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读书笔记 (一) -- 五度

共:💬158 🌺81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同感,

曾经处理过部门里的一个清华的高材生。此公老是不服其领导(芝加哥大学MBA)。俺也没有强劝,就出了个主意。让清华的高材生分别做同一个项目,谁的赚钱就谁赢,结果清华的高材生不幸被涮。

不过俺的处境好些,好歹懂技术,背景也能压得住清华的小天才们。

家园 在美国这种企业好像名叫GOOGEL :)
家园 是呀,这些当官的

尤其是本身根本没有技术水平的一旦上去了就有想法了,我们这也一样。单位的老人说起来现在的领导和过去不一样,过去那些只是贪,技术职称人家不和老百姓挣还替你争取,老百姓没钱但是还有个奔头。现在这些可好,人家两手都抓,票子职称两不误,干活的啥都别想了,尤其是高级职称,每年就那屈指可数的几个,领导还不够分呢。看着单位的××在央视夸夸其谈主持完成这个那个,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老百姓看着就笑,当年××就是因为技术太差才去混的机关。

家园 花记号
家园 你没有经历过

80年代,干部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所以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很可能任高官,那之前很多大老粗干部当权。

家园 送花!
家园 某也是,炮药和箭药

分不够了不花了,呵呵

家园 花,我有深刻体会,就在你举例的行业,而且是常上新闻的主
家园 想起我姨夫

我姨夫同你老爸所说境遇很像。他也是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可是他所在的国有企业却经常总是把一些不学无术的人给提上去了,姨夫人又很老实,不懂“红包”这一套,最后是姨夫离开了那个国有企业,到了一家由他以前几个同事所开的公司里去了,现在都六七十了,没有要退休的想法,还是做的很快乐

家园 原来是师兄

花敬

家园 我爸离开原单位的导火索……

是他做的一个科研项目得奖了,不过等他知道的时候,研究所里的领导都已经把奖金分完了,留给他的只有获奖证书……

家园 如果工厂有自己的硬性标准

就应有一个相对的制度来调整

至于技术专家,送去做完销售再来回来读个MBA

就当厂长吧

家园 不能一概而论

前些年开学术会议,亲眼见识两位学界大牛,由争论变成争吵,由争吵变成近乎人身攻击。

原来只是从学术论文上了解此二牛。作为晚辈,神往之至。这次谋面,没想到却目睹二牛顶角,说不出的失望。

的确有一些学术权威,技术专家,自以为自己有一技之长,便拥有不可质疑的话语权,听众只有唯唯喏喏的义务,没有平等讨论,就事论事的资格。

但是凭心而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识越高深,心胸越坦荡。因为见识多了,便知道通往罗马的道路,有不止一条。学识深厚了,便越发理解一分为二法则,普遍成立。

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有好的一面,不足的一面,我们能做的,是充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发生的环境,在诸种不理想的办法中,找到在这种环境下,针对这个问题,最能扬长避短的办法。

一味恪守成规,不知道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多半是半调子学问,没有达到通透的境界。

家园 技术人员干预经营,这个在国内很常见

联想的柳倪之争就是典范。从企业经营路线之争,最后发展到人身攻击,上告,经济问题,等等,搞得柳很狼狈。最终柳还是动用了政府高层的关系才搞定。不过这过程中幸亏老柳自己屁股底下算干净,不然真的就玩完了。

家园 杨振宁 李政道那么好的关系最后不也一样决裂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