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安乐死 euthanasia -- 虽远必诛

共:💬26 🌺8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觉这种不治之症还是很多啊

<<一公升的眼泪>>里那个叫亚也的女孩子也是得了「脊髓小脑运动失调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各个能力也是逐一丧失.

不知道这些不治之症在医学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有何进展.

方便的话,能否请虽远大哥给咱们科普下这些不治之症(不知道是不是涉及医学禁区,犯忌讳之类的),还有最近这些年这些病症有些什么样的进展之类的~

先行谢过,并送花~

家园 又见好帖! 顶起来!
家园 谢谢虽远,不但送知识,还送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花,好文!
家园 反方意见,(一)

很久以前,二十多年前吧!关于安乐死的问题,曾经向一位年轻的专家请教,(现在一定是老专家了)。

他说,作为医生应当永远坚决反对安乐死。

为什么?这个涉及到整个医学界的基础。

安乐死的患者十有八九是得了 “不治之症”。

为什么画引号?因为不治之症是相对的。比如肺炎在百多年前绝对是要命的不治之症。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

包括人类完全征服的天花,当年也是不治之症。

所以如果每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都去安乐死,那么最后就真的是不治之症。没有机会去实践当然就没有总结,发展,最终发现可行的治疗方案。

比如预防免疫,如果没有人抱着征服不治之症的信心,就没有现在的传染病控制。

一个新的治疗方法,不论好坏都要经过临床实践。没有患者还实践什么?

最典型的例子是胰岛素的临床实践过程,一个孩子一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坚决不放弃,死马当代活马医的精神,用上了BEST发现的东东,真的就好使了。

如果秉承安乐死的原则就要给小孩上吗啡,冬眠直到无痛死亡。结果是永远不会有胰岛素的实践。

一定有人说太极端。如果安乐死成立基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这样极端的例子。

同时关于不治之症,谁来定义,谁来拉单子?很多的病是包括不同的阶段的,比如说DEMENTIA有的仅仅是轻微的反应迟钝,有的是完全不能活动,没有反应。什么阶段该执行安乐死。

爱的病现在是不治之症,十分昨天同爱滋妹妹F了,今天就要被安乐?

所以这个口子最好是不开,否则就是后患无穷。

敬注:以上是一方观点,不代表本人态度。仅仅是介绍,保持审慎性支持,完全的理解。

家园 &quot;貌似&quot; for short.
家园 安乐死是不是用“毒品”把人爽死?

如果秉承安乐死的原则就要给小孩上吗啡,冬眠直到无痛死亡。结果是永远不会有胰岛素的实践。

大多数人不会去体验“毒品”,临死时体验一下也不错。

家园 也不一定,拔管子事件听说过没有

如果是植物人,无法进行个人决定,家属或者医务工作者把扶助生命工具拔除也是安乐死。另外毒品刚用第一次没有什么快感的,恶心呕吐的都是很普遍。

家园 一个逻辑问题

赞楼主好文。加入讨论。

安乐死的患者十有八九是得了 “不治之症”。

这不等于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十有八九会选择安乐死。

楼主好文。加入讨论。

同样,允许安乐死与鼓励安乐死是两码事。

期待楼主下文。

家园 兄弟,逻辑,逻辑

正定理成立,可以推导出逆反定理成立。不是逆定理成立。

正定理:安乐死的患者十有八九得了不治之症。

反定理:安乐死的患者十有八九没有得了不治之症。

逆定理:得了不治之症的十有八九会安乐死。

逆反定理:没有得了不是之症的十有八九不会安乐死。

家园 多谢,受教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