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些零碎的影评 -- 南方有嘉木

共:💬180 🌺2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些零碎的影评

评价一部电影好坏对我来说是纯粹主观的事情。一般电影看过能让自己的情绪有所触动,就可以了,比如喜剧让我笑,正剧让我看后觉得还是一个故事。对好电影,我自己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等的是让人感动的电影,比如《天下无贼》, 演得那么落了痕迹但是好歹让我流泪了,那些情节就是明摆着要你感动的,自己知道会感动,于是顺着情绪流泪。好一点的就是让人思考的电影,比如《七宗罪》, 大家一起斗智,还比如那些乱七八糟的各国导演拍得乱七八糟的思考。而觉得最好的是让我痛苦的电影。就是看的时候,你没有发现导演要在这个情节感动你,或者 在这个情节展示他思考的深邃,但是,看着看着,或者是随着剧情的推动,或者是那么不经意的一个情节,一下子心就缩紧,然后就是刺痛或剧痛,总之,来不及过 大脑,来不及思考,很直接的就是痛。我看过的这样的电影,有《薇萼丽卡的双重生命》,有《东京物语》,有《断背山》。下面是这两年零零碎碎的一些观影感受,放在这里做个记录吧。

《色戒》和李安

《色戒》我看了不仅仅是压抑,而且是绝望。片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套子里,感觉就是一片大泥潭,每个人都往下陷,什么都挽救不了那最后的结 局。爱也不行,性也不行,革命也不行,信任就更糟糕,谁信谁先死。最后易先生独对空床的那个镜头,看得我那叫一个难受。这人生中的欢愉和亮点只不过是片刻和刹那,只在王佳芝婉转娥眉易先生眼含清泪两个人互相对望的那么一个时点而已。我看《色戒》其实很同情易先生,如果他是个彻底无耻的汉奸也就罢了,关键是他明白,他知道日本人根本不长久, 他对日本人对国人都不是人,都是局外人,结果他遇到王佳芝,家国无为,那就沉醉温柔,他信了这个女人。结果这个女人对他的情意也是假的,他最后那个表情梁 朝伟演得真好。

----然后我就觉得梁朝伟还非得刘嘉玲不可,换了别的女人,他入戏这么深,可能都很难把他从戏中拉回现实生活。

另外就是觉得李安心里有很大的阴影。他越来越成功,可片子越来越望悲凉和空寂的路子上走。他的父亲三部曲还是让人觉得温暖的,《卧虎藏龙》里头理智和感情的较量感觉也比较均衡的。到了《断背山》,感情在理智面前或社会伦理面前就已经很脆弱了,必须要靠死亡才能实现。而到了《色戒》呢,感情的空间都不存在了,那一瞬间的怜爱或依赖,身体无限亲近时都无法撤下的心防,让人看到他或张爱玲对情感那种透骨的冷冰冰的怀疑和否认

《卧虎藏龙》

那天在电视里头看到《卧虎藏龙》,看到李幕白月下舞剑,是从旁边俞秀莲的双眼看过去的,才惊觉自己竟然和它错失这么久。要怪只能怪章子怡,第一次看卧虎藏龙,被她倒尽了胃口,以至于对整个电影都恶感。现在这样坐在房间里,安安静静地看,剔除章子怡,整部电影如诗,充满了中国文人的写意。李安的心 里,想必仍是痛的,所有的渲染、表白、对逝去时代的追念,都含蓄。可能还有一种电影,如茶,需要慢慢品才能真正嚼出那种好,清苦。

另外大家都说竹林打斗好,可是我每次都觉得那场戏惨不忍睹,第一次看的时候,竟然别过头去,因为觉得太造作,太用力。月下舞剑那场戏,却难,因为不容易淡泊从容,出于本心,但是李安和周润发都做到了。还有杨紫琼的俞秀莲,她的眼神寂寥下收敛着希望。

