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国经济的战略突围:用科学发展观揭示经济复苏之路 -- 坐岸观潮

共:💬7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文摘】中国经济的战略突围:用科学发展观揭示经济复苏之路

中国经济的战略突围:用科学发展观揭示经济复苏之路!

要想使中国经济走出危机,必须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有精准而深刻的认识,必须弄清楚中国经济最沉重的包袱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薄弱的环节是什么?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反危机战略并寻找到突围的方向。

社会经济是个极其复杂的超级系统,面对百年难遇的世界经济危机,不能指望用一剂猛药就能扭转乾坤、柳暗花明。而必须寻根而治、顺势而为、取舍得当、远近兼修!

国务院制定的促增长、保民生的战略方针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率保八的战略目标都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鼓舞,但是如何促增长、保民生?如何保证8﹪的GDP年增长率?却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国际金融危机所所造成的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塌坍,在余波大于主震的机制没有消除之前,最终将使中国经济下挫15﹪左右,即从正常年份的11﹪增长率下降为4﹪的负增长。和保八的目标相差12﹪。这12﹪应从那里来,我们似乎只看到了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到了投资这张牌上,这种极端依赖投资的促增长模式,将会造成国民经济内在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不仅不能使我国经济顺利突围,还有可能带来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如何促增长,如何保证8﹪的经济增长率?它不是一个可以用加法和乘法回答的的问题。投资与GDP的关系随着量的增长其拉动作用具有递减趋势,超过了一定限度,它的作用甚至会趋向于零。这是因为:如果大规模的投资脱离了现实需求,也脱离了资金链条所能承受的能力,这样的投资只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而事实上对中国经济来说,除了投资这一个选项外,还存在着众多其它的选项,其中有些选项不仅可以促进GDP的增长,而且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保八的目标不仅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加入更多的甚至更重要的选项才能实现。

一、 投资为剑:不可无度!

用投资驱动和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大创举,也是对传统经济学教义的颠覆。事实证明:用投资来带动国民经济不仅在现实情况下是成功的,而且,它的作用还会无限延伸——即使基础设施的投资接近饱和之后,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不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且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革命性的形式来开创世界经济的新纪元——山河改造工程,它包括:防灾工程、气象工程、领土再造工程等。

但是,未来的山河改造工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⑴国家储备达到了空前巨大的规模。⑵社会消费的主要形式不再是个人消费,而是社会保障和无法分割的公共事业。⑶后商品经济的萌芽已经出现,货币不再成为唯一的支付工具和结算工具。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用追加国家投资来抵御危机,驱动国民经济防衰退、保增长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须的!但是,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投资身上,任何投资,只要超过了合理限度,都不会带来期望的结果。

① 四万亿国家投资,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趁机跟随的投资,应该超过四万亿投资的数倍以上。如此之大规模的投资犯了“弓不可拉满,水不可溢堤”的大忌。在原本积累率已高居世界前列的前提下,再增加如此之大的投资,使积累率再上升10个点,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就难以避免。

② 以钢材、水泥为主的原材料供给将再度趋紧,会刺激这个本来已经过于庞大的行业继续膨胀,而最终导致产能更为严重的过剩。

③ 四万亿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跟风投资中,绝大部分是长周期的项目,国家多年积累起来的财政盈余(公开的财政赤字并不排除财政盈余,因为货币发行可以成为隐形财政收入),将在短期内耗尽,并把提供配套信贷的银行拖到资金链条断裂的险境,遍地开花的半截子工程将因无米之炊而废弃。若靠增发货币来挽救危局,一旦超出安全线,就会导致货币的崩溃!

④ 四万亿投资及地方政府的跟随性投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增长的国民经济对基础设施更高的需求,而投资本身所刺激的需求并不是真实的社会需求,而是投资行为派生的需求。一旦投资结束,由它带动的需求也随之消失。因此,要想使社会需求实质性增长,只能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兴行业的出现、除投资派生之外的工作岗位的增加。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依赖是手段就不能是投资,而只能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境外经济扩张这三大动力!

⑤ 只要中央政策一放松,地方政府就会立刻进入疯狂状态!仅河北省一个县级市就出台了400亿元的投资计划,照此计算,全国各地区新增投资总规模,就是保守估计也会超过80万亿元!如果这样的计划全部实施,中国就会被拖入比“大跃进”更惨烈的灾难!

