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文新贴】北约地面进攻南联盟的军事难题(上) -- 晨枫

共:💬41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旧文新贴】北约地面进攻南联盟的军事难题(上)

北约在进攻科索沃之前写的,差不多正好10年!现在看来,对塞尔维亚坚持战斗的决心大大高估了,这改变了后面所有的分析的前提。但山地和城镇作战的基本难题还是一样的。美国似乎正在琢磨着进攻巴基斯坦西北的部族地区,根除塔利班和巴基斯坦不稳定的问题,将遇到类似的山地和巷战问题,因此把旧文挖出来晒晒。塔利班或者巴基斯坦会和塞尔维亚走一样的路吗?

=================================

北约地面进攻南联盟的军事难题和俄罗斯在阿富汗和车臣的前车之鉴

  “替天行道”的北约还在塞尔维亚“用武力强加和平”,并宣称成功,但连北约自己都明白,从军事上讲,单纯空袭解决不了问题,从地面攻入科索沃是唯一可行的解决途径。北约在政治上仍然下不了决心,但西方舆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造声势。北约一旦从地面进攻,将很难局限在科索沃,战斗势必扩展到塞尔维亚。车臣并不比科索沃大多少,俄罗斯边防军在阿富汗撤军后也没能阻止圣战者游击队越境渗入塔吉克支援反政府武装,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人的圣地,北约想单方面用武力在科索沃迅速建立“安全区”旋即停火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最后只好象越南战争由“特种战争”升级到“有限战争”,由越南南方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一样,从不明不白的战争升级到更加不明不白的战争。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在阿富汗栽了二战以来最大的跟斗,直接促成了日后的解体;俄罗斯在百病丛生之中,却想挑车臣这个软柿子捏,没想到捏到了一个大刺猥。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多山,拥有众多大小城镇。如果北约在塞尔维亚卷入地面军事行动,塞尔维亚会用正规军顽强抵抗,然后化整为零,转入山地和城镇的游击战,这是由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决定的。那么北约的运气是否会好些呢?

  苏军是为在中欧平原和丘陵与北约打一场高速度、高烈度、宽正面、大纵深、空地协同、立体包围的大兵团机动作战而编成、装备和训练的。苏军的基本作战原则是速决战,在高速行进中夺取要点和分割包围敌军重兵集团,遇到要塞一般不予纠缠,派小部队牵制敌军,大部队绕过去继续高速推进,力图用最大最快的军事和心理冲击,一举打垮敌人。但苏军在阿富汗的高山和荒漠中陷入了一场久拖不决的战争,其继承者俄军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大街小巷里也遭到同样的命运,部份原因在于两者都低估了山地和城镇作战的艰巨性,训练、装备又不适用,还不愿意放弃基本作战样式和为了“次要作战对手”而转型。相反,以轻步兵为主的阿富汗和车臣游击队虽然装备简陋,但斗志坚定,不怕牺牲,熟悉地形,战术灵活,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山地战和巷战当然不是一回事,但两者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攻难守易,即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是欲速则不达,只有耐着性子扎扎实实地慢慢打;三是高技术兵器常常派不上用场,这体现在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地打击敌方隐蔽步兵,己方步兵的数量和质量才是决定因素。游击战的特点则在于游击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得失,甚至不在于每一场战斗的胜利,而在于百折不挠地坚持到底。

  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苏军马克西莫夫将军指出:“突然、坚定和果敢对山地作战特别重要……一支出敌不意地迂回占领制高点的小部队可以决定整个战斗。”苏军在阿富汗的经验表明,在野战中,地形只是影响战术决定的众多因素之一。但对山地作战,地形变成了主要因素,气象的多变也对武器装备的使用和保养和部队的行进和展开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机械化步兵一般不愿远离装甲车作战,徒步步兵(如伞兵、机降部队、特种部队和山地步兵)比机械化部队有用,连以下部队的独立作战、下级军官的灵活主动和士兵的战术素质起很大作用。山地使机动部队之间的指挥、通信、协调和互相掩护格外困难,给进攻中集中兵力、按既定轴线进攻或相机转换进攻方向带来很多限制,也使运动中的大部队容易受地形割裂或造成拥塞,甚至侧翼暴露。由于观察和火力的限制,在山地中运动的大部队容易受到小部队的偷袭,有限的道路使机械化部队的运动和进攻方向容易预料,地雷或爆破造成的山崩、塌方可以造成致命的杀伤区。野战中常用的集中兵力撕开突破口然后高速穿插分割的战术对山地不适用,在遭遇战中正面佯攻佐以迂回包抄,或者攀越深山密林急流峭壁进行奇袭更为有效。对于熟悉和善于利用地形的轻装小部队来说,山地使隐蔽机动、包围、穿插、突然袭击和撤离比较容易。顺便提一句,苏军在阿富汗战争后期广泛采用分散灵活的小部队对付游击队,在组织和战术上显示了相当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很出西方军界意料,但对扭转战局而言最终与事无补。