谍网迷魂/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片子想要对被金钱腐蚀的花生屯进行批判,但切入点太离谱。高明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真要给人洗脑,哪里需要凭借药品,媒体和广告就足以给公众洗脑了。这个片子因为编剧功力不足,可惜了几个好演员。另外,中文名翻译地太离谱了,Manchurian是片中一个巨型跨国公司的名字,Manchurian Candidate是片中由这个大企业一手扶持起来的副总统候选人,导演想说的是现今之所谓选举政治民主政体早已经被大财团腐蚀,成为他们在全球掠夺利益 的代言人和执行人而已。但是片中的控制手段竟然是利用脑医学技术给几名关键人士洗脑,就大大削弱了片子的现实主义意义,难怪当年没获得什么好评。而且美国 的片子总要有光明结局,使得导演的批判变得很虚伪。实际上大财团对社会制度的控制更主要是体现为对人的价值观和理想的改变,他们使得这个社会最优秀的精英分子主动向他们依附,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卖命,哪里还需要用不成功的药物去洗脑。看看现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谁不是以进大财团大企业为荣,能有几个停下来想 一想每个个体对大财团输入的血液最后对全球经济及地球资源造成的伤害?众人惑惑,谁停得下来?我也是如此,实际上我们这帮为跨国集团服务的小白领越努力, 越勤奋,我们的资源可能就消耗地越快,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就越急剧。说实话,我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不抱希望。正如奥巴马不可能成为美国的救世主,对我们的世界 而言,也没有什么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个体能改变这经济力量主宰一切的局面。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看了这个片子就更好地理解了金斯堡。个人对令人失望的社会体制的绝望反抗。导演以荒诞的光明结局肯定了超越世俗法律规范之上的自然正义。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法律从业者来说,德尼罗的角色以正义的名义用枪支杀人和美国以推行民主的名义用导弹杀人都是不可接受的,目的和手段是不能等同的。

夜宴

除了华丽的包装,无一可取。情节不合逻辑、台词贻笑大方、人物苍白无力。章子怡是中国献给西方的一个小妾,皇后的袍子后面永远是能露出大腿的轻纱,似乎凌空飞踢时,不飞出几抹章小姐大腿的春光就不足以称为国际化。我从来不明白她洗澡和剧情发展有什么关系,她以一个必胜客烤春鸡的姿势趴在那就体现了所谓的欲望或欲望的实现?难道露出点嚣狠斗勇的眼神就是母仪天下的威严?这帮老男人是不是籍着艺术实现内心的猥琐?可笑而拖沓的剧情,即使包裹在黑白基调的影像里头,也不能产生撼动人心的悲剧力量。不是来点弦乐或鲜血,观众就要泪流满面的。而且,这怎么可能是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什么时候如此奔放而外向,中国的宫廷斗争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幼稚而肤浅,中国的皇帝什么时候会为了一个对他只是肉欲吸引力的女人去死(实在是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看到厉帝对婉后在精神上的眷恋,只是肉欲的迷恋而已。如果说存在精神 上的眷恋,我还能勉强认可他的自杀),中国的文化什么时候只剩下了几个简单的符号就被委身给了日本?而对莎翁,这何尝不也是一次羞辱,他发自灵魂深处的挎 问到哪里去了,他的“to be, or not to be”,成了可笑的“皇后乎?皇太后乎?”,我仍然记得本科时,听到这句“to be, or not to be”的震撼,无鸾最后死了,说是解脱,悄悄地向莎翁脱了一次帽子,可是莎翁何时如此轻浅了,哈姆雷特的挣扎呢?哈姆雷特的哀伤呢?把王后设计为太子的爱 人,更是落了下乘,然道人的痛苦一定只来自爱人的背叛或不能得到?那种类似于《红楼梦》所表达的存在与幻灭的矛盾成了导演或编剧强加给我们观众的一些轻飘 飘的概念,而不是来自于剧情的铺陈和人物的挣扎而让我们自己不由自主所感受的切肤之痛。

好了,中国大片的闹剧该到头了,这些老男人都歇一歇,在中国文化的复苏、国学的复兴还没达到一定厚度之前,我们别糟蹋我们那铁骑刀枪、箫声呜咽、永定河骨、生生不息的历史了好么?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不是只供这些老男人意淫的华丽外壳,中间多少行人泪!

