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卖了师兄卖师姐 -- 萨苏

共:💬43 🌺1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卖了师兄卖师姐

已有平面媒体预订,请勿转载,谢谢。 -- 萨苏

引子

北京严打那年,有一次在外边吃饭,旁边桌上有几位衣冠楚楚的人物,估计不是老总就是董事,唉声叹气的,看着龙虾光相面不动筷子。支起耳朵一听,敢情是产品没销路,愁啊。有一位那儿叨唠:“行情不好耶,再这么作我就能挣一装卸工的钱了。”旁边一位安慰他:“兄弟,有的赚就知足吧,现在哪儿还有买卖能赚出暴利的呢?”跟龙虾相面那位忽然抬起头来了:“有啊。”几位颓唐的兄弟同时两眼放光,凑了过来,那位神秘的一比划:“卖人,那是暴利。”

哄堂大笑,这卖人的买卖肯定是暴利,不然怎么严打里边抓的有一半儿是人贩子呢?

老萨在一边儿听了,心里暗暗跟着笑,兄弟们啊,这行,可粘不得,粘了,跟大烟似的,它上瘾阿。

可卖人也不见得是暴利,老萨卖过师兄,卖过师姐,卖过女警察,可连暴利的影儿都没见着呢。

第一次卖人,是在大学一年级,被卖的是我大师兄。这是一笔老萨回味起来异常怪异的买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卖师兄

老萨之所以做起卖人的生意,是因为有一天到师兄的宿舍里,看见我一向敬仰的大师兄祝冰在发呆,---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这家伙可以作为一件货物来卖呢,只是好奇打听。一问之下,不仅是祝大哥,几乎所有的大师兄大师姐们都在犯着同一个季节病 ?C 毕业分配综合症。

当时大学还是国家包分配的制度,犯哪门子病呢?

其实,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所谓“包分配”不过是“好梦一日游”罢了,当不得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相信美好世界在古代的说法,要相信人类总是在进步的,光明在前方哦。市场经济以后,国家单位编制日小,大学分配的供需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可国家又规定大学包分配政策不改,怎么办呢?学校也不能命令哪个部委今年必须接收多少学生。不知道哪个奸党出馊主意,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单位,然后让人家来学校要人,您看厉害吧,你弄来单位要你呢,我们就“包分配”成功,你要是找不到单位要你,那,“包分配”不成功怪你自己啊。

转型期吗,总有这样“不是我不明白”的事情。说说轻松,大伙儿都习惯了依靠组织,突然听说要自己找单位,家里有路子的一家奔忙,没路子的呢?不犯病儿才怪呢。

要说祝大师哥在系里算是偶像级别,成绩出众,一表人才,特别是一张嘴,基本具备死人说活,活人说死的水平。这样的人会没地儿要?兄弟诧异之下就劝师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师兄这样才高八斗的人物,找个单位还不是容易得很?

师兄摇头,一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样子:小萨阿,这可不是侃大山,我们家反正是翻腾遍了,真没一条道走得通,你说我找单位容易,你说说怎么个容易法?

我这儿脱口就来了一句:招聘阿,我表哥到深圳,那边儿好像就全是招聘,北京也应该有吧。

招聘,您看现在的报纸,找个保姆那都叫招聘,可在那时候这绝对属于一种新概念,至少在我们系,那还是属螃蟹的,没人尝过。祝大哥一呲牙:深圳?那儿听说包子都一块钱一个,是咱哥们儿过日子的地方吗?这不能比。

几位师兄听得好奇,纷纷走过来,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那招聘跟中彩票一样,全是猫腻,有的说那招聘也未必不是机会,只是这玩意儿怎么玩儿,谁都不懂啊。

我就嘴大了一下:这招聘有什么复杂的?做买卖一样,两厢情愿,师兄还是放不下架子哦。

大师兄沉吟不语。

我也没当回事,两个月过去,这档子事早都忘了,一直到有一天晚上,祝哥寝室四个师兄请我吃饭,四个请一个?!兄弟就觉得有点儿肝儿颤,心想干吗?教育我有一个还不够么?酒过三巡,师兄们就叹气,说没想到现在毕业工作这样难找,哥儿几个到现在还没着落呢,好像你跟祝冰说过你懂招聘,能不能助师兄们一臂之力呢?