  巷战也是各国军队避尤不及的,必需减少平民伤亡的巷战更为棘手。俄军在第一次进攻格罗兹尼时,想重演长途奔袭、在高速行进中夺占布拉格和喀布尔的故计,但由于突然性已经丧失、情报不周和轻敌,加上士气低落和训练不足,120辆坦克损失了105辆,只好退回来重新集结,耐着性子逐街逐屋地与车臣游击队争夺。俄军发现,城郊的大中工厂颇难对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地下机房和通道等,是组织顽强防守的好据点。即使地上建筑被打光了,敌军仍能从断壁残垣后有效地抵抗。在城内,每一座墙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坦克或直瞄火炮。俄军为巷战专门组织了突击群和突击分遣队。突击群以一个摩步连为主,配以坦克排、炮兵连、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排、工兵排和防化排各一个,突击分谴队则以一个摩步营为主,配以炮兵营、坦克连、工兵连和喷火班各一个,还配有发烟榴弹。火力不可谓不强大,但战果不佳。原因在于这些临时凑起来的部队互不熟悉,基层指挥官手里兵种太多,有点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回到了传统的加强连、加强营的概念,适当增配重武器,几个梯队交替掩护攻击。巷战本来就多遭遇战,作战双方常常只有几十米距离,容易造成友军误伤,加上广泛使用烟幕弹掩护冲锋和转移,更难分清敌我。战斗的突发性使得部队来不及呼叫重火力支援,而只得依靠手中现成的武器。

  山地战和巷战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反步兵作战。反步兵最大的问题是及时发现隐蔽目标。兰德公司在研究反轻步兵作战时比较了无人和有人侦察机、机载侧视雷达(JSTAR)、步兵侦察巡逻分队、空投撒布式传感器、反炮兵雷达等后得出结论:在现阶段,美军对发现狙击手、补给轻装部队的轻型车辆和山林里的步兵只有很有限的手段,即使对发现开阔地带的步兵、有山林掩蔽的重装备和保护己方补给车队也没有十分把握。意外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声测向装置将能有效地确定打冷枪的狙击手的位置。但是兰德公司的基本结论是:AWACS从根本上解决了空战预警和态势控制的问题,JSTAR对开阔地带的装甲部队可达到类似的效果,但对于轻步兵,即使技术进步了,未来的侦察手段也不大可能达到类似的“一目了然”的程度。这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近战歼敌的轻步兵仍然是对付轻步兵最有效的手段。

  在野战中,一般是坦克引导步兵,步兵掩护坦克。在山地中,坦克的越野能力常常不足以爬高山涉深水,只能局限于沿道路和缓坡机动,和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如果海拔过高,内燃机出力大减,坦克的机动性进一步降低,行程也缩短。山地的起伏不利于坦克观察战场和发扬火力,局促的地形反而使坦克易受步兵反坦克火力的伏击,上坡减速行进时尤甚。坦克炮基本是为平射而设计的,上下射角有限,坦克炮火控系统的弹道计算一般也是为平射而设计的,因此坦克炮在经常需要仰射或俯射的山地效果远不及平地。巷战时也有这个问题。俄军在格罗兹尼开始时用人字形坦克队形开路,步兵跟进。但在巷战中,坦克炮对高楼和地下室里的目标无能为力,用暴露的车顶高射机枪又容易遭冷枪,只好改为步兵探路,坦克掩护。坦克部队配备的自行高炮,这时用来对付高楼和地下室里的目标。坦克还要防备反坦克手雷和燃烧弹的攻击,俄军在坦克四周和顶上加装铁纱网,效果不错。