已经到了非刹车不可的时候了!国家应该明确对投资规模进行限制,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刺激性投资之和,应严格控制在每年1万亿以内,刺激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不能超过6﹪的期望值,保八所需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从更合理、更科学的别的措施中去寻找!

⑥ 伴随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是刺激性的信贷和货币政策。“政策宽一分,执行宽一寸!上级松一尺,下级松一丈”!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刺激性信贷政策刚一出台,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就立刻出现!利用银行信贷、信用卡、承兑汇票进行杠杆化操作、恶意套取银行现金的伎俩已经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担保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国家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贷款政策,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流到地下钱庄去了!中国金融玩家的队伍在迅速扩大,并从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中获得了启迪,知道怎样用100万去套200万、300万甚至1000万。刺激性的信贷政策正在成就这些玩家,中国山寨版的金融衍生品的肆虐程度将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此下去,用不了三年,中国的金融危机将来得更猛!为防止银行的溃堤,严格的监管已时不我待!

⑦ 对中国政府宣布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国际上一片叫好之声,尤其是国外媒体和一些研究机构,近来频频发出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危机的赞叹。对这种赞叹,我们不仅不能沾沾自喜,反而应保持警惕。某些西方专家从来就没有说过实话。他们说原油价格将涨到200美元一桶,结果不到150美元就掉头向下了,坑害中国在最高点接盘;他们说,中国股市将涨到8000点,结果不到6000点他们就开溜了;他们说中国房价还会涨10年,结果不到3年就开始下跌了;他们说重要资源的国际价格会长期上涨,诱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当中国的巨额外汇刚换成股票,该股票就立即缩水50﹪……国外专家的美妙赞许,已诱使中国损失近万亿美元!现在,他们开始赞许中国的四万亿投资了,却暗中从中资银行大规模撤资,他们的风险评估究竟是什么,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二、 科技为王:用科技政策统领产业政策!

由于中国经济处在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向前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相对而言仍显不足。因此,中国比西方发达国家似乎多了一条摆脱危机的道路。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来驱动国民经济。但是,这条道路所能容纳的有效载荷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集成式的科技创新成果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设施投资的最终结果将是新建了一批行将闲置的多余产能!为解一时的燃眉之急而出台的措施将换来更加危险的后果。如果我们做错了选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就会结束,长期的经济低迷就会使中国步入拉美国家的困境。

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危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具备起用科技创新为国民经济开山辟路的实力。

1. 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将主要职能为立项管理、分配资金的科学技术部改为科学技术促进部,将大部分国家拔款的科技投资归口到国资委进行管理,并更多的设立国家级科学技术基金,并成立国家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对完全靠吃皇粮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用基金会的形式进行拔款和管理,并对成果进行考核。而对应用技术的研究课题,则应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承接单位,采用招标制和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国家应该采用以市场为主的手段来促进,而作为投资方的国家风险投资公司,将与作为被投资方的科研机构和个人按照市场通则分享成果。

2. 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应广泛争取身居国民经济一线的基层企业的参与,在以往的科技专项的设立中,都出现过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未列入,而一些次要的项目却进入目录的情况。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至今仍是一片空白,这种现象与我国重大科技专项设立的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十几年前,中韩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没有太大差距,在许多新兴技术领域两国同处一条起跑线,而现在,中韩两国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韩国的创新能力已上升为世界第五,而中国却排名世界的35位!中国的技术短板比人口只有2000万的韩国还要多的多。对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缺乏敏感性,对生产一线缺乏了解,是科技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3. 用科技政策统领产业政策之一:促进国内高端产品替代进口。

古人云:“王者之道,不求近功”。在国人的眼中,科技政策在通常情况下只能为国家带来长远利益,而不可能在紧急关头力揽狂澜。实际上这是对科技政策的极大误解。如果让科技政策统领产业政策,就会在短时间内起到提振国民经济的作用,科技政策即可以瞩目未来,又可以立竿见影,它的作用远在投资拉动之上,因为只有科技政策才能远近兼修,才是治国之本。