什么叫病急乱投医呀,等发现大师兄当了真,小萨舌头都大了,我哪儿知道招聘是怎么回事呢?大师兄平时也是神明智澈之辈,这是真给逼急了。

赶紧推托。这祝师兄可就不干了,说小萨你不是说我们放不下架子么?现在谁还要架子阿,眼看着毕业分配快截止了,死马当活马医,你要真有路子,就给帮帮忙吧。堂堂祝大哥都自称死马了,可算凄惨。问题是小萨哪儿有什么路子呢?转念一想,这师兄卖得成卖不成再说,卖得出去是积德,卖不出去将来卖自己的时候总有点儿经验不是?一咬牙,行,师兄,反正成不成的也少不了什么,是吧?祝冰点头:对,你就把我当一车货吧,卖给谁都成。

既然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怎么下手呢?也就在这一瞬间,忽然灵光乍现,想起来在白颐路上看见过一块招牌,写着“诚聘。。。”,当时还看了一眼,因为那个公司的牌子满大,好像叫 “华夏” 什么的,要知道我们炎黄子孙的老祖宗就是华夏族,一家伙把十几亿华人都包进去了,这样的公司能小么?

壮着胆子把这件事儿托出来了,祝师兄算是细致,问我:那招聘的要什么条件?我说:咱们去了看看不就知道啦?

真要动手了,需要什么准备呢?兄弟思前想后,让师兄到团委开出一介绍信 ?C 有拿着介绍信招聘的么?招聘又和团委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怪我们出新鲜的,谁也没干过么。

于是师兄弟二人披挂整齐直奔白颐路,师兄们很够意思,居然给我们找来两辆锃光瓦亮的自行车来 ?C 后来听说那天系里虞老师两口子满院找他的车,希望是和此事无关。祝大哥特意借了一条领带,跟相亲似的。

到的那家公司门首,广告还在,我们两个就象看文件一样研究起来。

正在看着,身边一辆面的停下,走出一个穿中山装的胖子来,那胖子到了写字楼门口,忽然回头看看我们,沉吟了一下,很和气地走过来,问道:“你们两位同志是来应聘的么?”

我回头看看冰兄,只见这位平时动不动就把死人侃活的师兄张了张嘴,脸色忽然转为潮红,咽口唾沫,又变得雪白,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还算比他好点儿,对这和气的胖子点点头,道:“是的,我们是XX大学的。”

那胖子哈腰一搓手,变魔术般的拿出一张名片来,道:“重点大学阿,难得,难得,太好了,我们上去谈好吗?”

名片上写的是“华夏XX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 王爱科” -- 这位先生的名字真是令人感动,那年头卖导弹的还挣不过卖茶叶蛋的,此人居然以“爱科”作名字,了不起啊,所以我至今还记得此公的名字,无法忘怀。

!!

还没进门,就和人家主任撞上了!祝大哥脸色便有些发绿。我赶紧拉拉他,心说师兄你要变火鸡也不用现在就变啊,还没到圣诞节呢哦,转过头来对王主任道 -- 倒不是我比他强多少,主要是事不关己, -- :“抱歉,我们没有名片。”

王主任一点头,连声道:“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大学的知识分子不讲究这个。”说着就把我们往里面让。

穿大堂,上电梯三楼,就是华夏公司的办事处了,平心而论,我曾经以为这公司敢称“华夏”,至少要占半个楼吧,结果呢,只不过是两三个写字间,门口居然还堆着大大小小的纸箱,王主任推开门,递过钱包,叫一个正打字的秘书上街上买几瓶汽水来,就招呼我们坐下,笑嘻嘻的问:“请问两位都是来应聘的么?”

