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仅开动投资 经济二次探底或难避免 -- 地九

共:💬22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作者的意思是通过增加债务来抵消储蓄

作者的意思是通过增加债务来抵消储蓄.

一个经济体内:

净储蓄= 储蓄 - 债务

如果居民和企业不肯花钱,

政府会想:"小样的,不花钱,老子替你花,不但替你花,还要给你花个样子给你看!"

具体措施就是大幅度发行国债,然后花出去.

由于政府负债的大量增加,总体来说,中国的储蓄率就降低了!

家园 我这个人说话唠叨加不清楚,不好意思

国家花钱如你引的文章说的,短时间的刺激有效。在本次经济大调整中,根本还是刺激民众消费,降低储蓄率。

而民众的消费热情从来都不会是政府号召出来的。如果使用这招,必然政府要采取必要的硬措施来刺激消费,教育、医疗等民众必须消费品是否提价,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如果提价,(不管是服务提价,还是保险提价)都会刺激消费的,而如果粮食提价,也必然刺激消费。水提价,天然气提价,也是刺激消费。

这些价格以前都在喊,都在想往上提,不会就趁着这次机会,政府就干脆提上去,所谓开始“刺激消费”吧。

家园 提价怎么是刺激消费?

应该是压缩消费吧?刺激消费是指让消费者买更多的物品和服务,提价明显只能起到反作用。

家园 提价是强制消费,不是促进消费

提价是强制消费,不是促进消费,而且只对公共服务品有效,对非公共品无效.

我个人估计,政府应该会趁这次"有利的改革时机",推出一些提价措施,比较可能的是水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环保概念啊!)

但是,强制消费对经济的影响,还不好说,恐怕不会作为主要措施,只能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要注意影响嘛)

家园 作者的观点是提高老百姓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支持!

体系内开始有人明白了

家园 增加居民收入,主要靠减税和增加福利投入

增加居民收入,主要靠减税和增加福利投入.

刚看完温总理的政府报告,关于这方面有几个数据:

1、减少税收:

企业、居民税负总共减轻约五千亿元;包括企业增值税转型,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利息税,减多少还不知道。

2、福利增加

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向医改投入八千五百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三千三百一十八亿元;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两千九百三十亿元,比上年预计增加四百三十九亿元;

3、其它

增加公务员收入,主要靠涨工资,但今年可能性不大;

发消费券,基本属于做秀,没多少实际意义。

家园 【文摘】安信证券:A股重新走强还需两大条件

全文如下: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090313/05075970490.shtml

比较重要的摘要如下:

一、两个条件:

我们认为,A股市场要想重拾升势,还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实体经济的“二次去库存化”在一个高产量水平上完成,二是衡量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反应的“M1-M2”掉头加速向上。

二、A股走势判断:我们判断,在此之前A股市场很可能呈现反复震荡的走势,市场重心或逐步下移。

三、理由:

1、二次去库存化

“首先是需要实体经济的“二次去库存化”在一个高产量水平上完成。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实体经济很明显经历了一轮“去库存化”,但产量上升和需求疲软也导致近期大宗商品库存重新大规模累积,显示还需要“二次的去库存”过程。

  实际上,从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周期调整经验来看,成功的去库存化通常也会经历两次(或者说至少两次)。

  第一次通常是实体企业通过收缩产量,使库存能够在弱需求的条件下得到逐步消化。但当库存降到低位时,社会补库存的行为会使产量重新恢复,如果这个时候需求不能复苏,实体经济的库存还会重新上升,这就需要第二次的去库存过程。而第二次去库存将以需求推动为主,只有在需求的支撑下去库存化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可能会反复这一进程。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实体经济二次去库存化进程中,产品产量的高低显得至关重要,它将是判断实体经济总需求的变化和去库存化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2、M1与M2的增速差掉头向上

“其次,我们认为M1与M2的增速差掉头向上也是另一个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二者之差回升体现的是“存款定期化”趋势结束,这一现象除了表明实体企业已经克服了经济下行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企业开始对经济抱以乐观的预期,增加活期存款以支付货款并扩大再生产。”

关键词(Tags): #经济分析#A股走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