中国每年花费在进口高档轴承、进口精密加工机床、进口精密仪器和医疗器械、进口飞机和轮船的核心零部件、进口地铁和高铁的机车和客车、进口电子行业的专业设备、进口高档化工原料等方面,都要花费几千亿美元。如果能将此类进口产品中的三分之一转为国内生产,将直接创造出数千亿元的工业产值,加上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带动,将使GDP增长万亿左右。尽管在实施此战略的初期阶段,国内产品替代进口的数量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掉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只要政策得当、方向明确、措施得力,由国内高端产品替代进口而创造出数千亿元GDP则是完全可能的,它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功献,有望达到2﹪。

鼓励国内高端机电产品的替代进口,是针对我国产业布局中的弱项,力争打翻身仗的长期战略,若没有这个战略,中国的技术弱势和短板将永无止期。

国家应该在危机时刻制定高端产品替代进口的大力度、刺激性相关产业政策,从研发资金的支持、到研发成果的国家采购、到国内幼稚高端产品的扶持和销售刺激,都应有财政、税收以及银行信贷和社会基金组合支持。从替代进口中要GDP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4. 用科技政策统领产业政策之二:让民族品牌进入各级政府大门。

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但在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似乎就等同于对科学技术的尊重,从那时起对国外品牌的崇拜和对国内品牌的鄙视就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虽然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产品的民族品牌也逐步成长了起来,但对国外技术和品牌的追崇和迷信仍然深深的刻在一些人头脑中。对于民众来说喜欢什么品牌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但对政府而言,它的倾向性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遗憾的是,一些国家机构和各级政府丝毫没有关怀和珍惜国内品牌的倾向,反而事事处处流露出他们对中国技术和品牌的严重歧视,甚至和跨国公司里应外合打压民族品牌,为民族品牌设置一道又一道的障碍。这种从政府行为中表露出来的倾向性已将许多刚刚诞生的中国新技术和民族品牌扼杀在摇篮中。使中国许多创新技术产品不得不到海外寻找市场,在国内的销售所受到的歧视比在国际上还要大的多!

这种情况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不仅仅应该出台保护、扶持国产新技术幼稚新产品的相关政策,而且应该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针对性的改写有关政策:别人已经欺负到我们家门口里面了,国外整车零部件进口诉我国按整车涉税一案我们已经败诉,人家拿着整车零部件在我国国内进行组装,并低价倾销,对这种强盗式国际贸易规则,难道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吗?我国还非常幼稚的汽车工业自主品牌正在遭受国际巨头和WTO的绞杀,对这种强盗式的欺凌,我们的政府就只能袖手旁观吗?不!政府完全可以在WTO规则内奋起反击:只要政府官员不嫌弃自主品牌汽车,完全可以让自主品牌汽车以及自主品牌的办公设备、楼宇智能化设备、地铁和高铁所需设备等成为政府采购的首选,这并不需要设置任何贸易壁垒,只需设置性能价格比这一条准入红线就可以!只要设性价比准入红线,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将长驱直入进入政府大门!

在任何国家,按照性能价格比进行政府采购都是通则,只有我国的政府,只关心牌子不关心价格!这种情况发生在经济形式大好时姑且不论,在经济危机已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时,难道政府的各级官员还只能乘坐洋品牌的轿车吗?

爱国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更应是各级政府的事情,只有各级政府在实际行动中支持自主品牌,扶持、关心、自主品牌,才能影响全社会,并树立起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很难想象如果政府官员都崇洋媚外、对内歧视,这个国家还能强大吗?

政府采购的倾向性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催化剂,政府的行为和意识直接影响着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让民族品牌进入政府大门不仅是对WTO宣布我国关于汽车零部件进口税案败诉的绝地反击,而且将扶持我国高科技产品度过幼稚期,使刚诞生不久的自主品牌逐步成长为新的巨人,并积累起和跨国公司进行较量的实力。

一旦政府采购向自主品牌敞开大门,一旦自主品牌轿车、自主品牌的办公设备、自主品牌的楼宇设备大踏步的走进政府大门,它所能带动的GDP就远不止政府采购清单中的那些数量,因为政府都不歧视自主品牌了,谁还去充这个大头呢?整个社会的购买倾向将为之大转移。在政府的带动下由此而使我国GDP增长2﹪将是最保守的估计。

5. 用科技政策统领产业政策之三: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彻底松绑!