傲慢与偏见

05版的《傲慢与偏见》认认真真看了两遍,然后就彻底被Matthew的Darcy倾倒了。

先说其他,首先这部片子的外景真是美轮美奂,有两个场景开阔但是色彩、镜头、人物的位置等都很细腻,一个是Lizy走路去看生病的姐姐的途中, 一个是Lizy第一次拒绝Darcy后站在悬崖边。很多画面都有油画的感觉,像在Darcy的姑姑家晚饭之后,女士围坐,男士站立的那个场景。但是有些时候,场景很阴郁,有点像HP电影3、4的画面。

音乐很美,但有些单薄。除了两场舞会用了别的乐器,一路是钢琴。叮叮咚咚的,听到后来就觉得无论主人公什么心情,背景音乐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Darcy和Lizy跳舞的那一段音乐,因为用了我喜欢的弦乐,比较偏爱一些。但是,音乐的基调有一些些诡异,像这种上流社会的舞会,音乐应该更圆润些。不过,这个版本是为了突出Lizy的青春与野性,而且这个时候 两个人的心情正是对抗又吸引的状态,言谈间也是针锋相对,那样的音乐或许更适合。

服装很美,那些素雅的长裙,拿到当下穿也很合适。和以前的版本很不一样,繁琐的花边、蝴蝶结都被舍弃、甚至洋伞、手套等等都不出现,Lizy甚至几没戴过阳帽………但是美。Lizy在尼日斐舞会上的白色长裙加盘发,简洁而雅致,这么美好的一个女子,怎能不吸引Darcy?

Lizy的扮演者,凯拉凭此片获奥大叔提名,自己觉得名不附实。她很美,尤其是长途跋涉到达尼日斐看姐姐的时候,Darcy看着他有一会仲怔, 我也是,长发蓬松垂肩,把她的野性与青春衬托地那么明亮。可是,她说那些精妙的台词的时候,比如关于诗歌和舞蹈,就感觉不到是从她自己心里流出来的,少了 那种慧黠。因此就没有演出两个骄傲的人针锋相对时的那种张力。所以影片Lizy的表现主导情节感情发展的上半部分不是那么流畅。

Matthew Macfadyen扮演的Darcy出场的时候,真有点失望,因为原著中他清俊异常,一出场就引起了全场女子的爱慕,只不过渐渐发现他的傲慢后,大家就对他失去了兴趣而已。MM不够帅,从人群中走过去时,表情呆呆的。但很快就被他的表演彻底倾倒。

Lizy到达尼日斐,仆人通报时,他正在写东西,仆人进来时只是略抬了一下头,可听到Lizy的名字时大动作的抬了一次,然后看到Lizy,呆 住,突然意识到要站起来,Lizy问姐姐在哪,他脱口回答,整个过程MM表现地非常有层次,很细腻的表演,就是寡言的人猝不及防见到心仪女性的反映。

还有扶Lizy上马车的那个镜头,就两个手的镜头切换,把Darcy的心情泄漏出来,Darcy转身把手打开,实在是可爱极了。电视剧《红楼梦》里,宝釵进府,宝玉携黛玉去门口迎接,宝玉牵黛玉的手,黛玉挣脱,宝玉再牵,也是仅给手的镜头,但两人的心情就交待地很清楚了。都是好创意。

Lizy在Darcy姑姑家,Darcy突然出现,两人目光交回,让观众都心头一悸。达西的眼神太有杀伤力。而且他的眼里只有Lizy,其他人 和他说话,他都恍恍忽忽的。吃饭的时候,Lizy柯林斯换位子,他一直看着Lizy,等她近了,迅速转过头去,捕捉目光又害怕被逮着。

饭后Lizy弹钢琴,他偷偷瞥她,然后走过去,说I do not have the talent...of conversing easily with people I've never met before.天了,允许我花痴一下。他的声音、语气、表情,一个骄傲羞涩的人尝试着去解释,还用那么迷死人的眼神和语气,Lizy不动心就是木头了。 说完话,走开,那个回眸也是悠悠的,估计只能是内心细腻的人才能有那种眼神

第一次大雨中他的那段表白说: most ardourly,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略微发抖,感觉就是克制不住冲口而出,但又异常紧张不知如何措辞。拒绝后,Lizy提到维汉,他发怒而吃醋,一 步向前,这时候两个人演得很有张力,但感情的冲突嘎然而止,意犹未尽。导演有见地,如果吻下去,就是滥俗的好莱坞电影了,不符合两个人骄傲的个性。

在他家两人偶遇,后邀请Lizy去他家说起Lizy琴艺的那个笑容,真是动人,那个场景他也有两次看着Lizy发呆,非常charming。

最后他从晨曦中走向Lizy,不用多说了,引用当时在导演旁边的女工作人员的一句话,I wish it's my life.