  空军对山地中轻步兵的打击效果也大打折扣。低速的专用对地攻击机如A-10和苏-25的低空性能好,有较强的装甲和对地攻击火力,比高速的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如米格-29或F-15、F-16等更适合山地的对地攻击任务。山地使低空进入的飞机视界受限,可供发现、锁定和投放武器的时间大大缩短,山地的紊乱气流也使飞行员不得不分更多的心以避免撞山,而余下较少的精力用在发现和攻击地面目标上。飞机对反斜面和侧坡上的目标的投弹和扫射精度比对迎面山坡上的目标要低得多。从山谷方向进入攻击比较容易,但这样攻击飞机从低空进入的方向比较容易预测,增加对飞行员和飞机的危险。从高空进入也有困难,一是难以通过目视发现和核实目标,二是需要作较陡的俯冲和拉起。二战中的俯冲轰炸机用螺旋桨反转在俯冲中减速,但现代高速喷气作战飞机已经不适宜作这样的机动,除了飞行表演外,一般已较少在作战中作这样的机动。空军对巷战的作用更有限,除一些与山地空中支援相似的问题外,地面的近距离混战使有效的空中支援更加困难。山地战和巷战的一个特点是战斗的突发性,除非己方飞机在附近空域待命,及时的火力支援可能成问题,但在空中盘旋的飞机易受防空火力的袭击。另一个问题是肩射防空导弹、中小口径高炮和轻武器防空火力,在低空飞抵和撤离作战空域时,低空飞机容易遭到伏击。

  直升机对山地和巷战的作用要大得多。直升机对兵员和装备的空中机动、火力支援、侦察、通信联络和伤员后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直升机可以越过地形障碍,把兵力和装备投送到车辆和步行难以企及的要点。直升机作为“空中坦克”时,可以利用地形、树林和高大建筑的掩护,通过友军或机载潜望镜观察、指示目标,伺机突然跃起攻击,得手后迅速退回隐蔽位置。直升机的防弹击、防坠毁设计和天然的优越低空低速性能对支援山地和城镇作战极为有用,但旋翼或尾桨一旦挂上什么东西,结果是灾难性的。肩射防空导弹、中小口径高炮和轻武器防空火力对直升机比对固定翼飞机的威胁更大。在战线明确的正规战中还好些,但在不分前后方的反游击战中,直升机很难不在不受友军地面部队控制的地域飞过,苏军在阿富汗战争后期对直升机的使用远不如前期放手,很大原因就在于“针刺”等肩射防空导弹和高射机枪给米尔-24直升机造成颇大的损失。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不比固定翼飞机,靠前部署进一步提高它们的脆弱性。如果地势太高,直升机的有效载荷、速度和机动性也要下降。把直升机作为“空中运兵车”使用也有局限。除突然袭击无防备敌人时可以抵近机降外,一般机降步兵应在防御火力射程或视界外离机,然后徒步进攻。但徒步步兵对于依托坚固阵地防守的一方而言,在火力、机动和防护上没有优势可言,只有老老实实地不怕牺牲,进战歼敌。满载步兵的直升机如果在飞往或撤离目标的途中被击落,伤亡将很惨重,敌前机降场上空准备著陆的直升机对地面火力最为脆弱。

  对于防空的一方,地形固然遮挡雷达的视界,缩短防空火力的反应时间,但如果不以打落所有来犯敌机为目标,而是捞着一架是一架,以政治影响为主要目标,则在适当的制高点上部署防空火力,放冷枪打下几架敌机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即使是雷达制导的机动式防空导弹,如果采用晚开雷达、近距发射的短平快战术,也是可以在强大电子压制的环境下打下敌机的。阿富汗和车臣游击队就用“针刺”等打下不少米格-21和-27战斗机和苏-25攻击机,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也用SA-6打下过F-16和幻影-2000。

