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珠桥,一声叹息 -- 代码ABC

共:💬72 🌺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海珠桥,一声叹息

今天《广州日报》上一则标题让我目瞪口呆。事情是这样的,有个人——据他自己说是被拖欠了几百万的工程款,爬上海珠桥准备跳桥。这种事今年可太多了,几个月下来总有那么十多起。当然了,没有一次跳成功。这次出了点意外,一个老头趁工作人员没注意也爬了上去,然后假意了跳桥者握手,接着就把他推下去了。地下有气垫,但一则位置不对,另一则据说还没充满气。万幸的是人没死,现在在医院动弹不得。《广州日报》两个整版报道了这件事,其中照片不少,有一张是哪个老头向周围的人群挥手致意(现已被拘捕)。

我在想什么呢?

同情那位跳桥的,有点,毕竟不是太艰难没什么人会做这种事情。

被堵上几小时的那些要过桥的人的愤怒,也有点。谁家没点不愉快的事,同情归同情可也别妨碍我挣钱干活啊。

那个神奇的老头(据说曾经救下好几个轻生者),这太黑色幽默了。

不知为何,我想起街头那些乞讨者。

由于不知道人们背后的事情,所以这一声叹息也不知道叹什么。

家园 沙发
家园 沉宝

那个老头太变态了。。有故意杀人嫌疑阿。。。。

家园 搞不懂,这老头为什么要把人推下去?以前还救过几个轻生的?
家园 估计是想帮帮警察早点解决问题

省得大家都陪着在那里磨叽...

那个气垫是充了气的 -- 而且也不应该充满,就应该半满的状态...

老头就是因为下头有气垫他才上去推的...

家园 此地号称1个月有10个人跳,阻碍交通很烦人的。老头估计

是看下面已经铺好气垫了,所以速战速决,推下去能最快的解决问题,只是没想到垫子有问题啊。

家园 武汉长江一桥,前两个月总有个人

早上8:30到9:00在桥护栏上走平衡木,可怜我每天要过那个桥两次,每次所有车路过都会减速看看那个傻x在干嘛,于是整个桥就堵的一塌糊涂。

有的时候,我真有弄个弹弓给他一下的冲动。

那个人不是自杀,也不是神经病,报纸采访他,他好像说自己就是喜欢那种万丈深渊上的感觉。

家园 最搞的一次

我在公交车上,武昌上桥处的匝道堵的七窍生烟,等着到了桥中央,果不其然那个人右手一瓶水,左手一包什么东西,又在栏杆上走平衡木,边上一老头说国家应该把这些人抓起来,把安乐针一打,什么都解决了,反正这个人掉下去也是一个死,每天这样走早晚要掉下去。

家园 最烦的就是这些跳桥的

南京当年也是,动不动就有个人爬到长江大桥上,一有人爬上去桥就得堵个半天。逼得桥上不得不全程加防护栏。

当然,这些跳桥的原因千奇百怪,有些的确是有冤屈,值得同情。也有NC的,什么失恋这些乱七八糟的人都上来凑热闹。

回头这种跳桥的,抓到统统都先行政拘留15天再说。要不然这种大桥上的行为艺术永远无法遏制。

家园 我希望这老头不会被刑事处罚...
家园 难,我觉得故意伤害罪跑不掉
家园 老頭后來說的也有理啊

我一個廣州的網友也說那橋經常有人跳,但沒見人真跳過,倒是經常堵塞交通。老頭見得太多,新有成見,加上看到下面氣墊也擺好了,這才推的。但是氣墊沒充好氣他也不知道啊,這樣不能減輕一點?

家园 如果最终人没事,应该能轻判吧?

虽然我觉得如果严格从法律来看,他的主观故意的成分很强,而且不是专门的谈判专家或者拯救队员,所以应该跑不掉。但是中国的法律实践,从来离不开民间舆论的影响。所以如果最终人没事,而且受害人没有使劲闹腾的话,轻判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家园 哦,看广州日报啊。现在广州的主要大报有哪些?
家园 友情转载俺朋友的评论

●今天看到一则非常具有喜感的新闻《又爬海珠桥交通大堵塞 愤怒阿伯推下跳桥汉》,说的是广州一位60多岁的阿伯看到又有人爬上海珠桥搞“跳桥秀”,造成交通堵塞,不由义愤填膺,上去把“跳桥秀”者一把推下,造成对方落地受伤。

  我觉得这事太有趣了,要不是办公室有人,真想大笑几声。不过马上我就照例看到了几位时评家的喋喋不休,什么“把跳桥者推下去不是行侠仗义”呀,“鲁莽阿伯推下跳桥者的双重悲哀”呀,“黎(应为赖)老伯你为市民除害除错了”呀,净说一些让人闭着眼睛也能猜得出来的大道理。

  这些大道理当然是不错的。比如个人无权代替公权力做事,这当然是法治社会的常识。但是如果只会用这件事继续论证这一点点常识,却只能说明时评家的目光短浅。要知道,事后很多广州市民支持老伯,甚至赞同他的“为民除害”的说法,如果对这种民意做不出深入的解释,那其实就根本没有弄懂这则新闻的社会意义。

  我个人是很讨厌各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公众秀的,特别是用自残、自戕来威胁他人的公众秀。就拿绝@食来说吧,其本意无非是用损害自己健康、危及自己生命的办法,激起他人心中不忍见到同类受害的恻隐之心,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这种不忍觳觫的心理乃是源于人性中的动物性部分,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旁观者来说,这一招的确十分有效。但是人性毕竟还有非动物性的部分,当人们意识到绝@食往往只是一种表演、一种故意的骗局之后,对绝@食秀的反应自然就麻木了,因为受骗而产生反感更是不足为奇。印度的“圣雄”甘地大概是在现代政治活动中弘扬绝@食抗议法的第一人,当时感动无数人。二十年前有人在中国的天@安 @门@广@场上重复这套把戏,也起到了强烈的煽情效果。但是在这些人的道德水准后来被发现差甘地太远之后,绝@食在中国的过来人眼中就成了一种类似“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发脾气。所以当差不多二十年后,几个政治异@议人士玩起了“接力绝@食”的游戏,除了右愤,几乎没几个人愿意正眼看他们一眼,他们的游戏也不过就是游戏罢了。[

各种“跳楼秀”“跳桥秀”,其实也和政客的绝@食一样,属于用自残、自戕来威胁他人的公众秀。不过绝@食只要一开始,对健康的损害便随之同时发生,而“跳楼秀”“跳桥秀”者如果不跳,他的人身却完全不会受到损害。所以有社会经验的人,对这类做秀者更不能容忍。说实在的,海珠桥的跳桥者对市民的物质利益的损害(比如因为交通堵塞造成误工、误机等等),我看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和他们自身的苦难已经完全不相称,自身却除了脸皮,连一点点的代价都没有付出,这种没有诚意的投机行为对市民造成的精神损害,才是更严重的。如果这些人敢于当街自@焚,就算全广州都堵车,我想也不会让广大市民们普遍觉得他们是“害”吧。

  其实中国人也和欧美人一样怕死,所以不光绝@食要接力,敢当街自@焚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同理,这次老伯掀翻假跳桥者,让这些人发现这一表演原来风险颇高,以后敢于效尤的人,恐怕也就不多了。以我对中国人本性的了解,我觉得老伯这一手应该的的确确起到了“为民除害”的效果。看似鲁莽的一招,居然收到了常规手段达不到的效用,这正是我觉得这则新闻充满喜感、想要为之大笑的原因。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