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史迪威说句公道话 -- 喇叭

共:💬167 🌺2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行贿送礼这个是很低级的手段。。。
家园 巴巴拉。塔齐曼的《逆风沙》吧
家园 那本史迪威传是不是黄边,封面是老蒋,宋美龄,和史迪威?

那个出版社的忘了,这本书是我88年买的,算是我自己买书的开始(以前都是找家里要钱买书的)感情很深美国人写史迪威写了好几本,有偏左的,也又偏右的,以前是左排当家,几本上都是夸史迪威,骂老蒋的,近年来右派又回来了。

家园 史迪威基本上算是马歇尔的关系

当年他们在天津时关系很好,而且史迪威是马歇尔本宁堡系列的,当然史迪威能力也是有的,升将官前评价都很高,不过评价高的校级军官多了,最关键的还是上面有人,到哪都一样。

家园 史迪威军事才能没什么好质疑的

不过中缅那块,主要是体现政治能力,中美英扯的一团糟,需要政治力极高的人去折腾,例如马歇尔这种,史迪威的尖酸刻薄是连他自己都承认的,他根本不适合这个位置。

家园 是不是黄边我不记得了,不过封面是的确是这三位。

当时学校组织活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搞了个知识竞赛,于是理直气壮的去图书馆看军事方面的“闲书”,结果发现了这本《史迪威传》。读这本书还有除了更多的了解这段历史,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对国军将领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成王败寇的原因,国共双方对国军将领的评价都难免有立场问题,老史的评价则应该算是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的了。

家园 团长剧中对这有所反映

那个懂中文的麦军官和龙文章说过这个,好像是第28集吧?麦对炮灰团失望要离开,龙追上后挽留时,麦说过一段话,没记全,就不复述了。

家园 我听到的远征军背景和史迪威

的过节和您理解的不同.在珍珠港战争为爆发前的美国,就曾经要求国民政府把政府交到有能力的人手上,这好象是在美国活动的宋子文.

而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人有个想法就是让中国的军队归他们管.于是就派史迪威到中国来,他来之前是接到接收中国军队用于五角大楼的战略方向的命令.而中国需要缅甸通道,但英国人不让,几乎这事英美翻脸.所以远征军几个月都出不了国原因就在这里.而做为一个人,听外国人的指挥去帮助压迫我们的国家打仗这是谁都不想的事情.

其实,为什么杜律明真那么听老蒋说那就不会在昆仑关那一仗.但这时候的别说是杜律明,是个中国人也不会听史迪威的.

交出政府,交出军队!那是什么耻辱?日本投降后也只是交出军队!

其实史迪威回国和欧洲战场有关,那里美国人和英国人已经登陆并打过去了.所以不再需要中国军队到欧洲了.所以就回去并顺便让印度的中国军队打回缅甸,这样就可以避免中英的矛盾了.

家园 这句话

"听外国人的指挥去帮助压迫我们的国家打仗这是谁都不想的事情"

这句话很拗口,是说英勇顽强的国民政府蒋总裁要反抗美帝的压迫而不愿意交出指挥权吗?

家园 这样说好吗?

为了祖国的苏维埃胜利,中国军人绝不听美帝国主义的指挥,时刻想念着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和中国的解放运动,坚决回国!

这样说好不好?

家园 这个系列绵延不绝很久啊。

后来的李奇微,泰勒都是这个系列的。特别是泰勒,当年就是个给史迪威拎包的。陈纳德骂陆军部骂了得有十几年吧。

家园 史迪威原定是去北非指挥盟军的。

他是马歇尔的头号爱将,本来是要去欧洲战区坐艾克的位子的。

空一格先生厉害啊,翻手之间就毁了米帝一个五星上将了。

家园 这本没有看过,找机会读一下。
家园 我倒觉得老麦说这个话未必是特指中印缅战区

几乎所有需要盟军协同作战的地方多少都有这种问题,英美高层将领之间不也常常争吵不休,他们还是穿一条裤子的夫妻呢,呵呵,利益使然。当然老麦他们都经历过第一次入缅的惨败,感受尤其深刻。

家园 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时间上好像不对

我印象中美国人想换蒋介石肯定不是在珍珠港之前,或者说那个时候这个意愿还不强烈,因为那个时候美国仍然没有参战,中国战局对美国的国家安全还没有直接影响。甚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是打算和蒋介石合作的。真正让美国动了换蒋介石、甚至让中国交出全部军队指挥权的念头是在“一号作战”也就是豫湘桂会战中中国惨败之后。当然在这个事情中史迪威作为中国战区的参谋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经过美国训练和武装并在史迪威亲自指挥下的中国驻印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滇缅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同一时期的豫湘桂会战中,由于种种原因,国军的表现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部队损失惨重,很多战略要地丢失,刚刚建好的机场被日军占领,甚至有些美国援助也落入日军手中。由此史迪威更加坚信腐败的中国政府根本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抗战,蒋介石及其无能的将领们不断地要求美国援助但是实际上这些援助根本没有用来打击日本,而是留下来准备将来的内战。因此,史迪威向罗斯福提出了以中止援助相要挟要求中国交出全部军队指挥权的建议,并获得了华盛顿的首肯。而TG对史迪威始终怀有好感,也是因为其在43年就曾经提出将美国援助用于武装和训练八路。史迪威也算不上是同情共产主义,只是从军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八路是有战斗力的部队,武装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积极对日作战符合美国的利益。

因此您提出的这些事情的确都是事实,但是在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时候还远没有那么严重,甚至还没有发生。当时史迪威刚刚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双方还处在蜜月期。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肯于将自己的精锐嫡系交给史迪威派赴缅甸的原因。尽管是“听外国人的指挥去帮助压迫我们的国家打仗”,但是中国当时出兵缅甸根本上说还是为了救自己,这一点上杜聿铭肯定也是明白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些部队是蒋介石的“精锐嫡系”上面,他们被蒋介石视作掌上明珠,稍有损失就让其心痛不已,这个时候交到外国人手上他能不格外注意?而两份命令摆在你的面前,一份来自党国领袖自己多年来是领导,一份来自初来乍到的美国将军,如果你是杜聿铭你听谁的?另外杜聿铭打赢了昆仑关和其是否听命于蒋介石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昆仑关蒋介石的命令是要打赢,而在缅甸蒋介石的命令是相机而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要把这些宝贝疙瘩带回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