  苏军尊称炮兵为战争之神。苏军炮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拘泥于为在平原打击机械化部队而设计的火力表和作战规程,习惯于按步就班地“打格子”,不适应反游击战所要求的突发性火力压制,不习惯对视线内的敌人用直瞄火力作进攻性使用,弹道计算也不适应在山地里炮阵地和弹著点通常不在一个平面上的问题。苏军也遇到了步炮协同的问题。理论上步兵指挥官可以直接为炮兵指示目标,但除非有伴随步兵行动的炮兵观察员,炮兵通常拒绝轰击离己方步兵太近的目标,怕误伤。对于山地反游击作战,苏军发现精确制导弹药和撒布式地雷不能说没用,但没有什么大用。由于游击队通常用沟坎、洞穴、陡坡、山粱作掩护,直射火力不如曲射火力有用,因此迫击炮比榴弹炮有用(尤其是可以打连发的82毫米“瓦西里卡”自动迫击炮),榴弹炮比加榴炮有用,火箭炮对分散的步兵最有用;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发现目标。在巷战中,炮兵在轰击城市外围目标时很有威力,但把城内打得一片瓦砾反而堵塞道路,制造现成的防御工事,还便于防御一方的步兵穿墙越户隐蔽机动。炮兵在城内只好以直射火力为主,直射火力也便于和一线步兵指挥官协调。

  一些低技术武器在山地和巷战中反而特别有用,苏制RPG-7火箭筒(中国称40火箭筒)就是一例。RPG-7从61年起就在苏军列装,越南游击队曾广泛使用RPG-7对付美军装甲车辆和工事,索马里游击队用它击落了两架美军的UH-60“黑鹰”直升机,阿富汗和车臣游击队则用它打掉不少俄军坦克和装甲车,包括最先进的T-80。虽然单个火箭筒击中运动中的坦克的机率并不太高,但几个火箭筒打齐射,尤其在巷战中从地下室、地面和楼顶同时射击,命中率和击毁率就要高得多。齐射对于近距离悬停的直升机也很有效。RPG-7火箭弹在空中飞行4.5秒后自毁。阿富汗游击队有时在对付700-900米外直升机时,利用火箭弹自毁来冒充脱靶的肩射防空导弹,倒也唬走不少苏军直升机。有意思的是,在阿富汗的苏军精锐特种部队(Spetznaz)不爱用自己配发的更先进的RPG-16和RPG-22,反而爱用缴获的中国或巴基斯坦的仿制品,因为威力较大,比较轻巧,有折叠式两脚架和提把,便于使用。另一个低技术但有效的武器的例子是各式手榴弹、枪榴弹和地雷,包括烟幕、催泪、照明、反坦克等特殊类型。高技术的反直升机跳雷和遥感侧射反坦克地雷更是有效的威胁。

  就对高技术的依赖而言,美军比苏军更甚。美军的基本宗旨是打以少胜多的速决战,对山地和巷战特别有用的徒步步兵对美军来说只是给立体化、机械化部队进攻与防守中填平补齐用的。徒步步兵固有的高伤亡率也使美军对放手使用徒步步兵顾虑重重。就山地和巷战而言,以美军为主的北约部队的基本特征和苏军相似,但塞尔维亚人的训练和装备比阿富汗和车臣游击队要更好些。美国空军的装备比苏军好,美军还大量装备使世界各国军界眼红的精确制导武器,但对支援山地和巷战也未必见得高明到哪哩去。尽管西方政治压力要求尽快对塞尔维亚在科索沃的地面部队实行打击,A-10到达战区快十天了才投入战斗。AH-64更是姗姗来迟,明明可以自己长途转场,或装入理论上可在野战机场起降的C-5或C-17空运,在几天内连同人员和器材运抵阿尔巴尼亚或马其顿,然后立即投入战斗,但偏偏用上两个星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投入战斗。个中奥妙,只有美军才清楚。美军的M-1坦克重达60顿,一般山区道路和桥梁经不住这样重的坦克的反复重压。M-1又有油老虎之称(每英里耗油3美加仑),对补给的要求也高。M-1坦克炮的上下射角比T-72或T-80要大,但坦克在山地和巷战中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M-2/3步兵战车要加装围裙才能浮渡,在RPG-7或反坦克导弹面前也不会比T-80更结实。美军的步炮协同也许好些,GPS对精确测定敌我位置很有用,但美军仍然有发现目标和装备适用性问题。美军炮兵偏爱远射程、适合野战的加榴炮,而长期忽视迫击炮。美军的MLRS火箭炮是为远程反炮兵和反装甲设计的,对付游击队时也不如苏军的“卡秋沙”机动灵活。美军炮兵历来重视远程火力机动和协调打击,这对以突发火力为主的山地作战和以直射火力为主的巷战作用有限。美军的伞兵、机降步兵、别动队和海军陆战队本质上是适合于山地和巷战的,但数量不足。美军的精兵政策要求部队以少量兵力控制大片地域,但这使部队在山地和巷战时捉襟见肘,同时使部队对应急部署的灵活性和战斗中伤亡的承受能力下降。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旧文新贴】北约地面进攻南联盟的军事难题(下)

