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杨迪笔下的邓华将军 (之一) -- 史文恭

共:💬210 🌺6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是老书。八十年代还有一次号召写回忆录。
家园 韩先楚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

很多人认为军事指挥上韩先楚是上将之中(甚至可扩大到包括中将之中)最突出的,我个人也比较赞同这点。对韩在军事上的造诣好像没什么人有异议,不过网络时代什么意见都能看到,在韩的为人上好像不少人有看法,认为韩太霸道了。

邓华很有意思,说实在的在49年以前,邓华的战绩并不突出,在东北的这几个纵队司令里好像也不显山露水的。一般看法7纵的名气不如1、2、3、4、6纵,8纵似乎也比7纵火一些。抗战时期,邓华和宋时轮的冀东失败可是损失惨重啊。但为什么邓华就能在志愿军的副司令中排位靠前呢?而且邓华在朝鲜确实表现不错。后来有人议论说邓华是能带领我军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将领之一(另有粟裕、张爱萍等)。70年代有次太祖不知道动了那根神经,说要打仗还要邓华上,其时邓华已经被贬到地方十几年了。

家园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考模式。呵呵

说起来,张正隆的名声正是来自于他写得《雪白血红》,所以,四野名将韩先楚的家属把给家里老爷子写传记的任务拜托给张正隆是一个自然而且非常正确的选择。 -----该书对传主的彰扬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名将的风采,有政治的险恶,----从文学的角度,这无疑是一部杰作。

但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做为一篇受家属委托的传记,作家文学上的才华,是否对作品的严谨和公正产生影响,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确存在。韩先楚是无愧于他的大名的一代名将,即使在将星灿烂的解放军队伍里,他的功绩和他的才华都是出类拔萃的。张正隆的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但他把韩上将的光辉描写的过于炫目,以至于把韩上将的一些同事的伟绩变得模糊,在这一些同事里,就有上将中的几位顶尖人物之一,志愿军司令员,邓华。

但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只要不是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么,事件的全貌,随着更多讲述的发表,总会更加清晰和充实。 -----和张正隆《战将》同年发表的杨迪将军的《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和早些出版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就帮助我们更近距离地了解了邓华上将,以及邓韩之间的一些故事。----于是,好戏上场了。。。。。

家园 史公语录与毛公语录

作家文学上的才华,是否对作品的严谨和公正产生影响,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嘿嘿……

……

又看到下面的将军之辩,杨先生自然无正式将军军衔,但在国家取消军衔制度的背景下,正经任过大军区参谋长,叫声将军,也不算滥竽充数,

中国没有评正定正式军衔的各历史阶段很长,传统称将军的,怕是要容忍,否则连“彭雪枫将军”一样挨砖。

这类事情其实很多的,解放军方面有未行军衔或取消军衔时期的司令军长、国军方面也有大把来不及经过铨叙的将军。黄埔系捍将,整师整军整兵团的带兵,但铨叙的军衔往往很低,根本跟不上职务,惯例上却还是一样叫人家一声将军的,否则都要张灵甫上校军长、廖耀湘上校司令起来

至于李先念先生,当年莫说没有国军的将军军衔,任何正式的国军军衔都没有,可要是看一看故纸,国民党方面还是叫人家一声“李先念将军”的

可见在不同背景下,都有些没有(从没有或当时没有)将军军衔的人被称作将军,道理上不算过分吧。所以

……沈阳军区参谋长杨迪将军

……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

当然老公……呸呸……老鲨认真也是对的,当个注脚放那里,更完全些

家园 【原创】(三)邓华上将

第十五兵团司令邓华上将,是上将里面军事才华不是天才横溢,却是比较平均的一位。----但是对于中枢而言,选任担当方面任务的兵团司令,并不需要一个悍将,而正需要如邓华这样一员大将。

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邓华上将的“武力值”没有到达最高,但他的“统率值”应该很接近满分了。-----对于这一点,担任志愿军第一批部队的指挥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说彭总是志愿军总司令,但他的第一批部队却是四野的几只王牌,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分别是原来东野赫赫有名的一纵,二纵和三纵。----这个兵团原来的司令员是井冈山下来的,林总红一军团和红一方面军的爱将黄永胜上将。(黄上将接替的是原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后来程司令被调到山西做省委书记了。)------但林总硬是在部队开拔之际,用邓华临时代替了黄永胜,据杨迪的回忆,他专门为邓黄二人的对调询问邓华上将的政委,赖传珠上将,赖告诉杨迪说:“四野首长(显然就是林总)认为黄永胜打仗不如邓华,黄还爱玩,从各方面比较,邓比黄强。”-------要知道四野总共才整编了四个兵团,显然,邓华已经把另一位出任中央军委机动兵团的黄上将比下去了,他在四野诸将中的地位如何,这应该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吧。

当然,邓上将的入选还有一个大的原因,就是他刚刚完成了四野横扫大陆的最后一战,----解放海南岛。----而这一战的胜利是有一点特殊意义的。--------

因为,首先,这一战是在金门之战的阴影下完成的,这不仅让四野在三野前狠狠露了一次脸,也彻底地断送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战略支撑。显然,如果国民党能够同时控制台湾和海南两岛,那么对我国大陆防御的态势而言是有本质不同的。