另外,因为MM的缘故,觉得英式英文这么好听,诚恳而有力度。

《Nana》

《Nana,世上的另一个我》,阿壳很喜欢,强烈推荐我看。

Nana的故事其实不复杂,两个女孩的东京乐与痛,爱情、理想、现实的得失。她们的青春也不残酷,不极端。但是我看的时候瞥见了自己的成长之 痛。Nana那么独立,但那么温柔地低头、转身、靠近莲,偎着说话,似水莲花不胜娇羞……但是她说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往日是回不去的。离开的时 候,她冲出电车,以为会奔跑,但是却冲进了路边的雪堆跪在那埋头不起。突然心就绞痛起来。好像看见年少的自己,一脚就要走进湖水中去,要绝决!

然后是她们倔强地站在舞台下,希望莲的目光投射。同在一片小天之下,目光却不能相遇的期待和痛苦。然后是她去还钥匙,莲拖着她走,想抵抗却不能,低着头, 跪在那,整个人低到尘埃里,还好莲爱她如昨。大多数时候的女子没有这样的幸运,所以看到女子在情感中的卑微,但其实大家都不能幸免。

只是有谁真正能理解她内心的坚持?有谁知道glamorous sky 的诱惑?她跳上桌子,开始歌唱,活着或歌唱其实都是要做一个真正的、忠实于内心的自己。所以我一直认为女性一旦纯粹,那绝对比男性更贴近情感的本质。就像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爱一个人是自身的完满,而并非拥有。就像《红楼梦》里的黛玉,无论他人看到的是什么,对她自己为的是对得起自己的心。

《成为简奥斯汀》

很一般的片子,如果没有看,又不是特别无聊地想找什么东西来杀时间,那就完全没必要看。 作为传记片,太肤浅;作为打着女作家幌子的文艺片,又不够动人。

选安妮海瑟薇演简奥斯汀是最大的败笔。就像两年前的凯拉奈特莉无法演出伊丽莎白的狡黠,安妮的眉梢嘴角都太空洞。

不知道她有没有仔细端详简奥斯汀的画像,她可没长一张端庄贤淑的脸,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满含对这个世界的讥讽,她的眼神冷冷地,隔着一点距离看着你,流露出点孤芳自赏又无可奈何地意味。

安妮呢?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就一没心没肺美国甜心的长相,演个毛手毛脚的小助理,非常吻合,可是要演一个18-19世间之间在那样保守的环境下顶着社会 偏见写小说的英伦女作家,拜托,她没那个感觉好不好?不是说拿着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写下一行行字句,然后拖着个腮帮子对着窗户守到天亮就是作家了吧。那个情 节,她写作之前还满房间地点两蜡烛,实在有点不着北。如果写作是她内心那一瞬间无法克制地欲望,一只燃着的蜡烛就足够表达她书写的迫切了。

这个片子试图解释何以少女简成为了女作家简奥斯汀,野心不可谓不小,可是将这样的转变交待给电影中这样的一场爱 情,实在让人无法信服。是什么让简奥斯汀没有成为主妇简,没有成为修女简,而成为了作家简?换个问法,是什么让李安成为了导演李安,而不是商人李安,教授李安?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他们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不断挣扎带来的痛楚和无尽的灵感,是他们压抑闷骚的天性与渴望书写和被理解的无尽欲望的矛盾,是他们作为具有自我表达能力的个体和限制自由表达的社会大环境不断冲突又不断的妥协。

导演和编剧也是有努力地,上面这几个方面都试图点到,但就是让人感觉完全不到位。

还有那句什么,你笔下的每个人物都要有一个Happy Ending。可是简笔下的Happy Ending,和她自己命运相互对照,就我而言看到的是一个聪慧女性对自己困境的自嘲。我自己这两年重读简的作品,读到结尾,似乎都能听见简在落笔安排Happy Ending时那无奈的叹息。我自己对简的理解是,她是一个对自己的困境和欲望看得非常明白的人,对自己心里的痛也是感觉非常尖锐的,她清醒,尖酸,世 俗,又骄傲,寂寞,放不开她所瞧不起的社会规范,试图找到内心情感与理智的平衡。但不能够。

另外对比简自己写对话的功力,这个片子的台词实在太平庸了些。还有那个结尾,为老情人的女儿读自己的小说,恶俗不过于此,再说简奥斯汀根本不是那种宽容温厚的人好不好。不过赞一下安妮那时候的发型,很好看。