  山地和城镇反游击作战要占用大量兵力。侵阿苏军的85%用在保卫交通线,苏军第40集团军的93个战斗营里,至少有15个被栓在守卫交通线上,这还不算保护补给车队和扫荡交通线沿线的部队。由于苏军始终不肯部署足够数量的步兵,除特种部队获得一些成功外,反游击作战总是差强人意。由于美军的精兵政策和全球战略部署,可以全球调动并适合山地作战的只有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机动师和第10山地师等不多的几个部队。除美国外,北约只有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有山地步兵,但这三国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都不大可能派出大规模地面部队参与进攻科索沃甚或塞尔维亚的地面作战。英国、荷兰的伞兵和海军陆战队不超过旅级规模,比利时、挪威、丹麦、加拿大等规模更小,普遍的军费缩减使北约各国机动兵力的调配余地大大缩小。从北约计划在科索沃部署2.6万维和部队来看,从地面打进科索沃甚至塞尔维亚本土并站住脚需要至少10万美军,再加上相当数量的欧洲盟军部队。如果把上述部队都投入到科索沃,科索沃战区的作战需要或许能勉强对付,但美军在世界其他地方(如中东和朝鲜)的应变能力将受极大影响,北约的机动兵力也将尽数锁在巴尔干。美军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是有名的“周末武士”。空军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飞行员平时是民航飞行员,至少一般飞行技术得到保持,能够胜任空运和空中加油任务。但陆军的就成问题了。尽管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对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投入巨资,包括将装备升级到第一线常备军的水平,但在海湾战争期间,唯一的一个准备投入战斗的国民警卫队旅在内华达国家训练中心紧赶慢赶地集训,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毕业”。把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人员“搀沙子”到第一线部队也不是办法,首先破坏了至关重要的部队凝聚力,其次美军快反部队都是全员师,没有架子师,“沙子”无从搀起。美国已开始动员预备役部队,但美国和北约盟国还没有向科索沃战区大量增派地面部队,包括第82空降师主力。北约在波黑和马其顿共有近两万部队,但进攻科索沃是不够的。美国威胁说,如果米洛舍维奇不投降,就要发动第二个“沙漠风暴”。事实是,现阶段北约在科索沃战区的战备状态最多和“沙漠之盾”初期相当,离“沙漠风暴”还远得很。