祝冰扶一扶眼镜,神态优雅的答道(我后来问他,你怎么突然缓过来了?祝大哥说:我看见他掏钱包的时候兜里的票钥匙的一大堆,跟图书馆看门大爷似的,当时就不紧张了。):“我是来应聘的,这位。。。”他看看我,大概心里也琢磨怎么安排我的身份好,“这位是我们系的萨老师。”

王主任看了我一眼,说:“噢,萨老师好。”

!!!

我点点头,没说什么 ?C可怜兄弟我那年还不到二十阿,虽说晒得黑点儿。。。

也没有简历,王主任只看了看介绍信和师兄的毕业证,两个人就谈了起来,王主任问问师兄的情况,随后又介绍一下公司,原来,这公司是西北一个省区在北京的贸易公司(公司名字里面带了一个夏字,就有这个省区的名字隐在里面,倒是和炎黄华夏子孙的含义无关),在京经营的药材内销外销,土特产品生意极好,便想把北京的办事处升格为分公司,所以需要招聘管理人才。渐渐的你一言我一语,师兄不紧张了,不觉的那一表人才的感觉又找了出来。

后来我才知道,1989年初那时候,真是招聘的黄金时代,和现在相反,那是个绝对的卖方市场。大多数大学生的眼睛都盯着国家机关和部委,对于公司,有些敬而远之的感觉,而国家单位的人才,又都留恋“安定”,敢于下海的只有极少数心狠手辣之徒。招聘单位的问题是无论你怎样开价,就是招不上人来 ?C 是啊,给你招聘去了,丢了稳定的工作,将来分房,职称,孩子入托,上学一大堆事我找谁去阿。中国人民稳定了几十年,要动起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C 当然,现在大家都动起来了,却又成了世界闻名的跳槽大国也。

两人谈得投机,王主任说声失陪,打了个内线电话,说我们董事长平时不在北京,昨天正好从银川来,见一见好不好?

祝大哥正要脸色发青,另一个写字间已经走出了一个相貌粗豪的汉子。王主任连忙介绍:这位就是我们白董事长。白董事长热情得很,上来就和祝大哥双手紧握,连道:“幸会幸会。”我在一旁添油加醋,介绍说这祝冰同志是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模范团干部云云。白董便更热情地说:“真是人才啊,才子阿。”闹得祝师兄又要变脸作芙蓉色。乘着秘书送来汽水,我听见王主任悄声道:“您总要亲自谈一下。。。”

于是白董就带了祝师兄进他的办公室去。留下我和王主任在外面看报纸。在门外只听得白董爽朗的笑声,我别无他事,便和王主任攀谈起来。王爱科主任十分爽快,道萨老师你不知道,看小祝有些紧张啊,其实我也紧张,还真不知道招聘这事情怎样做法呢。我问:王主任不是一直在公司里作么?王主任仿佛有些辩解的说:哪里,我是X省驻京办事处的正式干部,只是借来使用,最终不能干长。说到此处,又好像怕我误会,连忙道,我们老了,都图个安定,你们的学生可不能象我们这样啊。

正说话间,白董已经推门出来,红光满面的说:“老王啊,安排一下,晚上我请小祝吃饭,--萨老师,没有事也一起去吧。”

我正好晚上有事,只好推了,走的时候祝冰送到楼下,我问:“师兄,怎么样?面试是怎么回事?”祝冰吐了一口气,慢慢讲来,原以为这白董会考考他的外语,看看他的证书什么的,谁知白董却拿出一本大相册来,给祝师兄看,都是他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接着就说形势如何大好,中央如何支持等等,主要是说在公司干并不会误了前程。如作报告般说了半晌,从头到尾没问过师兄半句。祝冰只有一边点头一边喝汽水的份儿,只觉得头有点儿晕,不知怎样回话。末了,白董说这样吧,你下个月就来上班,作我的高级秘书兼老王的副主任,行吗?