服装什么的,也很糟糕。我发现欧美的古装片必须是描写贵族生活的才好看,服装啊,背景啊,舞会啊都可以美得冒泡。以前看苏菲玛索版的《安娜 卡列尼娜》,开头那场舞会,盛装的公主从她的房间去大厅,长长长长地穿廊,她一直跑,华美之极,目不暇接。但是贵族以下阶层,都穷酸地很。我婆婆说她看狄更斯的小说,感觉那时候的英国就是阴沉灰暗的天,总是下着雨,然后女性在这样的天气里包着头巾在昏暗的光线下做女红,非常艰苦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感觉超级 到位。

关键词(Tags): #我写故我在
家园 Pride And Prejudice很不错。

个人反而比较喜欢剧末Darcy在薄雾中走向Lizy的那一幕,和LD一起看相当的幸福。

谢谢 好文!

家园 Irene Jacob

楠mm咋不说说薇萼丽卡的双重生命?俺很喜欢这个mm的眼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次看到她是在安东尼奥尼最后的那部片子里,最后的那个故事。那部电影即灰色又晦涩,这么多年过去,对中间那两个故事俺还是停留在若有所感但又很茫然的状态。。。

家园 《夜宴》除了华丽的包装,无一可取吗?

几场舞台设计还是不错:尤其是开场刺杀公子那一场,竹林,乐人,白衣;还有殿上忠佞两臣的辩论和庭外杖杀忠臣哪场戏。

如果这不算华丽包装的一部分。

冯小刚毫无疑问用伪文化过分包装了莎翁的这部戏;不过话又说回来,有谁能把这事儿办的更好?

还有一个视点:能不能让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看看这部戏;试试他们的反应。

冯小刚至少还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家园 lz对《色戒》评得好

可是汤唯的巨恶心的动作和表情,完全阻止了我去认知他们的情感,也就彻底削弱了lz所说的那些有内涵的东西。

这个片子把汤唯弄掉就好多了。

家园 傲慢与偏见

看过劳伦斯版和bbc版。感觉BBC版还是稍微好一些,更忠实于原著,主演不错,就是太长了点

家园 Manchurian Candidate是重拍片

62年的那一部是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的:洗脑的是朝鲜,“英雄”实际上已变成XX派到美国作政治暗杀的洗脑杀手----在当年那个语境下,偶觉得Manchurian有特定含义。

比较搞的是这片子正赶上63年肯尼迪遇刺,结果因为“若干情节有雷同之处”被禁了多年----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成了经典,哈哈。

好莱坞是liberal大本营,有那样的情节安排本不出人意外----但是想想隔了40年后重拍,坏蛋从朝鲜变成了现在这个,还真是满逗的。

偶看的影评里,似乎大多对梅里尔.斯特里普评价甚高。

家园 “傲慢与偏见”,呵呵,本版的周期性话题

上次的还有在建工程未完呢: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706048

家园 强烈推荐BBC95版的傲慢与偏见,里面的Darcy才是

每个女人的梦想啊

不过那是一个6集的电视剧。Collin Firth演Mr. Darcy,成为公认的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一位Mr. Darcy;伊丽莎白的演员也是功力非凡,除了不够美貌之外,但是看了一集之后,看到伊丽莎白如两丸水银一样的灵动双眸,你会由衷地觉得这就是那个让Mr.Darcy着迷的慧黠女子。

唔,不能说了,关于这部片子我能写出个超长影评出来,下次再说,闪啦

家园 马丁·斯科塞斯有什么法律意识

老东西诲淫诲盗了几十年,要不是受不了小金人的诱惑,“无间道”还不知道给他改成什么样呢。

“Are you talk to me?!talk to me?!”记得上中学时,我对着镜子反复念叨着这句,我妈还以为我在练口语呢……最后德尼罗砸窑那段,实在太让人热血沸腾了,我和几个同学翻来覆去的倒带重播,那盘带子最后看到,放到这段,黑麻麻一片,只有几个人影在屏幕上晃动。

马丁的大多数片子,确实不大适合女孩看,《赌城风云》被女权主义者骂了整半年,硬把他的奥斯卡给搅黄了。不过,他拍的“纯真年代”不错,那叫一个柔情似水,米雪·菲佛如空谷幽兰,薇诺娜·瑞德的世故被清纯遮蔽,所有的手腕都在看似天真未凿的一颦一笑后,丹·刘易斯那时还挺帅,嗯,快赶上我了。

