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用碳关税保护贸易:中国束手就擒 -- 中正自在

共:💬49 🌺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和京都协议有什么关系?

加拿大自从Harper政府上台以后也不认京都协议了,这个到底怎么算呢?

家园 抱歉对这些东西我实在太不了解。看哪位有研究的河友来说说
家园 碳税的可行性取决于计算方法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通行的计算方法,碳税是只能说不能做的事情。随便什么产品,都要用到公用的电网、公路、行政和其他公用设施,该怎么折算碳税呢?只算直接排放肯定是不行的,但一间接,就根本没法算了。

家园 中国比越南,墨西哥强的地方

不是在短袖上吧。

看看中国一年烧多少煤,再看看中国还有多少树,明显是把柄嘛;当然美国每年烧的油也吓人,但如果黑八能搞定国内(怀疑中),那全世界的眼光可就都要转向中国了,还是做好最坏的准备吧。

任志强很多话说的没错呀,比如我就没看见几个在纽约工作的中国人在曼哈顿买房的,为什么嚼咸菜的上海同胞要能够负担的起上海城中心的房子?

家园 中国和美国的居住习惯很不相同吧

中国和美国的居住习惯很不相同吧。

美国习惯开个车跑个100公里上班30公里买东西。。。,中国有这种交通条件么。

市中心这个是夸张了,但是中国城市居民如果需要安稳些生活,好歹也得在城市圈边上买个房子,别的不说,就算没地铁,公交车也得能到达啊。

家园 能提供一下出处么?

碳关税还是碳税?

碳税已经谈了很久了,提出的相关计算方法也有不少,加利福尼亚去年就开始谈论实施。不过计算方法很难达成一致的。比如最关键的计算边界确定就不大可能达成一致,而不确定边界,计算的基础就有问题。不同边界计算出来的结果会相差很远,甚至能把减排的项目计算成增排项目。可以扯皮的地方多了去了。

家园 人均

中国人均烧多少煤多少油多少排放?发达国家比如英法德美又是多少?

拿中国跟瑞士比排放总量, 亏他们想的出. 中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人均排量远低于你们.

家园 城里人可以对农民实施碳排放征税,打击农产品的生产吗?

中国人生产,美国人消费,暂时来说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现在美国人的财政是出了点小问题,但是估计他们也不会放下身价去老老实实做生产者,他们要做的,只是想办法忽悠,让全世界继续为他们生产消费品。你说城里人会拒绝农民为他们种田产粮食吗?

家园 我估计

奥巴马政府会搞出一个新版本的《京都协议书》,重新制定规则,把全世界都圈进去,保证美国对碳交易的定价权。

当然,他们现在在忙着救市,一年半载之后应该会听到些这方面的风声。

要是真的这样,TG躲是躲不过的,不若积极参与,争取成为创始国,拿住咱们的一块蛋糕。

家园 曼哈顿?

老上海人的房子都是从前便宜的时候靠拆迁之类搞的,现在能买的就没几个了。

曼哈顿的中国人都没这个条件。

家园 短袖又不是中国一家造啊

还有越南,东南亚,墨西哥,.......

100美元一件要等美元成纸之后了。

家园 Carbon Tariff

不好意思,算是转转帖了,在《东方日报》没搜索到该文章,一下是华尔街的链接

华尔街日报

家园 谢谢

看起来距离实施还早着呢。

只要不是美国的单方行为,就没有必要担心。

到时候谈判就需要谈上几年。

家园 碳排放本身就是扯淡的事

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有什么确切关联。地球温度变化的原因和机制还不甚清楚。

全球气温变暖也只是一种担心。地球变暖用什么指标?气温?海温?近年的均值变化都极为微小。

从历史趋势看,现在的温度也非常的不高,今后是继续变暖还是进入冰期,无法确定。

从万年的角度,现在的气温偏低。一万年前左右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导致撒哈拉由湿润草原变为沙漠,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温可能和福建差不多,水牛和竹子到处都是,好像还有亚洲象。现在已经很冷了。

家园 没办法呀

现在再纠缠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了政治不正确的事情了。虽然科学上是否正确仍然有人争,但是政治圈子已经基本上不理会科学圈子的争论了。对于政治家们来讲,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之间已经有了明确结论了。

不过总的来说,尽可能的降低污染,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影响,这个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再说无论政治家们怎么嚷嚷,需要提供技术解决问题的总是科学技术工程圈子的人,也就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反正一方面质疑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一方面依靠提供减排技术赚钱的人也不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