在当代科学技术当中,除了航天技术、军事技术外,我国位居世界前列的重大技术屈指可数,如农业技术和作为替代能源的电池技术。但遗憾的是,尽管我国掌握的世界前沿技术少得可怜,但仅有的这点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中国的产业政策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去扬自己所长!

关于我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如何发展,将在后文阐述。

中国作为替代能源的电池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并没有把电池当回事,更没有把它当作新兴产业来特殊对待。反而,几乎所有的产业政策都无形中对我国优势的电池产业实施了五花大绑!

尤其是在以电池为动力的交通工具产业方面:①电动自行车被许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取缔。②电动三轮车无法取得合法的生产许可,只能打擦边球。③四轮电动车被列入汽车行业。只有汽车制造厂商有资格去开发电动汽车,真正在电动车行业里锤炼十几年的厂家却无权参与!而用汽车厂家的眼光去开发四轮电动车,就会套用汽车的标准,这无疑加大了四轮电动车问世的的难度。很显然,让电动四轮车只能诞生在汽车制造厂,把它作为四轮交通工具电动化的唯一途径,显然是对中国国情的无端蔑视!

只要政策松绑,中国电动交通工具就能开辟出另外一条大道:电动交通工具的升级就会沿着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微型四轮车、电动小轿车、电动大客车、电动工程车辆……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初期,应该让电动四轮车避开汽车产业审批屏障,出台宽松的电动交通工具相关政策,让时速低与60公里/小时、自重少与800公斤的四轮电动车不再按汽车进行审批和管理,而另设规范,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开辟出电动交通工具的康庄大道,创造出能带来几百万个就业岗位的新行业,对GDP增量的贡献,也有望超过2﹪。

6. 营造科技为王的社会环境,终结对“中国制造”的歧视心理!

① 应把科学技术摆在和教育一样的高度。30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长,大学在校生人数增加了几十倍,义务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希望小学遍及中国广大农村,各种助教基金星罗棋布。反观科技领域,却远远没有达到全社会鼎力相助的程度,现在已经到了全社会关注中国科技的时候了!

② 国家应该引导社会力量进行科技投入和科技扶持,为各种科技基金的设立提供平台,尤其是对“中国制造”填补国内空白的幼稚产品的扶持。若没有这样的社会力量参与,在国外跨国公司的绞杀下,中国的技术弱项将永远弱下去,不会有翻身的日子,中国将成为技术领域的残疾者。

③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每日黄金时段的品牌节目《新闻联播》,应考虑用更多的时间为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而宣传,如果每天有5分钟这样的安排,长期坚持,将有助于国人对中国制造、自主品牌增强信心,并终结社会对中国技术和产品的歧视。它的作用,比1000亿元投资的作用还要大!

三、 以农为本:创建现代化跨国大农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而耕地却非常有限。土地资源之寡和人口之众形成了极不合理的配比。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的头号难题。

现代农业技术所能实现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完全可以达到每个农户耕种100亩以上的土地,而我国的现状却是近3亿农户耕作18亿亩土地,每户仅合6亩多地,只相当与美国农户的百分之一 !

土地、阳光和水这些农业资源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中国多山、、多高原、多沙漠的自然环境,使我们的耕地面积仅有不足20亿亩,而如此之少的耕地,却不能按照最优原则去配备耕作人口,过多的剩余人口拥挤在面积狭小的农田中,大自然的馈赠对众多的中国人口来说已吝啬到了极点,农业劳动力的实际能力和可耕作的土地极不配套,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几亿人口的潜在失业,成为中国农村最大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在人均资源如此不协调的情况下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就地转化为非农劳动者,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又使1亿多农民脱离农田,走向了工厂和城市。沿着这条路,中国农村资源的合理配制,有望通过过剩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十几年内实现,困绕中国经济的农村过剩人口问题有望彻底解决。

但是,世界金融危机对这一进程无疑是灾难性打击,大量吸纳农民工的生产低端出口产品的工厂大量关闭了,在今后几年,在外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将由快速增长演变为负增长。原本有望彻底解决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通道突然阻断了!

在金融危机的残酷打击下,解决中国的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寻找新的思路!

