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史学大家】论刘备--作者:马植杰 -- 温相

共:💬26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史学大家】论刘备--作者:马植杰

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载: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先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

  先主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以上记述即历史上有名的刘备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对亮的倚重和信任。一个饱经世态的国君,面对着自己明智不足的嗣子,并不是教给他用各种极术,保住皇位,而只嘱咐他像儿子对父亲那样听从老丞相的指引,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业。假若儿子不能继承堂构,与其把国事弄坏、社稷丧掉,还不如把皇位让给“功德盖世”的老丞相好呢!这种语言应是出自刘备的内心深处,不仅表达了备的意向和情款,而且也是可以令人理解的最好的处置办法。而诸葛亮在答话中所表现的忠贞无二、以死相报的口吻,同他以后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伐魏事迹,前后掩映,令人感觉到他们君臣真是如同乳水交融、珠联璧合。非此君不能得此臣,非此臣不能答此君。这样的“君臣际会”,怎能不得到人们的同情与赞扬呢?无怪乎陈寿说这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资治通鉴》的注者胡三省也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刘备)之明白洞达者”。赵翼亦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在这种罕见的君臣关系中,人们对诸葛亮的歌颂已达到极高的程度,可是对刘备的托孤,人们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评价。甚至还有个别人认为刘备托孤之语只是一种权术,这种看法未免流于狭隘和猜度了。

  刘备在军事上,诚然不具有第一流的韬略,他之所以能有三分基业和长期受到人们喜爱,还是因他善于用人和俱有较佳的作风。“三顾草庐”和“永安托孤”,就是以上两个优点加在一起的表现。刘备的用人待士,前面已提到一些事实。总起来看,刘备的用人有以下的长处与特点:

  刘备比较能知人,善于发现人才。例如庞统、邓芝、马忠等都因与备谈话而受到赏识。备与马忠仅谈过一次话,就给尚书令刘巴说:“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世不乏贤”这句话,看来简单,但非善于知人者是不能道出的。那些庸碌或多疑的君主就经常感叹无才可用,或用而疑之。刘备临死时,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是亮不以为然,后来亮初次伐魏,即用马谡为先锋,结果招致了街亭之败。说明刘备在知人方面,确实有高明之处。

  刘备不只善于发现部属的才能,对于人的品性也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例如当备被曹操击溃于当阳时,有人言赵云已北去投降曹操,备立即以手戟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不久,赵云果然抱着备幼子阿斗(即后主刘禅)回来了。又如刘备领益州牧后,有人诬告李恢谋反,刘备立即“明其不然”。后备更提升恢为?蚪刀级健@罨衷谀现兄沼诹⑾铝撕艽蠊ρ?。

  刘备对部属往往能体贴照顾,全其孝道。例如当备投靠公孙瓒时,渔阳郡人田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后备为豫州刺史,田豫因母老,求归故里,备涕位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又如刘备在新野时,得徐庶而器之。徐庶后跟随刘备南逃,为曹操所追破,庶母被俘,庶因此向备请求到曹操那边去,刘备体谅其母子深情,还是忍痛割爱,令庶归北。

  刘备用人注重德才兼备。备进取刘璋时,梓潼县令王连守城不降,备“义之,不强?恳病薄<傲蹊巴督担?备对王连甚为重用。备对忠孝卓著而早死的将领霍峻甚为悼惜,曾“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刘备同其部属的关系,比曹操、孙权更加诚恳和互谅。刘备个人的作风也较检点。赵翼言:“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刘备在对待部属、百姓上,未见有屠城与灭人三族之事。至于曹操、孙权乃至司马懿均不能免此。如前所述,在赤壁战前,曹操已据有中夏,孙权亦有江东,而刘备则“众寡无立锥之地”。假若不是刘备在用人与作风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恐怕是不能成就其三分基业的。故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刘备是以用人和作风定三分的。

  刘备在历代帝王中,俱有显著的特色。他之所以为后人熟知并有较佳印象,并非由于偶然因素。他的军事才略虽不突出,但在用人待士方面,在历代帝王中是罕见的,对后世亦俱有广泛而有益的影响。

家园 刘备死前让贤,非出真心:

1、权力更替之下,两族子弟必然相互仇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刘备曾奔走诸侯之间,对此不可能糊涂。

2、他若有心授权诸葛,死前必有安排。诸葛亮虽然权高望重,但其实在刘备死前没有自己的嫡系武装,外有魏吴,内有李严李恢这样的刘璋旧臣分权鼎立,赵云乃刘备家将、魏延则是受刘备知遇之恩的人,只有刘禅才是稳定政局的唯一之选。咽气前忽然说句这样的话,吓死老诸了!

