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请反对计生委的同仁联署E两会提案 -- 科大胡不归

共:💬172 🌺16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现在劳动力过剩的已经不是问题了

有些地方劳动力缺乏倒成了问题

家园 你能不能反驳一下《国家人口战略研究结果》

  http://www.gov.cn/gzdt/2007-01/11/content_493677.htm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http://news3.xinhuanet.com/weekend/2007-01/11/content_5592899.htm

 新华网消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全国总和生育率未来30年应保持在约1.8,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8的妇女终生生育率,必须80%的人要生二胎。

  普遍二胎制势在必行。

人口结构的问题,从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甚巨,在你这里好象成了盲区,以至什么快降,早降人口的论调不绝于耳。

但是,没有什么任何客观规律可被蔑视, 蔑视只能受到更为痛苦的报复。

你自己研究过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吗?哦,什么都是人口引起的,思维多简单啊。你自己理解不了,好在专家

理解的到。否则到你这里,中国只要降人口就可以实现发达国家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不是问题的话,那几千万呆在家的农民工算什么?

国家都在尽量注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为的是什么?包括大量的所谓“政府后院”,你以为这纯粹是白养人的腐败问题?人口就算以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延续都是持续增长,更何况放开。今后几年国际贸易锐减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那么这些富余的劳动力哪里去?基建最多挺个几年,几年以后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办?谁养他们?内战或者军事侵略,你挑吧!

家园 另外,你认为农民工60岁后还是农民工,不需要人养了!

不需要要养,不需要照顾了!

家园 不是在扩内需吗?你拿出口导向比划个啥!

日本现在从事制造业的不过800万人,6,70年代日本从事制造业的是2,3000万人!

不知道这些少了的1200万-2000万人是不是农民工失业在家了!

日本当年也是出口导向,不知道后来怎么就变成内需了。

按照你的理解,日本是靠计划生育,不是靠技术升级实现这一步的!

听说尽管日本在5,60年代确实是读书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就业难!

他搞了计划生育后,就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同时是内需大国!

家园 不可否认人口结构也很重要

但是孰轻孰重请分清楚!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控制人口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靠移民政策,中国靠计划生育,孰优孰劣若干年后自有公论。

家园 晕,连我贴子都不看的人,还提什么辩论?
家园 你认为这个是关注了人口结构吗?

08年辽宁出生人口比计划指标少30%,副省长喜不自禁

http://epaper.lnd.com.cn/html/bdcb/20090218/bdcb124912.html

辽宁省去年少生8万人

2008年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显示,

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介绍,到2008年年底,我省出生人口为27.2万人,比计划出生人口减少了8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32‰和1.1‰,合理化程度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2008年辽宁省出生人口为27.2万人,比计划出生人口减少了8万人,

(每年出生27.2万人,按70岁寿命,以后只会有1800万人,现在辽宁人口4000多万,以后人口结构是多么差啊,人口生育率比日本还差,日本1.2亿人出生人口110万,比辽宁好多了!)

副省长还沾沾自喜,说合理化程度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多么偏激啊-生的越少越好!辽宁4300万人口,每年出生20多万,以后的人口结构算是崩掉了,以后能不出事吗?

以上只是个例子,寄生部门和下层政府就是这样的思维(多年宣传的结果),-------人口包袱论。(你也一样,不要否认)

推论的结果就是生的越少越好。这样不纠正,能不搞死国家吗?

家园 我是批评你刻舟求剑!

所提的建议,解决当下的问题没用,给国家以后又留下深深的隐患。

家园 呵呵,那么你以为海外日本是怎么来的?

海外中国,美国让吗?早在帖子里都说过,除非有雷锋式国家主动奉献一切,当然这还得要美国同意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几年内,澳大利亚对中国完全免签,我举双手赞成你的提案,否则生出来的人你往哪扔?

家园 看资料请仔细

新华网消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全国总和生育率未来30年应保持在约1.8,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说得很清楚了,不是提高,是保持

同一份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

在多年严厉且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后,总生育率才于90年代中后期降到1.8,并且并没能继续再下降,保持到今天。如果废除计划生育政策,那么生育率只会反弹(偏离)理想的1.8.

不要一提计划生育,就下意识的认为只生一个成为了现实,生育率真的就到1.0了。只生一个只是宣传口号,对全体人口总体来说,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总生育率就是1.8,并平稳保持了多年,要继续保持的话,至少现阶段,政策不用大调整

家园 难道中国人口降下来,美国就放中国一马了?

海外日本?难道日本人都住海外去了!

中国把人口降成几亿,估计100年后了,难道这100年中国去坐等。

(有这时间,印度都崛起两回了。可见你的路线图是多么可笑)

难道100年后美国发善心了,让中国崛起!

100年后美国也是7,8亿人,听说那个时候就有资源留给中国了?

难道印度不想崛起了,要留资源给中国?

你是多么的幼稚啊!多么的刻舟求剑!

最后问你一下,国家研究结果是妇女生育率要1.8。在这个结果下,

把中国人口降下来,要多少年?是不是人类都飞出太阳系了!

根据你的设想,那个时候中国是不是还在等别人分点资源过来,仍然尚未崛起!

家园 说实话,你恐怕并不明白社会前进的根本

人类社会就经济领域本身是个零和游戏,养人的关键在于分配和需求合理调配,需求出问题,可以用新技术,甚至直接用计划经济来创造需求,但是如果分配出问题,资源过分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那么就会是我们常说的民不聊生。养老制度是透明度和平衡度都很高的分配,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一般社会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保证物质生产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实行养老制度,也就是说,如果在满足养老需求的情况,其他领域的必备劳动力不足了,那么社会当然就出问题了,必须减少养老金,逼迫老人回来工作,但是如果反一反,社会劳动力完全充足,甚至完全可以把“政府后院”和多余农民工安排去照顾老人,那么政府非但不会减养老金,还要增加养老金促进这一行业。

家园 你认为这个资料说的是真的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我国的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昨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这是教育部关于学校学生状况的报告,每年一个。

http://www.edu.cn/shu_zi_494/

1995年小学招生数到最高,2531万人,

2007年小学招生数只有1736万人。1736万是2000年出生的人口,

2007年的新出生人数更少, 1594万。

整整减少了800万人/年,相当于减少了三分之一。

1995年小学生招生人数为最高点,顺延12年(6+3+3),

2007年正好是适龄入大学学生最多的一年,之后,就会走上

漫漫下坡路。将来的大学招生就会出现问题,民办的大学,

不太好的大学,很快就会面临困境,或者破产,10年内的事情。

各地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重点摘要: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

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

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请问你信教育部,还是信寄生委。如果信教育部,你不为寄生委这个部门感到担心和可怕吗?

这又是一个部门利益维护的问题,如果放成2胎,寄生委这个部门的存在就有问题,

他们在行政上的强势就有问题,也没有利益可捞。

    

家园 呵呵,2战希特勒最后出在德国而没有出在美国的原因

就在于,美国还能等还能拖,而德国已经拖不起了,人口问题就是正反两张嘴,能养得起,那么大家都称诵你,养不起了,就要吃你的肉。可是生存空间当然是有限的,美国能容许日本扩张海外,却决不可能容许中国也这么做,这个我想随便想想也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机遇永远都是存在的,能不能把握就在于你能不能控制,如果美国看准你中国人口问题一定会内爆,他自然扎好篱笆静等那一时刻到来,可是如果中国能够控制人口了,那么该惊慌的就是美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