1. 创建跨国的现代化大农业。

国家应该为中国先进农业的跨国经营进行外交努力,力争在缅甸、老挝、哈萨克基坦、俄罗斯、蒙古等地广人稀的周边国家订立农业合作的条约,使中国农业跨出国境,将中国农民耕作的土地面积从国内的十八亿亩逐步上升到周边国家的80亿亩以上,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过剩农村人口的疏散,而且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持,并可为土地出租国带来实惠和经济增长的机会。

2. 当中国控制了100亿亩耕地时,不仅使中国的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与土地配比失调的难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且现代化、公司化的大农业模式及中介、培训、劳务输出相关产为业的加入,将使我国由于金融危机而延缓的城市化进程恢复到快节奏的通道,原来从出口型企业返乡的农民将通过这通道而进入新的领域,制约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将迎刃而解!

3. 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是中国少有的优势之一,扬已所长将使中国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并且,按照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下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中国的跨国大农业战略不仅可解世界粮食危机之难题,而且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性基地。在未来50年中。控制耕地将和控制油田同样重要!中国跨国经营的大农业战略应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篇章!

四.流动为先:对存量房地产应实行断腕之策!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从房地产开始的。中国的房地产也出现了类似美国房地产那样的泡沫,但二者的资金链条却有明显的区别:美国房地产泡沫主要发生在资金供应上,次级贷款和金融衍生品的大包大揽使本来无力成交的楼盘成交了,所有的问题都发生在交易后的分期付款上。而中国房地产并不缺乏实际购买力,也不存在从事超限杠杆撬动的金融衍生品,因此,美国的楼市和金融坍塌是不可救的,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则存在着救生的希望。

①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发生在非理性的高房价上,只要让房价回归正常,房地产市场充足的购买力就会再度使这个行业走向繁荣。

② 在一定的时间段里,降低房价是实现房地产软着陆的有效手段,但国家几个轮次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仅没有瓦解开发商结成的价格联盟,而且耽误了时机,造成一年来交易量的急剧下滑,加剧了房地产拖累银行的风险,并压制了社会需求,房地产软着陆的机会渐渐错过。

②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房地产政策的重心应转向促流动、促成交量上,用组合政策大幅度降低新房成本和售价,开辟出新政策之下房地产交易活跃的新天地,对存量房地产实行断腕之策,不再为其撑腰打气,将开发商中的积极力量引导到新房建设中去。那些不顾国家、人民、民族利益的结成价格联盟的开发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流动为先,是使金融业与存量房地产实现切割的明智之选!

即使一些房地产公司固执已见,咎由自取,破产倒闭了,银行的损失也不会伤筋动骨。交行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在房价下跌30﹪后,交行的损失可控制在利润的2﹪之内。这说明,为了尽快恢复和扩大房地产成交量,实行断腕之策不仅必要,而且时机已经成熟。

房地产属于投资回收周期最短的投资项目,用房地产投资来动内需,是所有投资中最优质的品种!把房地产市场启动起来,使其尽快脱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迅速成长,对中国经济扭转局势将产生极其巨大的作用!

只要房地产大局盘活,就会把危机抵御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大门之外!中国金融来自房地产的警报就会解除。国家的金融安全将使我们更加具有战胜危机的决心!

五,仓储为盾:把国家储备的重点转向国内!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按货物的生产和消耗来计算,中国早已位居世界首位了。但是,中国的国家储备与这个地位却极不相适应,致使中国在任何一次国际性供求关系的变化中,都屡屡受到严重伤害!

期铜如此、大豆如此、铁矿石如此、石油如此、国外债券如此……所有损失加在一起,已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中国人民流血流汗、辛辛苦苦干半年,一个行情就丢完!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一再发生,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了!