和马丁这个老流氓比,李安就显得书生气多了。说实话,就我个人看《卧虎藏龙》、《色戒》已经收敛很多了。他才到好莱坞拍的《冰风暴》《与魔鬼共骑》才叫冰冷彻骨,一点出路都没有。我感觉,台湾不少导演很奇怪,按理说应该是瘐信文章老更成。他们后期的作品反而不如前期,特别是蔡明亮,《天边一朵云》应该说也不错。但和前期《青少年哪咤》《爱情万岁》的元气淋漓相比,真是差了不少。《爱情万岁》结尾时,杨贵媚孤独的走了五分钟,最后失声痛哭,一个长镜头跟下来,寂寞无助如水银泻地一般,真是大手笔。

《七宗罪》很好看啊。大卫·芬奇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导演,他前段时间上映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强烈推荐。

家园 同意

大多数翻拍片都回比原片差。这部片也就是给没看过原片的人看看情节罢了。斯特里普无论何时都发挥稳定着实让人佩服。

原片我觉得很好看,又在特定时推出,大受欢迎是自然的。有些著名导演混蛋之处是过多的成功使他们信心膨胀,有现成的好东西就是不用,总是标新立异,我指的是用黑白漆涂刷精品的现象,使人间徒生若干遗憾。比如《最长的一日》、《愤怒的公牛》、《辛格勒的名单》、《柏林好人》等,62年的《Manchurian Candidate》如是彩色的,梅丽尔和丹尼尔也不会淌重拍片的混水。幸亏用电脑把《乱世佳人》给着色了,否则不堪设想。

家园 确实如怪兄说得,

马丁他们本就试图以个人的力量追求体制之外的正义。我看的时候感情上觉得很畅快,但理智上怎么也无法认可----唉,如阿壳说得,我已是法律的走狗。

马丁的《纯真年代》在他的电影里实在是个异类,含蓄隽永如诗,比絮絮叨叨地原著好上许多。刘易斯的眼神里理智和疯狂只是维持着脆弱的平衡,眼底深处有一种迷惘,非常迷人,怪兄之帅在其之上,嘉木想一想就觉得怪兄实在极品,倾倒倾倒,笑。说实话,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六七遍,第一次是一个人在宿舍里看的,看完电影,天已黑透,当时坐在一片黑暗之中,觉得要喘不过气来。

我极喜欢李安,其实一直想对他写个长评,我觉得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局外人,找不到归属感,内心有很深的寂寥,你看他从没有开怀的笑过,永远都是含蓄而克制的客气的微笑----不过也许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认知使得他的内心很冷静?蔡明亮感觉没了年轻时的锐气。

《本杰明巴顿奇事》,我和阿壳还赶了个首映。但说实话,我觉得这部片子和大卫以前的片子比,大失水准。布拉德皮特的自我太强,他的表演总是沉不下去,和凯特之间最多只能让人感觉到好奇,而不是爱情。凯特舞蹈的那场戏,皮特看她的眼神就是Nothing!我自己觉得演得最好的是Tilda Swinton,那个英国女子。她曾在基努里维斯的《康斯坦丁》里头演大天使,超酷!这个片子最意外的惊喜是看到了《秋日传奇》里头的茱莉亚奥蒙德(演凯特的女儿),可惜老了,尤其和皮特相比,真觉得红颜易逝,一叹。

家园 是啊,我都收藏了那个版本的DVD,

《傲慢与偏见》,我大概看过四五个版本了,最好的还是BBC的这个。05年的达西比科林菲丝更温柔深情些,不过柯林身上有那种高傲的贵族气质。后来看他在《BJ的单身日记》里头和休格兰特那个花花公子抢蕾妮齐薇格,实在不习惯的很,到《Mama Miya》里头干脆还成了同性恋,那个片子片尾他穿了蓝色闪亮喇叭裤唱歌,看得我小心眼那叫一个跌成碎片啊。

花等饭粥的超长影评,呵呵。

家园 恩,是重拍片,

梅丽尔在这个片子里头我觉得演得有点飘,感觉很怪,不过和其他人比还是很出彩就是了。

家园 呵呵,我们把那个算华丽包装好不好?

舞美灯光摄影其实都很不错的。

让外国人看这个电影,会不会有我们看《花木兰》的感觉?

我其实很喜欢冯小刚的京味喜剧片。我觉得他老憋着一口气,想证明些什么给别人看,结果越用力,反而失去了他原本的真诚、流畅和自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