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旧玉器玩赏学步-1 -- ghostmaster

共:💬55 🌺2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文,花一下!

品玉那段很有见地,难得见写得这么具体的文字。

家园 是的
家园 【原创】古旧玉器玩赏学步-4(占坑)

--------------需要一些图片资料,先占坑。

唐以后的龙基本就是大家最常见的典型龙了。身形弯,有脊线,满刻阴线细斜格形磷纹,蛇尾,鹿角,尖耳,梭形眼,出鬃,张口过眼角,利齿,下唇卷,四肢三爪足。张牙舞爪,气势恢宏。

唐代龙佩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镂空雕宋代玉龙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玉佩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玉龙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代龙钮印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原创】古旧玉器玩赏学步-5

对于任何一件古玩来说,鉴定是收藏的前提,鉴赏是收藏的乐趣。不懂鉴定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收藏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近代的玉器爱好者以至一般收藏家都是近20年才开始收集玉器的,大家有机会亲身接触到珍品古玉的机会非常之少。这个帖子我想尽可能给大家一个纸上谈玉的机会,多介绍一些玉器知识吧。当然看图辨古玉本身就是不严谨的,我只表达个人观点。大家切磋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节讲过鉴别古玉要:远看形,经看质,细看工,琢磨沁。举一个玉友fanxx-66的藏品貔貅为例(图41)。同时拿一个汉代辟邪作为比较,(图42)

图4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4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两个貔貅同为蹲姿,乍一看非常相似。瑞兽的两个经典姿态:一是昂首挺胸,阔步前行。二是伏地前行,蓄势待发。养过猫的玉友应该有经验,猫在平时走路时是昂首挺胸,在扑食前,则尽量压低身形,靠近猎物。古人把这两个姿态惟妙惟肖的应用在玉雕瑞兽上。

单纯从鉴赏角度细看一下两个器物的外形,42的伏是一种静中有动的伏:兽头平伸,重心在前肢上,后腿和尾巴形成与兽头的平衡。兽口微张。食肉动物的捕食是一个生命相博的过程。42体形并不大,但是表现的警觉顽强,完美的展现了小兽的生命力。41呢,虽然形体饱满,肌肉发达,但是蹲姿呆滞,整个重心向下坠,张口但是毫无威慑力。神韵不足,这是器形上的区别。

再看玉质。好玉质就是指玉石本身结构精密,质地温润、细腻、坚硬,石性少而无杂质,有宝光,看上去不粗涩、不呆滞。41的玉质也算干净光润。但是臀部和口部及身体凹陷部分有强反光,这是高抛光所致。行话叫“和尚光”或“贼光”,用钻石粉千次打磨成的。有经验的玉友很容易看出来这不是常见白玉器的温润之光。通常白玉都是抛成毛玻璃样的表面。看到这种高抛光的白玉件,不是假货就是不值得购买。像是俄白之类或是阿富汗料(图43)

阿富汗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1整体给人的印象就是反光不匀,该亮的不亮,不自然。42则正相反,包浆均匀,虽然明显是老旧玉器,体表有磨损,但是依然从内到外透出玉石应有的温润光泽。再看一个图11也是一样。

至于白玉和其他常见仿料的区别,单纯从图片是比较难辨别的。实物就容易很多,一是上手重量可以区分。二是油润度。三是看色调,放远了看和田料大都发青、俄料大都发绿、青海大都发灰,阿富汗玉则发惨白。岫玉一般质地不纯,白的不多见,光择是腊质的。蛇岩石之类仿白玉的,个人见得比较少。还有新疆哈马斯,羊蹄筋之类底子白的石英料就不讲了。这是个人经验,大家可以参考。

再看雕工。这个工要从两方面看,一是首先要认识它的纹饰,掌握了各个时期纹饰变化

的特征,就对“断代”的把握有了相当大的准确性。因为纹饰是雕琢在玉器上的一种时代符号,不论哪个朝代的纹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这一点要求相当时间的经验积累。

图1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1和42特点很明显,兽身比较有棱角,层次分明,细节用细阴文刻画。特别是11,连腿后部的兽毛都清晰的用平行阴文表现出了。41雕工细节也比较明显:很圆滑精致,刻画阴文线条比较粗,但是非常顺滑流畅。

学过书法的知道,运笔讲求:“如屋漏痕”:似留似行;“如虫蚀木”:树木让虫蛀了,一条一条的深沟,但细看是一口一口咬出来的;“如折钗股”:引而不发,柔中有刚,涵而不漏;“如锥画沙”:由于沙子的流动性和阻力,锥子的笔蚀既不光滑也不笔直。玉雕的线条也是类似的。从这个角度来比较41和42,41的线条明显缺乏力度。