① 中国应该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品种齐全的战略物资储备库,只有这样,才能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需求国的地位相适应,才能在国际资源性货物的定价中享有发言权。

② 在石油储备方面,如果短期内无法提供足够的设施,可将石油储备放在产油国的油井里,即用现价购买原油,将来提货,对双方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由于美国即将推出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国际油价最终将和这项新技术相配合,上升到每桶70美圆左右,在此之前大量储备原油应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国际交易。

③ 中国应该大幅度增加资本市场的仓储规模,因为资本市场对中国式的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股市的稳定和健康,是用投资推动国民经济这个大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即不能容忍国外资本肆意制造人为行情,掏空我国股市后携款而去,也不能容忍股市的长期低迷。要避免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规模巨大的平准基金参与股市交易,逢低买进,逢高出手。这种隶属于国家的非行政手段,完全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操作,是完全符合WTO规则的。

④ 中国仓储投资的来源非常充足,在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拿出10﹪就足够了!我们为什么能把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在美国债券市场,而不能投在国内呢?如果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减持一半,投到国内的战略储备上,使我国增加1.7万亿元的战略储备,这些储备物不象基础设施投资那样,会固化为建筑物,不存在投资失误的风险,同时,它和货币一样具有流动性,危机时低价储备,升值空间巨大,这个买卖和购买美国债券相比,它的得失孰优孰劣,难道不一清二楚吗?

六.以美为伴,开辟全球战略新空间!

美国是一个霸权意识非常顽固的国家,即使你不与它直接对抗,但你只要强大到使它感到有可能撼动其霸权地位时,它就会把你当作敌人来扼制,其中包括所有可能的手段。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国,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唤起美国政界的敌对意识了。虽然中国不愿与美国为敌,但是这不影响美国会把中国当作假想的敌人。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人民就像是个天真的少年,总希望通过和平发展,谁也不得罪,专心致志谋求自己国家的富强。但是,和平发展照样会触及某些国家的神经,它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扼制中国,打压中国,阻止中国成为巨人。

同时,中国已经溶入世界经济,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大国,又在许多地方需要中国的共同参与。这就造成了美国和另外一些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摇摆性。

在当今世界上,美国是传统西方国家的领袖和代表,美国的对华态度对中国的国际生存产生着最大的外部影响。而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关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911事件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两次大的打击。在这两次打击中,中国都成了美国的合作伙伴。奥巴马总统的上台,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首要的任务是重振美国萎靡的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机会已展现给中国的决策者面前:能否将中国当成美国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不再出现左右摇摆、不再把中国当作假想敌,从而为中国争取获得更大的、更稳定的国际生存空间。这是对中国领导人政治智慧的考验。

① 中美关系是中国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的关键环节,建立、改善、巩固中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

② 如奥巴马所说: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这说明,美国已经具有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的成熟技术。而可再生能源的原材料只能来源于大农业,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中国有希望成为美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大分享者和参与者;同时,由大农业提供可再生能源的原料,涉嫌成为世界性粮食危机的诱因,而以中国高产技术为核心的大农业,只要在全世界范围跨国经营,就可彻底解除世界性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中国跨国经营的大农业和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关系和相互支持,中美双方将在新一轮技术进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

③ 石油作为上苍留给人类的廉价能源,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技术进步的巨大障碍。它的价格飞速上涨将直接造成世界经济的剧烈动荡,而它的价格持续走低将使可再生能源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的研究成果毁于一旦。

美国抛出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时候,就意味着美国所希望的国际油价应稳定在60~80美元一桶的水平,并稳步提高。要达到这样的油价水平,中国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需求国,中国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密切相关,没有中国人参与,美国仅靠一已之力很难谋求对可再生能源有利的国际能源环境。

④ 美国是一个尊崇实力的国家,中国的对美政策必须以自尊、自强为基调。美国的金融战车对别国的掠夺,是美国既得利益的一部分,它不会放弃。中国必须针锋相对,用人民币与美元抗战!在现实条件下,人民币还不具有和美元正面对抗的能力,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应该给我们启迪:用“农村包围城市,在敌人的薄弱环节建立根据地,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同样可以用到货币对抗上,在世界上,建立和扩大人民币经济区,应成为我国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的长期战略!