我上车走去的时候,祝冰踌躇满志道:小萨,大哥在这儿干得好,你将来毕业了也来吧。

好吗,他倒是角色进入得快啊。

不过,第二天我再见到祝冰,却发现他脸色发紫,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问他端的,才知道本来满心欢喜的事情,昨天这顿饭,又让他对这个职位产生了动摇。作祸的还是那位白董,三个人喝的极好,酒到酣处,师兄不免拿出功夫来,称颂了一番董事长雄才伟略,那白董得意忘形,道:小祝说得好,我是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小祝你也要注意了,对员工要象自己的子弟姐妹一样,随便的打人家,睡人家,那样是办不成大事的。。。

当时师兄哈哈一笑,酒醒之后就琢磨了,“随便的打人家,睡人家”,这是个什么概念?!虽然董事长的意思是他这方面非常注意,难道说一般公司里这种事情司空见惯?这不成了土匪了嘛?祝冰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酒色不沾的老实人,董事长这段话让他想起了《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不由得浑身发寒,越想越怕。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去当这个副主任。

其实公司里当然不是如此情状,那位白董显然也不是这个意思,但当时信息不灵,看到公司的大门便感到神秘,更主要的大家潜意识里对到公司工作毕竟抱着戒惧的心理,难免多想一些。可怜白董白白的请人吃了一顿酒,买的人却放了鹞子。

不过师兄们后来对此事的评价极高,说是看明白了自己的身价,只觉得前途豁然光明,原来除了国家单位,还有如此广阔天地也。直到几年以后,到北图阅览部工作的祝师兄,他还戏称我作“萨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卖人唯一的收获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惜啊,老萨被招安了

不知道以后到哪儿才能看见老萨的原创了。

家园 哈哈,是写好后答应给一个当青年刊物编辑的朋友了

我的东西总还是发在西西河 :)

家园 恩,帮朋友忙无所谓

千万别被哪个杂志给套上了

职业码字工可实在破坏您老人家健康和形象阿。

家园 萨老师捎带手的把偶也卖了吧!

详情请参看

链接出处

家园 哈哈哈

老大,你就是老大,大一就能卖人了

家园 光明总是在前方,这话说得好。回头看看,哪个阶段的问题简单了?不都过来了。
家园 天使这里就不客气的加精了

加精归加精,可鸭嘴兽偶还惦记着呢!

另外,给萨苏出一个迷语,可是天使自己想出来的哦:

迷面: 日出

打三国一人物.

萨苏优先回答,其他人在萨苏回答之前不许抢答!

家园 萨老师的文字总是叫人忍俊不禁。 毕业分配这样烦心的

事竟也能写得如此幽默,更难得的是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写出了小事件背后的历史大背景。 以我说萨老师不如给咱相声界写点好本子,定能挽其一泻千里的颓势。

家园 老萨,腐败了啊!!!

我刚复制完,发现上面有一行红字,原来已经被人预定了,只好放弃了转贴的念头,唉。。。

家园 抱歉,没有猜出来

也有一谜,也是三国人物一人

包公面

家园 要不,把公子卖给老铁?
家园 二.卖师姐

此后,只短短一两年工夫,招聘的勾当就象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对于招聘的流程,无论是找的还是招的,都开始心里有了底数。比如得准备几份简历,应付完了人家人事部的筛选,还要和负责的头儿过招等等。我因为差点儿卖了杜老大,不免有师兄师姐的来咨询,俨然把“萨老师”当成这方面的专家了。

这里面引以为自豪的就是萨把一位叫旭的师姐卖到中图进出口总公司当美编去了。

旭师姐可不是等闲人物,她是美术世家,本人极具艺术天赋,寝室的蚊帐上挂着一溜从大到小的竹编草帽,晶莹剔透,便是旭师姐自己的作品。有一天我们在她那里聚会,萨的一位师兄说想送女朋友一件礼物。旭师姐微微一笑,转到后房只几分钟功夫就托出一个小壁挂来,问:中意否?抬眼看时,光润的鹅黄底子上两朵茸茸的蒲公英微微点头,顶上玻璃丝的挂绳斜搭一条红线穗子,不禁人人称妙,那师兄没口子的夸奖,只惊讶几分钟里怎么做得出来。旭师姐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喏,那鹅黄的底子是我家用剩下的地板革剪了一块,包着一块鞋盒盖子的硬纸板就成了型,两个蒲公英的花球是我一个旧绒线帽子的两只绒绒球,压扁了沾上去,下面用深绿色笔画出茎子,浅绿色笔画出叶子,红线穗子么,是过节时候用过的一个灯笼穗。。。

