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宋宜昌在国内还很有影响吗? -- 晨枫

共:💬27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宋宜昌在国内还很有影响吗?

今天看到2006年《兵器知识》对他的访谈,标题是为什么美国能保持军力常盛。本来很好的一个题目,被老宋瞎掰搞得吐了一地。

他老把西班牙殖民美洲和美国扯在一起,然后就说西班牙军官在美洲的封地导致庄园制度和奴隶,人少地多导致农业机械化,最后导致美国的早期崛起。西班牙殖民的是中南美洲,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美国是英国人的事。他还把美国的崛起放到一战之后,因为欧洲战事,美国填上了生产空缺,然后战后索债,这才富裕起来。这都哪跟哪啊!美国的崛起开始与19世纪后半叶,铁路和蒸汽船是一个重大契机,在一战前已经成为世界一强(是不是超过英国了我记不清了,好像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福特、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范德比尔特都是那个时代的事情。一战最多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然后就是他最津津乐道的金融优势,好像美国只要印票子,就可以空手套白狼。美国印票子是有前提的,那是他的基本经济发达,所以美元信用好。要是光印票子就能控制金融,津巴布韦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了。美国的虚拟经济强势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强势的基础上的。现在实体经济强势已经式微,虚拟经济强势也将随风飘去,这是宋宜昌没有提到的。

他对美国英语优势津津乐道,说是不用英语的硬件就做不过日韩,像手机、RAM;但用英语的软件美国就利害了。我倒是想问问他老人家:CPU倒是硬件啊,还是软件?近日的手机、相机里到底是硬件多还是软件多?计算机语言多用英语作关键词不假,但这只是几个词,固定含义,和语言差远了。有点脑子的人,哪国人都掌握得了这几个词。数学公式里不用甲乙丙丁之乎者也,怎么中国人就数学好了呢?电脑技术里的英语优势是一个伪命题。

还有一个就是人才优势,好像在美国要干什么事,一拉旗子,立马可以在科技和工业界找到很多专家,高效地干起来了,而且可以多头地干,不怕此路不通。在中国,则是只有专业的xx研究所攻关,成就成了,不成则全盘皆输。这从表面上看是不错,但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美国就是有大量的“剩余”科技力量,所以有平时的预研和“战时”的多路攻关的条件。历史上,中国(还有其它国家)一共就那么一两个还有半瓶子醋的砖家,你要组织多路攻关都没有那个人啊!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没钱养兵,用兵时无兵可用有什么好奇怪的?现在中国有钱了,再这样下去50年,中国也有条件多路攻关了。美国那么多看起来好像只要登高一呼就有“民间”科研成果可用的情况,也是平时养起来的结果,哪有天上掉下来金苹果的事情。

这家伙很有点概念先行、断章取义的劲头,希望中国这样的专家不要当道才好。

家园 这人在国内牛得很哩

央视军事节目或者国际时政分析还是少不了他。晨枫兄好歹放过此人吧,有些话他在媒体上也没法说透,所以难免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但是他的思路和观点已经比张少将清晰和理性多了,也没有刘政委那样言必称美利坚如何。一般出现在媒体上专家访谈,尤其是平面媒体上的,因为版面大小限制,很难把事实说得面面俱到。而且媒体在刊登这些访谈的时候,会根据编辑的思路对内容进行增删。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其实并不完全反映他们的观点,以及因为积累这些观点而付出的努力。

家园 有理,花

一般出现在媒体上专家访谈,尤其是平面媒体上的,因为版面大小限制,很难把事实说得面面俱到。而且媒体在刊登这些访谈的时候,会根据编辑的思路对内容进行增删。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其实并不完全反映他们的观点,以及因为积累这些观点而付出的努力。

家园 宋强调英语优势是有原因的,,,,

他写了本英语学习的书,还提出了一种英语学习方法,呵呵。

当年挺喜欢看他的小说,尤其<燃烧的岛群><北方的孤独女王>,可惜,后来人家不写了。

家园 宋宜昌是燃烧的岛群的作者

小时候看了无数遍。现在想起来在哪本书里宋对老美还真是崇拜。

家园 宋出道很早,水平不低

宋出道很早,水平不低

家园 宋有blog

宋有blog

家园 美国的军事优势,

体现在信息科技上,战场上的观察,指挥,通信,瞄准,指挥这五大系统,和世界其它国家差别是太大了.