⑤ 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增长,已经在美国政治家面前展示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也能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繁荣,在经历了恐惧、敌视和对抗后,美国的思想界终究会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制度和经济模式进行反思。

美国积聚着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优秀科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会把中国看成一面镜子,着手进行自身制度和经济模式的变革和改造。尽管这种变革会触动即得利益者的奶酪,其过程会非常艰难,但美国社会自我更新的能力仍是主流。通过中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密切交流,完全可能使中美双方在更多的领域达成共识,从而最终缔造中美双雄的世界格局。

七.效率为纲:缔造属于中美双雄的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句话概括:来源于极高的效率。没有高效率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不会有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效率就有了一切,失去了效率就会失去一切!历史的发展如此的富有哲理,它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失去政权就失去一切”——这个口号在历史阳光的照耀下已渐渐退去了炫目的色彩,而变得苍白和乏味……

本人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社会制度和领导力量,是中国历史作出的选择。共产党人艰苦卓绝、奋不顾身为拯救中国而献出无数生命的浴血奋斗,谱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及三大战役等震惊世界的壮丽诗篇,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书写过如此恢弘壮阔的鸿幅巨制,从那一刻起,中国的崛起就已经铁定了!因为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沉默几百年后的猛烈爆发!伟大的事件必然深藏着更伟大的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绝对不是共产党人的一已私产,它是中华民族5千年中最宝贵的一笔历史遗产!”

当前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类似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时代,所不同的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自然淘汰,已断掉了用武力来统治世界的政治企图。在经历了以意识形态划界的几十年冷战之后,世界渐入各国和平竞赛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下,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正在演化为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竞争。在这场世界性的大竞争中,谁拥有较高的效率,谁将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才能从变革中获得新能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中国在政治、经济的许多方面还有太多的弊端和恶习需要铲除。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不易帜”作为一项政治原则是中国历史的使然,但“不易职”并不意味着不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反而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不断的进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化,才是不易职的最可靠保证。

① 官本位的习惯势力已成为涣散、扭屈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力量,只要官无处不在、只要官大于法,就会对中国效率产生负面作用。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必须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官退民进一直进行下去,否则,在国际较量中,我国的制度优势将因此而削弱!

② 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指挥体系,在处理危机事务时具有很高的效率,但也存在决策不透明和不民主。其隐患非常之大!尤其是各地行政当局,缺乏有效的民主机制可对其实行监督,这是遍布全国的瞎指挥、面子工程、一任领导一套方案……层出不穷的原因。中国各级政府造成的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每年都不会少于几千亿元。

③ 贪腐已成为中国各级官员中愈演愈烈的现象,此病不除,中国社会将永无宁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使政治制度开明化!中国需要共产党领导下货真价实的国民议会!人民代表应真正从人民中产生!政府应实实在在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只有建立起政府和议会相互制约的关系,才会有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和施政方针。制度的变革不仅不易帜,而且是科学发展观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更是增强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变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弱变强、由劣到优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承人民和民族之重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新的传统!尤其是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完全摒弃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模式,并使全体人民都享有了言论自由。除了刑法所规定的诽谤罪之外,中国公民已经不会再因言而获罪。中国社会正在一步步走向开明和自由,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更加开明的政治制度和更加高效的社会经济体系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现实。

美国是处在地球另一半的伟大国家,虽然它的自私和残暴在世界各地制造了不少的罪恶,但是,它发达的经济、领先的科技、优越的教育、繁荣的文化、丰厚的智力资源……都对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美国也是一个具有变革传统的国家,虽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新任总统奥巴马能改变美国的发展方向,但世界的发展潮流最终会教会美国实现新的变革。自由资本主义会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借鉴中国成功的经验,而中国也必须学习和借鉴别人比我们更先进的东西,使社会自我完善的进程永不停步,否则不进则退,象历代王朝那样,终究逃脱不了由盛而衰的宿命。新中国要想走出这个宿命,就必须用变革来完善自己,否则,就不可能保持效率上的优势了。

就像两个巨人,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从两个山坡同时向人类的顶峰攀登,谁的效率高谁就会爬得快一些,并给对方带来可借鉴的经验,双方将会在这样的竞争中相互学习、不断的优化和修正自己,从而使双方的区别越来越小,最终完全走到一起!

这就是今后100年世界发展的趋势,中美两国将主导这一历史,直到后商品经济时代来临,人类实现完全的融合。

然而,以上预期只和领导人的智慧和努力有关,如果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和不智的选择,使中国失去效率优势,中国就可能失去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家园 沙发?
家园 请问文章作者姓名?
家园 惭愧。只能给个链接

外链出处

家园 【花】很有深度的文章!
家园 砸出宝贝坑了啊,要宝的赶紧加我好友!!!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非常有深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