家园 石壁兄,刘备当然不会存心授权于诸葛,但是

从他的临终遗命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关死这扇门。

我觉得这就是刘备与其他君主不同之处,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刘备死前话说得非常清楚:能辅即辅,不能辅即请丞相自己当家。

这段意思实际是一个Priority Setting:首要目标当然还是请诸葛善辅刘禅。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首要目标难以达成,比如刘禅实在扶不起,或者诸葛自身的政治集团与刘禅政治集团或蜀汉内其他权臣集团(比如李严)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则刘备希望诸葛能够废帝自立。

我们不能因为这层意思体现在退而求其次的second priority里,就否认这层意思的真实性,就说刘备此言并非出自内心。这样说,似乎有失公允。

换句话说就是,承认这是刘备遗言的second priority,与承认其此番言语的发自内心,毫无矛盾之处。

刘备做为耗尽一生心血才打下少许疆土的一代君主,在这件事上能够做到如许开明,我以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个人理解,刘备这段话中其实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即,如果形势逼迫你非要自立不可,那么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的苦衷并谅解你这么做,但我希望你能(1)善待我的家人;(2)尽量和平过渡。

刘备如果不对诸葛说这番“他不行你就自立”言辞的话,刘备与诸葛之间的关系就仅仅停留在君臣关系上;但刘备如此一说,则为两人之间的君臣关系平添了一种较为亲密的朋友情谊和较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如果是纯粹的君臣关系,那么诸葛将来如果要废帝,就不必过多考虑私情。但是,如果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君臣关系,同时也有朋友和合作者关系的话,那么当诸葛将来非要废帝之时,就会尽可能善待刘备家人(因为是情深意重的朋友嘛),且在诸葛不必废帝之时,会将刘备的江山视作自己的江山一样尽心尽力地去治理。

我觉得,正是由於刘备与诸葛之间存在着这种较普通君臣关系更具有人性化的关系成份,才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千古以来被奉为君臣关系之典范楷模。

当然,一定要从权术、虚伪这种角度去理解刘备,呵呵,亦无不可,亦无不可。。。

家园 在权谋以外 -- 换个角度谈刘备托孤

从一个侧面角度试着谈刘备托孤。

某以为此托孤的种种,同意诸葛亮必要时"取而代之"等等,如果抛开政治性不讲,应该是刘备双重心理的一种体现,还带有一点其个性与人性的回归..

刘备的双重心理,第一重是王霸之业,世之枭雄,凡涉及到政治色彩的问题,枭雄刘备的影子总是占上风,这也是他毕生奋斗的目标,比如驱逐刘璋便是这样.在刘备的生涯中,从徐州开始,这个影子就越来越强大,到称帝成都达到极致,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心魔一样,大家都有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刘备也是时时戒惕自己.枭雄刘备的是非成败姑且不论,至少这是后天造成的一个刘备。

而刘备的二重心理则是兄弟情谊,怒马鲜衣.早期的刘备颇有豪客之风,鞭打督邮,主犯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得到孔融求救信时那肃然起立,"孔北海尚知天下有刘玄德乎",分明有一种少年义气,特立独行的人格在里面.这个影子后来渐渐模糊,因为刘备时时在克制自己,但仍然固执的时时出现,比如新野用牛尾巴编帽子,东吴享受温柔之乡,到以给关羽报仇为主起兵伐吴,大半皆此.

刘备在夷陵惨败后,思想上更多的表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归.惭愧而不回成都,已经不再把王霸之业看的这样重.刘备的自责,应该是建立在霸业成空的感触上.以前约束自己是为了复兴汉室图谋天下,现在没有了这个包袱,托孤的刘备,已经是一个所谓"自由人",似乎不免多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君的角度思考.刘备志向恢弘,重在经略天下,光武中兴,玉皇山兄怎么说? 这人是狮子,是老虎... 这小小的西蜀一隅,于他恐怕还颇看不上眼.此时,他和诸葛亮半君半友关系中友那部分就更突出一些了.

作为君主,谁来坐这个位置是天下头等大事,也是最没有商量的事情,作为豪士,刘备是个很开通的人,汉家土地,"唯有德者居之",请诸葛亮取而代之,只要看看刘备自己的作为,当知道玄德也不认为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 当然,是抛开君主刘备那个影子来说.偏激的说法,他是从客观上指出了一条对诸葛亮可能是最有利的道路,甚至有点出离事外,作为旁观者品评天下大势的味道.恐怕刘备此时最怀念的是和关张一起打天下的日子,没有王位,也没有顾虑,团结一心的快意,他也未必没有希望在生命的最后,回到这种推心置腹的氛围.

不是说刘备的托孤没有政治在里面,政治是主要的,这已经深入到政治人物的骨髓中,使他们在作为时身不由己的会考虑.但若认为这尽皆权谋,也似乎小看了古人的心胸和气度,-- 假如全是机诈,难道诸葛亮就终生无法分辨? 从政治上,刘备的托孤也确实有种种利害权衡,是个非常成功的部署.然政治上其思索虽巧妙,如同武术家面对当胸一拳能够不假思索的格挡一样,更多的是几十年锤炼近似自然的反应.难得的是这权谋之外,所不乏人性的回归,方才体现其个性与真实.后世有识之士赞美刘备的托孤,多半不是赞赏他的权谋 -- 比他狡诈的权谋多得多,而是赞赏他的信任与坦诚.