  北约可能的进攻轴线也值得探究。虽说从地面攻入科索沃后能否迅速建立阿尔巴尼亚人的安全区旋即停火并不现实,西方公众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目前西方公众似乎已经接收了地面进攻科索沃的必要性。但进攻塞尔维亚本土则是另一回事,所有人道理由都站不住脚,而血腥的持久战却是肯定的。海湾战争时,斯瓦茨科夫将军有把握打一场速决战,因此敢在最后一分钟将部队横向展开,在进攻科威特的同时,进攻伊拉克本土。由于战斗进展异常顺利,西方公众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到伊拉克去解放科威特,战斗已经结束,所以皆大欢喜。但塞尔维亚不是伊拉克,速决战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北约可以以防止战争蔓延为名向波黑大量增兵,但以联合国旗号维持和平的北约部队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主动进攻一个主权国家,在法理上有问题,而且不可能在世界醒悟过来之前结束战斗,波黑的塞尔维亚武装更可能借机重燃战火,因此波黑至少不至于在地面战争开始时就作为主要或辅助进攻轴线。黑山仍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北约可以通过黑山与波黑驻军连通,并从侧后威胁科索沃境内的塞尔维亚军队。北约离间黑山的伎俩似乎成效不大,北约恢复轰炸黑山境内目标就是例证,所以黑山敞开大门让北约进驻的可能性不存在。黑山海岸崎岖险峻,交通不便,登陆不易,向内陆发展更难。进攻黑山等于进攻塞尔维亚,除非北约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知难而进”,弃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地面基地于不顾而从海上登陆黑山,似乎与理不通,因此黑山也不象是北约进攻的主要轴线。匈牙利是北约的成员国,匈牙利为波黑美军提供前进基地,一马平川的多瑙河平原为直捣贝尔格莱德提供便利。但匈牙利离科索沃太远,塞尔维亚北方的伏依伏丁那是另一个科索沃式的匈牙利人聚居的自治省,匈牙利在这个时候搅和进来,势必大大恶化已经一团糟的局势。北约大军从前华约成员国匈牙利进攻塞尔维亚,势必给已经脆弱的美俄关系带来更大的不定性。北约拼命轰炸多瑙河上的桥梁,与高速机械化推进的作战要求不符,因此匈牙利也不大可能是地面战争初期的主要进攻轴线。但从长远来讲,一旦战局陷入僵局,波黑、黑山和匈牙利都可能成为北约的进攻轴线。马其顿已有一万多北约部队,与科索沃接壤,但弱小的马其顿未必想永久地与塞尔维亚交恶,毕竟大事不好时,北约可以卷铺盖走人,马其顿可不能把山间小国空运到新大陆去。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和东正教多数也是一个问题。话虽如此,马其顿政府也公开拒绝北约用马其顿作为基地进攻科索沃,但北约使马其顿政府改口应非难事,所以马其顿还是最可能的进攻方向,只是部队和物资的集结和补给殊非易事。马其顿是一个内陆国家,空运对部署和补给重型部队是杯水车薪,海运只能通过希腊的萨洛尼卡或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和发罗拉。萨洛尼卡的港口和公路条件都比都拉斯或发罗拉好,离科索沃也近,但萨洛尼卡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和维和行动的基地是一回事,作为进攻科索沃的基地则是另一回事。按照北约宪章,除非北约成员遭到进攻,希腊没有义务为北约提供前进基地。在科索沃驱除同属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扶持起阿尔巴尼亚人势力,并不符合希腊的战略利益,希腊政府和民间的反战态度可能使此路难通。都拉斯和发罗拉除港口和公路条件差外,还有阿尔巴尼亚的态度问题。如果阿尔巴尼亚积极提供前进基地甚至参战,阿尔巴尼亚对本地区阿尔巴尼亚人的影响将远超过北约想看到的水平,阿尔巴尼亚也必然要求北约提供永久性和实质性的保护。北约不一定想背这个包袱,阿尔巴尼亚也不见得喜欢继土耳其、意大利和纳粹德国之后有另一个“保护者”,毕竟霍查和毛泽东结盟的部份原因在于两者都不愿买苏联太上皇的账。还有一个途径是空降。作为地面进攻的先导或呼应,空降作战威力巨大。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崎岖山地使地面部队快速接应难以实现,所以空降只能是战术意义上的“蛙跳”,而不是战略意义上的“猛虎掏心”。但这仍然是作为地面进攻的一部分。作为主要进攻方式,空降只能控制要点,对反游击作战所要求的“竭泽而渔”至关重要的要点之间的线和面无能为力,通过空运对孤立的要点进行增援、换防和补给也容易受地面防空火力的骚扰和袭击。以空降为主力甚至单纯依赖空降来控制地面战局,必然凶多吉少,法国在奠边府的惨败就是一个例子。

  北约空袭一月而不果,北约的调门开始在变。德国近来重谈朗布依埃协议的老调,但强调俄罗斯和联合国的作用,并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维和部队取代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俄罗斯作为没牙的病虎并不能为塞尔维亚争得有意义的妥协,美英也只有意让俄罗斯说服米洛舍维奇全面接收西方的条件,联合国也未必有本事收拾北约留下的烂摊子。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空袭中失去的已经失去了,德国提议又没有在关键的领土完整和外国驻军条款上有所新意,一旦北约和国际部队进驻科索沃,塞尔维亚将在事实上放弃对科索沃行使主权。而且,一旦北约或国际部队控制了科索沃境内的要点和主要交通线,而且有国际协议的名义,再打山地和城镇游击战不是不可能,但要困难得多。现在塞尔维亚军队已经在科索沃隐蔽部署就位,如果按德国提议在24小时内撤出,必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一旦北约撕约,后果不堪设想。即使达成协议,没人能阻止北约单方面重新解释协议条款。在北约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塞尔维亚的大部队一旦离开科索沃,重新返回会困难的多。因此,不管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塞尔维亚接收德国提议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其实,苏军和俄军在阿富汗和车臣遇到的很多困难是德军在南斯拉夫、美军在越南和苏军在卫国战争中遇到过的。这些困难并没有因为技术进步而消失,但鲜血换来的教训有时随着伤口的痊愈而淡忘,对于别人鲜血换来的教训更是如此,必须要流新的鲜血才重新铭记。在理论上清谈战术原则是一回事,在弹片横飞、鲜血遍洒的战场上清醒地、准确地运用这些原则是另一回事。这对于骄横的“常胜军”尤其如此,而不是只有苏军和俄军才有的。

