为Chinese,“OS”为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IX”为类Unix系统的标记,即“类Unix的中文操作系统”。由原国家计委出面组织,原机电部操作,由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中软)具体实施,产权属于中软公司。

这里有一段介绍文字,很详细了:

COSIX的产生,首先是基于国家安全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防务、科研、行政、工商、教育、通讯、金融、能源等敏感领域已经严重依赖计算机系统,而计算机系统完全仰仗外国商业公司,这样的现实环境在中国的信息行业产生了强烈的不安情绪。当时的机电部副部长曾炎培在1989年提出搞COSIX的想法后,同年就展开了项目。由当时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与中国软件技术公司共同承担了这一项目(后来这两个公司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

第一阶段: 1989~1993 生成版本-COSIX V1.0 按照软件工程方法自主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66条操作系统命令七个设备驱动程序仿真磁盘操作系统EDOS以及中文环境。此阶段强调“不参照别人产品,不允许开发人员接触引进技术”,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确保“100%的自主权”。

第二阶段: 1994~1995 生成版本-COSIX V1.1和COSIX V2.0 主要包括:中文、微内核和系统安全,而不强调100%的版权。避免了对一些成熟技术的重复开发。

第三阶段: 1996~1997 生成版本-COSIX V1.3和COSIX V2.1 进一步商品化和满足应用需要。

由于美国的DEC和Compaq公司进行了合并,而国内大量使用原DEC的VAX、Alpha系统,所以中软与Compaq合作通过对True64进行汉化和剪裁,继续开发出了COSIX的64位版本。

这里说明一下,当时的DEC服务器在中国政务机构方面使用时候广泛,中国引进的第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就是DEC服务器,当时是克林顿统领亲自签署总统令放行的。长期使用此类机器在政务部门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海关税务等等部门,硬件没办法,但软件是可以替代的,DEC和康柏公司合并后,主管部门借口DEC服务器的延续售后服务问题,和康柏达成协议,共同解决COSIX在DEC服务器的运行问题,实质上是以此让COSIX取代部分要害部门DEC服务器原有的AlphaOS系统,具体情况我就只知道这么多了,这应该是COSIX最大的一笔订单。

事实上,COSIX在开放领域上成功的,但在市场化方面是失败的,它的使用用户就我看到的资料显示只有几十家,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进入过市场。UX内核限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家似乎也不太愿意它流入通用市场。

04还是05年中软好像推出过一个Linux版本的COSIX,我没有见过,感觉是挂羊头买狗肉——因为LX和UX并不相同。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论技术实力,中软在国内软件开发企业里数一数二,但面对民用市场始终没有什么推广动作。

现在的中软已经进行重组,由一家叫做“中标软件”的公司接手了其技术资料。对外以“中标普华”统一命名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可以说COSIX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

目前,国内市场上推广相对成功的中文操作系统是红旗Linux;除此之外,国防科大开发的“麒麟”是比较受关注的,通用版也是LX的内核,

关键词(Tags): #COSIX#中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