二是工具使用的细节。精琢工就是指精雕细琢,线条流畅,底子平滑,转折有序,不会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原图比较小,我们看两个新图45,46。民国以前的玉器雕刻工具叫砣,是用来“碾”玉的。45很清楚的留下砣的痕迹。每一个圆形回纹,是玉工一下一下用砣头沾解玉沙蹭出来的。南方官派玉雕祖师陆子冈号称他有“昆吾刀”,可以刻玉如泥。可惜他没有传人,昆吾也没有传下来。白玉的摩氏硬度6以上,估计地球上的金属材料是雕刻不动的。

毛刺一样砣的痕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机雕如意头刻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要知道摩氏硬度一级的差别是一个几何数量级,比方说,用石英砂研磨摩氏硬度4的岫玉和硬度7的羊脂玉,同样大小的研磨量,白玉要差不多要多1000倍的时间。

现代的电动雕刻工具就像牙医洗牙的工具,金刚石钻头可以轻易的进行任何操作。图46的如意头刻痕就是区别。再讲细一点,商以前的刻玉叫“琢”玉。工具不同,留下的痕迹也截然不同。这个专题我正在收集材料,到时专门讲细一点。

沁色的实质和籽料的皮差不多是一样的。是玉器在墓葬中受到各种矿物质的侵染,器表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美沁色就是指出土古玉身上自带的历史痕迹,颜色效果往往令人美不胜收。图47,48,49。第二章提到过。民国以前的很多玉收藏家注重玉沁超过玉质和器形,所以假沁满天飞。这种观点见仁见智,个人认为这是当时没有彩色电视机造成的。

图4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8上的黄沁是土沁,叫坩黄。左前爪属于鸡骨白变。头部黑色属于水银沁,背后的光泽叫玻璃光。这个玻璃光是汉代白玉的特点。其他朝代的不多见。比较一下41的后臀,光泽内敛。漂亮吧?但是呢,48是假货,防汉代。为什么?觉不觉得48长的象京叭儿?

图4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位说了,49才象京叭呢。不对,人家49那叫亭亭玉立,楚楚动人。49表现的是小兽的专注,身体似蹲似立,象不像你们家小猫要从你手里吃苹果?这叫神韵。什么?小猫不吃苹果?你们家小猫头上长角吗?她长了角头疼,就吃苹果了。古人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上人为的添加一些东西就把它神话了。这属于哲学范畴,我们不讲。

那位又说了,无才你找的图片,当然你随便说也没人知道了。错,48是另外一个网站的求鉴定图片,还无定论。我说它是假,请看49胡须和前胸,48脑后犄角和身体形成的三角形内侧,48相当光滑,49则有明显的丝状划痕。这是用牛筋沾解玉沙拉丝镂空的痕迹。其他类似细节还有很多。不过48能仿成这样,小5位数的价还不轻易到手呢。

41相对来讲做沁就相当粗糙了。首先是色太艳,浮于器表,颜色是是从外到内。而且凡是体积小易受热易残留的地方色就深,比如犄角,脚爪。明先是被加热后用染料染的。真沁是漫长时间下的分子渗透作用形成的,一般玉质疏松的地方才会有沁。好的玉质历经千年也未必成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貔貅雕的还是很周正的。龙头麟角独角单翼阔口直鼻,屁股大肚子大肌肉发达,虽然看起来有点好吃懒做,但能吃能抢。用四氯化碳溶剂把颜色洗掉,带着还是比一般的“哈巴狗扑钱”貔貅来劲儿。

恶俗的招财貔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点概念了?好,试着比较一下下面两个,47和40,看看有什么区别。

图4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4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貔貅#玉器#鉴赏
家园 占坑也送花
家园 交作业

47是真的,40是仿的。

理由:1、砣的痕迹;2、40凡是凸起部均高亮,抛光的嫌疑大。

家园 图太小,细节看不清楚

不过感觉40是不是太亮了点,而且雕的太干净,好像一点手工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家园 您这速度,不花不好意思。
家园 我脚着您是个老实人,说客套话都技巧性不够

跟我说声感谢捧场俺就很觉得有面子了,非得说不花不好意思,花捏?

家园 谢谢支持。
家园 如果也是一真一假

47为真,48为假

47的开孔不那么规则,48太规则了

47的眼角周围有细痕,48光滑

47的爪和脖子显得饱满有力,48虚弱细软

还有,47的反光看着舒服,有一种内敛的美,48太浮

家园 似曾相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人家已经很客套了,实际上根本没给你花啊。
家园 咳咳,那啥

老师,俺交的作业批了没有啊?

家园 我真是不会

我点了两次送花,结果就是没看到花。这老兄不逼我填坑我已经很心虚了,哪敢再皮里阳秋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