  本文列举了北约从地面进攻科索沃或塞尔维亚本土的种种困难,意图不在于证明北约打不进科索沃或塞尔维亚。只要不怕牙疼,山地和巷战这个苦果是可以啃下来的,但要消化这个苦果就不容易了。铁托的游击队并没有独力把德军赶出去,苏联在阿富汗盘踞8年后不得不撤出,也是出于政治而非纯军事原因,美国撤出越南、黎巴嫩、索马里等也是一样。即使美军及其欧洲盟军在科索沃站住了脚,大批部队可能必需无限期地驻守,遭受无休止的骚扰,最终在政治上不可接受。地面进攻科索沃有第二场越南战争的很多迹象:战争目标不明确或不现实,持久战,在烈度和地域上的逐步升级,美国威望滑跌,美国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利益受到侵蚀。塞尔维亚没有象越战时的中苏那样的后盾,但尸横遍野的塞尔维亚对西方舆论和文化的冲击要超过尸横遍野的越南。美英竟然使出攻击塞尔维亚电视台和米洛舍维奇的家人和住宅这样的下策,又在塞尔维亚反对派副总理被撤职一事上浮想联翩,证明美英已经黔驴技穷了。这种劳而无功的空袭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事到如今,美英已经难以“体面退出”,然而地面进攻的赌注又实在太大,胜利的侥幸成份太多。欧洲把美国拉进科索沃这趟混水,英国在继续诱使美国为其火中取栗,法国已经在准备落井下石,德国也在摇晃,美国对于战争前景一筹莫展,只有硬着头皮继续轰炸。克林顿继续强调轰炸足以使米洛舍维奇屈服,但已经在地面进攻问题上松口,不过在部署上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美英必定要耍种种新花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地面进攻科索沃将给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精神创伤。

写于99年4月28日

家园 晨大这样让俺们怎么抢沙发啊

上花!

家园 沙发就别抢了

要不送一条火腿吧,好久都没有见到过火腿了。

家园 先送花,再拜读。

又见老兄大作。

家园 问个细节上的问题

二战中的俯冲轰炸机用螺旋桨反转在俯冲中减速

我记得的是轰炸机在俯冲时靠打开减速板来减速。如果用螺旋桨反转的话迅速拉起好像会有困难。

家园 好文啊

用暴露的车顶高射机枪又容易遭冷枪,只好改为步兵探路,坦克掩护。坦克部队配备的自行高炮,这时用来对付高楼和地下室里的目标。坦克还要防备反坦克手雷和燃烧弹的攻击,俄军在坦克四周和顶上加装铁纱网,效果不错。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56190

这一点 我在一段视频里面看到美帝在伊拉克也这么用过

小兵在前面探路,发现敌人的阻击点马上爬回来 让坦克去把目标一炮一炮的打掉.

个人理解是, 这种方法对于防守方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兵力配备

是把反坦克兵放在前面还是步兵或者狙击手放在前面或者都放在一起呢? 如果把步兵放在前面,那如果一打美帝的步兵就暴露了会挨坦克打,如果不打可万一被美军发现了呢还是挨打. 如果吧反坦克兵放在前面呢,又会被步兵发现还是死. 放在一起呢.....万一被发现了全都要挂掉~.....

这样一来就一个法子啦,用tg当年的战术,挖地道 卖地雷....等坦克和装甲车进入地雷上面就拉线儿,

家园 可能管用

螺旋桨应该是可以倒转减速的

我看过一段 模型的视频 里面的模型 就是用螺旋桨反转实现倒飞(可不是反过来飞啊),把机屁股变成鸭翅膀用了.