而这系统的关键就是信息技术.对于其它国家来说,CPU和软件,美国的优势是绝对的.至少目前是绝对的.而且谁按它的路子走连追的机会都没有.

中国出路在有自己的东西,老萨曾经有帖子说科学院那些人说最好的计算机程序应该是八进制.而一个新的运算方式不单是理论,还要相关的中央处理器.

而中国今天只跟着人家干.如果中国哪怕象苏联一样执着发展自己的运算方式和相关的越件或者我们有机会另一个方式赶上去.

其实,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优势,二战的武器系统,大工业体制的国家军事必定是强国,而有信息技术后机械就退到了第二位.

比如苏27飞机,比F15单机上肯定会打赢,但一系列的信息支援后未必苏27就能和美国打.

宋某人眼光是正确的,但也体现了对美国的迷信和对中国那里的无知.就计算机而言,美国的绝对优势下中国人是不是从基础上,也就是算法和CPU上去努力呢?

如果过度迷信,那就不会进步.同样,不正视差距,也是没出路的.

实际上,宋大拿的观点也是教育和宣传部门的失败所至.如果今天中国,从拾当年中科院数学所的努力,从基础上去赶,将是出路.如果再迷信象汉芯(记忆有问题,上海那个)将是死路.

家园 看过宋的很多文章

特别是关于航天的部分,觉得很有道理啊。

家园 不喜欢他的文艺腔

北方的孤独女王,燃烧的群岛,好好的军事

历史东东,何必要写成报告文学似的呢?

感觉损害了权威性。倒要象战争风云似的了。

问题是他又不是外国人,仿那小说还是觉得

别扭。

家园 老宋也是一神人:)

阅读量非常大,属于过目不忘类型的牛人,几乎无所不晓。但前不久说到英法核潜艇相撞说走唧了,他认为SSBN要在大西洋某处水深不大的地方(他谓之为“坑”,“蹲坑”)潜坐海底,以保持隐蔽,哈哈。

老宋的爹是宋平(好像早先当过周恩来的秘书)。

老兄过日子仔细,老婆生孩子时,给老婆买了1个要么2个西瓜表示慰问。这次米国闹金融危机,这位大仙说他早就预测到了,为此买了瓶可口可乐(大瓶的那种)和他儿子庆祝了一番。——这个为江湖传说,但是他的口述实录。

美国倒萨时,去央视当嘉宾,一尿急了站起来就走,全然不顾镜头后面的全国人民在看,急的导播赶紧切换镜头,所以只出镜一次就再不敢叫他了:)

宋的博客在此。

http://blog.sina.com.cn/songyichang

家园 宋大师最近又(要)出新书了,书名忘了:(
家园 宋的水平相当高

兵器知识上的访谈没有看过

看过舰船上他的大洋崛起的连载

他把西班牙人的讨伐异教徒和美国人的人权至上相类比,

美国人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人创立了美元优势,不是光靠印票子就印出优势的。

关于英语和计算机,我觉得他是很有道理的,当今这个计算机世界,就是英语垄断的世界

家园 宋的水平是有的,但是问题在于……

在媒体上发表观点时,有不恰当的夸张、贬低、掩饰、虚拟的情况,可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而牺牲了严谨性。

这种情况,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很多有水平的人和媒体打交道多了,都有这个问题。

家园 是,上电视或接受媒体采访比较毁人。

写东西有个缓儿,下笔可以斟酌。但上电视或接受媒体采访,许多情况下都是突发性新闻的东西,有的还比较偏门(比如最近美国的“无暇”号),嘉宾平时未准对这种舰及背景、规律有多少关注,但对着镜头或电话得张嘴就来,一点儿缓儿都没有,也是难了点。有时主持人问问题的套路与嘉宾不符,也会对思路产生干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