这样的一个才女,给哪家做美编不都造化了它?可惜的是旭师姐投了几家编辑部,都一无所获。有一天我听得中图进出口总公司招聘美编,便忙去告诉师姐,旭师姐便有些怯意,不大敢去试,生怕又让人家给毙了。

萨说过啊,贩卖人口这个行当不能干,干了就上瘾,听的师姐踌躇,情不自禁的就想上手出力,便打听师姐前几次应聘的情况。旭师姐叹口气,拿了简历给我看,说人家面试的机会太少,好容易有一两家,也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出来,好像根本没兴趣似的。

听到此处,萨心里暗暗想到了原因。看来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专业不是培养美编的,人家看简历未必容易感兴趣,第二个啊,哎,那就是上帝弄人了。据说上帝造人总不肯十全十美,丹东算造的有才,一张面孔却被形容为“让牛顶过一样”,章子怡算造得好看,却让她全身长得跟骨头棒子似的,令人看了做恶梦。我那才女师姐才情如画,这面孔上却有些差池。

旭师姐身材高挑,面目周正,虽算不得美女,去面试本来也没有大问题,无奈这些天着急上火,小痘痘便不拘一格的钻了出来,而且灿烂不退,弄得师姐见人就低头,信心全无,我想这下子面试的时候恐怕大大影响她的发挥,也不容易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于是萨就和师姐绕着操场转圈,琢磨应对之道,这可不容易,因为谁也没法给人换一张面孔不是?一圈一圈走下来,萨的女朋友看见大惊,道:你怎么连师姐都不放过阿?!

我冤枉哦,这都是卖人成瘾造的孽。

末末了萨突然开了窍,告诉师姐 ?C 附耳过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死马当活马治,成不成就看你的实力了阿。

三天以后,旭师姐忽然破门而入,把一寝食男生吓得抢着抓衣服 ?C 小萨,走,乐群食堂吃浇汁锅巴去,我请客!

我问:成啦?

师姐道:嗨,可不是,下个月就上班啦~~

一众男生都欢呼起来,少不得,锅巴也有他们的份儿。

这是个什么招呢?说穿了一文不值。萨当时就对旭师姐说:师姐,你的画儿那么好,在简历的第一页上画一张漫画如何?人家看咱们不是专业的所以不面试,要是看了你的画,不就马上有兴趣了?

师姐一听感到豁然开朗,回去就对着简历加工了一番,嘿,比我想得还绝,寥寥数笔,在第一页的角上画了个两把小刷子的小姑娘,一副天真无邪的期待样子跃然纸上。到得面试时候,那老编辑一看旭师姐,便忙抓起简历来细看,只见那简历上的小姑娘是两个豆豆眼,再看我旭师姐也是两个豆豆眼,瞧那小姑娘一脸小痘痘,再看我旭师姐也是一脸小痘痘,老头儿哈哈大笑,一口茶水呛下去差点儿要了老命,弄得周围的人都来看新鲜。旭师姐前脚到家,决定的电话后脚就跟进来,卖旭师姐的买卖,就此大功告成。

等到萨面试别人的时候,看见有美眉简历上附加艺术照,不禁暗暗感慨,觉得还是没有赶上我那旭师姐的水平呢。

有人说你师兄师姐都卖了,还提到卖过女警察是怎么回事?人民警察也是可以卖得么?其实警察也是人对么?既然做人贩子,警察如何卖不得?何况这还是人家男朋友求着我卖的呢。

[待续]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将来开个'卖人'公司的了。生意一定火!

我就头一个支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