另外我感觉 俯冲轰炸机减速的重要性也许不是很大,因为如果目标瞄准之后,应该是速度越快 那么受攻击的时间段越少,而且生存率越高才对啊. 而且给炸弹的初速越高那么弹道越平直吧

家园 这个地方实际上写错了

不是螺旋桨反转,而是螺距反转。转动方向是一样的,但桨叶角度反一下,所以推力变成阻力了。拉起来的时候,再把螺距正过来,立马就重新变成推力了。

家园 好久不见,晨大好

小弟认为,美国如果进攻巴基斯坦西北的部族地区,技术上并不存在过多的障碍,反而长远来看存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可能.

家园 瑞兄好

“美国如果进攻巴基斯坦西北的部族地区,技术上并不存在过多的障碍,反而长远来看存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可能.”

能展开说说吗?

家园 分析的很透彻。
家园 班门弄斧了...

巴西北部和南联盟都以山地为主,但二者其他情况并不相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巴西北部植被比较少,而且巴西北部城市数量和规模都不如南联盟(巷战烈度降低),巴西北部亲塔利班的部族武装装备太落后.假想一下,如果美军使用现在的技术和志愿军在朝鲜打一场,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红外传感器,夜视仪,武装无人机,精确弹药的美军和这些二战水平都达不到的武装正面对抗的结果...如果美军利用线人采取越境打击,只剿不守,这些部族武装面临的局面会很严峻.所以在技术上的障碍并不多.

但是奥巴马的温和政策会对美军在这一地区的行动有很大牵制,另外在这一地区动用武力,必然牵涉多个国家神经,伊朗,中国和巴基斯坦本身都会重点关注美军进展.伊朗被战略合围的趋势更明显,伊朗一定会有动作.投资伊朗油田牵涉到中国石油战略安全,其动作中国也会盯的很紧,尤其在美国借反恐之机对中亚渗透和控制的当下.巴基斯坦领土主权遭侵犯,国内亲中派会对亲美势力进行压制,西北部当地民众对美意见更大.俄罗斯在联合国也会有动作.

综上,在美国收缩战线的当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打击了塔利班,但让巴国内民众对美态度更加消极,塔利班被削弱,其在中国境内联系的疆独分子活动能量也会降低,最后美国在巴西北部的行动会在巴周边其他国家的"关注"下草草收场--甚至越境打击的想法最后只成为一种试探.

家园 没那么容易吧

正经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的经历表明,还是得要足够

数量的地面部队去守才能行,只剿不守是不行的。

巴军方当地面部队,美国提供技术支持还差不多,

但是巴自己人的情绪是个问题。

家园 美国

在伊拉克遇到的情况和在阿富汗并不相同,伊拉克境内还算发达,而且城市和人口众多,路边炸弹等高级一点的遥控设备就地取材的难度相对阿富汗来说大大降低,美军在伊拉克要保持交通线和原油运输的畅通以及在伊拉克境内进行大规模重建又需要大规模驻扎.而在阿富汗的行动表明,在没有其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对阿富汗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采取武力行动,当地武装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量,即使在阿富汗进行防守和驻扎,也仅仅在个别地方设立物资集散点利用空运即可,不需要重建和保持交通线,这样又大大减轻了后勤负担,所以尽管在阿富汗驻扎时间比在伊拉克还长两年,但在阿境内的人员和物资损失却都在美国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巴西北部和阿富汗类似,因此技术上不存在过多问题,甚至巴基斯坦不提供帮助也可以.

多说一些,在巴国境内动武,这个问题是必然牵涉到大国,那技术上再可行,美国也得好好掂量一下.朝鲜反复甩脸色给美国,明目张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二胖的位子照样传下去,美国照样要拉朝鲜谈判,要朝鲜和伊拉克换换地盘,上绞架的估计是二代目了.而且从经济方面考虑,动武也不值得,打了之后能捞钱的地方比这多的是,除非美国铁了心要打伊朗,要利用巴西北和伊朗交界的地盘,但是奥巴马已经表态要和伊朗缓和了.所以巴基斯坦西北部问题没有大的意外--比如911,美国应该不会大动,嚎几下表示剿灭塔利班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继续在阿富汗驻扎很有必要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