因此,某以为,这种回归,哪怕如火花一闪,在史册中也弥足珍贵.

[完]

家园 多谢酒兄。若如酒兄言,刘备胸襟真旷古烁今。刘备:

一生奔走诸侯之间,他的性格是不为人下的。这个老革命肯定不是爱好和平的人。

我个人认为,刘备虽然善待属民,但他始终是一个军阀。他平生所到之处,都是杀伐无数,尸横遍野,而他兴兵争雄的目的不外乎两种:

1、宗支荣耀(称帝天下或复兴汉室)

2、以暴制暴,施惠于民

如果他的目的是真是后者,他才有可能真心希望将权力和法统与诸葛分享。刘禅是Priority Setting,刘备家还有刘鲁、刘理及其子子孙孙。

另外,刘备托孤之所以传颂千古,那是因为他讲这翻话的时候,群臣至少史官在场。把这番话摆在明处,诸葛将来任何异常举措都会引起朝野的猜测。别忘记刘禅登基后,他身边自然会有一班与皇权有共同利益的人(外戚、宦官及赵云这样有救主之功的人)。。。。

当然,我还是从权术、虚伪这种角度去理解刘备,嘻嘻,小人之心,小人之心。

家园 萨苏和煮酒和石壁的观点:

所谓各有优长。一会儿,我也写一个参加你们的讨论。另外,那个叫做玉皇山的哥们到哪里去了?

家园 关于刘备托孤就教于各位高手:

我以为除了刘备和诸葛亮君臣鱼水际合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政治上的主要因素。刘备是政治家,他考虑的首先是能不能把他的政治事业进行下去,人亡政息是政治家最大的悲哀。刘备、诸葛亮以客人的身份占据西川,和当地的土著的融合直到蜀汉灭亡也还在进行着,西川

上层人士中的法正、刘巴、李严等人都是刘备拉拢使用监视的对象,比如法正死后,刘备很快提升李严接替法正的位置,说明土著的势力非常可观,如果稍稍忽视就可能酿成大乱,而

吴蜀夷陵之战使很多的土著由原来的拥护走向观望,有的甚至是走向反面,刘备未死,蜀中

已经有人作乱,以刘备的雄略如何不知道以后将要发生什么呢?从历史上看,磨合期的政策

和时间是最重要的。而这些都要依靠具有超群的政治军事才能的人物来把握,环顾左右,有超越诸葛亮的吗?

刘备托孤与其说是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不如说是把毕生的事业托付给他,因为这份刘备奔波

了毕生所换来的三分割据是刘备的最大最重要的“太子”,也是诸葛亮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后代史学家之所以感叹白帝城这一幕,就是因为这是自古以来君臣的思想境界已经远远超越了皇权范围,所以,陈寿等人要发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的感慨。在刘备诸葛亮之间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此时的君臣已经放弃了狭隘的权力

概念。也之所以,在1000多年以后,包括乾隆这样的封建专制帝王的典范都要感到刘备诸葛亮的境界已经是不可能企及的了。

此外,再举一个例子,比如王猛临终前为什么嘱托苻坚不要征讨东晋?最大的原因就是内部

不稳固,前秦在较短的时间内统一了黄河两岸,但是,磨合期很短暂,正是因为短暂的磨合期才会给慕容垂、姚苌等人提供叛乱的土壤。这是政治家王猛深为忧虑的,当然也是政治家

刘备和诸葛亮一样能够预见的。

家园 刘备的“人性回归”,想来也是萨兄的理想人生

少年怀壮志,匹马走清秋,金刀惯出手,脱斩单于头 呵呵

家园 也许

毕竟是战乱时代, 袁家兄弟, 刘琮, 刘璋们的下场让刘备心寒. 而且刘备也承过陶谦的让.

彝陵战后, 蜀势不振.

让诸葛, 既是坚诸葛之心, 也不全是虚化. 诸葛取而代之, 至少可以保全子孙.

在刘备能做到这一点, 心胸和见识都非寻常.

家园 狡诈的阿康

咱可没人家老刘那两下子,要是长成那个样儿被人家当兔子捉了去不是玩的。

家园 我们似乎还是在简单化政治家

其实这种“政治老贼”真可以称为“精的长毛了”。用其城府反而矫揉造作,浑然天成才是这种政治经验的真实吧。也许他们的做法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正确”的处理手法。就比如毛泽东素来把许世友称为周勃,莫非真的想好了让他收拾江青?是?不是?谁知道?

也许
家园 刘备的气度和见识

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料得到的,否则,曹操何以能够说出天下英雄的话来。

家园 叹服!与我所想暗合,但表述是如此之充分...
家园 so good,

they are real historians. pls post more.

◆回 温相 所发:【史学大家】论刘备--作者:马植杰◆

家园 刘备用人

◆回 温相 所发:【史学大家】论刘备--作者:马植杰◆

赵翼提到用人时指出,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以权相驭可以说是机,性情合与意气相投可以入于诚,而能兼三者之长者惟孔明。

赵翼的话有不全面之处,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