其次,海南之战的胜利还让在陆地战无不胜的四野从山上猛虎化为海里蛟龙,这说明的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的强悍和极端的适应与学习能力,关于这一点,记得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曾说过,打现代战争,当时(抗美援朝后)解放军将领就是邓华,张爱萍好一点。---------此处足见邓上将的学习能力。

最后,邓上将在解放海南的过程里,很好地处理了与冯白驹司令率领的琼崖纵队的关系,在解放海南后,他出任海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主任,干的也不错。

所以,解放海南一战,是邓华上将的得意之笔。-----邓上将文革后复出,写的唯一关于自己军事回忆文章就是《雄师飞渡天险,踏破“伯陵防线”,-----回忆海南岛战役》,可见此役对邓上将意义之大。-----但这一份功劳,在后来的文章里,却显得模糊起来了。------有一些文章,把另一位上将,韩先楚在此役的作用过分地夸大,-----比如河里前段时间,有同学放出一个金一南将军的视屏,里面就大大夸大韩上将的作用。-----这其实是有问题的。---而针对这一点,时任十五兵团作战科长的杨迪在回忆录里着重地做了说明。

展开正文前,先聊个小话题,俺对邓华上将的了解很少,不过对他的印象却很不错,原因在他的书法水平。------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里面,喜欢题字的很多,(尤其是如果您也是一个党史回忆录爱好者的话,就知道这些回忆录上面,各个领导的题词,字写得有多么“难以评述”了。)而真正写得能称得上“书法”的,俺居然在杨迪的《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一本书里,看到了三位,分别是邓华上将,洪学智上将和冯白驹司令。邓上将的书法应该有苏东坡的影响,虽风韵逊之,但骨力强健,乃名将本色。洪上将的题词,笔墨娴熟,笔意豪迈,也很可观。冯白驹司令的题词,虽然结体和词义都有重复的地方,但这个题词的笔势一以贯之,畅快,淋漓。-------相比之下,赖传珠上将的题词就逊色很多了。

河里的服务器坏了,否则,把这几幅题词传上来倒是很值得一观啊。

好,接着说海南之战。

海南之战原来是一个小规模的战役,四野渡江之后,真的是虎狼之师,本来李代总统德邻和白上将健生都幻想在蒋中正跑到台湾后,他们可以凭借桂系军队一逞悍勇,保住一点地盘的。但想不到被四野大军和陈赓的四兵团一冲击,尤其在衡宝战役之后,被打断了脊梁骨,此后,对于李白两位的念想,就是能逃出多少队伍的问题了。但可惜的是,虽然李白经营了桂系队伍数十年,但还是逃不过解放军的大穿插,大包围,所以后来,连国民党临时政府的所在,广州都是没有经过一次战斗就被解放了。-------因此,本来对解放海南,只打算用43军,也就是前东野六纵,来解决问题的。-----但未想到1949年10月,三野攻击距离大陆几公里之间的金门失利,全军覆没。所以,林总改变决心,把原定43军一个军解决海南的计划改为,43军和40军一起进攻。当时的部署是第十五兵团负责整个广东地区军事(当时海南属于广东管辖),所以,韩先楚的40军在此战中应该算是客军。----不过,在此后的战役进程里,40军的确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喝水去啰。。。

关键词(Tags): #杨迪笔下的邓华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谢谢逸云兄如此高规格的支持啊。。。

汗颜,汗颜。。

家园 那一次之后又很多很多回忆录诞生啊。。

不过里面好的并不太多。。

家园 喝就喝吧,喝水养容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为什么林总认为黄永胜打仗不如邓华?

好文章啊。可为什么林总认为黄永胜打仗不如邓华?邓华在49年前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战绩?能超过韩先楚、李天佑、刘震、黄永胜、吴克华?如果说邓华有什么特点的话就是文化水平要高一些,军政双修比较全面。另外在海南岛的问题上不少人认为韩比邓要高明,看来还真是另有文章,不过即使是杨迪写的恐怕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吧。

家园 彭是钦定军事家,所以没人敢不认他是将军。
家园 期待大作

小成最近正在收集海南战役的资料,打算写一点这方面的文章。不过从小成收集的资料来看。张正隆对韩先楚在海南战役的作用虽有夸大,但大体靠谱。当然,小成手头没有杨迪的书,资料多是40军的回忆,因此期待下文。

个人感觉邓华的长处在于军政双全,是个帅才,更长于统筹全局,协调关系,有点布莱德利的感觉;韩先楚则是不折不扣的战将,网友们的话就是:战场感觉极好,有点类似巴顿吧。所以韩先楚能长期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不过一调到中央就有点玩不转了。

家园 出国作战,不比国内

能打就行了。中央得全面考虑。

这个事也有影响。

赖告诉杨迪说:“四野首长(显然就是林总)认为黄永胜打仗不如邓华,黄还爱玩,从各方面比较,邓比黄强。”

家园 据说因为后来二代说了一句:我是不写什么回忆录的

很多人也就不写了

家园 是, 要注意国际影响

黄的所谓爱玩, 是好女色. 在东北这地方也就罢了, 出国了要是闹出点事, 那麻烦就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